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苏墨缓缓摇了摇头,脸上满是怜悯。
“这还不如当初,钱被那管事骗了呢。”
“墨儿!你胡说什么!”
温氏吓了一跳,连忙捂住他的嘴。
“娘,我可没有胡说。”
苏墨拉开母亲的手。
“至少被骗了钱,只是丢了财,而现在缺是把命都搭进去了。”
话音落下,他看着父母惨白的脸,将张浩那日的话,一五一十地地说了出来。
“丁侍郎,已经失了圣心,他乞骸骨,圣上连夺情挽留的场面话都没说,便直接准了,这是被赶出京城的!”
“丁家,现在已经危在旦夕。。”
闻言,苏明哲和温氏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
“一个侍郎的族学,为何现在连堂兄这种蒙学刚完的,都要反常扩招?”
苏墨继续说道,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异常清晰。
“为何只要给钱就能进?那是因为他们势力衰退,门庭冷落,只能用这种法子拉拢人了!”
“我们若现在进去,不但学不到真本事,反而会立刻被打上丁党的烙印。”
“日后丁家被清算,我们便是第一批陪葬品。”
“那还是算了算了,还是清河书院好啊。”
温氏和苏明哲连连摇头,后怕地抹了把冷汗。
丁家族学的事情,之后更是提都不提了。
……
“不行,我必须加快进度。”
苏墨自觉学习进度到了瓶颈。
王夫子所教的蒙学内容,他已倒背如流。
可丁家之事,依旧让他有了一种强烈的危机感。
“娘,我们今日便去拜访陈山长吧。”
“好,那我去准备一下。”
对于苏墨的决定,温氏没有一点疑惑。
毕竟那晚沟通过后,苏墨便给他们打了预防针。
因此,温氏也知道了,陈山长邀请过苏墨加入清河书院的事情
隔日,温氏便从那五两银子里,忍痛拿出了几十文钱,去集市上买了几块腊肉作为薄礼。
随即,母子二人便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清河书院后的陈府。
温氏整理好了苏墨的衣领,这才上前叩门。
扣扣扣。
没等几下,门后便传来了反应。
“吱呀。”
门从里面打开了,一个和苏墨年纪相仿,穿着一身干净儒衫的孩童走了出来。
他好奇地打量着门口的母子二人,随后问道。
“你们找谁?”
“我们,我们来找陈山长,这是我的儿子,苏墨。”
温氏紧张得有些结巴,
“啊!”
闻言,那孩童眼睛一亮,连忙说道。
“你就是苏墨?我听父亲提起你好几次了!他说你天资过人,未来必成大器。”
说到这里,他又笑着一拱手。
“我叫陈尚泽,父亲正在书房,你们随我来吧。”
陈尚泽领着他们穿过种满翠竹的庭院,温氏一路局促不安,似乎不适应此处的环境。
而苏墨则平静地观察着四周。
书房内,陈山长正在临窗看书。
“父亲,苏墨来了。”
陈山长放下书卷,捋须而笑道。
“苏墨来了啊,还有……这位便是尊堂吧,快请坐,尚泽,上茶。”
温氏连忙将腊肉递上,弯腰道。
“山长,一点薄礼,不成敬意。”
“夫人客气了。”
陈山长示意管家收下,目光落回苏墨身上。
“你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苏墨恭敬地行了大礼,继续道。
“学生苏墨,有两事求解。”
“哦?但说无妨。”
“其一是学生听闻丁侍郎之事……”
一比说着,苏墨还看了一眼陈山长,见他神色不变,这才将张浩所言与苏文一事简略说出。
“……学生心中惶恐,不知此事是否会牵连于我?”
“其二,王夫子所授《三字经》《千字文》等蒙学典籍,学生已尽数掌握,自觉再难精进。”
苏墨组织着语言,继续道。
“学生想更进一步,早日参加科举,不愿卷入这未知的朝堂斗争。”
陈尚泽在一旁听得瞪大了眼睛,他没想到这个和自己同龄的男孩,竟在谈论朝堂斗争。
陈山长闻言,眼中的笑意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震撼与赞许。
“好!好一个‘不愿卷入’!”
他抚掌而叹。
“苏墨,你的天资是上佳,这份心性,更是万中无一!”
“你没有猜错,丁家确实是失了圣心。你能避开,是你的福分。”
他站起身,走到内室,搬出了一摞摞码放整齐的旧书。
“你既有此志,我便助你一臂之力。”
陈山长将那套书放在苏墨面前,介绍道。
“这是我珍藏的四书五经全套,更要紧的,是里面我这几十年的读书批注。”
“这些批注是我毕生所学。”
陈山长抚摸着书页,感慨道。
“你拿回去好生研读,可助你理解经义。”
说着,他又指了指自己的儿子陈尚泽。
“尚泽也刚开蒙,他天资愚钝,正缺个伙伴。”
“以后你若是有疑惑,可随时来问我,也正好与他作个伴,一同学习。”
苏墨闻言心中大喜,他深深一揖到底。
“学生苏墨,谢过山长厚赠!”
……
母子二人拜谢后,刚回到家。
陈府的管家便带人赶着牛车,将九大箱沉甸甸的书籍,送到了三房的破院子里。
“苏小郎君,山长说了,这些都是他早年的藏书,让您好生苦读。”
这动静比苏斌杀鸡时还大,隔壁大房和苏老太爷全被惊动了。
大房伯母冲了出来,当她看到温氏正当众打开一个箱子。
里面全是密密麻麻,她一辈子都没见过的书籍时,她震惊地尖叫起来:
“九……九大箱!你们哪来的钱?苏明哲!难不成是你们偷的?”
她嫉妒得发狂,口不择言的说道。
“你一个农家子!你们凭什么有这么多书!”
“大伯母。”
苏墨从书中抬起头,掸了掸封皮上的灰尘,淡淡道。
“此书乃是清河书院,陈山长所赠。”
他看着大房伯母那张嫉妒到扭曲的脸,平静地补充道。
“山长说,他念我天赋不忍耽误,特意送来,悉心培养。”
大房伯母闻言,如遭雷击,一口气没上来,险些晕厥过去。
她看着那九大箱书,又看了看自家屋里,正为拜师而沾沾自喜的苏文。
心中不禁感到堵塞。(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