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龙碑初现
第二十一章 塑灵锻体
力量在血脉中奔涌咆哮,识海中《灵源古鉴》的奠基法门如同星辰般璀璨清晰。然而,天琦并未被这突如其来的强大冲昏头脑。他深知,龙碑的洗礼与血脉的初醒,如同为一座大厦打下了前所未有的坚实地桩,并备好了最顶级的建材。但大厦本身的结构、每一块砖石的垒砌、每一根梁柱的搭建,仍需他亲手,一砖一瓦,按照古老的蓝图,去精心构筑。
他站在祭坛前,最后深深看了一眼怀中那冰冷僵硬的银色小兽,眼中是化不开的悲恸与一丝深藏眼底的、近乎执拗的期盼。他小心翼翼地将皓影的躯体,安置在祭坛下方一处由纯净灵玉自然形成的凹槽内,那里灵气氤氲,虽无法逆转生死,却能保其身躯不腐。他又将背上依旧冰封的飘雪轻轻解下,与她并肩安置,如同守护着两份沉甸甸的承诺。
做完这一切,他退后几步,就在这祭坛之下,镇岳龙碑散发的苍茫辉光之中,盘膝坐下。他并未急于去触碰、炼化那近在咫尺的龙碑,而是决意,先从最基础的开始——以灵族正统法门,重新塑灵锻体,将这具被强行提升上来的躯壳,彻底转化为真正属于灵族传承者的完美道基!
初试《源灵吐纳术》
他闭上双目,摒除杂念,心神沉入《灵源古鉴》的起始篇章——《源灵吐纳术》。这法门与他过去所修的任何心法都截然不同。它不追求狂暴地掠夺外界灵气,不强调周天运转的速度与数量,而是将重心放在了“感”与“融”上。
意念放空,不再内视己身,而是如同水银泻地般,向着周围弥漫开来,去“触摸”这秘殿空间本身。起初,周围一片虚无,只有龙碑那浩瀚的威压如同背景辐射般存在。但他不急不躁,心神保持着一种奇特的松弛与专注,如同等待鱼儿上钩的渔夫。
渐渐地,在他的“感知”中,世界开始变得不同。
原本看似空无一物的空气中,浮现出无数细密如尘、色彩各异、跃动不息的光点。有的呈现温润的乳白色,带着大地的厚重与生机(土灵);有的如同跳跃的火焰精灵,散发着温暖与活力(火灵);有的如同潺潺流水,清凉而灵动(水灵);有的如同无形的风旋,自由而飘逸(风灵);还有的,如同微缩的星辰碎片,清冷而高远(星灵)……这便是《灵源初解》中阐述的,构成万物的、最本源的“灵”!
它们并非死寂的能量,而是仿佛拥有着极其微弱的、属于自己的“情绪”与“倾向”。它们欢快地跳跃,慵懒地漂浮,或聚集,或离散,构成了这秘殿中无处不在的灵韵场。
天琦尝试着,不再是用霸道的神念去捕捉、吸纳,而是调整自身的精神波动,尤其是催动体内那初醒的灵族血脉,散发出一种温和的、充满自然韵律的“气息”。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当他血脉中那独特的气息散发开来,那些原本无序漂浮的“灵”,仿佛受到了某种吸引,又像是遇到了同源的亲人,开始主动地、欢欣地向他汇聚而来!尤其是那些乳白色的土灵之光(与镇岳龙碑属性相合)以及清冷的星灵之光(与《星辰锻体诀》呼应),汇聚得最为踊跃。
它们如同归巢的倦鸟,自然而然地透过他的肌肤毛孔,融入他的体内。这个过程温和至极,几乎没有引起任何经脉的胀痛或不适。这些外来的“灵”一进入体内,便与他血脉中那琉璃色的先天灵能 水 乳 交 融 ,几乎无需刻意炼化,就化为了他自身力量的一部分,滋养着血肉,补充着消耗。
这种修炼方式,效率或许不如某些霸道功法初期那般迅猛,但其根基之扎实、灵力之纯净、与天地自然之和谐,远非前者可比。天琦能清晰地感觉到,每一次吐纳,不仅是灵力的增长,更是自身与这片天地联系的加深,是一种生命本质上的浸润与提升。
深研《星辰锻体诀》
在《源灵吐纳术》平稳运行,不断汲取外界灵韵巩固根基的同时,天琦将更多的心神,投入到了对《星辰锻体诀》的修炼之中。
这门炼体术,堪称灵族智慧的结晶。它并非简单的打熬气力,而是将人体视为一方内宇宙,通过开辟、点亮体内对应周天星辰的“窍穴”,构建内在的“星图”,从而引动星辰伟力,由内而外地淬炼体魄,最终达到肉身成圣、徒手摘星的至高境界。
天琦的意识沉入体内,“看”向那已经被龙碑之力和血脉初醒时强行冲开、点亮的数十个主要窍穴。它们如同体内宇宙中一颗颗被点燃的星辰,散发着或炽热、或清冷的光辉,隐隐与秘殿穹顶那浩瀚的周天星图产生着微弱的共鸣。
但之前的开辟,更多是依靠外力蛮横冲撞,窍穴虽开,其内的“星辰”却尚显黯淡,与周天星辰的联系也脆弱不堪,结构更远未达到完美。
此刻,他依照《星辰锻体诀》中记载的玄奥法门,引导着新生的、品质极高的琉璃灵能,如同最精细的刻刀,开始对这些已开辟的窍穴进行精雕细琢。
灵能流转,渗透进每一个窍穴的最细微结构。如同工匠打磨宝石,剔除杂质,修正形态,加固壁垒,并按照星图轨迹,以灵能勾勒、烙印下更加复杂、更加契合星辰本源的天然道纹。
这个过程,远比单纯冲开窍穴更加痛苦,也更加耗费心神。每一个细微的调整,都伴随着如同神经被寸寸剥离又重组的极致痛楚,以及对精神力精准控制的极致要求。
“呃……”
天琦额头青筋跳动,汗珠不断渗出,却又被体内的高温瞬间蒸发。他紧守灵台一点清明,咬牙坚持着。
随着修炼的深入,效果也开始显现。
那些被精心打磨过的窍穴,光芒变得愈发纯粹、稳定,与穹顶对应星辰的共鸣感也显著增强。丝丝缕缕极其精纯、本质极高的星辰之力,被更有效率地接引下来,融入窍穴,再通过连接窍穴的、同样被淬炼过的经脉网络,输送到全身四肢百骸。
他的骨骼,在星辰之力的冲刷下,密度进一步提升,表面自然衍生出的道纹愈发清晰,隐隐散发出一种如玉如钢的质感,敲击之下,竟有金铁交鸣之声。肌肉纤维变得更加坚韧、虬结,每一根纤维都仿佛被注入了星辰的力量,蕴含着爆炸性的威能。五脏六腑被星辰之力包裹、滋养,生机勃勃,甚至开始散发出淡淡的、与五行星辰对应的宝光。
他的体表,那些与血脉符文交织的银色星点,变得更加明亮、稳定,如同真正镶嵌在皮肤下的微小星辰,构成了一幅玄奥而神秘的星图雏形。肉身的力量、强度、韧性、恢复力,都在以一种可观的速度,稳步提升着。
重塑经脉网络
与此同时,天琦并未忘记对周身经脉的进一步重塑。
龙碑之力的重塑,是宏观上的“破而后立”,打通了主干,修复了断裂。但经脉网络细微处的优化、容量的扩展、韧性的提升,以及如何更完美地契合《星辰锻体诀》与《源灵吐纳术》的运转,仍需他主动引导。
他调动琉璃灵能,如同最耐心的织工,沿着新生的、宽阔坚韧的主干经脉,向着更细微的支脉、乃至最末梢的毛细血管般的灵络蔓延、开拓。
这是一个水磨工夫。需要极其精准的控制力,将灵能化作比发丝还要纤细千万倍的能量流,小心翼翼地疏通那些尚且有些淤塞或狭窄的节点,拓展其宽度,加固其壁障,并按照灵族传承中记载的、最优化的能量回路,对整个经脉网络进行微调。
新的经脉网络,不再是过去那种相对简单粗暴的树状或网状结构,而是开始呈现出一种更加复杂、更加高效、隐隐与周天星辰、体内窍穴相互呼应的立体多维结构。灵力在其中运转,不再是单一的线性流动,而是可以多节点、多回路同时进行,效率倍增,且更加稳定,不易受到外界干扰或内部创伤的影响。
时间,在这忘我的修炼中悄然流逝。
天琦如同一个最虔诚的工匠,以自身为胚,以灵族法门为锤凿,以龙碑辉光与周天星辰为炉火,精雕细琢着自身的“道基”。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一日,也许是数日。
当他将从《灵源古鉴》中领悟到的基础部分彻底稳固,周身三百六十五处主窍穴初步打磨完毕,新的经脉网络初步构建成型之时——
他缓缓睁开了双眼。
“嗡!”
眼眸开阖的瞬间,虚空中仿佛有细微的电流窜过。他的瞳孔深处,左眼有星河流转,右眼有山川沉浮的异象一闪而逝。周身气息圆融内敛,琉璃灵光与淡金符文、银色星点和谐共存,不再有之前的躁动与不稳。
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却仿佛与脚下的灵玉地面、与头顶的星辰穹顶、与那座镇岳龙碑,融为了一体。一种厚重、浩瀚、深不可测的气息,自然而然地散发出来。
举手投足间,都蕴含着爆炸性的力量与浑然天成的道韵。
塑灵锻体,初具规模。
这具躯壳的根基,已然变得前所未有的扎实、雄厚。
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体内顿时传出如同星河涌动、大地轰鸣般的低沉声响。
目光,再次投向祭坛顶端的镇岳龙碑,以及……安置在凹槽中的皓影与飘雪。
基础已固,是时候,去触碰那更核心的力量,去探寻那或许存在的、逆转生死的渺茫希望了。
(第二十一章 塑灵锻体 完)(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