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多,曹安民载着秦芷柔,两人神色如常的进入乡里。
秦芷柔家在街心的位置离上次赶集她们摆摊的地方不远,巷子进去再左转了个弯就到了她们家。
秦芷柔家也是单面红砖的房子,带着小院。
曹安民停下车看着秦芷柔抱着暖暖下车走到院门前,
“我娘应该在家,”秦芷柔看门没上锁也推不开就知道是从里面拴上的,她看着曹安民笑着解释了下。
城镇不比农村,
乡下上至六七十,下到四五岁都能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来挣工分。
当然工分的价值 自然也取决于一个生产队的营收,
城镇人口有很大一部分人口是没工作的,特别是现在工作岗位和物资都无比紧张的年代,小偷小摸的人从来不缺。
而且几乎没有年龄限制,老人小孩都有可能乱伸手。
“咚咚咚~”
“谁啊?”
秦芷柔敲了敲木门,没两秒院内就传来一位妇人的声音。
“娘!是我,”秦芷柔抱着暖暖微微弯腰对着门缝回应。
随着院内的脚步声变急促,院门也被打开。
开门的妇人正是曹安民赶集遇到的那一位。
“你怎么回来了,他...怎么这么眼熟啊!”妇人看着秦芷柔先是惊讶,余光看见曹安民后也是皱着眉翻寻着记忆。
“娘,他叫曹安民,就是上次带四姐妹买咱布鞋的那个,”
“他是我和芷鸢的朋友,您先帮我抱着暖暖,我们先把东西搬进去再聊行不行?”
秦芷柔知道曹安民还要赶着回去,所以对着老娘解释了一下就把暖暖交给她抱,自己和曹安民开始‘卸货’。
秦三婶看到不断从三轮车搬到院子里的东西也有些瞠目结舌,都怀疑是不是自己眼花了。
“婶子,那我先回去了,你们聊!”曹安民搬完东西,秦芷柔也给他打了盆水洗洗手,他擦干手后对着还在发呆的秦三婶笑着打招呼道。
“噢!那你慢走啊小伙子,”她这才回过神,虽然心里都是疑问,但脸上还是带着热情,目送曹安民走出去。
见曹安民走了,她晃了晃怀中的暖暖,把暖暖又交给了秦芷柔。
上前先把院门关上,然后又跑去刚搬进来的物资面前检查。
“真的...”
“大米、白面、还有糯米,这些都是细粮啊...”
“咦?这时候还能有这么嫩的玉米?”
“还有猪肉,这么多啊!”
“这是花生米!”
“这布都有一匹吧...”
“辣椒、番茄、青菜...”
“这是什么?”
秦三婶看到草莓还处在震惊中,嘴巴呢喃着。
“娘,这叫草莓,旁边的是橘子,还有这10个大闸蟹够大吧?”看到娘的反应秦芷柔也是微微自豪,笑着给她讲解着。
“这是他给的?”秦三婶回过神抓着秦芷柔的胳膊询问,脸上不知道是紧张还是严肃。
“是他给的,”秦芷柔点点头。
“你都嫁人有孩子了,跟一个男同志走那么近,还收人家那么多东西,你怎么想的啊?”
“你爹要是知道还不气晕过去?”
“快和我说说你们到底是怎么回事!?”
秦三婶明显有些生气了,要是秦芷柔没嫁人或者是寡妇那倒罢了,可是你刚结婚不久啊!
这事她得弄清楚。
“娘,是这样的...”秦芷柔这次回来就是跟爹娘坦白的,所以她把自己遇到曹安民的事都讲了一遍,包括曹安民的事迹。
当然,那些羞羞的事情肯定是不会说的。
不过她不说,她娘又不是傻子。
“什么?”
“你和张诚离婚了!?”
“那小子没想到还是这样的人!这婚离得对!”
“你放心,这事咱们占理,娘站你这边!”
“这曹安民没想到就是前段时间传的沸沸扬扬的小英雄,”
“不过你确定以后就这么跟着他了吗?”
秦三婶听了秦芷柔的话不禁有些心疼,毕竟是身上掉下来的肉,嫁出去的女儿自然也希望她在外面过的好。
难怪月初回来什么东西都没带,女儿看着也憔悴那么多。
她是过来人,虽然秦芷柔没提她和曹安民的私事,但人家送这么多东西,两人之间怎么可能清白?
“娘,我配不上他,但他也没有瞧不起我,我们就这样挺好的,”
“而且芷鸢也喜欢他,这段时间他给我们姐妹送的东西都值两千块钱了,还都是现在有钱都难买的物资,”
秦芷柔也明白瞒不住,索性坦白了。
“芷鸢这丫头脾气比你还倔,这种事娘不替你们做选择了,只要你们不后悔就行,”秦三婶叹了口气。
大丫头经历了这样的婚姻,离婚后遇到了曹安民,过得比县太爷千金都好,哪怕两女都嫁给曹安民,一明一暗,倒也省心。
至少两女互相有个帮衬,吃穿用度怕是也被人羡慕死。
有这个大方俊秀还有本事的姑爷,就算是当家的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她们这些顺着旧时代尾巴走出来的底层女人最是知道遇到一位有钱又对自己好的男人是有多么稀奇,被选上成为皇帝的妃子差不多的概率了。
“我不会后悔的!”秦芷鸢微微一笑,语气中充满了肯定。
...
【宿主赠与女神秦芷柔大米、面粉、花生、玉米各40斤,布料1匹、蜂窝煤X150、大闸蟹X10、草莓橘子各20斤,猪肉20斤、辣椒...随机获得3倍返利!】
曹安民骑着三轮载着3头拿出来的绵羊进了村,这时候系统的返利提示也响了起来。
这是他在县城拿出来的送给秦芷柔的,粮食各留了一袋,蜂窝煤也留在了县城家里,其他都带了秦芷柔的娘家。
本来秦芷柔没准备带那么多,这曹安民哪里会由着她?
带!
必须带!
要不是三轮车不好坐他都能给拉到准丈母娘家去。
孝顺和乐于助人这一块...
曹安民还是对自己很满意的。
自从村里厂子开办起来,村头倒是冷清了许多。
现在就连孩子都喜欢在工厂附近聚集了。
这一路除了民兵巡逻就是来往采购的车队。(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