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妹!咱们的钱,快烧光了!

    “谁敢说一个‘不’字,现在,就给我滚出姜家!”

    姜黎的声音,还在议事厅里回荡。

    满室死寂。

    所有人都被她身上那股决绝的气势镇住了。

    半晌。

    一个苍老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打破了沉默。

    “总办……”

    是王师傅。

    他从座位上站了起来,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满是挣扎和不解。

    “老朽……在工地上干了五十年。”

    “从没见过这样的图纸。”

    他指着桌上那张画满了古怪符号的羊皮纸,声音越来越激动。

    “这……这不是胡闹吗!”

    “盖房子修城墙,靠的是石头和土,不是靠画几笔啊!”

    “总办!您这是在拿我们姜家上上下下几百口人的身家性命开玩笑啊!”

    王师傅的话,像一颗石子投静的湖面。

    其他几个老师傅也坐不住了。

    “是啊总办,这东西要是烧出来不管用,咱们的工期就彻底完了!”

    “林尚书那边不会给我们时间的!”

    “这图……老朽实在是看不懂啊!”

    质疑声,此起彼伏。

    孙凤英本就惨白的脸,此刻更是没有一丝血色。

    她猛地扑过来,一把抓住姜黎的胳膊,眼泪“唰”地就下来了。

    “黎儿!我的儿啊!”

    “你听娘一句劝,别再折腾了!”

    “钱没了,咱们可以再赚!这城墙咱们不修了!”

    “要是……要是你再出点什么事,让娘怎么活啊!”

    孙凤英哭得撕心裂肺。

    整个议事厅,乱成了一锅粥。

    姜黎站在风暴的中心,一言不发。

    她的脸色很平静,平静得让人心慌。

    就在这时。

    “咚!”

    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

    姜大锤那只铁钳般的大手,重重地拍在了八仙桌上。

    桌上的茶杯都跳了起来。

    整个世界,瞬间安静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位沉默如山的姜家大家长身上。

    姜大锤没有看任何人。

    他拿起那张图纸,粗糙的、布满老茧的手指,在上面缓缓划过。

    他看不懂那些数字和符号。

    但他看懂了那座窑的结构。

    他看懂了哪里进风,哪里出火,哪里存热。

    那是一种属于顶级工匠的直觉。

    半晌。

    他抬起头,看向自己的女儿。

    然后,他把图纸重重地拍回桌上。

    一个字,从他嘴里迸了出来,如同烧红的铁块砸进冷水。

    “干!”

    满室皆惊。

    王师傅张着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孙凤英的哭声,也卡在了喉咙里。

    姜大锤的话,在姜家,就是圣旨。

    姜山那双铜铃大的眼睛,瞬间亮了。

    他激动地一拳砸在自己壮硕的胸口,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妹!”

    “爹都发话了!”

    “你说怎么干!哥哥们豁出去这条命,陪你干!”

    “对!陪你干!”

    姜河和姜川也齐声怒吼,脸上的表情,是豁出一切的决然。

    姜家的血性,被彻底点燃。

    姜黎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她父亲的脸上。

    她点了点头。

    随即,她转身,重新变成了那个冷静到可怕的工部总办。

    “大哥。”

    “在!”

    “你带三十个最好的工匠,就按照这张图纸,在后院给我起窑。尺寸差一分,我唯你是问!”

    “是!”

    “二哥。”

    “在!”

    “你带人去城西的乱石岗,给我采石灰石。还有,去北山脚下的河滩,挖这种青色的黏土。”

    她随手拿起笔,在纸上画出了黏土的颜色和质地。

    “要多少,有多少!”

    “是!”

    “三哥。”

    “在!”

    “你最心细,带上咱们铺子里最好的铁匠,给我改造十台风箱。我要风力能随时调节大小,要多大有多大,要多小有多小!”

    “没问题!”

    三兄弟领了命,像三头下山的猛虎,转身就去召集人手。

    议事厅里,只剩下几个老师傅,还有站在角落里,一直没说话的萧书白。

    姜黎走到萧书白面前。

    她递过去一张干净的白纸,和一把算筹。

    “萧先生,劳烦。”

    萧书白微微颔首。

    “石灰石七分,青黏土三分,磨成细粉。”

    “每百斤粉料,兑水二十斤。”

    姜黎口述着,眼睛却盯着萧书白的脸,仿佛在观察他的反应。

    萧书白没有任何反应。

    他只是拿起笔,手下的算筹如蝴蝶穿花,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若要烧一炉,需料一千斤,该配比几何?”

    “石灰石七百斤,青黏土三百斤,水。”萧书白头也不抬,笔尖在纸上写下清晰的数字。

    “若要供应整个工地,日需万斤,又该如何?”

    “石灰石七千斤,青黏土三千斤,水二千斤。”

    他的回答,没有一丝一毫的停顿。

    站在一旁的姜山看得目瞪口呆。

    他挠了挠头,第一次觉得,这个只会算账的小白脸,脑子好像……还真不是一般的好使。

    第二天。

    天还没亮,整个姜家大院就彻底沸腾了。

    后院,被清出了一大片空地。

    姜山赤着膀子,浑身肌肉虬结,吼声如雷,指挥着工匠们搬砖和泥。

    他们建的,不是普通的砖窑。

    那是一个高达两丈,形状古怪的庞然大物,像一头直指天空的怪兽。

    姜河则带着几十辆大车,卷着烟尘,直奔城外。

    姜川领着一群铁匠,在锻造炉前挥汗如雨,“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一天都没有停过。

    所有人都疯了。

    在姜黎的调度下,整个姜家,变成了一台高速运转的精密机器。

    第三天傍晚。

    那座被私下里称为“怪物”的砖窑,落成了。

    姜河采买的石料和黏土,堆成了两座小山。

    姜川改造的新式风箱,也一字排开。

    一切准备就绪。

    姜黎亲自检查了磨好的粉料,确认了配比。

    她站上高台,看着底下数百双紧张而期待的眼睛。

    “点火!”

    一声令下。

    十几个壮汉合力,将火把扔进了窑底。

    “呼——”

    火焰冲天而起,将半个夜空都映成了红色。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姜大锤站在人群的最前面,负手而立,一动不动。

    孙凤英攥着手帕,紧张得嘴唇发白。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一个时辰。

    两个时辰。

    三个时辰。

    窑火渐渐熄灭。

    “开窑!”

    王师傅带着两个徒弟,用长长的铁钩,颤抖着拉开了厚重的窑门。

    一股浓烈的焦糊味,扑面而来。

    众人伸长了脖子,往里看去。

    窑里,没有他们想象中的“神物”。

    只有一堆被烧得焦黑的,像琉璃一样的……废渣。

    “这……”

    “失败了……”

    人群中,响起一片绝望的叹息。

    工匠们的脸上,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瞬间熄灭。

    孙凤英眼前一黑,身子一软,被旁边的丫鬟扶住。

    完了。

    全完了。

    就在所有人都陷入绝望的时候。

    姜黎动了。

    她平静地走上前,无视那滚烫的热浪。

    她用铁钳,从窑里夹出一块还在冒着热气的废渣。

    她只看了一眼,便随手扔在了地上。

    没有愤怒,没有气馁,甚至没有一丝一毫的失望。

    “火太猛,烧过了。”

    她转过身,拿起笔,在萧书白算好的那张配比单上,划掉了几个数字。

    “再来!”

    她的声音,还是那么平静。

    第二次点火。

    这一次,姜黎亲自守在风箱旁,控制着火候。

    三个时辰后,开窑。

    一堆灰白色的粉末。

    风一吹,就散了。

    失败!

    “再来!”

    第三次点火。

    开窑。

    一堆看起来成了形,却用手一捏就碎的土块。

    失败!

    “再来!”

    第四次。

    失败!

    第五次。

    失败!

    每一次开窑,都伴随着一阵绝望的叹息。

    每一次失败,都意味着小山般的木炭和石料,化为乌有。

    后院的角落里,废渣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

    一开始还充满干劲的工匠们,如今已经麻木了。

    他们只是机械地,按照指令,投料,烧火,开窑,然后倒掉废渣。

    姜家的账房,捧着账本,手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

    姜山看着空了一大半的柴料场,眼睛血红一片。

    他又看了一眼正在准备第六次投料的妹妹。

    她还是那么平静,仿佛烧掉的不是姜家真金白银的家底,而是一堆不值钱的烂木头。

    终于,他再也忍不住了。

    他一把抢过账房手里的账本,那上面触目惊心的数字,像一根根钢针,扎进了他的眼睛。

    他像一头被激怒的公牛,猛地冲到姜黎面前。

    “妹!”

    他的声音嘶哑,充满了血丝,像是在怒吼,又像是在哀求。

    “咱们的钱,快烧光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铁匠家出了个女状元不错,请把《铁匠家出了个女状元》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铁匠家出了个女状元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