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总监疑惑地念出了声,完全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林晚环视了一圈自己手下这支队伍。
“从现在起,放弃所有控评和删帖。”
她的话,让所有人猛地抬起了头。
这是要……投降了?
公关总监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晚姐,不能放弃啊!现在放弃,江辞就真的被钉死在耻辱柱上了!”
“谁说我们要投降?”
林晚伸出手指,用力地敲了敲桌上那张纸。
“我们不洗白。”
“我们,为他创立一个流派。”
整个会议室,众人都用一种看疯子的目光,看着他们的老板。
终于,公关总监忍不住了,他率先开口。
“晚姐!您冷静一点!”
“这都什么时候了!对方给我们扣的帽子是‘精神病’啊!您现在搞这个……这不是火上浇油吗?”
“这等于是在公开承认,江辞就是他们口中的‘精神病’啊!”
“对。”
林晚点了点头,承认得干脆利落。
她迎着所有人不可置信的目光,站了起来。
声音果决而有力。
“但从今天起。”
“‘精神病’,不再是污蔑。”
“它是一种表演流派!一种为了抵达角色真实,不惜用手术刀解剖自己、也解剖角色的学术理论!”
她踱步到落地窗前,看着窗外城市的灯火。
“他们说江辞对角色的理解冷血、怪诞,毫无人性?”
“好!那我们就告诉所有人!”
“这不是冷血,这是‘绝对理性’!是一个演员为了百分之百还原角色,而主动剥离了所有属于‘演员本人’的感性情绪!”
“他们说江辞的表演是‘精神病式’的?”
“那我们就定义它!”
“告诉观众,‘外科手术式表演’,要求演员像一名外科医生!面对角色,除了要学会融入,还要会解剖!”
“直达人物最核心的动机!”
公关部的几人感觉自己的世界观,正在被自家老板按在地上,疯狂重塑。
还能……这样?
公关总监张着嘴,大脑一片空白。
他从业十几年,处理过的危机公关没有一百也有八十。
可他也从未想过,还能用这种“自爆式”的方法来反击。
林晚转过身,看着她那群已经完全宕机的下属,下达了最后的指令。
“公关部,立刻联系所有我们能联系到的影评人、表演系教授、文化领域的KOL!”
“把这套理论,给我包装成最先锋、最前沿的学术观点,给我砸出去!”
“宣传部,做图!做视频!把江辞从顾将军到他毕业大戏里的马路,那些疯狂的镜头,都给我剪出来!”
“文案就用——‘他杀死了自己,才让角色永生’。”
林晚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
“记住。”
“从这一刻起,江辞不是精神病。”
“他,是‘外科手术式表演’流派的开山鼻祖。”
公关总监和他的团队成员们,彻底被震住了。
“还愣着干什么?”林晚的声音将众人拉回现实。
公关部总监一个激灵,
老板疯了!那就陪她一起疯!
“明白!”他一拳砸在桌子上,“我马上去联系那几个老学究!必须把这个理论吹上天!”
就在团队手忙脚乱,林晚的私人手机响了。
是一个没有存名字,但她无比熟悉的号码。
影帝,秦峰。
林晚走到僻静的角落,接起电话。
“林编剧。”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网上的事,我看到了。”
“简直是胡闹!他们这是在毁掉一个好演员!”
秦峰的声音里满是属于前辈的痛心和愤怒。
“我已经让我的团队准备了,我马上发微博,替江辞说句话!”
以秦峰在业内的地位,他如果亲自下场,足以瞬间扭转一部分舆论。
林晚的心头一暖。
但她还是开口,婉拒了这份好意。
“秦老师,谢谢您。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秦峰在那头一愣,“不是时候?再等下去,那孩子的演艺生涯都要被这盆脏水给毁了!”
“直接下场互撕,只会把您也拖进这趟浑水里。”
林晚冷静地分析,“他们会说您是被我们公司收买了,甚至会编造出更难听的话来攻击您。”
“我不在乎!”
“我在乎。”林晚的声音很轻,却很坚定,“江辞也在乎。我们不能用毁掉一个前辈声誉的方式,来换取自己的清白。”
电话那头,陷入了沉默。
林晚知道,她赌对了。
秦峰这样的老艺术家,最看重的就是羽毛。
她没有给秦峰太多思考的时间,话锋一转,抛出了自己的请求。
“秦老师,我不需要您直接为江辞发声。”
“我只需要您……在下一次的公开采访里,或者在您的微博上,单纯地探讨一下表演的可能性。”
秦峰:“什么意思?”
林晚看着窗外的夜色,缓缓说出了让她自己都感到疯狂的观点。
“比如,有一种演员,他不像是人在演戏。”
“他更像一个‘器具’。”
“能很好承载角色的灵魂。”
林晚的观念,跟秦峰对江辞在《汉楚传奇》剧组中的点评不谋而合。
电话那头,秦峰明显停顿了一下。
许久,他才带着难以置信的赞叹,喃喃自语。
“林晚……你真是个疯子。”
“但我喜欢你这个疯子。”
深夜,当#江辞精神病式演技#这个词条,在黑粉和水军的狂欢中,牢牢占据热搜榜高位时。
一篇名为《超越方法派:江辞与“外科手术式表演”的诞生》的长文,
被一个粉丝不足一千,ID叫“电影病理切片”的账号,
悄然发布在了国内最专业的电影论坛——“光影浮屠”上。
肖然的公关团队,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发现了这篇“奇文”。
团队负责人将文章链接甩到工作群里,后面跟了一长串“哈哈哈哈”的语音。
“疯了!星火传媒这是彻底疯了!自杀式公关啊!”
“还外科手术式表演?他们怎么不叫ICU抢救式表演?”
负责人当场笑出了声。
“来!都别闲着!马上组织人,给我把这个词条也送上热搜!”
“对!就当笑话顶!给我狠狠地嘲笑!坐实他江辞就是个哗众取宠,装模作样的神经病!”
于是,在资本的推动下,一个更加诡异的词条,诞生了。
#外科手术式表演#
它作为一个纯粹的嘲讽性标签,被无数水军和黑粉,顶上了热搜榜的后排。
“笑死,演个戏而已,怎么还跟医学名词扯上关系了?”
“求求了,别侮辱外科医生了好吗?人家是救死扶伤,你们是装神弄鬼。”
“建议江辞退圈去考个医师资格证,别来污染大银幕了!”
整个词条下面,成了黑粉的狂欢节。
然而,事情的走向,开始朝着一个所有人都没预料到的方向发展。
那篇被当成笑料的源头长文,因为其过于“专业”和“故弄玄虚”的行文风格,
开始吸引另一批完全不同的用户。
大量的电影学院学生、影评人、以及自视甚高的文艺青年们,
抱着“我倒要看看这帮傻子又在胡说八道什么”的心态,点进了文章。
然后,他们就出不来了。
论坛的帖子下方,画风开始逐渐分裂。
“虽然作者的措辞很中二,但……他提出的关于‘演员剥离感性’这个观点,好像有点意思?”
“楼上的,我刚把顾将军的片段又看了一遍。”
“你们仔细看,江辞受伤后,他的身体反应不是痛苦,而是一种……任务完成后的脱力感?卧槽,这不就是文章里说的‘评估表演结果’吗?”
“马路!还有毕业大戏那个马路!他最后撞墙前那个笑!那是用自己的毁灭来完成对爱情的最后一次表达!我靠!好像真是这么回事!”
讨论越来越激烈。
争吵也越来越凶。
就在这时,一个人的转发,彻底改变了战局。
骨灰级影评大V,“电影毒舌君”,一个以刻薄和学院派著称,粉丝五百多万,从不评论任何流量明星的博主,转发了那篇文章。
配文,只有寥寥两句。
“词藻浮夸,论点可笑。”
“但……至少它在讨论表演本身。在这个只看脸和人设的时代,有讨论,总比没有强。”
这个看似不褒不贬,甚至还带点轻视的转发,却瞬间引爆了整个舆论场。
连毒舌君都下场了?
虽然是在骂,但这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关注!
之前还在观望的路人,彻底被勾起了好奇心。
大众的焦点,在短短一个小时内,发生了惊人的偏转。
从“江辞是不是精神病”,开始转向了“到底什么是外科手术式表演?”
一场由黑粉发起的“全网嘲”,竟诡异地演变成了一场“全网考古”的学术研讨会!(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