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志留纪

    时间在死寂的深海中流逝。

    凯撒静静地吸收、转化。

    不知过去了多少岁月,当他的感知阵列再也捕捉不到一丝伽马射线暴的能量波动时,系统的提示音终于响起:

    【叮!】

    【恭喜宿主成功通关奥陶纪,接下来时间将进行加速,直至志留纪!】

    “哈哈哈!”

    这一刻,凯撒忍不住在内心大笑了起来。

    终于!

    终于TM的熬过来了!

    “立刻加速!离开这个鬼地方!”

    凯撒毫不犹豫地在意识中下达指令。

    奥陶纪末期,他一秒钟都不想多待了!

    时间的长河再次被无形的手掌搅动、压缩。

    眼前凝固的黑暗瞬间溶解,化作无数道飞逝的光影。

    凯撒悬浮在时间的洪流之上,如同一个超越维度的观察者,俯瞰着这颗饱经磨难的星球在灾变后的漫长复苏。

    奥陶纪末期那场惨烈大灭绝的尾声在眼前掠过:

    冰川在无声中消融,巨大的冰盖化为滔天洪水回归海洋,浑浊冰冷的海水倒灌,重新淹没曾经暴露在烈日下的死亡滩涂,冲刷着堆积如山的生物骸骨。

    海平面稳定回升,海洋的垂直循环在暖流的驱动下重新建立,富含营养盐的冰冷海水涌上表层,与富含氧气的温暖海水混合。

    生命如同烧不尽的原上草,在灾难的余烬中顽强地萌发。

    曾经遍布奥陶纪海洋的房角石、三叶虫群,它们的生态位并未长久空悬。

    时间加速的流光中,凯撒敏锐地捕捉到一些全新的、形态迥异的身影开始在恢复生机的海洋中游弋、繁衍。

    它们体型普遍更小,但结构似乎更为精巧、高效。

    地质板块在千万年尺度的力量驱动下缓缓移动、碰撞。

    北半球的古北美地块(劳伦西亚地块)与古欧洲地块(波罗的地块)开始靠近。

    南半球的冈瓦纳大陆则整体向着赤道方向开始了缓慢的漂移。

    气候持续回暖,曾经覆盖冈瓦纳大陆南端的巨大冰盖彻底消失,全球平均气温稳定回升。

    温暖的洋流携带着丰沛的水汽和热量,重塑着各大洋盆地的环境。

    曾经因缺氧而漆黑死寂的大片深海区域,重新被富含氧气的海水所灌注。

    富饶的浅海大陆架再次形成,阳光重新穿透清澈的海水,照射在崭新的海底世界。

    时间加速的流光渐渐变缓、最终停息。系统提示再次清晰响起在凯撒的脑海之中:

    【时间加速结束!】

    【当前时间】:433Ma——中志留世申伍德期

    【地点】:冈瓦纳大陆东南缘深海

    【环境】:浅海平均水温约22℃,海水清澈,光照充足。发育有较成熟的层孔虫-珊瑚礁生态系统,海床为沙质基底与零星礁石。海洋生产力水平恢复至较高水平,底栖生物与游泳生物均较为丰富。含氧量充足,无显著环境压力。

    嗡——

    时间的狂流骤然平息,凯撒庞大身躯猛地一沉,重新被抛回物质世界。

    这一次时间加速,凯撒从奥陶纪末的灭绝炼狱,直接跃入了志留纪——这个地质史上相对短暂而低调的纪元。

    志留纪的持续时间仅2460万年,还不及寒武纪的一半,既没有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壮观,也没有奥陶纪生命大辐射的厚重,与之后泥盆纪、石炭纪相比,其生物特征和地质环境都显得平平无奇。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虽然志留纪时间短暂,却背负了很大的责任,在地球经历了奥陶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之后,志留纪用整整一个纪元来修复大灭绝对生物界造成的创伤。

    最终在志留纪晚期不仅达到了奥陶纪巅峰时期的生物水平,还孕育出了现代生命的奇迹,为脊椎动物统治世界埋下伏笔,并且也标志着生物征服陆地的开始。

    千米之下的深海环境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所以凯撒没有丝毫停留,庞大的身躯缓缓舒展,强健的尾鳍划动,喷水推进系统发出低沉而稳定的嗡鸣,推动着他7米长的身躯,向着浅海进发。

    随着上浮,光线越来越亮,海水温度也明显升高。

    “呃……”

    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意瞬间透过外骨骼甲壳,浸润着凯撒的躯体。

    几乎本能地,凯撒张开了巨口,狠狠吸入一大口海水。

    “嘶——嗬!”

    久违了!

    清澈、温暖、带着鲜活气息的海水涌入鳃裂,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充沛得惊人!

    滤膜在富氧环境下自动调节,效率倍增,将海量的氧气分子送入他那早已饥渴难耐的循环系统。

    每一个细胞都在贪婪地呼吸、欢呼,驱散了深埋于身体的冰冷与窒息感。

    “志留纪,我来了!”

    随着凯撒来到浅海区域,视野也变得开阔,生命的迹象如同初春的嫩芽,点缀在海底。

    凯撒的复合感知阵列无声启动,瞬间以他为中心扫过五百米半径的海域。

    视野所及,海水呈现出一种澄澈的蓝绿色,阳光穿透十几米深的水层,在沙质海床上投下粼粼波光。

    色彩斑斓的珊瑚礁体如同海底的山峦连绵起伏——不再是奥陶纪那种苔藓虫和层孔虫为主的简单结构,而是形态更加复杂、分支繁茂的真珊瑚礁!

    红色的、黄色的、白色的珊瑚丛中,无数细小的藻类共生其间,为这片水域增添了勃勃生机。

    礁体之间是大片大片的沙坪,散布着零星的小型礁石。

    这里的光线充足,温度宜人,氧气充沛。

    与奥陶纪末期那冰冷、窒息、泰坦肆虐的炼狱相比,简直是天堂。

    而志留纪海洋活动的生物们,基本上也是凯撒所熟悉的老面孔。

    “三叶虫!嘶……你们居然还没有灭绝!”

    凯撒的目光掠过礁石缝隙和沙地上零星活动的几道身影。

    可不正是三叶虫么?

    从寒武纪到奥陶纪再到志留纪,三叶虫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地球三朝元老了!

    只不过,志留纪的三叶虫体型小得可怜,又缩水回了5~10厘米,数量更是稀少,零星散布,如同旧时代的遗民,在角落里苟延残喘。

    它们笨拙地扒拉着沙子,或者蜷缩在岩石凹陷处。

    这些曾经在寒武纪与奥陶纪海洋繁荣昌盛的主角,如今沦为了志留纪生态位边缘的注脚。

    而与三叶虫的落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数量明显增多的甲胄鱼群,包括星甲鱼与骨甲鱼。

    它们体长普遍在20~30厘米左右,覆盖着更厚重、纹路更复杂的骨质甲片,拥有一对发达的复眼和敏锐的侧线系统,成群结队地在礁石间穿梭,啃食着藻类或小型无脊椎动物,是这片海域数量最庞大的生物。

    除此之外,还有无数漂浮在水面之上的笔石,以及密密麻麻底栖的腕足动物。

    回来了!

    一切都回来了!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哥斯拉,苟在寒武纪进化五亿年不错,请把《我哥斯拉,苟在寒武纪进化五亿年》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哥斯拉,苟在寒武纪进化五亿年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