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大学励志搏

    公元2000年9月,炽热的阳光依旧炙烤着大地。路知晓拖着沉重的行李箱,站在海市理工大学宏伟的校门前,仰望着高耸的建筑群,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恐。这是他第一次真正离开生养他的小县城,面对一个全然陌生而广阔的世界。

    一、初入象牙塔的困窘与温情

    “同学,你是新生吗?”一个清脆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

    知晓转身,看到一位扎着利落马尾、笑容阳光的女生,胸前的校徽熠熠生辉。

    “是的,机械学院新生,路知晓。”他有些拘谨地回答,下意识地拉了拉洗得发白的衬衫领口。

    “我是你们的辅导员杨娜娜,欢迎来到海市理工!”杨娜娜热情地接过他部分行李,“走,我带你去报到。”

    漫步在林荫道上,看着宽阔的草坪、现代化的图书馆和身边步履匆匆、朝气蓬勃的同学,知晓的心跳加速,既有兴奋,也有深藏的自卑——他是村里十年来唯一考上重点大学的孩子。

    “知晓,哪里人?”杨娜娜随口问道。

    “安徽淮河乡路家村。”他的声音不自觉地低了几分。

    杨娜娜敏锐地察觉到了他的不自在,爽朗一笑:“咱们学校很多来自农村的同学都非常优秀!对了,明天开始军训,可得做好准备。”

    知晓点点头,心里却沉甸甸地想着口袋里那仅有的、父母东拼西凑来的五百元钱,这要支撑他至少一个月的生活。

    军训第三天,烈日当头。体质本就因童年营养不良而偏弱,加之为了省钱每餐只吃最便宜的素菜米饭,知晓在队列中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醒来时,他已在校医务室,杨娜娜正关切地守在床边。“知晓,是不是没吃早饭?”她递过一杯葡萄糖水。

    知晓羞愧地低下头。

    “我是你辅导员,也是学姐。有困难一定要告诉我。”杨娜娜语气温和而坚定,“学校有勤工俭学岗位,我可以帮你申请。”

    就这样,在杨娜娜的帮助下,知晓获得了一份打扫教学楼的勤工俭学工作,月薪三百元。这笔钱虽不多,却像及时雨,解决了他最基本的生存之忧。

    二、自律苦读与学业攻坚

    军训结束,真正的大学生活拉开序幕。知晓制定了严苛到近乎残酷的作息表:

    · 清晨五点,当室友还在梦乡,他已悄悄起床,带着《大学英语》和笔记本来到操场边的长椅。在带着凉意的晨风中,他逐字逐句朗读课文,查阅字典,将生词抄写十遍。那带着浓重乡音的朗读声,成为破晓时分最执着的音符。

    · 六点半,校工开始打扫,他便收起英语书,拿出那本五元钱淘来的、早已熟读成诵的《增广贤文》。“知己知彼,将心比心……”这些古老的格言,如同精神的磐石,安抚着他初入大学的迷茫与不安。

    · 七点,他用勤工俭学卡买一个馒头、一碗稀饭,迅速吃完便赶往教室,抢占前排座位。

    在高等数学课上,他全神贯注,积极提问。课间,当其他同学休息聊天时,他仍在埋头演算。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他的高数取得了98分,接近满分的惊人成绩,位列全班第一,赢得了陈教授的赞许目光。

    英语是他必须攻克的另一座堡垒。他为自己设下铁律:每日背诵50新词、复习100旧词;背诵一篇课文段落;完成一套四级真题的听力与阅读。周末,当别人休闲娱乐时,他带着干粮和水壶,在图书馆一待就是一整天。图书管理员李阿姨被他的勤奋打动,常为他留一个靠窗的安静位子,偶尔递上一杯热水。

    “知晓,又在学英语?”

    “谢谢阿姨,下个月考四级,得抓紧。”

    功夫不负有心人。十二月的四级考试,他沉着应对,最终以77分的优异成绩通过,位列班级前三。

    三、迎难而上与全面突破

    面对全新的计算机课程,这个此前几乎没碰过电脑的农村孩子,再次展现了惊人的毅力。初次上机,他连开机按钮都找不到,引来窃笑。但他没有气馁,反而主动申请了机房管理员的勤工俭学岗位。

    每晚九点后,空旷的机房就成了他一个人的战场。从最简单的“Hello World”开始,他逐行敲打代码,反复调试,常常为了一个中文分号的错误排查到深夜。凌晨一点,关上机房的灯,走在回宿舍的清冷路上,他抬头望见满天繁星,总会想起父亲的话:“天上星,亮晶晶,地上人,要争气。”

    同时,他没有忘记强健体魄,加入了太极拳社团。每周三次的练习,不仅锻炼了身体,更让他领悟到“以柔克刚”、“呼吸绵长”的哲理,反过来促进了学习时的专注力。

    五月,他同时迎来英语六级和计算机二级考试。凭借平日里扎实的积累和反复的练习,他从容应考,双双告捷——六级76分,计算机二级顺利通过!这意味着他在大一就完成了多数同学大二甚至大三才能实现的目标。

    四、硕果累累与新的征程

    期末考试,他的高等数学再次夺得95分的高分,稳居班级第一。学年总结大会上,路知晓的名字被响亮地念出——他荣获了代表本科生最高荣誉的国家奖学金。

    当他从校长手中接过沉甸甸的证书和奖金时,眼眶湿润了。那一刻,军训晕倒的狼狈、清晨寒风中背单词的哆嗦、机房调试程序的一个个深夜……所有艰辛都化为了成功的注脚。更重要的是,大二的学费,有了着落。

    他在笔记本上郑重写下新目标:“大二:参加ACM竞赛,学习Java和数据库……”

    那天晚上,他给家里打了电话,听到父亲激动不已的声音,他轻声却坚定地说:“爸,我拿到国家奖学金了……你们放心,我会继续努力。”

    返回宿舍途中,遇到仍在加班的杨娜娜辅导员。

    “知晓,正好找你。下学期的ACM竞赛集训队,我推荐了你,有兴趣吗?”

    “当然有兴趣!谢谢杨老师!”知晓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走在星空下,他想起《增广贤文》中的句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年,他用汗水与坚持,完美地诠释了这句话。

    正所谓:《大学励志搏》

    寒门学子志凌霄,苦练晨昏未肯骄。

    四级单词灯下诵,二级代码夜中敲。

    高数独占鳌头位,太极精修云手招。

    一载艰辛终不负,奖学金映路迢迢。

    大学第一年,路知晓完成了从怯懦农村少年到自信优秀大学生的华丽蜕变。他不仅凭借超乎常人的勤奋在学业上取得了骄人成绩,更在实践中磨砺了意志,明确了方向。国家奖学金的肯定,如同一声嘹亮的号角,激励着他在知识的海洋里,向着更深、更远的领域,继续扬帆远航。他的故事,才刚刚进入精彩的章节。(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征信与诚信不错,请把《征信与诚信》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征信与诚信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