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火燃尽,东方既白。
林墨跟着李白,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通往长安的官道上。昨夜的经历如同梦幻,但身边这位勾肩搭背、时不时仰头灌一口酒,随口吟出千古名句的“结义大哥”,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这一切都是真的。
他,一个昨天还在为KPI和房贷焦虑的现代社畜,如今正和诗仙李白称兄道弟,走向那座传说中的盛世都城。
“林兄,看!那便是长安!”李白伸手一指。
晨曦之中,一座宏伟得超乎想象的巨城,如同沉睡的巨兽,匍匐在地平线上。城墙高耸入云,延绵不绝,其规模之大,远超林墨在影视剧中见过的任何特效。一种难以言喻的磅礴气势扑面而来,让他呼吸都为之一窒。这就是万国来朝的天朝上国心脏!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林墨下意识地喃喃低语,这是他记忆中王维描写大明宫的诗句。
“嗯?”李白耳朵极灵,猛地转头,眼中异彩连连,“好句!林兄大才,此句气象万千,直抒胸臆!当浮一大白!”说罢,也不管是不是在官道中央,又提起葫芦痛饮一番。
林墨只能报以苦笑,这“文抄公”看来还得当一阵子。
进入长安城,喧嚣鼎沸的人声、车马声、叫卖声瞬间将林墨淹没。朱雀大街宽阔得足以并排行驶十辆马车,两旁店铺林立,奇装异服的胡商、衣着华丽的士子、匆忙的官吏、嬉笑的孩童……构成了一幅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图》盛世画卷。空气中弥漫着香料、食物和一种蓬勃向上的生气。
李白显然是人来疯,回到这熟悉的环境,更是如鱼得水。他拉着林墨,轻车熟路地拐进一家临街的酒肆——“谪仙楼”。名字起得倒是应景。
“掌柜的,老位置,最好的酒,最快的肉!”李白嗓门洪亮,引得酒客纷纷侧目。不少人认出他来,纷纷拱手打招呼,口称“李学士”、“太白先生”,可见其名望。也有人将好奇的目光投向衣着古怪、短发刺眼的林墨,低声议论。
李白全然不顾,拉着林墨在二楼临窗的雅座坐下,兴致勃勃地介绍着长安的风物人情。林墨则一边适应着这过于“鲜活”的盛唐,一边暗自消化着巨大的信息量。他注意到,李白在谈及某些权贵时,嘴角会不自觉地下撇,流露出毫不掩饰的鄙夷。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正当林墨稍微放松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了。
“我道是谁如此喧哗,原来是‘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谪仙啊!怎的,今日不去宫中为陛下和贵妃娘娘写清平调,反倒有闲情在此与这……不伦不类之人饮酒作乐?”
话音未落,一个穿着锦袍、头戴襆头、面色带着几分倨傲的年轻士子,摇着折扇,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走了过来。语气中的酸意和挑衅,隔老远都能闻到。
林墨心里一沉,麻烦来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文人相轻”,或者是因为李白性格得罪过的人。
李白眼皮都没抬,自顾自地斟了一杯酒,淡淡道:“我李太白与谁饮酒,还需要向你崔湜报备不成?至于清平调,陛下和娘娘爱听,我写了,是他们的荣幸。我不写,难道你这等庸才写得出?”
犀利!直接!毫不留情!
林墨差点给这位大哥竖大拇指,这怼人的功力,堪比现代网络键盘侠(褒义)。
那叫崔湜的士子顿时面红耳赤,显然被戳到了痛处。他不敢直接对李白发作,却把矛头对准了看起来最好欺负的林墨,折扇一指,冷笑道:“李太白狂放不羁,结交些山野村夫、奇装异服之辈,倒也符合他的性子。只是不知这位……兄台,有何才学,能入得了李大翰林的法眼?莫非是靠这身奇特的打扮,哗众取宠不成?”
顿时,整个二楼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林墨身上。有好奇,有鄙夷,有等着看笑话的。
李白眉头一皱,正要发作,林墨却轻轻按住了他的手臂。
经历了最初的慌乱,林墨反而冷静下来。这种场合,他太熟悉了——像极了甲方刁难、同事挤兑的办公室政治。只不过,这里的武器从PPT和甩锅,变成了诗词和口才。
他站起身,脸上没有愤怒,反而带着一丝平和甚至有些怜悯的笑容,看向崔湜。这笑容,让崔湜莫名地感到一阵不适。
“这位崔公子,”林墨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二楼,“在下林墨,确是一介布衣,才疏学浅,不敢与在座诸位才俊相比。至于衣着,家乡风俗如此,入乡随俗,本待更换,倒让公子见笑了。”
先礼后兵,态度谦和,却又不卑不亢。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平静,却带上了锋芒:“只是,在下曾闻,君子之交,重在知心,而非表象。以衣冠取人,失之子羽;以出身论才,遗笑大方。崔公子满腹经纶,莫非竟不知此理?还是说,在公子眼中,除了这身锦袍玉带,便再无他物可显身份了?”
这话一出,满座皆惊!
没有引经据典,没有华丽辞藻,却如一把精巧的匕首,直刺要害!用最朴素的道理,打了对方最看重的“身份”和“衣冠”的脸!尤其是“以衣冠取人,失之子羽”这个典故(孔子因弟子澹台灭明相貌丑陋而看走眼的故事),用得恰到好处,既显学识,又极尽讽刺。
崔湜被噎得满脸通红,指着林墨“你……你……”了半天,却憋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他周围那些帮腔的人也面面相觑,没想到这个“奇装异服”的家伙,言辞如此犀利。
“哈哈哈!说得好!”李白放声大笑,痛快地拍着桌子,“好一个‘以衣冠取人,失之子羽’!林兄此言,当为此间浮华世风,下一剂猛药!当饮三大白!”
他站起身,揽住林墨的肩膀,环视众人,朗声道:“尔等听好了!此乃我李太白义弟,林墨!他的才学,岂是尔等井底之蛙可以揣度?今日我兄弟二人饮酒,闲杂人等,休要聒噪!”
霸气侧漏!
有李白这番表态,加上林墨刚才不卑不亢的反击,崔湜一行人顿时灰头土脸,在众人的窃笑声中,狼狈下楼而去。
风波暂息。
酒楼内众人再看向林墨的目光,已然不同。少了轻视,多了好奇与一丝敬畏。能得李白如此看重,且言辞不凡者,岂是寻常人物?
李白看着林墨,眼中欣赏之色更浓,低声道:“贤弟好急智!这番言语,深得我心!看来为兄这结义,是结对了!”
林墨心中苦笑,这哪是急智,这都是被生活磨砺出的本能啊。他举起杯,与李白一碰:“全仗兄长威名。”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而林墨没有察觉到,在他方才据理力争、文心激荡之时,脑海中那卷模糊的轴卷,似乎清晰了微不可查的一丝,与身旁李白那磅礴的文心,联系也似乎紧密了一分。
长安的第一关,他算是过了。但林墨知道,这仅仅是开始。这座伟大的城市,既是天堂,也是名利场,更大的机遇与挑战,还在后面。(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