第102章 案发现场看一圈,心中已经有一些头绪

    章恒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了略显嘈杂的刑侦三中队大办公室。

    午后的阳光斜射进来,在布满划痕的水磨石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混杂着烟草、旧纸张和廉价咖啡的味道,这是刑警队办公室特有的气息。

    他径直走向自己的办公位,那把木质椅子随着他的落座发出一声熟悉的“吱呀”声响。

    他暂时将胡志康和那辆三菱车带来的不快抛在脑后,深吸一口气,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到那桩悬而未决的案子上。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眉头微蹙,陷入了深沉的思考。

    “这起三女童遇害案,该从哪里入手呢……”他在心中默念,仿佛在与自己对话。

    一种强烈的直觉在他心中萦绕——凶手应该就居住在案发地不远的地方。

    这种直觉,通常都有着相当的准确性。

    然而,理性的部分却在提出质疑:当年警方进行了地毯式、梳篦式的反复排查,耗费的DNA检测费用就高达数百万之巨。

    如果凶手真是本地人,怎么可能在如此严密的网络下漏网?

    “莫非真有遗漏?”他暗自思忖,随即又否定了这个想法,“不应该啊,当初投入了那么多警力,还有不少经验丰富的刑侦专家坐镇,遗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他在脑海中反复推演了许久,各种可能性像走马灯一样闪过,却始终找不到一个合理的突破口。

    最终,他决定遵循自己最信赖的办案方式——亲临现场,凭借直觉去感受一番。

    “飞亮。”他抬起头,声音清晰而坚定,“去申请一辆车,我们出去一趟,去三女童遇害案的现场看一看。”

    闻言,邓飞亮眼中立刻闪烁起兴奋的光芒。

    他几乎是立刻从座位上弹了起来,脸上的困倦一扫而空。

    看来恒哥真的要搞大动作了,从这起沉积六年的悬案入手!这可是江南省十大悬案之一,一旦侦破,无疑将是又一记重磅功劳。

    “好!我马上去申请车辆!”他声音洪亮地应答,随即兴冲冲地冲出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的其他人也被这动静吸引,纷纷抬起头,眼中流露出好奇与期待。

    周康更是迫不及待地起身走过来,脸上写满了期待:“恒哥,需要我干什么,尽管吩咐!”

    章恒看着他急切的样子,不禁爽朗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等一下随我去案发现场就可以了。”

    顿时,周康心中美滋滋的,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他暗自高兴地想:恒哥对我还是不错的,这次又答应带上我,真好。

    就连像老刘这样经验丰富、平时颇为沉稳的老刑警,此刻心思也活泛起来。

    他放下手中的报纸,扶了扶眼镜,走过来语气诚恳地说:“章队,我随你们也一起过去看一看吧。”

    “当年虽然我只是参与了这起案子的外围排查工作,但对很多情况还是比较清楚的。”

    章恒略作思考,便点头同意:“行,反正车上还有位置,老刘你也随我们一起。”

    老刘脸上立刻绽开了笑容,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显得格外满足。

    章恒环视一周,看到办公室里其他几名同事也都跃跃欲试,眼中满是期待,便朗声道:“大家不用急,只要这个案子重启侦查,以后肯定都会有机会的。”

    这番话如同一剂强心针,让众人心中都升起了希望。

    大家都知道章恒是破案能手,如果他真的决定啃这块硬骨头,万一运气好,真的侦破了这桩悬案,那么所有参与进来的人都能跟着沾光。

    办公室里顿时弥漫着一种积极而充满希望的气氛。

    不一会儿,邓飞亮就拿着一枚车钥匙回来了,他声音洪亮地报告:“恒哥,车子申请到了,是车牌尾号9527的那辆212吉普车。”

    在整个白云市的公安系统里,212吉普车是数量最多的警车型号,几乎成为了一种现象。

    青阳分局也有好几辆,车况好坏不一。

    上次他们使用的那辆212吉普是车况最差的,常常被当作备用车,轻轻一脚油门,车屁股后面就冒黑烟,开起来噪音和震动都很大。

    而这次申请到的这辆212吉普有六七成新,是几辆212吉普中最新的一辆。

    不知道是运气好,还是怎么一回事,居然申请到了这辆相对较好的车。

    车子搞定后,章雷厉风行地挥手道:“事不宜迟,现在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们现在就去案发现场,早去早回。”

    说完,他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在最前面,出了刑侦三中队的办公室。邓飞亮和周康两人连忙跟上,脸上带着兴奋与期待。

    老刘也挺直腰杆,精神抖擞地跟在最后面,此刻,他感觉倍有面子,更能明显感觉到数道羡慕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这次由周康驾驶,这辆军绿色的吉普车驶出了青阳区分局大院,朝着望宁区方向行驶。

    车子在寒风中颠簸前行,冰冷的空气从车窗缝隙中钻进来,让人不禁打起寒颤。

    “恒哥,这辆车虽然也算不错,但和你那辆进口三菱完全没法比,连空调都没有。”周康一边握着冰冷的方向盘,一边抱怨道。

    邓飞亮搓了搓被冻得有些发红的脸和手,完全赞同这一点:“是啊,这车坐着真冷!感觉比外面好不了多少。”

    章恒却没有参与他们的抱怨,他的思绪已经完全沉浸在那桩案子的相关情况中。

    厚厚的卷宗他仔细认真地翻看了两三遍,很多细节已经深深地印在脑海之中。

    包括案子的详细情况、当初现场的大量照片等等,此刻都在他的脑海中一一浮现,他不断地分析、思考着,试图从中找到被忽视的线索。

    从青阳区分局出发,这辆军绿色的吉普车在寒风凛冽的道路上足足行驶了一个多小时,窗外的景色从城市的高楼逐渐变为郊区的平房,最后是连绵的田野和山丘。

    最终,车子驶入一座宁静的小山村,在案发地旁边不远处的空地上停了下来。

    这里一片安静,甚至透着几分荒凉。

    枯黄的野草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树木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连鸟叫声都听不见,只有寒风从山谷吹过,带着呜咽一般的声音,让人不寒而栗。

    老刘指着前方,声音低沉地说:“章队,看到前面那孔砖窑没有?那就是当初的案发现场。”

    章恒微微点头,他已经看到了,那是一孔当地用来烧砖的砖窑,废弃很久,显得破败不堪。

    窑洞的洞口已经坍塌了一部分,黑黢黢的洞口仿佛一张噬人的大口,在荒凉的山坡上显得格外阴森。

    章恒仔细打量了一眼周围环境,然后踩着枯黄的野草,一步一步坚定地朝着砖窑走过去。

    脚下的枯草发出“沙沙”的声响,在寂静的环境中格外清晰。邓飞亮他们见状,连忙纷纷跟上,每个人的表情都变得严肃起来。

    站在砖窑门口,章恒并没有急着进去,而是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时间仿佛在他身上定格。

    他双眼微闭,深深地呼吸着,整个人完全进入了那种极度专注的状态,似乎在感受着这个地方残留的气息,试图与六年前的那个恐怖时刻建立某种连接。

    邓飞亮连忙向其他人示意,不要发出任何声音,免得影响到章恒。他跟着章恒连破了几个大案,完全了解章恒的习惯——每到案发现场,恒哥都会这样静立感悟一番。

    他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更不知道这么做有什么用,但他确信,这一定是章恒独特的破案方式之一。

    足足过了好几分钟,章恒才缓缓睁开眼睛,迈开脚步朝着窑洞里面走去。

    他从口袋里拿出准备好的手电筒,“啪”的一声按亮,一道光束刺破了窑洞内的黑暗。

    窑洞里面光线昏暗,一股混合着霉味、尘土和某种难以名状的阴冷气息扑面而来。

    章恒表情专注,拿着手电筒,仔细地照射着窑洞的每一个角落,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细微之处。

    在他的脑海中,卷宗上关于案发现场的照片,一张一张地浮现出来,与眼前的实景相互对照、印证。

    他时而蹲下身来仔细观察地面,时而用手轻轻触摸窑壁,仿佛在通过这些细微的接触,捕捉那些被时间掩埋的线索。

    良久之后,也许是二十分钟,也许是四五十分钟,章恒这才缓步走出这处令人压抑的砖窑。

    全程他没有说一句话,眉头时而紧锁,时而略微舒展,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出来之后,他并不急着上车离开,而是在砖窑附近又四处勘察了很久。

    他查看周围的地形,观察可能的进出路线,甚至站在不同的位置眺望远处的村庄。一直到天色微黑,远山的轮廓开始模糊,他才挥手道:“走,我们上车,回分局。”

    四人重新上车,这辆军绿色的吉普车缓缓启动,沿着砂石铺成的乡村道路,颠簸着驶离这个令人心情沉重的地方。

    车子行驶出一段距离,远离了那个阴森的案发现场后,周康终于憋不住了,开口问道:“恒哥,怎么样,有什么发现吗?”

    章恒的目光依然注视着窗外飞逝的景色,闻言轻轻点了点头,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嗯,有一些发现。我心中已经有一些头绪了。”

    什么!真的有发现,甚至还已经有了一些头绪!

    包括老刘这位干了二三十年的老刑警在内,三人面上明显浮现出了振奋之色。

    车厢内原本沉闷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每个人眼中都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破案,我的直觉强得可怕不错,请把《破案,我的直觉强得可怕》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破案,我的直觉强得可怕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