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各界反应

    魔都的清晨

    1936年春日的上海,晨雾尚未散尽。《申报》报馆外已经排起了长队,报童们争先恐后地领取当天的报纸。

    “号外!号外!委员长、泳之先生同祭一母!”一个机灵的报童边跑边喊,“黄浦学生齐聚溪口!”

    在法租界的一个弄堂里,老茶客们围坐在茶馆里,传阅着当天的《申报》。

    “了不得啊!”一位白发老者扶了扶老花镜,“连共和都派人去吊唁了,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跑单帮的商人放下茶杯,感慨道:“我常年在各地奔波,见多了内战带来的苦难。要是真能借此机会实现团结抗日,那就是民族之幸啊!”

    与此同时,在天津的《大公报》报馆外,读者们的反应同样热烈。

    一位大学教授在课堂上拿着报纸对学生说:“同学们,这就是民心所向!连敌对的双方都能因为一位母亲的去世而暂时放下恩怨,这说明什么?说明抗日才是当前最大的共识!”

    在劝业场附近的一家书店里,店主特意将《大公报》的头版贴在橱窗上。路过的人们纷纷驻足观看。

    “老板,这报纸还有吗?”一个青年学生急切地问。

    “早就卖光了!”店主指着空荡荡的报架,“今天来了好几拨人,都是来看这个新闻的。”

    在遥远的巴黎,《救国时报》的发行更是引起了轰动。华侨们聚集在报社门前,争相购买报纸。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一位老华侨激动得热泪盈眶,“我在法国待了二十年,无时无刻不盼着祖国能够团结起来。”

    华侨商会当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组织募捐,支持国内的抗日力量。

    “我们要让国内同胞知道,”商会会长在会议上说,“海外游子永远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在魔都的弄堂里,普通百姓也在热议着这则新闻。

    “听说李将军的母亲是个很了不起的人,”一位老太太边择菜边说,“培养出这么有出息的儿子,现在连敌对的双方都来吊唁,真是积德啊!”

    在街角的剃头摊上,老师傅一边给客人理发一边说:“要我说啊,这场丧事就是个好兆头。连仇人都能坐在一起,还有什么不能谈的?”

    更有人在家门口贴出了自写的对联:“一母感化千军和,万民期盼四海平”。

    在燕京的大学校园里,教授们围绕这个事件展开了深入讨论。

    “这不仅仅是一场丧礼,”一位历史学教授在讲座上说,“这是一个政治信号,表明在民族存亡的关头,各派力量都在寻求和解的可能。”

    学生们自发组织讨论会,探讨这个事件可能带来的影响。

    “如果赵恒多和古月先生都能通过这种方式传递善意,”一个学生激动地说,“那全面抗战的日子就不远了!”

    商界人士也对这个事件表现出极大关注。魔都总商会专门召开会议,讨论如何支持可能到来的全面抗战。

    “如果国共真能合作抗日,”一位实业家说,“我们商界愿意倾囊相助!”

    文化界人士更是积极呼应。戏剧家田汉立即着手创作新剧《民族的觉醒》,以这场丧礼为切入点,展现全国人民团结抗日的决心。

    就连宗教界也加入进来。各地寺庙、教堂都为李母举行祈福法会,同时祈祷国家和平、民族团结。

    更远在西安的市集上,商贩们一边做生意,一边议论着这个轰动全国的消息。“要我说啊,”一个卖布匹的商人说道,“这分明是天意!连老天爷都在告诉我们,该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了!”

    赵恒多回到金陵后,立即召集了核心幕僚会议。

    “你们都看到外面的反应了。”赵恒多的语气复杂,“民心所向,已经很明显了。”

    陈程首先发言:“校长,这次事件确实出乎意料。不过,这也说明抗日确实是人心所向。”

    何应亲则较为谨慎:“但是赤匪方面借机大做文章,我们不得不防。”

    “做文章?”赵恒多冷哼一声,“你们没看到连我们自己的将领都在议论吗?黄浦的学生,不论是在我军中还是在赤军中的,都去参加了丧礼。这说明什么?”

    会场一片寂静。

    “说明,”赵恒多长缓缓站起,“如果再不顺应民心,我们就要失去民心了。”

    是夜,赵恒多在日记中写道:

    “见景行丧母之痛,心中百感交集。其母昔日在溪口时,待我如子侄。而今国事艰难,内外交困。观近日舆论,民心渴望抗日甚于剿匪。泳之、师爷此番举动,实为收买人心,然其效果显著。

    “余深知,若再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恐失民心。然若转向联赤抗日,又恐养虎为患。两难之间,如何抉择?”

    他放下笔,走到窗前。

    这场丧礼的影响,甚至超出了国界。在东京,日本军部特意召开会议,研究这个突发事件对“华夏事变”的影响。

    “支那人似乎正在团结起来,”一个参谋军官报告,“这对帝国的圣战可能造成阻碍。”

    在莫斯科,共产国际也在关注事态发展。一位负责人指出:“这表明华夏人民的抗日情绪正在高涨。我们应该支持这种趋势。”

    而在华盛顿,美国国务院的专家们在评估报告写道:“华夏各政治力量出现和解迹象,这可能改变远东的力量平衡。”(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不错,请把《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