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的入学教育结束后,军训开始了。
九月的太阳依旧带着毒辣,好在天公作美,这几天总是多云,阳光被层层云朵滤过,总算不那么难熬。
我们套着勉强合身的军训服,松松垮垮地站在操场上,远看真像一排排等待收割的庄稼。
教官的口令短促有力,同学们在烈日下机械地重复着最基本的动作。
队伍里不时就乱了套,有人左右不分,总踏错脚,有人肢体僵硬,走起路来同手同脚。
那几个顺拐的背影在队伍里格外显眼,再严肃的纪律下也忍不住响起一阵阵压抑的笑声。
当然,还属站军姿是最难熬的,后背湿了又干,脚底板站得发麻生疼,却连手指头也不能动弹一下。
每当休息的哨声响起,我坐在草坪上喝水时,目光总会不由自主地穿过好几个方阵,去寻找那个熟悉的身影。
有时候很巧,她正好也看过来,隔着攒动的人头,我们对视笑着,互相做个苦兮兮的鬼脸。
就是这么短短的一瞥,等训练再次开始时,心里那点燥热和疲惫,居然真能冲散不少。
这段军训的日子过得千篇一律,我和阿雪在一起的时间,只有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
还好只军训了一周,很快就过去了。
今天是最后一天,分列式方阵结束,总教官在看台上讲完总结,喊出最后一声“解散”的命令,整个操场瞬间沸腾,高一新生像退潮般四散开来。
我在人群里远远看见阿雪的身影,便向她走过去。
她正在和一个短发女生说笑着,往操场外走。
见我走近,和她并肩走在一起,那女生好奇地打量我,问阿雪:“这是谁啊?”
阿雪很自然地对她说:“我男朋友。”
“啊?你都有对象啦?”那女生惊讶地睁大眼睛。
“对呀,”阿雪笑得眉眼弯弯,“我们在一起好久了。”
我冲那女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算是打过招呼,心里却忍不住嘀咕:在一起也就半年多,这就叫好久了?
出了校门,阿雪拽了拽我,“要不今天下午咱就不回家了,我知道有个地方,咱俩去吃麻辣烫!”
“在哪儿啊?”我好奇地问。
“就在学校后面,穿过那条大路往巷子里走,”她边说边比划,“好多一中的学生都去那儿吃。”
“你这消息够灵通啊,”我被她雀跃的样子感染,点点头,“行,那咱去尝尝。”
我们绕到学校后面,果然,三三两两穿着校服的学生都在往同一个方向走。
阿雪不停地催促我走快些,说去晚了要排长队。
我们便牵起手,在夕阳斜照的街道小跑起来。
拐进巷子,一股混合着各种食物的香气扑面而来。
巷子里挤满了小饭馆,门外灶台上的火焰蹿得老高,学生笑闹声此起彼伏。
我们找了家看起来最热闹的麻辣烫店,在角落找到两个空位,点了满满一大盆,一边吃,一边聊着军训的趣事。
后来,那条烟火缭绕的小巷,成了我们经常去的地方,巷子里每家小馆的每道菜,都被我们尝了个遍。
军训终于结束了,规规矩矩的上课生活正式铺开。
坐在陌生的教室里,我再也闻不到那让我流连地、干净柔软的清香。胳膊肘旁边,也不会再有人趁我走神时偷偷掐我一下。
日子像窗外匀速移动的云,平淡地流淌。
唯一的亮色,是偶尔某个老师拖堂时,我总能从窗户瞥见过道里的身影。
她穿着那身蓝白相间的高中校服,斜倚在走廊的栏杆上,脑后束着的马尾辫随着她转头的动作轻轻晃动,校服明明都一样,可穿在她身上却格外好看。
她也不急,就安安静静地等着,直到我的目光穿过玻璃与她相遇,才抿嘴冲我笑起来,眼里尽是温柔。
那一刻,教室里的书声、黑板上的公式,都模糊成了遥远的背景。
她站在秋天的阳光里,马尾辫随风轻扬,比整个高中时代都更撩动我的心弦。
这天,晚自习结束,我们随着人流走出校门。
路灯的光晕温柔地笼罩着我们,把前路照得一片明亮。
阿雪忽然从手中的书里取出个信封,塞进我手里。
“给我的情书啊?”我拿着信封,心里有点美,忍不住逗她。
“对呀,专门给你的。”她走在马路牙下,仰起脸,眼里闪着狡黠的光。
“哟,我看看文采有没有追上我。”我欢喜地拆开,借着路灯光展开信纸。
可映入眼帘的,却是一手完全陌生的字迹。
“那怎么可能比得上你嘛。”阿雪在一旁抿嘴笑。
我快速扫了几行,看着笨拙的辞藻,瞬间明白,这根本不是阿雪写的,是某个不知名的家伙写给她的情书。
心里那点小得意立刻掺进了一丝酸意,我故意用满不在乎的口气点评起来:
“啧,要是我写的话,这句‘我梦见你向我走来,醒来后又期待这梦变为现实’,就写成:‘我看见梦时的呓语成真,从此流年笑掷,你成为了我全部的期待与幻想。’咋样?”
“还是你牛!”阿雪冲我竖起大拇指,笑得肩膀直抖。
我三两下把那张载着别人心事的信纸揉成一团,手臂一扬,精准地抛进了路边的垃圾桶里,像是随手扔掉了一个无关紧要的梦。
“居然还有人给你写情书,”我装作不经意地问,“你们班的?”
“哎呀,这你就别问啦,”阿雪哈哈笑着,挽住我的胳膊,“我明天就去拒绝他。”
我知道她是怕我较真,去找人家麻烦,便也顺着台阶不再追问。
看着她被风吹起的发丝,心里一动,又说道:“话说你好久没给我写情书了哎。”
“写!今天回去就写!”阿雪不假思索地答应下来。
第二天早自习刚下,班里一个女生笑着走到我桌前,把个温热的塑料袋放在我桌上。
“你对象人真好,”她朝我眨眨眼。
塑料袋里躺着一包夏进纯牛奶,一份馍夹香肠,还有一封叠得方正的信,信封上还带着早餐的余温。
周围几个男生开始起哄,我不好意思地笑笑,赶紧把信塞进桌仓。
等上课铃响,老师背过身去写板书,我还是没忍住,悄悄抽出那封信,在课桌下展开。
阿雪的字迹一如既往地清秀,这封情书里没有那些缠绵悱恻的话,也没有华丽的辞藻,倒像是她坐在我身边唠唠叨叨地叮嘱,还有细细碎碎地描绘着我们的未来。
这么多年过去,信里具体写了什么已经模糊了,只记得她要我好好吃饭,好好学习,以后要考同一所大学,最好是在西安。
只记得信的末尾是一句:I am because you are,因为你在,所以我存在。
后来,我也真的带着那句话,去了西安。(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