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章:“睦邻”命令

    清晨,天空阴沉得如同浸透了脏水的抹布,厚重的乌云低低地压着北平城的飞檐斗拱,闷热无风,连树梢都纹丝不动,只有蝉在声嘶力竭地鸣叫,预告着一场夏日雷雨的不可避免。

    空气黏稠得能拧出水来,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沉滞的湿热。

    早读课的铃声有气无力地敲过,高二(丙)班的教室里,回荡着更加有气无力、参差不齐的诵读声,像是濒死病人的呓语。

    汗水浸湿了少年们单薄的夏布衫,贴在背上,黏腻不堪。

    林怀安(郝楠仁)坐在靠窗的位置,摊开的国文课本下,隐秘地压着国文教师王先生私下赠予的那本边角已磨损的《会考纲要精析》。

    距离决定命运的毕业会考日益临近,他内心对学业的焦虑,与对时局更深沉、更具体的担忧——昨日隐约听到的关于会考可能暗含 “甄别”意图、甚至与“睦邻”政策挂钩的风声——紧紧缠绕在一起,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他强迫自己集中精神,用那支从现代带来的金色记号笔勾画着《孟子》中的要点,但笔尖仿佛凝滞在纸上。

    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强烈压抑感,并非仅仅来自天气,更来自这死寂的课堂,弥漫在每一个角落。连平日最是闹腾、仿佛永远精力过剩的王韭聪,今天也反常地安静,趴在桌上,用铅笔无聊地戳着桌面,眼神闪烁不定。

    前排的苏清墨,秀眉微蹙,不时抬起清澈却隐含忧色的眼眸,望向窗外那令人窒息的天色,仿佛在寻找一丝裂隙。

    早读进行到一半,教室门被“哐当”一声,毫无预兆地猛地推开!

    这声响如同惊雷,劈碎了教室里虚伪的平静。

    所有人心头一跳,目光齐刷刷射向门口。

    训育主任孙主任面色铁青,像是戴了一张僵硬的面具,步伐沉重而略显机械地走了进来,皮鞋敲击地面的声音在死寂中格外刺耳。

    他身后,像两道阴影般跟着两名表情同样肃杀、肌肉紧绷的训育处职员。

    三人往讲台前一站,一股无形的寒流瞬间席卷了整个教室。

    孙主任站定,目光如冰冷的探照灯,缓缓扫过台下每一张年轻、茫然又带着惊惧的脸。

    他清了清嗓子,那声音干涩、冰冷,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僵硬的官腔,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冰窖里捞出来的:

    “肃静!”

    他顿了顿,制造着令人难堪的寂静,“现在宣布重要通知!”

    他展开手中一张盖着鲜红大印的公文纸,纸张摩擦的声音细微却尖锐。

    他逐字逐句地宣读,语速缓慢,确保每个字都像钉子一样砸进学生的耳膜:

    “接北平市社会局、教育局紧急转奉上峰令谕:为贯彻 ‘睦邻友好’之基本国策,维护华北地方眼下之和平稳定大局,避免无谓之纠纷,即日起,全校师生,务须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他抬起头,目光更加锐利,开始逐条宣读,每一条都像一把淬了冰的匕首:

    “第一条:严禁任何形式的公开讨论长城战事及相关军事问题!违者,严惩不贷!” (此言一出,台下不少学生身体猛地一震,仿佛被无形的鞭子抽中。林怀安的手指猛然收紧,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留下弯月形的白痕。“睦邻”?那些在冷口、喜峰口血洒长城的将士,他们的血,就白流了吗?一股混杂着屈辱和愤怒的热流冲上他的头顶。)

    “第二条:严禁传播、张贴、散发任何带有‘抗日’、‘反日’色彩之标语、传单、出版物!现有的一律清除!片纸不留!”

    “第三条:严禁举行任何可能 ‘刺激友邦’、引发误会之集会、演讲等群体活动!”

    “第四条:全体学生之要务在于专心学业,莫谈国事,莫问外务!违令者,一经查实,立即开除学籍,绝不姑息!”

    死寂。

    绝对的死寂。

    连窗外的蝉鸣似乎都被这冰冷的命令冻住了。

    教室里只剩下压抑的、粗重的呼吸声。

    学生们面面相觑,震惊、不解、屈辱、愤怒……种种情绪在无声的目光中激烈碰撞、燃烧,却都被那“开除学籍”的最终警告死死地压在喉咙里。

    林怀安感到耳中嗡嗡作响,血液奔流的声音清晰可闻。

    “睦邻”这两个字,像烧红的烙铁,狠狠地烫在他的心尖上,带来一阵尖锐的灼痛。

    孙主任放下公文,语气似乎稍缓,却更显沉重,带着一种近乎无奈的、令人作呕的“解释”:

    “诸位同学,须知……此乃忍辱负重、顾全大局之必须!汝辈年少,或有不平之气,然……当此非常之时,读书方是救国正途!徒逞口舌之快,非但无益,反会为国家招致祸端!望尔……深刻领会,好自为之!”

    他的目光复杂地扫过全场,在那份执行命令的坚决之下,隐约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或许是羞愧?

    国文教师王先生一直沉默地站在教室角落的阴影里,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紧抿的嘴唇微微颤抖,握着课本的手指因用力而指节发白。

    当他的目光与林怀安短暂相遇的一刹那,林怀安清晰地看到了那镜片后面,深不见底的悲愤、无奈,还有一种近乎绝望的清醒。

    这种沉默,比任何慷慨激昂的控诉都更具冲击力,更像是一种无声的判决。

    接下来的历史课,李文香先生夹着讲义走进教室,步伐似乎比平时沉重。

    讲到近代史部分,涉及《马关条约》台湾割让时,他习惯性地想引申当下时局,嘴唇张了张,却突然顿住,目光扫过教室门窗,变得异常谨慎,最终只是含糊地一句带过,迅速跳到了古代史。

    课堂气氛凝重如铅,仿佛每个人头上都悬着一把无形的、名为“莫谈国事”的利剑,每一次呼吸都需小心翼翼。

    课间休息的钟声,并未带来往日的喧闹。压抑的沉默中,王韭聪那公鸭般的嗓子故意拔高了响起,带着一种令人厌恶的、自以为是的“聪明”,对身边的赵冬青说:

    “嘿!这下可清静了!早该如此!天天喊打喊杀的,有啥用?能挡得住人家的枪炮?还是孙主任明事理,咱们呐,就该老老实实读书!”

    这话如同毒蛇的信子,精准地舔舐着每个人心中的伤口,又像一颗火星,溅入了充满屈辱瓦斯的房间。

    若是半月前那个冲动易怒的“林怀安”,此刻早已血冲顶门,拍案而起,与王韭聪激烈争执甚至扭打起来。

    但此刻,郝楠仁的灵魂主导着这具身体。

    他紧紧攥着拳,指甲再次陷入掌心,用疼痛强迫自己冷静。

    他深吸一口带着粉笔灰和汗味的沉闷空气,将涌到嘴边的斥责硬生生咽了回去,化作喉头一股腥甜的暖流。

    “小不忍则乱大谋……考军校……不能因小失大……”

    理性的闸门死死关住了情感的洪水。

    他只是缓缓转过头,冰冷的目光如同两把手术刀,无声地、死死地钉在王韭聪那张带着谄媚和愚蠢的脸上。

    那目光中毫不掩饰的蔑视与冷冽的警告,竟让王韭聪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后面更恶毒的话卡在喉咙里,没能继续说出来。这种极致的克制,反而散发出一种比爆发更令人心悸的力量。

    放学后,林怀安抱着书本,走向图书馆寻求片刻的宁静。

    在僻静的历史书架深处,他遇到了同样在此避世的苏清墨。

    两人目光在空中相遇,无需任何言语,都瞬间读懂了对方眼中如出一辙的波澜——那是对时局的忧愤,对命令的屈从,以及深藏的不甘。

    苏清墨纤细的指尖轻轻划过一本《左传》泛黄的书页,声音低得如同耳语,却带着与她年龄不符的沉重:

    “这书桌……怕是越来越难安稳了。”

    这句话,像一根柔软的针,精准地刺中了林怀安心中最敏感、最柔软的部分。

    他完全明白她的意思——这小小的书桌,如何能抵挡外面的血雨腥风?这平静的校园,又能庇护他们多久?

    他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声音同样低沉而坚定:

    “我知道。但正因如此,才更要读下去,用……另一种方式。”

    一种基于共同认知和相似品格的、无声的同盟,在这压抑的令人窒息的环境中,悄然形成。

    他们是在寒夜中互相确认存在的、孤独的守夜人。

    晚些时候,借着请教国文难题的由头,林怀安设法在教师宿舍后的小树林边,“偶遇”了散步的王先生。

    夜色朦胧,四下无人。

    王先生确认了局势的严峻,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沙哑:

    “大势如此,非你我……所能挽回。塘沽……恐有城下之盟。” 他提到“塘沽”二字时,语气格外沉重。他看向林怀安,目光灼灼,“你既有志报考军校,此刻更需隐忍,保全自身,以待来时!切记,真正的力量,源于内心的坚定与扎实的学识,而非一时的口舌之快!”

    这次短暂而危险的会面,像一次精神的交接仪式。

    王先生将一份沉甸甸的、名为希望和责任的火炬,郑重地传递到了下一代手中。

    夜幕深沉,彻底笼罩了北平。

    林怀安独自坐在空**室的煤油灯下,豆大的火苗将他沉思的身影拉长,投在斑驳的墙壁上,摇曳不定。

    白日的屈辱感、无力感,依旧像毒蛇般缠绕着他。

    但经历了前几日近乎崩溃又艰难重建的心理历程,此刻的他,心中更多了一份异常的冷静,一种破釜沉舟后的清明。

    他摊开那本简陋的“情绪日记本”,拧开钢笔,笔尖在纸上划过沙沙的声响,是这静夜里唯一的声音:

    “民国二十二年,五月十七,星期三,阴霾压城。”

    “‘睦邻’令下,耻痛彻骨,愤懑难平。课堂如牢笼,言论似枷锁。”

    “然,冲动于事无补,反堕彀中,正中下怀。昔日之我,或会拍案而起,逞一时之快;今日深知,沉默非怯懦,乃积蓄;隐忍非屈服,实为图强。”

    “念及三叔林崇岳,念及长城脚下血沃热土之将士,其血岂能白流?唯有自身更强,方有捍卫公道、夺回话语之权!”

    “军校之志,自此弥坚!当前要务,唯有潜心备考,提升名次,获取资格!此乃唯一生路!”

    他的笔迹由最初的略显激动,渐趋平稳,最终变得坚定、锐利。合上日记,他的目光投向南方——那里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的方向。

    眼神中,早已没有了迷茫与恐惧,只剩下如磐石般的坚定,和一种洞悉现实残酷后近乎冷酷的清醒。

    【叮!检测到外界环境剧变,高压降临。宿主心态保持稳定,成功通过“修心”严峻考验!】

    【“逆商”(逆境商数)显著提升!意志力韧性+10!】

    【“飞轮效应”抗干扰能力增强!核心终极目标“考军校”优先级与内在驱动力大幅提升!】

    系统的提示音冰冷而准确,肯定了他心态上的蜕变与成长。外界的惊雷炸响,风雨欲来,他却在自己的内心,修得了一口沉稳的静气。

    就在这时,窗外酝酿了一整天的暴雨,终于以倾盆之势狂泻而下!

    豆大的雨点密集地砸在玻璃窗上,噼啪作响!

    闪电如同惨白的利剑,撕裂漆黑的天幕,瞬间照亮他坚毅的侧脸!

    紧接着,滚雷炸响,地动山摇,仿佛要彻底洗刷这人世间所有的污浊与屈辱!

    教室那盏煤油灯的微弱火苗,在灌入的狂风中剧烈地摇曳、闪烁,却顽强地,不肯熄灭。

    林怀安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被暴雨模糊的世界。

    然后,他平静地转身,吹熄了那盏灯。教室瞬间陷入一片黑暗,只有闪电不时带来瞬间的惨白。

    他融入黑暗,走出教室。外面的世界风雨如晦,雷电交加。

    但他的内心,却因为经历了这极致的压抑、愤怒和挣扎,反而生出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沉静的力量。

    真正的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

    但他知道,自己已经准备好了。

    将以一种更坚韧、更隐忍、也更智慧的方式,去迎接接下来的一切挑战。

    静气,已在胸中生成;力量,正在暗夜积蓄。(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北平烽火淬青春:钢铁誓言不错,请把《北平烽火淬青春:钢铁誓言》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北平烽火淬青春:钢铁誓言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