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总结表彰,个人二等功(4000字)

    深秋的风带着刺骨的寒意,卷起地上枯黄的落叶,在那座废弃已久的砖窑四周打着旋儿。

    这座曾经象征着罪恶与绝望的破旧建筑,此刻被黑压压的人群包围。

    消息像野火般传遍了周边村落,愤怒的村民们从四面八方涌来,男人们脸色铁青,女人们眼含热泪,每个人的胸口都积压着长达六年的愤懑与悲痛。

    “畜生!禽兽不如的东西!”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汉,颤抖的手指着砖窑,声音嘶哑。

    “我的娃儿啊……她才十岁……”一位母亲瘫坐在地上,泣不成声,双手死死抠进冰冷的泥土里。

    人群骚动不安,愤怒的情绪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

    有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手里紧紧攥着扁担和锄头,眼睛赤红,厉声高呼:

    “等那狗杂种来了,非得把他活活打死不可!”

    “对!为三个娃娃报仇!我们动手!”

    “一命抵三命,太便宜他了!该千刀万剐!”

    声浪一浪高过一浪,人群开始不由自主地向前涌动,维持秩序的当地派出所民警手拉着手组成的人墙,在巨大的情感洪流冲击下,显得岌岌可危。

    在窑洞那黑黢黢的入口处,气氛则是一片令人心碎的悲戚。

    三对中年夫妻,还有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直挺挺地跪在冰冷的地上。

    他们是三个遇害女童的父母和至亲。

    面前的地上,插着几柱正在燃烧的香,青烟袅袅升起,融入灰蒙蒙的天空。

    粗糙的黄纸钱被投入火盆,跳动的火焰映照着他们泪痕交错、因极度悲伤而麻木的脸。

    一位父亲用粗糙的手掌,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面前一块小小的、模糊的照片,声音哽咽得几乎不成调:

    “妞妞……爸来看你了……案子破了……那个天杀的……抓到了……你们……你们在那边……可以安心了……”

    话语未尽,已化作压抑不住的嚎啕,那哭声,承载了六年来无数个日夜的煎熬与等待,闻者无不动容。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警笛由远及近的鸣响。

    数辆蓝白相间的警车,沿着坑洼不平的泥土路,颠簸着驶来,最终在砖窑前那片相对平坦的空地上停下。

    车门打开,首先下来的是神情高度戒备的警察,他们迅速在外围组成了一道更坚固的警戒线。

    然后,凶手王光明被两名身材高大的刑警一左一右押了下来。

    他穿着印有看守所编号的马甲,戴着手铐脚镣,沉重的铁链随着他踉跄的脚步发出“哗啦哗啦”的刺耳声响。

    他深深地低着头,乱发遮住了大半张脸,不敢看向周围任何一道目光。

    “就是他!那个畜生!”

    “打死他!为孩子们报仇!!”

    “王八蛋!你不得好死!!”

    积压了六年的仇恨在这一刻彻底爆发!人群如同决堤的洪水,怒吼着向前冲去。

    扁担、锄头在空中挥舞,愤怒的村民试图冲破警察的防线。

    石块和土块像雨点般砸向警戒圈内,落在王光明的身边,甚至有一块擦着他的头皮飞过,吓得他浑身一哆嗦,几乎瘫软在地。

    现场一度极其混乱。

    幸好,章恒早已预见到这种情况,坚持调派了充足的警力。

    十几名训练有素的警察肩并肩,用身体筑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人墙,奋力抵挡着失控的人群。

    他们大声呼喊着“冷静!”“相信法律!”,汗水从额角滑落,警服在推搡中变得凌乱。

    若不是这严密的部署,王光明极有可能在法律的审判之前,就被愤怒的民众当场正法。

    在层层保护下,面如死灰的王光明被押到砖窑洞口,开始了现场指认。

    他声音颤抖,断断续续地复述着六年前那个下午的罪恶行径——如何诱骗,如何胁迫,如何在这个阴暗的窑洞里犯下那令人发指的罪行,又如何仓皇逃离……他的每一句供述,都像一把尖刀,剜在受害者亲属的心上,也让周围群众的怒火燃烧得更加炽烈。

    随着指认过程的完成,这份长达六年的血案,终于在事实层面,画上了一个沉重而清晰的句号。

    动机、过程、证据……所有环节严丝合缝,形成了一个无法撼动的证据链。

    ……

    几天后,笼罩在青阳区分局上空的紧张办案气氛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与隐隐的喜悦。

    所有案卷材料已整理完毕,正式移送检察机关。这起代号“三女童案”的积年悬案,在程序上,也圆满地画上了句号。

    这一天,青阳区分局的大礼堂内,灯火通明,座无虚席,气氛热烈非凡。

    “三女童遇害案”总结表彰大会在此隆重举行。

    市局局长黄建喜亲自主持会议,分局所有领导、专案组全体成员以及各科室代表济济一堂。

    今天的黄建喜,可谓容光焕发,精神矍铄。

    他穿着一身熨烫得笔挺的崭新警服,肩章上的警徽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那脸上的红光,那挺直的腰板,那洪亮的嗓音,无不透露出他内心难以抑制的激动与自豪,仿佛比中了头彩还要高兴。

    前几天他去省厅汇报工作时,那种扬眉吐气、备受肯定的感觉,至今仍让他回味无穷。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前排就座的章恒身上时,那眼神中的器重与欣赏,几乎浓烈得快要满溢出来。

    “同志们!”黄建喜对着话筒,声音洪亮,带着发自内心的喜悦,“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和欣慰的心情在这里召开大会,隆重总结并表彰在‘三女童遇害案’侦破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他不用讲稿,脱口而出的讲话依旧条理清晰,情感饱满。

    他回顾了案件重启的艰难决策,肯定了专案组方向的精准判断,赞扬了参战民警不畏艰辛、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

    他特别提到了在DNA比对陷入僵局时,是章恒同志凭借敏锐的直觉和扎实的业务功底,另辟蹊径,从“顾姓改姓”这一细微处打开了突破口。

    “……这起案件的成功告破,充分说明,只要我们坚持命案必破的决心,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发扬攻坚克难的精神,就没有破不了的案子,就没有抓不到的凶手!这是我们白云市公安局向党和人民交出的一份合格答卷!”

    黄建喜洋洋洒洒讲了近四十分钟,台下的人们听得聚精会神,非但无人感到冗长,反而觉得心潮澎湃,备受鼓舞。

    这与平日里听那些照本宣科的工作报告,感受截然不同。

    大会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颁奖仪式。

    在雄壮激昂的进行曲和全场热烈目光的注视下,章恒稳步走上主席台。

    他胸前佩戴着鲜艳的大红花,映衬着他年轻却沉稳的面庞。聚光灯打在他身上,这一刻,他是整个会场的焦点。

    黄建喜亲自拿起沉甸甸的荣誉证书和奖章,走到章恒面前,紧紧握住他的手,然后面向全场,用无比洪亮的声音宣布:

    “鉴于章恒同志在‘三女童遇害案’侦破过程中,表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精湛的业务水平和突出的个人贡献,经市局党委研究决定,并报请省公安厅批准——授予章恒同志个人二等功!”

    “同时,授予在案件中表现突出的青阳区分局刑侦大队第三中队——集体三等功!”

    “哗——!!!!”

    黄建喜话音甫落,礼堂内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掌声,是对英雄的礼赞,是对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对正义得以伸张的欢呼!

    邓飞亮、周康等专案组成员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把手掌都拍麻了,与有荣焉!

    整个表彰大会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在隆重而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章恒的名字,连同他神速破获六年悬案的事迹,再一次如同旋风般传遍了整个白云市公安系统,引来了无数羡慕、敬佩和热议。

    “我的老天,又是章恒!这已经是他破的第几个大案要案了?”

    “太牛了!听说他参加工作还不到一年吧?这简直是开挂的人生!”

    “唉,人比人气死人啊,我要有他一半的本事,估计早就升上去了。”

    “不光是指纹足迹,听说他对犯罪心理也很有研究,真是个全才!”

    类似的议论,这两天章恒在走廊、食堂里总能零星听到。每当这些话语飘进耳朵,他也只是微微一笑,内心虽有小小的成就感,但更多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对逝去生命的敬畏。

    荣誉属于过去,未来的路还很长。

    结案后的日子,节奏明显慢了下来。

    章恒并没有让自己闲下来,他又弄来了几本厚厚的、砖头一样的刑侦专业书籍,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起初,邓飞亮和周康还会好奇地凑过来瞄一眼,以为他们的“恒哥”又在研究哪一桩疑难悬案的卷宗。

    但当他们看清封面上那些《高级痕迹检验学》、《犯罪现场重建理论与实务》、《微量物证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等艰深书名时,顿时咋舌,佩服得五体投地。

    “恒哥,这书……你看得进去?”周康挠着头,一脸不可思议。

    章恒从书页中抬起头,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笑了笑:“多学点总没坏处,案子是千变万化的,我们的本事也得跟着长。”

    邓飞亮和周康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感慨:难怪人家能屡破奇案,这份对专业的专注和持续学习的热忱,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换成他们,看几页估计就要头晕眼花,呵欠连天了。

    沉浸在书本的世界里,时间总是过得飞快。仿佛只是一晃神的功夫,窗外的天色就已近正午。

    邓飞亮看了看手表,走过来轻轻敲了敲章恒的桌面。

    “恒哥,都快十二点半了,食堂快没菜了。你是我们帮你打回来,还是一起去?”

    章恒合上书本,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站起身道:“坐了一上午,正好活动活动筋骨,一起去吧。”

    他看到周康还坐在不远处的工位上,单手托着腮,对着电脑屏幕发呆,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便提高声音喊了一句:“周康,别发呆了,走,吃饭去!”

    说完,章恒率先朝办公室外走去。

    邓飞亮连忙拉了一把还在神游天外的周康,两人快步跟上。

    单位食堂是工作日午餐的最佳选择,经济实惠,干净卫生,菜品更是丰富多样。

    花上两块钱,就能在二十几个荤素菜肴中自由挑选,自助形式,管饱管好。

    三人各自打了喜欢的饭菜,找了一张空桌子坐下。

    章恒吃了两口米饭,又夹了一筷子青椒肉丝,终于注意到对面的周康一直用筷子无意识地戳着碗里的米饭,一副食不知味、情绪低落的样子。

    “怎么了,康儿?”章恒放下筷子,关心地问道,“看你这一上午都魂不守舍的,菜也不好好吃,怎么,又跟你那‘川渝幺妹儿’吵架了?”

    周康找的那个女朋友是川渝姑娘,性格直爽火辣,颇有“老子蜀道山”的风范。

    两人好的时候蜜里调油,恨不得二十四小时黏在一起;可一旦吵起架来,那也是天雷勾地火,动静不小。

    周康闻言,像是被说中了心事,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苦着脸道:“恒哥,还是你眼毒,可不是又吵翻了嘛,这都冷战好几天了,发信息不回,打电话不接,怎么哄都哄不好。”

    他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眼巴巴地望着章恒:“恒哥,你可是过来人,结婚有经验。我……我想请教你一下。”

    章恒拿起汤碗喝了一口,示意他继续说:“嗯,你说,我听着。”

    周康一脸苦恼,压低声音,仿佛在讨论什么机密要事:“我就是想问问,你……你以前要是跟你家嫂子闹矛盾,吵架了,一般都得几日才能和好如初啊?有没有什么速效秘诀?”

    章恒看着周康那认真又焦急的样子,不禁莞尔,这到底要几日呀!

    【各位书友,这个问题怎么回答,挺急的,在线等。】(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破案,我的直觉强得可怕不错,请把《破案,我的直觉强得可怕》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破案,我的直觉强得可怕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