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3章 宋依白的志气

    秦夫子依依不舍地将砚台又交还给宋依白。

    “你的心意为师收到了,但是这份礼物过于珍贵,你拿回去吧!”

    宋依白还要说什么,被秦夫子打断。

    “对于为师来说,学生能够真心向学,便是最好的礼物。”

    秦夫子眼中虽然流露出对砚台的不舍,但还是将砚台轻轻推回,语气严肃:

    “我希望你今日承诺的能够说到做到!就算做不到,也不要在打扰其他学子听课!”

    宋依白知道秦夫子还不信任自己……

    这也难怪,就算是前世的她,也不会相信自己能够真心向学。

    不过不要紧,日后,她会让秦夫子瞠目结舌的……

    想到此,宋依白也不再推脱,将砚台收了回来。

    “夫子,这赔礼若是不要!那谢礼呢?”

    宋依白眼眸一转,唇角扬起狡黠的弧度。

    “谢礼?此话何意?”秦夫子一脸的不解。

    “我会参加明年的县试,若我在县试夺得魁首,夫子可愿意收下我的谢礼?感谢夫子不计前嫌,悉心教导之恩?”

    “哈哈哈……”

    一个青衣学子笑得前仰后合,指着宋依白语带嘲弄:

    “县试案首?

    宋依白,你一个成绩倒数的学渣要参加明年的县试?

    还要夺得县试案首?你是要笑死我吗?“

    这话一出,围观的学子们顿时哄堂大笑,各种嘲讽声此起彼伏。

    “就是!上次月考你可是垫底,连四书五经都没学过,也敢妄想案首?“

    “怕不是昨日坠马磕坏了脑子吧?“

    “宋大小姐,你还是先想想怎么通过这个月的月考吧!“

    “你们这些人,活腻了是吧?竟敢嘲笑我妹妹?”

    一声带着怒意的呵斥从人群外传来,只见一个身着锦袍的少年大步走来。

    那少年生得唇红齿白,很是好看。

    正是宋依白的三哥宋景元。

    他一把推开笑得最响的那个青衣学子,将宋依白护在身后,剑眉倒竖:

    “李铭,你再笑一声试试?信不信小爷我让你明天爬着来上学?”

    宋氏族学因为请了大儒秦夫子前来授课,所以凤县和附近县城,有不少学子慕名而来。

    李铭便是邻县富商的公子,平日里也是个骄纵的主儿,此刻被宋景元当众威胁,脸上顿时挂不住了。

    “宋景元!“李铭梗着脖子,脸色涨得通红,“你、你少在这里耍横!我说的难道不是事实?你妹妹什么水平,全族学谁不知道?“

    他越说越激动,指着宋依白道:“就她这样的,连四书五经都没读过,还想考县试案首?简直是痴人说梦!“

    围观的学子们虽然惧怕宋景元,却也都忍不住窃窃私语起来:

    “李公子说得没错啊...“

    “上次月考她确实垫底...“

    “这目标定得也太不切实际了...“

    宋景元听了众人的话,摸了摸鼻子,缓缓退到宋依白的身边,压低声音。

    “小妹,咱们宋家往上数十八代都没有一个会读书的,最高的成就就是咱们的太爷爷,那也不过是读到了秀才!

    他老人家留下祖训,宋氏子弟要好好读书,改换门楣!

    自太爷爷那辈起,就注重培养子弟读书。

    可是这么多年过来了,你可见过,咱们宋家人可有一个能考出啥名堂的?”

    之前你不是也说咱们宋家子弟就不是读书的苗子,再努力也白搭吗?

    怎么现在又说这些?”

    “难不成真的摔坏了脑子了?要不要三哥帮你找个大夫帮你瞧瞧?”

    宋依白却根本懒得搭理宋景元,也懒得理会同窗们的嘲笑。

    她目光灼灼地看着秦夫子,

    “夫子,我知道您也如他们那般不看好学生,但是学生会证明给您看,我会是明年县试的案首。

    到时候,夫子可愿收下我的谢礼?”

    秦夫子看着眼前自信满满的宋依白,捋着胡须沉吟片刻,缓缓开口:

    “宋依白,你可知道县试案首意味着什么?“

    秦夫子直视宋依白的眼睛:

    “凤县虽小,却是文风鼎盛之地。

    每年参加县试的学子不下三百人,其中不乏寒窗苦读十余年的才子。“

    “你连四书五经都没读过,却要在一年之内超越全县学子,这其中的艰难,你可曾想过?“

    宋依白挺直脊背,不卑不亢地回道:

    “夫子,学生深知前路艰难。但正因如此,学生才要全力一试。

    人若无志,与朽木何异?“

    她环视着周围那些或讥讽或怀疑的目光,声音清亮:

    “学生不求夫子现在就相信,只求夫子给学生一个证明的机会。

    学生若是在学业上有任何困惑,还望夫子能不吝赐教!“

    秦夫子凝视着她,半晌才开口:

    “老夫身为你们的夫子,自是会一视同仁,有教无类。但凡有学子诚心向学,老夫必当倾囊相授。”

    “不过,老夫有个疑问想问一问你!”

    “夫子请说!”

    宋依白微微躬身。

    你前日还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读太多书无用!怎么突然变化如此之大?”

    “夫子,学生想通了一些事情。”

    宋依白的声音忽然变得很轻,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这世上的女子大多身不由己,如同笼中鸟、池中鱼。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若是未来婆家是个好的,就能安稳度日;若是不好,便是一生的苦楚。

    甚至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她抬起眼眸,目光中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静:

    “可学生不愿再将自己的命运全然交托他人。这一世,学生想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

    她这话一出,立刻让族学中的女学子们眼神中露出复杂的光芒。

    大晟国开国女帝曾定下女子可参加科举的律法,这百余年来却形同虚设。

    世人仍受传统礼教束缚,认为女子相夫教子才是正途。

    即便偶有女子尝试科举,也多在家族反对和世人非议中不了了之。

    此刻,宋依白这番话,像一颗火种,在在场女学子心中悄然点燃。

    李铭却嗤笑一声,对身旁的同窗低语:

    “说得倒是好听,可女子终究是要相夫教子的,读再多书又能如何?“

    一个年纪稍长的男学子摇头叹道:

    “宋小姐这般想法,未免太过离经叛道。

    女子当以柔顺为德,这般争强好胜,将来怕是难觅佳偶。”

    “就是,”另一个男学子附和道,“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可是古训。”(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妾本惊才不错,请把《妾本惊才》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妾本惊才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