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惊魂入髓

    自那个血色的梦境之后,林怀安仿佛变了一个人。

    课堂上的喧嚣、同学间的龃龉,甚至王韭聪那伙人的挑衅,都像是隔着一层厚厚的毛玻璃,变得模糊而遥远。

    他的魂,仿佛被硬生生剜掉了一块,留在了那个硝烟弥漫、血火交加的帽山阵地。

    他变得异常沉默,眼神深处沉淀着一种与十七岁年纪极不相称的沉郁和焦灼。

    那双原本或许还带着几分迷茫或顽劣的眼睛,如今时常失神地望向北方,仿佛要穿透重重屋瓦,看清那片土地上的真实。

    他像一头被困在笼中的受伤幼兽,开始近乎偏执地搜集一切与战事相关的信息。

    每天放学,他不再是磨蹭或闲逛,而是第一个冲出教室,直奔学校门口的报摊。

    他会用省下来的、原本可能用于买烧饼的铜板,买下每一份能买到的报纸——《世界日报》、《北平晨报》、《大公报》……无论大小,无论立场。

    然后,他会找一个无人的角落——通常是教学楼后那棵老槐树下,背靠着粗糙的树皮,迫不及待地展开报纸。

    手指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目光像梳子一样,疯狂地掠过每一个版面,搜寻着“古北口”、“喜峰口”、“第十七军”这些关键词。

    每一个铅字都像一块冰冷的石头,投入他早已波澜万丈的心湖。

    他既渴望从字里行间找到关于叔叔所在部队的任何只言片语,哪怕只是一个番号的动向,又无比恐惧真的看到 “帽山阵地血战,守军全体殉国” 之类的标题,或者在那冰冷无情、密密麻麻的阵亡名单上,赫然出现 “林崇岳” 这三个刺眼的字。

    每一次翻阅报纸,都像是一场心灵的酷刑,一次绝望的抽卡。

    他祈祷着运气,却又时刻准备迎接那最坏的、足以将他彻底击垮的“SSR(绝望)”。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是一个午后,天色阴沉得像块吸饱了水的脏抹布。

    消息并非来自正式的报纸,而是通过一条更残酷、更直接的渠道——几个从战场上撤下来、途经北平的伤兵,在茶馆里歇脚时,带着未散的惊魂和麻木的悲痛,零碎地讲述了出来。

    消息像长了翅膀,带着血污和硝烟味,迅速传遍了北平城的大街小巷,也终于,不可避免地,钻进了中法中学的围墙。

    “……帽子山,没了。

    鬼子用炮犁了一遍又一遍,铁打的也熬不住啊……”

    “七个人……就七个人!

    打到最后一枪一弹,林连长他……抱着炸药包……”

    “殉国了……都殉国了……”

    零散的词语,如同冰冷的子弹,精准地击中了躲在走廊角落偷听的林怀安。

    “嗡——”

    的一声,他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整个世界的声音瞬间褪去,只剩下心脏在空腔里疯狂擂动的巨响。

    血液仿佛瞬间冻结,四肢冰冷僵硬。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尽管那个血梦已如预言般警示,但当传闻被活生生的、从地狱归来的伤兵之口基本证实的那一刻,林怀安还是感觉脚下的地面骤然塌陷!

    他不是“听说的”,他几乎是“亲眼所见的”!

    那个梦境与现实在此刻恐怖地重叠!

    叔叔倚刀而立的身影、那声“一步不退”的怒吼、那最终被黑暗吞没的瞬间……

    所有的画面以百倍的真实感汹涌回潮!

    他猛地靠住冰凉的墙壁,才勉强支撑住摇摇欲坠的身体。

    喉咙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死死扼住,发不出半点声音。

    眼前阵阵发黑,视野里只剩下伤兵们那张张麻木而悲怆的脸,和他们言语中勾勒出的、血肉模糊的惨烈景象。

    他不知道自己是怎样浑浑噩噩地回到那个冷清的家的。

    继母王氏难得的没有刻薄言语,或许也是听闻了消息,只是用一种复杂的、带着些许同情的眼神看了他一眼,便躲开了。

    他把自己反锁在狭小的房间里。

    窗外是北平城灰蒙蒙的天空,和往常一样,带着一种麻木的平静。

    但这平静,此刻在他看来,却是一种巨大的讽刺和残忍。

    泪水一开始是无声地涌出,滚烫地灼烧着脸颊。

    很快,压抑的呜咽变成了无法控制的、绝望的嚎啕。

    他像一头失去至亲的幼兽,蜷缩在冰冷的砖地上,身体因为剧烈的抽泣而颤抖。

    为叔叔哭,为那些连名字都不知道的、血战至死的士兵哭,也为这个冰冷而残酷的世道哭。

    眼泪流干了,只剩下干涸的刺痛和深入骨髓的冰冷。

    房间里死一般寂静。

    一种巨大的虚脱感攫住了他,仿佛灵魂已经被抽离,只剩下一具空洞的躯壳。

    但,就在这极致的悲伤和虚无之中,那个血梦里的画面,反而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如同用滚烫的烙铁,狠狠地烙在了他的灵魂上!

    林崇岳浑身浴血却依旧挺直的脊梁!

    战士们拉响手榴弹前那决绝的眼神!

    “身后就是北平城!”

    那嘶哑却撼天动地的怒吼!

    “一步不退!”

    那用生命践行的誓言!

    这些画面,这些声音,不再是梦中的虚幻,而是变成了沉甸甸的、血淋淋的现实!

    与他平日里纠结的课堂恩怨、饥饱冷暖相比,个人的那点屈辱和迷茫,此刻显得如此渺小,如此微不足道!

    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开始从这悲愤的灰烬中,一点点地滋生、汇聚。

    那不是冲动,而是一种冰冷的、坚定的、仿佛由钢铁和意志熔炼而成的力量。

    他慢慢地、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

    走到那扇糊着发黄宣纸的窗户前,伸出手,指尖触碰到冰凉的窗棂。

    他望着窗外灰蒙蒙的、看似平静的北平天空,目光仿佛穿透了云层,看到了远方那片被鲜血浸透的山河。

    他抬起手,用袖子狠狠擦去脸上残留的泪痕。

    镜子中,那双原本或许还带着稚气的眼睛,此刻却布满血丝,眼神深处,有一种东西沉淀了下来,如同经过淬火的钢铁,变得冰冷、坚硬、锐利。

    他走到书桌前,摊开一张粗糙的毛边纸。

    没有磨墨,他只是拿起那支随他穿越而来的金色记号笔。

    笔尖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声响,坚定而有力。

    他没有写下具体的计划,只是重重地、一笔一划地写下了几个字:

    “古北口。帽山。林崇岳。”

    然后,在下面,用力划上一道横线,像是斩断了过去所有的犹豫和软弱。

    他放下笔,深深吸了一口气,那空气中仿佛还残留着梦里的硝烟味。

    他对着北方——叔叔殉国的方向,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却斩钉截铁的声音,立下了誓言:

    “叔,你的路,我替你走下去。”

    “你守护的城,我来守。”

    “这笔血债,我会用我的方式,连本带利地讨回来!”

    从这一刻起,“考军校”不再是一个模糊的出路、一个赌气的选择,或是摆脱当前困境的权宜之计。

    它变成了一种必须完成的使命,一条唯一的救赎之路,一个刻入骨髓的执念。

    他的人生目标,从未如此清晰,如此坚定,如此……不容置疑。(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北平烽火淬青春:钢铁誓言不错,请把《北平烽火淬青春:钢铁誓言》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北平烽火淬青春:钢铁誓言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