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绳在粗糙的木制滑轮上发出漫长而痛苦的"吱呀"声,仿佛在诉说着这个不眠之夜的艰辛。
绳索绷得紧紧的,每一次转动都带着沉重的喘息,将最后一筐混合着希望与绝望的泥土从五十多米深的井下缓缓拽上来。
当那沾满泥土的藤筐终于冲破井口的黑暗,天边已经泛起一抹苍白的鱼肚白。
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金川村这片干渴的土地,将那口越挖越深的井衬托得像大地睁开的一只深邃而疲惫的眼睛,凝视着这群与命运抗争的人们。
陈阳蹲在井口边,指尖小心翼翼地捻着刚从井下带上来的土样。这个来自烟雨朦胧江南水乡的年轻人,与这片黄土高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是拾穗儿的大学同学,也是她当年的班长。毕业时,他放弃考入军校的机会,义无反顾地跟着心爱的姑娘来到了这个贫瘠的村庄。
那一刻的决定,不仅是为了心底那份藏了多年的情愫,更是被拾穗儿描述中乡亲们的淳朴和坚韧所打动。
此刻,他专注地研究着手中的土块。那不再是之前干燥松散的黄土,而是带着令人欣喜的黏腻湿度。
他轻轻一碾,细密的湿润感便沁入皮肤,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水汽——那是水的前兆,是全村人盼了许久的生机。
这个发现让他的心脏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动。
“大伙儿再加把劲儿!”
陈阳站起身,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眼底闪烁着明亮的光彩。
“这土样的湿度,还有井下井壁的潮润感,都说明咱们离真正的含水层不远了!再往下挖透这几层,水就来了!”
他的话像一剂强心针,瞬间驱散了众人一夜的疲惫。
围在井口的金川村人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期盼笑容,连日来的辛苦仿佛在这一刻都有了回报。
自这场百年不遇的干旱和沙尘暴开始,村里的田地龟裂如老人脸上的皱纹,庄稼在烈日下枯死,就连仅剩的几口水井也日渐干涸。
村民们每天天不亮就要背着水桶,走十几里崎岖山路去邻村挑水,常常为了半桶浑水而排上几个小时的队。
日子过得苦不堪言,打一口属于自己的深井,成了全村人唯一的希望和寄托。
从最初选址时的反复勘测,到挖井过程中的日夜操劳,陈阳始终冲在最前面。
这次打井,他从土样分析到井壁加固,全靠他出谋划策。村民们都信任这个踏实肯干、有学问的外乡后生,连村里最有经验的李大叔,遇事也总愿意先问问他的意见。
而如今带领大家撑过难关的,是他们年轻的村长拾穗儿——老村长前几天累倒了,卧病在床前把担子交到了拾穗儿肩上。
这个从小在村里长大的姑娘,带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始终和大家并肩作战,那双原本细嫩的手早已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
“陈阳说得对!”
李大叔捋了捋花白的胡须,浑浊的眼睛里也泛起了久违的光亮。
他不是村长,却是村里辈分最高、经验最足的老人,大伙儿都愿意听他的劝。
“都熬到这份上了,五十多米都挖过来了,还差这最后一哆嗦?王强,你跟狗子再下去探探,看看下面的情况!”
“好嘞!”
身材高大魁梧的王强应声而出,他是村里最壮实的后生,打井以来,井下最累最险的活,他总是抢着干。
另一个叫狗子的年轻人也立刻站起身,两人熟练地系好安全绳,戴上已经磨损严重的安全帽,拿着钢钎和铁锤,顺着井壁两侧的脚踏坑,一步步下到幽深的井底。
井口上方,众人屏息凝神,只能听见自己紧张的心跳声。
井下传来的"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在空旷的井道里回荡,清脆而有力,每一声都像是在叩击着希望的大门。
陈阳站在井口边缘,目光紧紧盯着井下,手里不自觉地攥紧了拳头。
他能想象到,王强和狗子在狭窄闷热的井下,正奋力地挥舞着铁锤,汗水沿着他们黝黑的脊背流淌,一点点向那梦寐以求的含水层逼近。
不远处,石穗儿端着水壶,眼神里满是焦灼,时不时望向井口。
她额头上细密的汗珠在晨曦的微光中闪烁,碎发被汗水濡湿,贴在光洁的额头上。这个年仅二十四岁的姑娘,肩上却扛着整个村子的希望。
她想起病榻上老村长枯瘦的手紧紧握住她的场景,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睛里满是信任与期待:“穗儿,金川村...就交给你了……”
想起了奶奶阿古拉临终时的遗愿“要让戈壁变成绿洲,让村民都过上好日子……〞
然而,没过多久,井下的敲击声突然变了调。
不再是之前那种“叮叮”的清脆声响,而是变成了“铛——铛——”的沉闷巨响,每一声都像是敲在了生铁上,带着震耳欲聋的回响,让人听着心里发紧。
那声音不再连贯,间隔越来越长,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艰难和挣扎。
“怎么回事?”
李大叔皱起了眉头,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了,深深的皱纹里刻满了担忧。
陈阳的心也沉了下去,他俯身对着井口大喊:“王强!狗子!下面出什么事了?”
井下沉默了片刻,这短暂的寂静比之前的敲击声更让人窒息。
随后传来王强粗重而疲惫的声音,带着一丝绝望:“陈阳哥!下面是一层硬石头!太硬了!铁锤砸上去根本没用,就留个白点,溅点火星!”
众人的心瞬间凉了半截,几个妇女不自觉地捂住了嘴,眼里涌上了泪水。
打井以来,他们遇到过黄土层、黏土层,也遇到过普通的岩石层,虽然每一层都很艰难,钢钎磨秃了一根又一根,铁锤砸坏了一把又一把,手上的水泡起了又破,破了又起,但总能一点点地剥离,一点点地推进。
可现在,听到"根本没用"这四个字,所有人都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
又过了漫长的半个多小时,安全绳被缓缓向上拉动,每一下都显得那么沉重。
王强和狗子爬了上来,当他们的身影重新出现在井口时,众人看到了触目惊心的一幕:他们的手上都缠着厚厚的布条,可布条已经被鲜血浸透,暗红色的血顺着手指往下滴,滴在干裂的土地上,形成一个个小小的血点,像极了凋零的花瓣。
王强的虎口处,布条已经被震裂,露出了里面血肉模糊的伤口,他的手臂还在不受控制地颤抖着,显然是被铁锤的反震力震伤了。
狗子也好不到哪里去,他脸色苍白如纸,嘴唇干裂得渗出血丝,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了。
“李大叔,陈阳哥,穗儿村长……真……真挖不动了。”
狗子的声音带着哭腔,这个平时乐观开朗的小伙子此刻眼里满是绝望,”那石头是暗青色的,硬得像钢铁,我们俩轮流抡了两个小时的锤,就凿出一个浅坑,连表层都没打透……”
王强瘫坐在井边,看着自己鲜血淋漓、颤抖不止的双手,一向坚毅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近乎崩溃的神情。
“我活了这么大,从没见过这么硬的石头!”
他的声音沙哑,带着深深的无力感。
“就像大地故意挡在这儿,不让我们见水……”
沉闷的敲击声虽然停了,但那"铛铛"的巨响仿佛还在每个人的耳边回荡,像丧钟一样,敲得人心里发沉。
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被这坚硬的现实狠狠浇了一盆冷水,几乎要彻底熄灭。
人群中传来压抑的啜泣声,一个老太太跪倒在地,双手合十,对着苍天喃喃祈祷:“老天爷啊,您就发发慈悲,给条活路吧……”
人群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只有风吹过井口的"呜呜"声,显得格外凄凉。
有的人蹲在地上,双手抱着头,一声不吭;有的人则望着那口深不见底的井,脸上写满了绝望和不甘;还有的人轻轻叹息着,那叹息声里,满是无能为力的苦涩。
拾穗儿看着眼前这一幕,鼻子一酸,眼圈瞬间红了。
她强忍着泪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她知道,老村长把村长的位置交给她,是信任她能带着大家走出困境。
可现在,五十多米的井挖下去,汗水流了无数,甚至有人流了血,却要栽在这最后一层硬石头上,她怎么对得起全村人的期盼?怎么对得起卧病在床的老支书?
她想起小时候,爷爷常说的话:“穗儿啊,咱们金川村的人,骨头里流的不是血,是倔强。”
李大叔的脸色铁青得吓人,他紧握着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他围着井口一圈又一圈地踱步,脚步沉重,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众人的心上。
他的眉头拧成了一个死结,额头上的皱纹因为焦虑而变得更加深刻,像是刻上去的一样。
他弯腰抓起一把从井下带上来的碎石,那碎石棱角分明,暗青色的表面泛着冰冷的光泽,入手沉重,坚硬异常。
他用力捏了捏,碎石丝毫没有变形,反而硌得他手心生疼。
“教授,陈阳,穗儿!”
李大叔抬起头,目光投向站在一旁的张教授、陈阳和石穗儿,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恳求,“你们都是有主意的人,看看这石头……这可咋办啊?还有别的办法吗?”
周围的村民也纷纷抬起头,目光聚焦在三人身上,那目光里有期盼,有焦虑,还有一丝孤注一掷的决绝。
仿佛只要他们点一下头,就还有希望;只要他们说一句“没办法”,所有人就真的要彻底放弃了。
张教授是陈阳特地从省城地质大学请来的专家,这段时间一直住在村里指导打井。
此刻,他正拿着一块碎石,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着,脸色凝重得可怕。
他放下放大镜,轻轻叹了口气,语气沉重地说:“李大叔,乡亲们,这不是普通的岩石,而是深层胶结砾岩。”
他顿了顿,进一步解释道,“这种岩石是由砾石和硅质胶结物紧密结合形成的,密度极大,硬度非常高,比咱们常见的花岗岩还要硬上不少。”
他指了指那块碎石:“你们看,它的结构非常致密,颗粒之间结合得极其牢固,所以常规的单点敲击方式,根本无法破坏它的结构。咱们现在用的钢钎和铁锤,对付这种岩石,就像是用鸡蛋去碰石头,不仅效率低下,还会对工具和人的身体造成很大的损耗。”
张教授的话,像是给众人判了死刑,让原本就沉重的气氛变得更加压抑。
连省城来的专家都这么说,难道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人群中,一个年轻母亲紧紧抱着嗷嗷待哺的孩子,泪水无声地滑落。
那孩子因为长期饮用不干净的水,脸上长满了红疹,此刻正难受地哭闹着。
陈阳没有说话,他蹲下身,拿起一块碎石反复摩挲着。
冰冷坚硬的触感从指尖传来,那棱角分明的边缘,仿佛在嘲笑他们的不自量力。
他的脑海里飞速运转着,回忆着在学校里学到的地质知识,还有各种打井方法。
常规的爆破方法肯定不行,井下空间狭窄,一旦爆破,很可能导致井壁坍塌;用钻机?村里根本没有那么先进的设备,就算能借到,五十多米深的井也很难操作。
他想起了自己初到金川村时,村民们热情地接纳了这个外乡人,把最好的食物留给他,把最暖和的炕让给他。
王强的母亲,那位慈祥的王大娘,总是偷偷在他的包里塞煮熟的鸡蛋……
他抬头看了看身边的拾穗儿,她正咬着已经渗出血丝的嘴唇,眼眶红红的,却强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
陈阳的心里涌起一股强烈的保护欲和责任感,他不仅想帮金川村打出水,更想让石穗儿看到希望,不想让她失望。
他转头望向周围的乡亲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和焦虑,王强还在低头处理手上的伤口,狗子眼神空洞地望着天空,老人们眼里含着泪水,孩子们渴得直舔干裂的嘴唇……
他们已经坚持了这么久,付出了这么多,绝不能就这么放弃。
就在这时,拾穗儿突然抬起头,眼神里闪过一丝光亮。
一段尘封的记忆在她脑海中浮现……
小时候,村里那口老井还没干涸的时候,她曾见过爷爷和父辈们一起加固井壁,那时候也遇到过坚硬的岩层。
她记得,当时爷爷他们找了一根极其粗壮的圆木,用绳索牢牢捆绑结实,前端裹上厚厚的铁皮,十几二十个人围着圆木,喊着整齐的号子,一起发力,像撞钟一样反复撞击岩层,硬生生把坚硬的石头撞开了一道裂缝。
那个画面在她脑海里越来越清晰,号子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嘿呦——加把劲呀——嘿呦——破石头呀——”
爷爷满是汗水的脸庞,父亲青筋暴起的手臂,还有那震天动地的撞击声……
她猛地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陈阳、张教授和李大叔:“我想到一个办法!”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她身上,李大叔急切地问道:“穗儿,你快说!不管是什么办法,只要能打出水,我们都听你的!”
拾穗儿深吸一口气,语速急促却条理清晰地说道:“我小时候见过爷爷他们打老井,遇到硬石头的时候,就是用'撞木'来撞的!找一根最粗壮、最结实的硬木,用绳索捆牢,前端削尖裹上铁皮,然后让二三十个精壮劳力一起抱住撞木,听着号子统一发力,像撞钟一样对着一个点反复撞!靠众人的力量和撞木的重量,硬生生把岩石撞裂、撞碎!”
她说着,眼神里满是期待:“那时候我还小,只记得他们喊着号子,一下一下撞得特别用力,最后真的把岩层撞开了。现在咱们遇到的情况,说不定也能用这个办法试一试!”
陈阳听完,眼睛瞬间亮了。
他立刻顺着石穗儿的思路补充道:“穗儿说的这个方法,从力学角度来说完全可行!集中二三十人的力量,再加上撞木本身的重量,产生的冲击力非常大,而且聚焦在一个点上,压强足够突破胶结砾岩的致密结构!”
他看向张教授,张教授也点了点头,赞许地说道:“这个思路很好!虽然原始,但针对性极强。现在我们没有更好的设备,这种依靠人力和集体力量的方法,确实是当前最有效、最安全的选择。在缺乏现代化机械的情况下,先人的智慧往往能给我们启示。”
李大叔愣了愣,随即一拍大腿,激动地说道:"对!我怎么把这个老法子给忘了!当年你爷爷他们就是这么干的!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咱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撞不开的石头!”
老人说着,眼眶不禁湿润了,他想起了那些已经离世的老伙计们,想起了当年和他们一起奋斗的岁月。
沉闷的气氛瞬间被打破,众人脸上重新燃起了希望。
刚刚还弥漫在人群中的绝望和焦虑,渐渐被一种不屈不挠的斗志所取代。
“穗儿村长说得对!咱们就用老法子!跟这石头耗到底!”
王强猛地站起身,虽然手上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但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坚定,“我第一个报名,参加撞木!就是这双手废了,也要把水撞出来!”
“我也报名!”
狗子挣扎着站起来,抹去脸上的汗水与血迹。
“刚才在下面没干成的活,现在在上面接着干!”
“算我一个!”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汉站出来,“别看我年纪大,力气还有的是!”
“还有我!”
“我也来!”
一时间,二三十个精壮劳力纷纷站起身,主动请缨。
他们的脸上虽然还带着疲惫,但眼神里却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就连一些半大的少年也挤到前面,嚷嚷着要帮忙。干旱没有打倒他们,坚硬的岩石也同样不能。
陈阳看着身边眼神明亮的石穗儿,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这个坚强的姑娘,总能在关键时刻带来希望。他想起大学时,拾穗儿总是那个在团队遇到困难时第一个站出来想办法的人。
如今,她依然是金川村的希望之光。
他转头对着众人,声音洪亮而坚定:“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咱们现在就分工准备!李大叔,麻烦你带着几个人选木料,要最粗壮、最结实的硬木;乡亲们帮忙找绳索和铁皮,把撞木的前端加固好;其他人先休息片刻,养足精神,一会儿咱们就开始强攻这层坚壁!”
“好!”众人齐声应道,声音洪亮,响彻云霄,惊起了远处树上的飞鸟。
晨曦渐渐驱散了晨雾,金色的阳光洒在金川村的土地上,洒在那口深五十多米的井上,也洒在每个人坚毅的脸上。
拾穗儿看着眼前齐心协力的乡亲们,看着身边并肩而立的陈阳,心里充满了信心。
她知道,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这层坚壁,终将被他们用智慧和勇气,硬生生撞开一条通往希望的道路。
妇女们开始生火做饭,要为即将投入新一轮战斗的男人们准备一顿饱饭。
孩子们也懂事地帮忙递工具、送水。整个金川村仿佛一台精密的机器,开始为攻克这层坚壁而全速运转。
井口那深邃的黑暗,似乎也不再那么令人绝望,因为有一束光,已经照进了每个人的心里。
王强默默地走到石穗儿面前,伸出那双缠着染血布条的手,声音低沉却坚定:“穗儿,给我也安排个活吧,我手伤了抱不了撞木,但我还能喊号子,还能在旁边指导年轻人。”
石穗儿望着这双饱经磨难的手,哽咽得说不出话来,只能重重地点头。
这一刻,她深深地理解了爷爷曾经说过的话:金川村的人,骨子里流的不是血,是倔强。而这倔强,必将带领他们冲破一切阻碍,找到那生命之源。(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