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老板严肃的脸,刘姐和张嫂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但同时,她们的心里也升起了一股强烈的自豪感。
她们知道,自己正在做的已经不仅仅是一件衣服、一个产品。
而是一个品牌。
一个值得信赖的品牌。
质量危机平息后,罗阳的生意迎来了新一轮的爆发式增长。
“罗氏服装”讲诚信、质量好的名声通过顾客们的口口相传,迅速扩散开来。
订单量也随之水涨船高。
然而,树大招风。
罗阳这边生意红火,立刻就有人眼红了。
第一个坐不住的,就是给他供货的南海第一纺织厂。
这天,罗阳像往常一样,去纺织厂的销售科提货。
销售科的王科长一改往日的热情,脸上挂着一丝假笑。
“哎呀,罗老板,你可来了。”
“王科长,我来提五百米棉涤混纺。”罗阳递上货单。
王科长接过货单,却没有去开票,而是叹了口气。
“罗老板啊,不是我不给你货,实在是……最近厂里也困难啊。”
罗阳心里一沉,知道事情不妙。
“怎么了,王科长?”
“你看,”王科长拿出了一份文件,“上面通知,我们厂生产棉涤混纺的原材料,从国外进口的棉纱价格涨了。”
“所以……厂里研究决定,从今天开始,所有棉涤混纺面料价格上调一成。”
涨价一成!
罗阳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他现在一件成衣的布料成本大概在四块钱左右,涨价一成就是四毛钱。
看起来不多。
但他现在每个月的销量超过一千件,一个月下来,光是布料成本就要凭空多出四百多块!
一年下来,就是近五千块!
这简直是在他身上割肉!
“王科长,”罗阳的语气冷了下来,“我们当初可是签了合同的,上面白纸黑字写着供货价格。”
“哎,此一时彼一时嘛。”王科长打起了官腔,“合同上也没写死价格永远不变啊。现在是原材料涨价,属于不可抗力,我们也没办法。”
罗阳看着王科长那副嘴脸,心里跟明镜似的。
什么原材料涨价,都是借口!
分明是看自己生意做大了,想趁机敲一笔竹杠!
他当初和纺织厂签的是独家供货协议,整个南海郡只有他能拿到这种面料。
对方现在就是掐准了这一点,吃定了他不敢翻脸。
如果换做别人,可能就捏着鼻子认了。
但罗阳不是别人。
他脑子飞速运转,瞬间就想好了对策。
他没有跟王科长争吵,而是换上了一副愁眉苦脸的表情。
罗阳的商业征程
“王科长,您这不是为难我吗?”他唉声叹气道,“我那小作坊就赚点辛苦钱。您这一涨价,我这生意都快做不下去了。”
“这样吧,”罗阳像是下定了决心,“价格涨一成我也认了。谁让咱们是合作伙伴呢。”
王科长没想到罗阳这么快就服软了,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不过,我有个小小的条件。”罗阳话锋一转。
“什么条件?”
“既然价格要变,那咱们就把合同也改一改。”罗阳说道,“我希望咱们能签一个长期的供货合同,就以今天这个涨上来的新价格为准,把价格锁定半年!半年之内不管原材料怎么变,你们都得按这个价给我供货!”
王科长愣住了。
锁定价格半年?
他心里的小算盘打得飞快。
现在原材料价格确实在涨,而且看趋势未来半年可能还会继续涨。
如果现在跟罗阳锁定了价格,万一以后原材料价格涨得更厉害,那吃亏的就是厂里了。
但如果不签,看罗阳这架势这笔生意可能就要黄。
罗阳的订单现在可是销售科最大的业绩来源,要是丢了科长的位子都可能不保。
王科长陷入了两难。
罗阳看出了他的犹豫,又加了一把火。
“王科长,您想啊,跟我签了长期合同您未来半年的业绩不就稳了吗?这可是实打实的政绩啊!”
“而且,我向您保证未来半年我的月订货量在现在的基础上至少再翻一倍!”
“您想想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
翻一倍!
王科长的心脏猛地一跳。
这诱惑太大了!
一边是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一边是唾手可得的巨大业绩。
他咬了咬牙。
“好!罗老板!就冲你这句话我签了!”
他当场就叫人重新拟定合同。
一份为期半年,锁定了供货价格和供货量的长期合同就这样新鲜出炉。
罗阳看着合同上鲜红的印章,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他知道自己又赢了。
根据前世的记忆,这次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只是暂时的市场波动,不出两个月价格就会回落,甚至比原来更低。
王科长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实际上是跳进了罗阳为他挖好的坑里。
未来半年,罗阳将能以一个相对高位的锁定价格从纺织厂拿到源源不断的面料。
而王科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市场价格下跌,自己却要履行高价合同欲哭无泪。
化解了成本危机,罗阳并没有掉以轻心。
他回到作坊立刻召集了所有工人,开始研究如何进一步降低损耗。
“我们必须把每一寸布料都用到极致!”
他亲自上阵,拿着剪刀和画粉在裁剪台前一遍又一遍地优化排版图。
原本裁剪一件衬衫需要1.2米布料,经过他的优化硬生生降到了1.15米。
别小看这0.05米。
一千件衣服就能省下50米布料!
这省下来的都是纯利润!
同时,他还对成衣的定价做出了微调。
基础款式的价格保持十五块不变,稳住基本盘。
而那些款式更复杂、工艺更精细的高端新款,他则将价格悄悄地提高了一块钱。
“罗氏服装,高端定制款,十六块一件!”
对于那些追求时髦、不差钱的顾客来说,多花一块钱买到更独特、更显档次的衣服完全可以接受。
通过这一系列“开源节流”的组合拳。
罗阳不仅轻松化解了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成本压力,甚至还巧妙地提升了整体的利润率。
他看着作坊里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心里已经有了更大的计划。
解决了质量和成本两大难题后,罗阳的服装作坊彻底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