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工部没人了?耗子都比这儿热闹!

    “吱呀——”

    沉重的大门被推开,一股霉味扑面而来。

    偌大的工部衙门前院,空空荡荡,连个人影都没有。

    地上还散落着昨日抄家时掉落的账册残页,被风吹得哗哗作响。

    姜黎迈过门槛,靴底踩在青石板上,声音在空旷的院子里回荡。

    “人呢?”

    她问了一声。

    没人回答。

    角落里,一只灰老鼠受到惊吓,“嗖”地窜进了排水沟。

    过了好半天,才从大堂柱子后面,探出一个哆哆嗦嗦的脑袋。

    是个穿着青色布袍的老书吏。

    他看见姜黎,就像看见了活阎王,两条腿直打摆子。

    “姜……姜大人……”

    姜黎没空跟他废话。

    “当值的都去哪了?”

    老书吏扶着柱子,勉强站稳。

    “回……回大人的话,能喘气的……昨儿个都被大理寺锁拿走了……”

    “剩下我们几个扫地煮茶的,实在……实在不知道该干什么……”

    整个工部,瘫痪了。

    姜黎点点头,意料之中。

    “把架阁库的钥匙拿来。”

    架阁库,存放着大周朝所有的工程图纸和营造档案。

    老书吏一听这话,不知哪来的勇气,噗通一声跪在地上。

    “使不得!万万使不得啊!”

    “架阁库乃朝廷机要重地,非尚书大人手谕不可开启!”

    “如今尚书大人下了狱,没……没有手谕啊!”

    姜黎走到他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规矩?”

    她从怀里掏出那块金灿灿的牌子,在他眼前晃了晃。

    “认识这个吗?”

    老书吏浑浊的眼睛瞬间瞪圆了。

    如朕亲临!

    他像是被掐住了脖子的鸡,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了。

    “钥匙。”

    姜黎再次伸出手。

    老书吏颤抖着从腰间解下一大串钥匙,双手奉上。

    姜黎接过钥匙,转身走向后院的架阁库。

    架阁库的大门上,还贴着赵廷安之前封存的封条。

    但姜黎一眼就看出,封条被人动过。

    边缘有新的褶皱。

    她没有犹豫,一把撕下封条,将钥匙插进锁孔。

    “咔哒。”

    门开了。

    一股浓烈的墨汁味冲了出来。

    姜黎心中一沉。

    她快步走进去。

    眼前的景象,比外面的院子还要惨烈。

    数十个高大的书架东倒西歪,无数卷宗被扔在地上,堆成了一座座小山。

    最要命的是,这些卷宗上,全都被泼上了黑乎乎的墨汁。

    姜黎蹲下身,伸手在一卷被泼黑的图纸上摸了一下。

    湿的。

    她的手指捻了捻。

    墨迹未干。

    有人赶在她前面,毁尸灭迹。

    “混账!”

    一声怒喝从门口传来。

    苏文远急匆匆地赶到,看到屋内的惨状,气得胡子都在抖。

    “这帮国之蠹虫!死到临头还要拉个垫背的!”

    他身后,跟着十几个穿着翰林院官服的年轻书生。

    这些书生平日里只读圣贤书,哪里见过这种阵仗,一个个捂着鼻子,站在门口不敢进来。

    “苏大人,您这是……”

    姜黎站起身,用挂在旁边的布巾擦了擦手上的墨迹。

    苏文远指着身后的书生们。

    “工部没人了,我从翰林院和国子监借了些人手过来,帮你整理残卷。”

    “他们都是读书种子,识文断字不在话下。”

    姜黎看了一眼那些细皮嫩肉的书生。

    “进来吧。”

    书生们这才小心翼翼地避开地上的墨汁,走了进来。

    姜黎随手从地上捡起一卷还算完好的图纸,摊开在桌上。

    这是一张城墙角楼的剖面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各种支撑结构和受力点。

    “谁能告诉我,这个‘丁字拱’的承重是多少?”

    十几个书生围了上来,伸长了脖子。

    看了半天,面面相觑。

    “这……这画的是何物?为何如此怪异?”

    “这线条纵横交错,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

    “学生只读过《营造法式》的文字记载,这图……实在是看不懂。”

    苏文远的脸有些挂不住了。

    “你们平日里不是自诩博古通今吗?怎么连张图都看不懂!”

    一个领头的书生拱手道:“苏大人,术业有专攻。我等读的是圣贤书,治国安邦之道。这种……这种匠人的奇技淫巧,实在非我等所长。”

    奇技淫巧。

    姜黎冷笑了一声。

    “治国安邦?”

    她指着那张图。

    “这张图如果画错一笔,角楼就会塌。角楼塌了,敌军就会攻进来。到时候,你们拿什么治国安邦?”

    “拿你们的嘴吗?”

    书生们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你……有辱斯文!简直有辱斯文!”

    姜黎懒得再看他们一眼。

    “苏大人,让他们走吧。别在这碍事。”

    苏文远尴尬到了极点,正要说什么,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

    “哐!哐!哐!”

    像是有什么重物砸在地上的声音。

    四个铁塔般的汉子,扛着三个巨大的木箱,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为首的姜大锤,浑身肌肉虬结,把那身破旧的短打撑得鼓鼓囊囊。

    身后的姜家三兄弟,更是一个比一个壮实,走起路来地面都在颤。

    那十几个翰林院书生,吓得连连后退,贴到了墙根上。

    “这……这成何体统!工部衙门,怎容这些粗鄙之人擅闯!”

    领头的书生还在叫嚣。

    姜大锤根本没正眼看他,径直走到姜黎面前,“咚”的一声放下木箱。

    “黎儿,东西都带来了!全是按你图纸打的,连夜校准过,没一点毛病!”

    姜黎点点头,走过去打开箱子。

    里面静静地躺着三件在这个时代从未出现过的精密仪器。

    黄铜打造的经纬仪,在昏暗的库房里闪着冷冽的光。

    带有气泡水平管的水准仪,精致得如同艺术品。

    还有那盘卷得整整齐齐的五十丈钢卷尺。

    姜黎拿起经纬仪,熟练地架设、调平。

    “大哥,报一下现在的方位角。”

    姜山立刻凑过去,看了一眼刻度盘。

    “北偏东,十五度三十分!”

    “二哥,校验水平气泡。”

    姜河立马蹲下,调整脚螺旋。

    “气泡居中!平了!”

    “三哥,展开卷尺,测一下库房中轴线长度。”

    “好嘞!”

    姜川抓起卷尺头,“哗啦”一声拉开,动作如行云流水。

    一家人配合默契,如同一个人在操作。

    那些翰林院的书生们全都看傻了。

    他们虽然看不懂这些人在干什么,但那种不明觉厉的专业气场,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刚才那个说“奇技淫巧”的书生,张大了嘴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姜黎转过身,看向苏文远。

    “苏大人,这才是我要的人。”

    苏文远看着那几件从未见过的仪器,眼中异彩连连。

    “好!好!好!”

    他连说了三个好字。

    “姜大人尽管放手去干!缺什么,少什么,我苏某人就算是去砸锅卖铁,也给你弄来!”

    姜黎重新将仪器装箱。

    “不用了。既然图纸都没了,那我们就自己去测。”

    “爹,哥哥们,带上家伙,我们去爬城墙。”

    “走!”

    姜家父兄齐声应喝,声震屋瓦。

    一行人扛着仪器,浩浩荡荡地走出了死气沉沉的工部衙门。

    目标,德胜门。

    京城九门,德胜门是北边最重要的防御门户。

    如果北渝人打过来,这里首当其冲。

    姜黎带着父兄刚走到德胜门下的瓮城入口,就被一排明晃晃的红缨枪拦住了去路。

    “站住!”

    一声暴喝传来。

    从城门洞里,走出一个满脸横肉的武将。

    他歪戴着头盔,嘴里还叼着根牙签,身上的铠甲松松垮垮,却透着一股子骄横跋扈的匪气。

    是九门提督赵刚手下的副将,刘猛。

    刘猛上下打量了一番姜黎,又看了看她身后扛着怪模怪样箱子的四个壮汉。

    “噗”的一声,吐掉了嘴里的牙签。

    “呦,这不是那个把工部一锅端了的姜……姜什么来着?”

    旁边的亲兵嬉皮笑脸地接茬:“姜大人!听说是个娘们儿变的!”

    周围的士兵发出一阵哄笑。

    刘猛走上前,用带着铁手套的手指,几乎戳到了姜黎的鼻子上。

    “工部的书呆子,不在衙门里绣花,跑这儿来干什么?”

    姜黎面无表情,退后半步,避开他的脏手。

    “奉旨查验城防。让开。”

    “奉旨?”

    刘猛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

    他转过身,对着手下的兵丁大声说道:“弟兄们,听到没?这小白脸说她奉旨!”

    士兵们笑得更大声了。

    刘猛猛地转回身,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换上了一副凶神恶煞的表情。

    “老子不管你奉谁的旨!”

    “九门提督府有令,万国朝会临近,京城戒严!”

    “闲杂人等,不得靠近城墙半步!”

    他“呛啷”一声,拔出了腰间的佩刀。

    明晃晃的刀尖,直指姜黎的眉心。

    “尤其是你们这些只会纸上谈兵的废物!”

    “再敢往前一步,老子把你当北渝奸细,就地正法!”(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铁匠家出了个女状元不错,请把《铁匠家出了个女状元》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铁匠家出了个女状元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