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有的搞头

    陈卫民笑了起来,“美女,觉得我不会讲你们的行话,就开始诈我是吧?我要的多,说个实在价。”

    “五百件算批发,给你算五十八。”

    “我要是要十万呢?”

    “十万块钱?也是五十八。”

    十万块钱也就买一千多件,不算什么大生意。

    “我是说十万件。”

    刘莉莉一边招呼着其他客人,一边娇笑道:“老板,你怎么不说一百万?”

    “怎么?送上门的生意不要了?”

    “帅哥,你知道十万件是什么概念吗?”

    “知道,估计能把小商品市场的丝绸衣服包圆了。”

    “你真要十万件?”

    “我又不是开玩笑的,怎么,我不像大老板?”

    刘莉莉上下打量了一番陈卫民,摇头道:“不像,一般大老板都得胳肢窝里夹着包,还得带着秘书。”

    旁边一个胖乎乎的男人摸了摸胖乎乎的肚子,神气的提了提要掉下去的裤子。

    “没跟你开玩笑,咱们谈谈。”

    “您先坐着吧,我忙完了再说。”

    陈卫民很无奈,大生意送上门都不要?

    “那我再去转转去了哈。”

    “帅哥拜拜。”

    陈卫民不甘心,决定再给她一次机会,“我要是要十万件,最低给我多少钱?”

    “你要是真要十万,我一件给你五十二。”

    陈卫民立刻说道:“签合同吧。”

    刘莉莉愣了一下。

    其他顾客则鄙视的看着陈卫民。

    吹牛逼不打草稿。

    “老板,你来真的?”

    陈卫民掏出支票本拍了拍,“谈谈。”

    刘莉莉终于意识到陈卫民不像开玩笑了。

    “老板贵姓?”

    “免贵姓陈,陈卫民。”

    “陈老板,你真的要十万件裙子?”

    “对。”

    “可我没这么多货。”

    “凡是丝绸的女装,都可以,关键看价格。”

    刘莉莉知道终于来了大主顾,开始介绍起来。

    而且这次她没有再要慌,直接说了实在价。

    这批衣服,她一件赚一块钱,就是十万块的利润,赶上她两三个月的利润了。

    但是具体到每种衣服有多少数量,她现在搞不清楚,她要回厂里,和厂长沟通后才能确定。

    两人约定明天再敲定最终的合作细节。

    刘莉莉一直把陈卫民送到小商品批发市场门口,目送陈卫民上了车,才赶紧回了厂里。

    回到住的地方后,四个人开了个碰头会。

    大家各自说了一下商品的价格及数量。

    最后,陈卫民定下了帽子十万,围巾五十万,皮鞋十万,发夹等塑料制品一百万。

    再加上陈卫民定的十万丝绸裙子,正好可以凑两个火车皮。

    至于葛林考察的扣子,被陈卫民当场否决了。

    扣子这东西,利润率确实很高,但是市场太小。

    像是走绥芬河口岸的郭元新,他起家就是以三十吨扣子开始,从苏联换了一批木材,在东北加工成家具,接着返销回苏联,现在生意都做到日韩了,在倒爷里,算是独一份。

    而且,扣子这玩意在马洲里市场上也有很多,不值钱,也就边民们赚个辛苦钱。

    第二天,大家分头行动,开始采购。

    陈卫民一到刘莉莉的摊位,刘莉莉就激动的站了起来,“陈老板,欢迎欢迎。”

    “刘老板,怎么样?能不能凑齐我需要的裙子?”

    刘莉莉笑道:“陈老板这么照顾我的生意,我就是求爷爷告奶奶,也得把您的货准备齐全,这是清单,您看看怎么样?”

    陈卫民仔细看了会。

    十万件,一共分成了十个系列,总金额五百五十万,送货到京城。

    陈卫民当场就答应下来。

    “陈老板,我冒昧的问一下,您是打算出口吗?”

    “你很聪明。”

    “您还需要其他服装吗?”

    “你们不是丝绸厂吗?还有其他衣服?”

    “实话跟您说,我们厂是私营企业,在乌义是一个乡镇,我们村的村民集体出资成立的,主做丝绸衣服和皮衣,但是您看我的货架上也有羽绒服,我给他们代售。”

    “价格怎么样?”

    “我们和市场上的面包服不一样,面包服的材质用的是化纤混纺布,不透气不说,还很容易漏毛,我们的使用的是高档的涤纶,不露毛,不起静电,但是比普通面包服贵百分之二十。”

    “直接说价格。”

    “一件四十二。”

    “市场上卖多少钱?”

    “八十左右。”

    “涨价了?”,陈卫民记得正月去苏联的时候,倒爷们卖的价格还在三十五到四十五之间。

    “是的,这几年什么不涨价?去年面包服才卖四十五左右,现在涨到了五十,估计到了秋天还要涨价。”

    “有多少货?”

    “夏天可以给您供应五万件,到秋天价格肯定有变化,到时候咱们再继续谈。”

    “你们厂生产的皮衣是什么材质?”

    “牛皮、羊皮和猪皮都有,您看看。”

    刘莉莉激动的把所有的商品都拿了出来。

    “你们的原料皮子都是当地的?”

    “是的。”

    “多少钱收的?”

    “这……”

    “实话实说就行,说不准我能为你们提供一些廉价的原料皮子。”

    “真的?”

    “如假包换。”

    “我们采购的新疆皮子,牛皮九十五,绵羊皮四十八。”

    陈卫民心中快速计算起来。

    他记得九三年的时候,倒爷里做皮货生意做的最大的叫刘三妹,外号刘三爷。

    别看人家叫三妹,实际上是男人。

    他好像用一件皮夹克可以对等交换以下皮货:两张成年牛皮、四张成年绵羊皮、五张成年山羊皮,或者一张熊皮。

    “你知道皮夹克大概多少钱吗?”

    “我们厂的出厂价是七十,松江产的要贵不少,听说在八十五左右,市场上基本都在一百一到两百之间。”

    拿皮夹克和羽绒服的价格对比一下,好像利润没多高啊。

    七十块的东西到苏联转一圈,换回来一百九十块的皮货?去掉其他成本,只有一倍的利润?

    但是,那是刘三妹在市场上和苏联人民公平交易的情况下。

    陈卫民的交易方式就不存在公平这一说,他和巴莎耶夫合作,成本低,但拿到的物资价值不低。

    有的搞!(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1988,我在苏联当倒爷不错,请把《重生1988,我在苏联当倒爷》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1988,我在苏联当倒爷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