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一百三十磅清弓

    “可惜了啊,游戏职业界少了个天才。”吕武艺不禁捶胸顿首。

    不过他心里也非常疑惑,为什么这几天王贺就像是换了个人一样?

    屡屡锋芒毕露,性格方面有所改变不说,这个天赋……真的是真实存在的吗?

    有这个天赋和努力,干什么都能成的吧?

    但王贺为什么会一直干兼职到现在还穷困潦倒?

    这些疑问在吕武艺脑海中挥之不去。

    “别在意这个了,走吧,射箭去。”王贺拍了拍吕武艺的肩膀。

    “走走走,下周还有比赛呢,是得抓紧训练了。”吕武艺也意识了过来,穿上鞋跟着王贺离开了宿舍。照往常一样打车去了射箭基地。

    大约十余分钟后,他们走进基地。

    分别将自己的弓装好,准备开始训练。

    吕武艺用的反曲弓,是他当初高中时用的弓。

    由于他最近重拾射箭了,所以拜托家里人把他的旧弓邮寄了过来,昨天才到的菜鸟驿站。

    他摩挲着手上这把金属弓把,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追忆。看起来他也很怀念当初训练的时光。

    这把反曲弓的磅数是四十五磅,弓把是黑红色的,虽然过去这么多年,型号有些老旧了。

    但当年好歹也是两千元一把的专业反曲弓,放在现在用来比一场业余赛是完全足够了的。

    而反观王贺,使用的依旧是那把灵云,他将弓弦装了上去后便打算开始训练起来。

    吕武艺见状,皱眉道:“你怎么还在用这把灵云呢?咱们比的不是反曲弓比赛么?你好歹用一把能安装配件的反曲弓吧。你要不找总教练先借一把用?”

    王贺摇了摇头道:“不用了,我还是觉得这把弓顺手。”

    他用这把弓在镜中世界里战斗过无数次,已经培养出了手感了。

    如果是为了射准的话,他用这把没装瞄准镜的木制美猎,反而要比那些装满配件的反曲弓好得多。

    虽然以他现在的技术水准,就算换把弓也能很快把手感训练起来,

    但他是个嫌麻烦的人,与其换来换去折腾自己,还不如就单纯用这把灵云弓去训练。

    “行吧,你射的准你说了算。”吕武艺也没再劝说。毕竟王贺的确用这把灵云就能射得非常准。

    要知道每个运动员都是有自己的一些小癖好的,比如就有部分运动员,只喜欢穿一双老款的运动鞋,尽管那双鞋的鞋底已经磨平了。

    这些奇怪的小癖好并不会影响他们的成绩,反而能够提升他们的运动表现。

    这种所谓的小癖好,其实也是有科学依据的,大多数人在熟悉的环境中或使用熟悉的物品时更容易感到安全与放松,从而减少焦虑,提升行动效率,甚至提高神经募集能力。

    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主场效应”。

    吕武艺自然也明白这点,这也是他为什么非要让家人把这把旧弓邮寄过来的原因。

    旧弓更容易让他找到当年的手感。

    二人装好弓,便站在了三十米靶道前。

    他们报名的比赛组别,是三十米八十靶七十二箭排位赛。

    所谓的八十靶,八十其实就是靶的直径,也就是说这个靶纸的直径为八十公分。

    不同的射箭比赛距离,靶纸的尺寸也会有差异,像专业比赛中十八米的组别,使用的就是三联靶。

    所谓的三联靶,也就是非常小的靶纸,直径只有二十公分左右,成人一掌就能盖住整个靶子。

    因为十八米的距离实在太近,所以需要将靶纸尺寸缩到最小才能检验出运动员的实力。

    而七十米靶,使用的靶纸直径则会达到一百二十二公分,也是目前射箭领域中最大的靶纸。但尽管将靶纸放到这么大,想要在七十米距离下射中十环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就算是当今的世界纪录保持者,最好的成绩也是七百零二环,无法做到七十二箭箭箭十环。

    像他们报名的这种业余比赛,七十米的组别虽然也有,但很少有人会报名。

    所以王贺和吕武艺报的是三十米的组别,这也是竞争最激烈的组别,因为这个组别报名人数是最多的。

    因此,他们平日里,也要调整成这种规格来训练。而且需要尽可能地多射,到比赛时发挥才能更稳定。

    通常在训练中能打出六百五十环的成绩,比赛时大概率只能发挥出六百三十环的水准。

    而这种三十米八十靶的组别,想要拿到前三名,一般需要接近七百环的成绩。

    也就是说,王贺和吕武艺俩人如果真的想在比赛上拿到一个不错的名次,

    这几天他们就最好要把成绩提高到七百环以上,否则很难拿到奖金。

    七十二箭,七百环是什么概念呢?大约平均每一箭要到九点七环左右。

    约等于箭箭十环。

    这无疑是有难度的,但并不高。

    因为这种八十公分直径的靶纸,十环的面积是非常大的。只要训练超过一年,命中十环的概率就会很高。

    两人站在各自的靶道前,不断地瞄准靶心射箭,并细微地调整着自己的技术。

    但很明显,王贺的射箭速度要比吕武艺快个五六倍,动作非常流畅。

    尽管他已经刻意放慢速度在调整动作了,但每一箭仍然只需要二三秒的准备时间。

    更可气的是,他就算射速这么快,最终的总成绩依然比吕武艺要高个几十环。

    差不多在二人射了二三百余箭后,他们忽然听到身旁传来一阵交谈窸窣声。

    他们闻声转身看去,却发现有一个一米八五左右的壮汉不知何时来到场地内,正提着一把清弓在试射。

    这所谓的清弓,也是传统弓的一种,甚至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弓的代表弓种。

    由于两端弓梢非常长,而且反翘幅度很大,拉距也因此变得非常大,所以看起来非常显眼。

    这壮汉浑身肌肉虬结,但拉开这把清弓依旧显得非常费劲。

    有人不由得走上前问道:“哥们,你这把清弓多少磅的啊?”

    “我这个啊。”壮汉扬了扬手中的清弓,说道:“一百三十磅的。”(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人在现实,我能进入镜中世界不错,请把《人在现实,我能进入镜中世界》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人在现实,我能进入镜中世界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