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清晨,阶梯教室内座无虚席。林玄素教授立于讲台,神色肃然,面前摊开的并非厚重典籍,而是一卷古朴的《难经》仿制竹简。
“《难经》八十一难,非为刁难后学,”林教授开篇定调,声音沉稳有力,“实乃先贤慧眼,直指医道中至深至要、易生困惑之关隘。闯此八十一关,如利刃开锋,方能斩破迷雾,得见真章。”
他重点强调《难经》的核心价值在于其 **“辩难析疑,层层深入”** 的思辨方式,以及 **“以常衡变,以变测机”** 的诊断思想。“它教导吾辈,如何于纷繁复杂的证候中,捕捉疾病的核心病机,如同老吏断案,于蛛丝马迹中寻得真凶。”
祝十三凝神倾听,意识到这与《青囊经》宏观的“三元四维”框架、《灵枢经》精微的“经络气象”视角形成了完美互补。《难经》提供的,是一套抽丝剥茧、直抵问题核心的逻辑利器。
课程深入至脉诊部分。林教授详解《难经·一难》“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理。
“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乃五脏六腑气血循环之要冲,如同江河入海之处,观其波澜,可知上游之概况。”林教授以指虚按自己腕部,解释道,“太过与不及,皆可于此窥得端倪。”
祝十三结合自身“望气”与“内景观想”能力,心中豁然:“寸口之脉,不仅是动脉搏动之处,更是人体全身‘经络气象’精微变化在腕部的一个集中投影。感知脉象,不仅是体会其速率、节律、形态,更是解读这片方寸之地的‘气象万千’——何处风云涌动,何处气滞血瘀,皆可从中寻得线索。”
林教授随堂邀请了一位自愿的学生上前,示范脉诊。那同学近日偶感不适,自诉些许疲惫。林教授三指搭脉,沉吟片刻,道:“脉象浮而略弦,寸部尤显,似有外风袭表,兼有肝气不舒之象。近日是否偶有头痛,情绪略显烦闷?”
那同学连连点头称是,台下响起一片敬佩的低叹。
《难经》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不可偏废。祝十三心有所悟,开始在实践中尝试将四种诊断维度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有的立体化诊断模式。
**望气**:观其神、色、形、态之气。神色疲惫者,其气必衰;面色晦暗者,多有瘀滞;形体胖瘦,亦关乎气机运转。
**闻气**:听其声息、嗅其体味。声低气怯者多虚,声高气粗者多实;口气、体味异常,亦能提示内在脏腑寒热虚实。
**问由**:探寻其情志起伏、饮食起居、社会关系等“人”维信息。七情内伤,五志过极,皆能导致气机逆乱。
**切机**:体察脉象、腹诊等“气象”波动。脉为气血先声,腹为脏腑之城,二者结合,更能精准把握病机要害。
恰在此时,坐在他前排的女生陈薇几次下意识地揉按太阳穴,面色略显苍白。课间休息时,祝十三主动询问:“陈同学,是否感觉头额昏沉,伴有恶心?”
陈薇惊讶道:“是啊,十三你怎么知道?从早上起来就有点,还以为是没睡好。”
祝十三凝神,悄然运转“望气”之术,见其额前区域似有薄雾状“湿浊之气”萦绕,再结合其略显困倦的神态和略显腻滑的舌苔(快速一瞥),心中已有判断。
“伸手,我帮你切一下脉。”祝十三道。陈薇依言伸手。祝十三三指搭上其腕部寸口,细心体察。脉象濡缓,如棉絮浮水。
“你这是湿困清阳,阻滞中焦。”祝十三结合四诊信息,解释道,“像是被潮湿的毛巾裹住了头,所以昏沉恶心。最近是否贪凉饮冷,或处潮湿环境?”
陈薇回想了一下:“昨晚确实喝了冰饮料,宿舍这两天也有些返潮……”
祝十三点头,从针套中取出一根毫针:“我帮你针刺一下‘阴陵泉’,此穴能健脾祛湿,利水消肿,可快速缓解症状。”他征得陈薇同意后,精准刺入其小腿内侧的阴陵泉穴,微微捻转,一丝温和的真气渡入,引导其脾经气机运转,化散湿浊。
不过片刻,陈薇便觉头部昏沉感大减,眼神也清亮了许多,惊喜道:“真的好多了!谢谢你,十三!”
这一幕被周围同学看在眼里,对祝十三这融合了问诊、望诊、切诊乃至“气感”的精准判断与迅捷疗效,更是叹服。
课程进入后半段,林教授讲解《难经》中关于“五损”与“至脉”(极虚之脉)的论述。“一损损于皮毛,二损损于血脉……五损损于骨”,这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虚损进程描述,以及对于极度虚弱脉象的精准把握,给了祝十三极大的启发。
他脑海中电光火石般闪过郑悦的病情——“马方综合征”!这何尝不是一种先天的、深及“筋骨血脉”的“损”?其心血管系统的脆弱,正对应了“血脉”乃至支撑血脉的“筋”“骨”层面的先天不足,是一种深植于生命本源(“精”与“气”的层面)的“损”。
《难经》又言:“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 这为他指明了根本性的治疗大法!对于郑悦此等先天心脉之“损”,治疗核心不应仅仅是后期“修补”,更要 **“益其气”、“调其营卫”** ,从能量层面去滋养、强化她那先天薄弱的结构,如同为贫瘠的土地施肥,改善其根本体质。
结合《青囊经》的“固本培元”理念、《灵枢经》的“修补先天经络气象”思路,以及此刻《难经》指导的“益气温阳,调和营卫”根本大法,祝十三脑海中为郑悦量身定制的综合治疗方案,终于彻底清晰、圆满:
1. **核心方药**:以 **黄芪建中汤** 合 **桂枝加附子汤** 为基础化裁,重在温煦先天(肾阳/命门),建立中天(脾胃),强壮气血,调和营卫。
2. **针法调理**:运用“气象针法”,温和疏导心经、心包经,并重点灸治神阙、关元、命门等要穴,以期“织补”和“加固”其先天薄弱的经络气象结构。
3. **符咒辅助**:绘制特定的 **“温阳固本符”** 与 **“安神定志符”** ,让她佩戴,持续温和地调理其身心的能量场。
4. **时机选择**:计划在暑期,借助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节进行集中治疗,引天时之力以助药力针效。
林教授在课程结束时,看着台下目光灼灼的祝十三,意味深长地说道:“《难经》所治,多是沉疴痼疾,非寻常药石可速效。能于此道有所得者,方知医者之耐心、慈悲与智慧。此即是迈向‘上医’境界的必经之路——不仅治病,更是‘治人’。”
祝十三深深点头。他整理好笔记,也将脑海中最终成型的治疗方案梳理清晰。万事俱备,只待暑假来临。
他联系了郑悦及其父母,正式敲定了治疗时间。同时也与陆清辞沟通,确定了届时进行生理数据监测的细节。
放下手机,祝十三望向窗外。夕阳的余晖洒在他沉静而坚定的面庞上。
“八十一难,难难皆是基石。损脉之论,终明方向。郑悦,待我为你,重塑先天之本!” 他心中默念,一股前所未有的信心与力量充盈全身。理论的攀登暂告段落,实践的征程,即将开启最为关键的篇章。(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