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癸丑年七月晦夜,天京城忽起惊雷。东王府九重深殿内,杨秀清解开发髻,任青丝垂落如墨瀑。铜镜里映出双影:一者披黄袍执玉如意,一者着素衣捧天父诏。忽见镜面崩裂万千纹,竟照出洪秀全执剑立于身后。
【第一回紫荆山异梦生】
道光廿三年春,桂平紫荆山瘴雾弥天。洪秀全卧病三日,忽见金乌啄破窗纸,化作彩衣童子执拂尘引路。行至通天河畔,但见黑面老者授玉玺曰:“尔乃上帝次子,当斩阎罗。”梦醒汗透重衫,冯云山急煎药来奉,却见药汤泛起七色莲华。
是夜杨秀清于炭窑督工,忽以头抢地,口吐白沫。众烧炭工惊惶间,其声忽作苍老:“朕乃天父耶和华,尔等速迎真主!”言罢指向南方,恰是洪氏寓所方向。及至洪秀全闻讯赶来,杨秀清翻身跃起,目射精光,竟以杖代剑劈开石磨,裂缝中赫然现出“太平”二字。
萧朝贵伏地泣曰:“此乃天父降凡显圣!”洪秀全指甲陷进掌心,却含笑解赭黄袍覆于杨秀清肩头。是时山风骤起,袍角龙纹与杨秀清背上旧疤交叠,恍若生出新鳞。
【第二回天父语惊金殿】
壬子年定都天京,东王府夜宴笙歌。杨秀清醉倚珊瑚榻,忽掷金杯于地。满座俱寂时,其声陡变洪钟:“朕天父今降圣旨,秀全我儿近前!”
洪秀全方在金龙殿批阅奏章,闻报踉跄奔至。但见杨秀清高踞蟠龙椅,双目如电。群臣屏息间,天父竟厉声斥责:“尔近来奢靡,蟹黄包子竟用十屉蒸笼!”洪秀全汗透朝服,伏地叩头至出血。韦昌辉捧荆条欲行家法,却听天父转嗔为喜:“念我儿勤政,赐尔共享东王新得暹罗明珠。”
及至附体退去,杨秀清作惶恐状欲跪,洪秀全反亲手扶起。四目相对时,烛影里两条龙纹在藻井上绞缠撕咬。是夜洪秀全密诏秦日纲:“给东王府送冰绡帐,要透光的。”
【第三回龙舟暗涌激流】
甲寅年端阳竞渡,杨秀清以天父名义强占天王龙舟。鼓声如雷中,忽指江心曰:“有妖孽潜伏!”竟命洪宣娇起舞驱邪。那女子红绫鞋尖点过浪尖,竟踏碎水中天王倒影。
洪秀全捻碎袖中雄黄丸,含笑赐御酒。杨秀清接盏时忽又附体,天父声震大江:“秀清我儿劳苦,该用双龙盏!”满朝文武眼见东王取走天王御杯,江风卷起黄罗伞,露出伞骨内暗藏的三尺白绫。
是夜北王府密册添新录:“东王假托天父,强索天王仪仗共三十六件。”而东王府地窖里,杨秀清摩挲双龙盏忽落泪:“阿姐,当年说好同饮交杯的...”
【第四回血雨漫天天京】
丙辰年七月初三,天父再度临凡。此次竟命洪秀全率嫔妃至东王府,亲为杨秀清揉按头风。赖后指尖触及东王太阳穴青筋,忽觉其皮下有物搏动如活虫。
杨秀清闭目长吟天父诏:“秀清可代朕受跪拜!”洪秀全跪在琉璃渣上三叩首,血渍渗出龙袍。韦昌辉佩刀嗡鸣欲出鞘,却被傅善祥以目制止。是夜更阑,洪秀全撕毁《天朝田亩制度》手稿,墨痕竟化作诏书:“着北王密诛妖孽。”
七月廿七子时,东王府突起杀声。杨秀清披发执剑冲出寝殿,忽对虚空笑叹:“天父召儿归矣!”剑锋回转刺向心口时,韦昌辉斩来刀光偏三分——原来东王胸腔内竟藏半片铜镜,映出天王年轻时的面孔。
【第五回幽冥残照如灯】
天京事变后第三年中元节,洪秀全独坐荒园。忽见磷火聚作人形,杨秀清声音耳畔响起:“二兄可知,那年炭窑初附体,我是真瞧见了天神。”鬼影展开掌心,露出当年共食的芋头皮。
洪秀全掷出传国玉玺,鬼影散作流萤。其中最大一只落在他肩头,竟变作小小杨秀清模样,咬耳道:“不过演戏太过,把自己也骗了。”言罢烟消云散,唯余半片铜镜在月光下泛冷光,照出洪秀全鬓角霜色。
(尾声)
今人掘得东王府遗址,见地下埋有双龙石雕:一龙逆鳞被金钉固定,一龙利爪深陷同伴七寸。考古者轻触龙睛,忽闻隐约叹息:“早知道该一直烧炭...”(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