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76章 死灰复燃

    赵旻耸了耸肩,走到书架前看着那些被整理好的书籍。

    “可能是六部,也可能是都察院,谁知道呢,不过既来之则安之,我人都到翰林院了,总得做些什么。”

    赵旻神色认真,这次明白了温竹青是有苦衷的,也算是解了他的心结。

    接下来就是干活!

    总不能白来一趟翰林院。

    温竹青还有些内疚,赵旻看出他的想法,不由出言安慰道,“温先生,你本身就有才能,入翰林院并非空有虚名,这些都是你编修的吧?”

    赵旻手中拿着一本关于民生数算的书,毕竟温竹青的确做到了将数算融入百姓们的生活中。

    温竹青点了点头,“我记得你说过,数算全民化。”

    “你做的很好啊,放心吧,陛下不会怪你的。”

    “我……真的不用去找陛下说明一切吗?”

    赵旻诚然点了点头,“陛下早就知道事实,能留你到现在,就是看到了你的能力。”

    他将手中的书放下,“不过我现在倒是有个想法,《算术九章要纪》终究还是不够全面,不如把它补齐,更名《九章算术》。”

    毕竟这原本就是《九章算术》,赵旻想着如此也算是拨乱反正了。

    温竹青眼中一亮,“竟然……还有缺漏?赵旻,你是我所见所闻的天才中,最令人出乎意料的那个。”

    赵旻抿了抿唇,他也是借了前人得光啊,那些人才是真正的天才。

    “温先生,不如你继续跟我一起做吧。”

    温竹青一时间有些受宠若惊,“你还愿意相信我?”

    “有什么不愿意的,为百姓做事,那肯定要选择合适的,肯踏实干的。”

    温竹青紧张的搓了搓手,“好!只要你还愿意相信我,任何时候用的上我都能开口。不过这次,一定要署上你的名。”

    赵旻摸了摸下巴,也行。

    “那就署名你我二人!”

    这几日,赵旻天不亮就出门,入了夜才回家,恨不得住在翰林院。

    谢流云见他脸色齐差,不由有些担忧。

    “我听说你每日都待在翰林院,跟温竹青混到一处,冰释前嫌了?”

    赵旻揉着脑袋打了个哈欠,最近还真是睡觉的时间太少了,小孩子一缺觉,就容易上脸。

    “温先生当初也是有苦衷的,他一直在愧疚中煎熬,对我来说,我已经不怨他了。而且温先生的才能不输给翰林院任何人,为人也踏实。”

    谢流云欣慰的点了点头,“还真让陛下猜对了。”

    赵旻突然板起了脸,他就知道是皇帝跟谢流云商量好的!

    果然,果然!

    见赵旻一脸幽怨,谢流云忍不住“哈哈”笑了两声。

    赵旻利用前世所学的知识,跟温竹青一同将书库所有有关于数算方面的书籍挨个查漏补缺。

    除此之外,他们还针对启蒙之人特意编撰了一套数算入门的书籍。

    如此半月,竟是事半功倍。

    原本赵旻预计怎么也要用个月余,没想到竟然完成的如此之快。

    温竹青越发觉得,赵旻本身就是一个活的数算典籍。

    这一事迹被翰林院掌院在上朝之时,一五一十的禀明给了叶景恒。

    叶景恒开怀畅笑几声,“赵旻果然是个能人!”

    一众大臣这才明白,原来陛下给赵旻这个职位,不是因为陛下不够重用他,而正是为了重用他。

    就在众人以为赵旻要升职时,叶景恒又没了后话。

    赵旻听说后,砸吧砸吧嘴,口头褒奖,也是褒奖。

    况且他要做的事还没做完,翰林院除了数算类的书籍他要动,其他的他也要动。

    当然不是四书五经那些典籍,而是关于诗词歌赋的收录,以及历朝历代以来,大梁收录的那些无名之本。

    是日,赵凌神色严肃的找到赵旻,赵旻见状不由调侃道,“大哥,我还是很怀念你以前开朗的模样。”

    赵凌无奈的看着他,“以前年幼尚不明白,我是家中长子,自然要担任起长子之责。”

    赵旻抿了抿嘴,也没说什么,毕竟赵凌现在也是官身,少年老成是应该的。

    他在翰林院也是不苟言笑。

    “大哥,你来找我可是有什么事?”看赵凌愁眉不展,赵旻主动开口询问。

    “你可还记得昌平侯?”

    听到赵凌这话,赵旻立刻坐直了身子,神色变得认真起来。

    昌平侯他自然记得,当初他们在禹州破获的孩童失踪的案件,最终便是昌平侯担责。

    虽然没有问斩,但昌平侯被褫夺封号,全家入了狱。

    “自然是记得,昌平侯一家应该就关押在大理寺吧?”

    赵凌“嗯”了一声,眉头微微皱起。

    “关押昌平侯的牢房是单独的一间,我近日发现,陈家祥频繁出入大牢,打听之后才知道,他就是去见的昌平侯。”

    赵旻了然,“陈家祥投靠了左相,而昌平侯跟左相向来交好,想必左相也不想失去这个左膀右臂吧?这是想要死灰复燃啊!”

    “现在不仅昌平侯是左相党羽,大理寺卿洪知礼也投靠了左相,先前陛下提过给昌平侯定罪,但洪知礼都以大理寺积案太多搁置了,我觉得他们像是在等待什么机会。”

    赵旻低下头思索片刻,随即脱口而出,“他们在等大赦天下!”

    当今天下七国分据,以大梁国土面积最盛,相临的北茫国和齐国蠢蠢欲动,而离国正夹在北茫和齐国中间,南与大梁接壤。

    因此大梁和离国的关系便变得微妙起来。

    而离国欲与大梁交好,如此一来形成牵制,齐国和北茫国既不敢动离国,也不会轻易跟大梁交战。

    为表示两国交好的决心,离国派遣了使团前往大梁,这次来不仅是一纸契约,据听闻,离国的公主也随着使团一起来了大梁。

    和亲,一个亘古不变的规律。

    只要两国和亲,那必定会大赦天下。

    像昌平侯这等还未正式判罪的,也能落得一个从轻发落。

    即便昌平侯不会恢复爵位,却也能够顺利出狱,一但他出来,背靠左相这棵大树,恢复往日殊荣,也只是时间问题。

    赵旻冷笑一声,“老狐狸,原来打了这个主意!”(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梁第一言官不错,请把《大梁第一言官》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梁第一言官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