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中央医学院,地下三层,加密生物力学实验室。凌晨三点,万籁俱寂,只有高精度仪器运行发出的微弱嗡鸣如同催眠曲。顾苒独自一人站在复杂的全息操作台前,双眼因长时间聚焦而布满血丝,但她精神却异常亢奋。屏幕上,代表神经束应力分布的3D模型正在缓缓旋转,根据幽冥深夜提供的那个关键参数修正后,原本阻滞的能量流终于顺畅地贯通了预设的修复路径。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她喃喃自语,激动得指尖微微发颤。这不仅意味着她攻克了课题的一个核心难关,更意味着……她得到了那个男人的认可。哪怕只是通过冷冰冰的通讯器传来的一句公式和一句“进度不错”,也足以让她心跳失序,疲惫一扫而空。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整理实验数据和撰写阶段性报告。这份报告将直接上传到那个加密的、只属于她和“项目负责人”(她确信就是幽冥)的独立服务器。这感觉,像在进行一场秘密的、只属于他们两人的对话。
几天后,顾苒的阶段性报告得到了回复。回复方式依旧隐秘,是通过加密实验室的内部打印机直接输出的一份纸质文件,上面只有寥寥数语,用极其工整、冷硬的字体书写着对报告中几个细节的质疑和更进一步的实验方向建议。没有署名,没有寒暄,只有纯粹的学术指令。
但顾苒却如获至宝。她反复研读着那几行字,试图从字里行间读出更多信息。他的思维严谨到可怕,提出的问题一针见血,指出的方向往往是她忽略的盲区。这种被更高维度智慧引领的感觉,既让她感到压力,又让她充满了挑战的兴奋。
从此,一种奇特的“师徒”关系,在绝对的保密和沉默中悄然建立。
幽冥从未在明面上承认过什么,也再没有像奶茶店那次一样出现在她面前。但顾苒能清晰地感觉到他的存在。她的研究进度、遇到的困难、甚至偶尔因为学业压力产生的情绪波动,似乎都逃不过那双隐藏在暗处的眼睛。
*当她因为一个细胞培养污染问题焦头烂额时,第二天,实验室会“恰好”补充一批最高规格的无菌耗材,并附上一份关于如何优化无菌操作流程的匿名备忘录。
*当她熬夜过度,在实验室不小心睡着时,醒来会发现身上披着一件陌生的、带着冷冽气息的黑色外套(她后来认出那是“暗影”卫队的制式内衬),旁边还放着一份温热的、不含咖啡因的提神饮品。
*当她提交的报告中有闪光点但逻辑不够缜密时,返回的批注会异常严厉,用词冰冷苛刻,几乎将她批得体无完肤,但每一个修改建议都直指要害,让她茅塞顿开。
他像一个没有温度的严师,用近乎残酷的标准要求她,却又在暗中为她扫清障碍,提供最顶级的资源。这种矛盾的做法,让顾苒对他的感情更加复杂。敬畏、感激、崇拜,以及那份被压抑的、日益滋生的少女情愫,全都混杂在一起,发酵成一种难以言说的依赖和……渴望靠近。
转折发生在一个月后。
顾苒的研究进入最关键也是最危险的阶段——活体神经应激耐受性模拟测试。这个测试需要极高的操作精度和心理素质,稍有不慎就可能对模拟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引发能量反噬。连续几次模拟失败后,顾苒的压力达到了顶点,她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不吃不喝,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深夜,实验室里只剩下她一个人,面对又一次失败的模拟数据,她终于忍不住,把脸埋在臂弯里,肩膀微微抽动。不是委屈,而是对自己能力的绝望和对无法完成他期望的恐惧。
就在她情绪最低落的时候,实验室那扇厚重的、需要三重权限的合金门,发出了一声极轻微的解锁声,缓缓滑开。
顾苒猛地抬起头,泪眼朦胧中,她看到了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
幽冥就站在门口,依旧是一身利落的黑色作战服,身姿挺拔如松。他没有走进来,只是站在光影交界处,冰冷的目光落在她布满泪痕的脸上,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失败是常态。”他开口,声音依旧是那种没有起伏的调子,但在寂静的深夜实验室里,却显得格外清晰,“情绪解决不了问题。”
顾苒慌忙擦掉眼泪,站起身,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低着头不敢看他:“对……对不起,长官……我……”
“过来。”幽冥打断她,语气不容置疑。
顾苒愣了一下,犹豫地走过去,在距离他三步远的地方停下。
幽冥没有看她,目光转向操作台上复杂的控制界面:“第三能量节点校准偏差0.07微米,共振频率设置超出安全阈值3个百分点。你的注意力被情绪干扰了。”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她失败的根本原因。然后,他上前一步,绕过顾苒,站在操作台前。他没有触碰任何设备,只是用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扫过屏幕上的数据流,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速敲击了几下,调出了底层参数设置界面。
“看这里。”他侧过头,目光示意顾苒靠近。
顾苒心脏狂跳,小心翼翼地挪到他身边,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他身上那股淡淡的硝烟和冷冽气息瞬间将她包裹,让她呼吸都变得困难。
幽冥开始讲解,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精准无比,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她忽略的细节和错误的逻辑。他的讲解方式冷酷而高效,没有任何多余的安慰和鼓励,只有纯粹的知识传递和问题解决。但不知为何,这种毫无温情的指导,却比任何安慰都更能让顾苒镇定下来。
她强迫自己集中精神,跟随他的思路,原本混乱的思维渐渐变得清晰。
讲解完毕,幽冥退后一步,重新拉开距离,看着她:“再试一次。”
顾苒深吸一口气,用力点头,坐回操作台前,按照他的指导,重新调整参数,屏息凝神,开始了新一轮模拟。
这一次,能量流顺畅无比,模拟组织在预设的高强度压力下,完美地展现出了韧性和自我修复迹象!成功了!
顾苒惊喜地回头,想向他报告,却发现门口早已空无一人。只有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一丝他带来的冷冽气息。
他来了,指导了她,然后悄无声息地离开。如同一个真正的影子导师。
顾苒望着空荡荡的门口,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失落,但更多的,是一种被点燃的斗志和难以言喻的温暖。她知道,他认可了她的潜力,所以才会现身指导。这种认可,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让她珍惜。
从那天起,顾苒变得更加努力。她不再仅仅将研究视为一个课题,而是视为一种……与他连接的纽带。她渴望变得更强,更优秀,渴望有朝一日,能真正站在他身边,而不是永远只能仰望他的背影。
而幽冥,依旧隐匿在暗处,用他冰冷而独特的方式,继续着这场无声的教导。他成为了顾苒生命中最重要的导师,也是她心底最深、最不敢言说的秘密。这条由冰冷指令和隐秘关怀铺就的道路,正将年轻的医学生,引向一个与她原本人生轨迹截然不同的、充满未知与危险的未来。而那颗名为“爱慕”的种子,也在严酷的“教导”下,悄然生根,顽强生长。(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