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愣住了,以为自己听错了。
昨天那小姑娘给了一百,他目睹了全过程。
他妻子这事,耗费的心力岂止百倍?
他连忙掏钱包,“大师,这不行,太少了!我……”
“十块。”
沈月魄重复了一遍,语气不容置喙,“扫码或现金,都可以。”
男人见她态度坚决,不再坚持,立刻掏出十元,恭敬地放在布包上。
他嘴唇动了动,最终化作一句沉甸甸的“谢谢大师!”
最后,再次深深看了一眼沈月魄,才毅然转身,这次是真的头也不回地冲下了天桥。
男人刚走,周围的人群就忍不住骚动起来,窃窃私语里充满了惊讶和不解。
“十块?大师昨天不是收一百吗?”
“是啊,怎么差这么多?那大哥可是找失踪妻子的啊!”
排第二位的是一位衣着朴素,面容慈祥的老太太,也忍不住好奇地小声问了一句:
“大师,您这卦金怎么和昨天不一样啦?”
沈月魄的目光扫过那十元钱,又望向男人消失的方向:
“缉毒护民,是守护苍生的大功德。她的丈夫来求一线生机,此卦本不该收钱。”
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怔住了。
沈月魄顿了顿,语气平淡地解释道:
“但卜算因果,有得有失。收取十元,只为了结此卦因果,不沾更多俗缘。”
众人恍然大悟。
“轮到你了。”沈月魄的目光转向排第二位的老太太,示意她上前。
老太太连忙拄着拐杖上前几步,脸上带着愁苦和忧虑:
“大师,老婆子我姓王,家住城东荷花巷。我……我想请您帮忙看看家宅。”
她叹了口气,愁容满面:
“唉,最近这半年啊,家里头不太平。我那老头子,老说晚上睡不好,总听见屋子里有窸窸窣窣的声音,像是什么东西在爬,可开灯一看又什么都没有。
他自己睡不好也就罢了,这段时间身体也莫名其妙地发虚,总觉得冷,明明是大夏天,晚上还得盖厚被子。去医院查了好几次,啥毛病也查不出来。”
老太太顿了顿,压低了声音,带着一丝恐惧:
“更邪门的是……我们那刚满周岁的小重孙,本来白白胖胖爱笑的一个娃,这两个月,一到晚上就哭个不停,怎么哄都哄不好。
小脸憋得通红,哭得嗓子都哑了,非得过了半夜十二点才能消停点……邻居们私下都说,是不是家里招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啊?
大师,老婆子我实在没办法了,求您给看看,这到底是咋回事?有啥法子能破解吗?”
老太太说着,眼圈都红了,满是疲惫和担忧。
家宅不宁?
沈月魄眸光微凝。
这听起来,倒不像是寻常的风水问题,更像是沾染了阴秽之气。
“说出你家宅具体方位,以及你丈夫和重孙的生辰八字。”
老太太连忙报出自家的详细地址,又小心翼翼地报出丈夫和重孙的生辰。
她紧张地搓着手,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沈月魄。
沈月魄再次闭目凝神。
这一次,她没有使用铜钱,而是以指代笔,凌空在老太太面前勾勒起来。
指尖划过空气,一闪即逝的轨迹,仿佛在描绘某种无形的符文。
片刻后,沈月魄指尖的光芒敛去,她睁开眼:
“问题根源,不在你家宅之内。”
老太太一愣,“啊?不在家里?”这和她想的完全不一样。
“在宅后。”
沈月魄的声音斩钉截铁,“离你家后墙约十步之地,是否有一棵槐树?”
“槐树?”
老太太脸色唰地一下白了,眼神中流露出惊恐:
“有!大师,我家院子后面,紧挨着院墙,就是一棵老槐树!那树……那树可有年头了,比我年纪都大!”
她声音都颤抖起来,“难道是……是槐树招鬼了?”
“非槐树之过。”沈月魄打断她的臆想,语气冰冷,“槐树属阴,易聚阴气,但本身无害。问题在于,树根之下。”
她顿了顿,目光仿佛穿透了层层土地,看到了那令人毛骨悚然的景象:
“树根盘绕之处,缠着一具无主尸骸。骨殖不全,深埋已久,怨气深重。更糟的是,旁边还埋着一个破碎的骨灰坛。”
“坛中之物,因槐树的阴气滋养,已生怨念,与骸骨残留的怨气相合,化为秽物。
此物盘踞树根之下,怨气日夜侵袭你家宅基。尤其夜深阴气最盛之时,便是它活跃之际。婴儿灵觉纯净,首当其冲受其惊扰;老者阳气渐衰,为其阴寒所侵,故有异状。”
老太太听完,整个人如遭雷击,踉跄着后退一步,被旁边的人扶住才没摔倒。
她脸色惨白如纸,捂着胸口,嘴唇哆嗦着:
“尸……尸骸?!骨灰坛?!天爷啊……这……这可怎么办啊!”
巨大的恐惧瞬间淹没了她,想到自己和家人每晚都与这种东西隔着墙“相伴”,她几乎要晕厥过去。
“大师!救命啊!”
老太太抓住沈月魄的手腕,如同抓住最后一根稻草,老泪纵横:
“求您一定要救救我们一家,您说怎么破?老婆子我倾家荡产也要破啊!”
那槐树在自家后墙根,想躲都躲不开啊。
沈月魄不动声色地抽回手腕,从布包里拿出朱砂笔和黄纸。
“破解之法有二。”她一边飞速在黄纸上画着复杂的符文,一边说道:
“其一,迁走槐树。但树根深缠骸骨,强行迁移,恐惊动秽物,反受其害,且工程浩大,动静太大,非上策。”
“其二,”她将画好的两张符箓递给老太太,一张泛着温润金光,一张则散发着凌厉的煞气。
“这张‘安宅护身符’,贴在你家后墙正对槐树根部位置的室内墙上。
另一张‘破秽镇煞符’,需在今日午时三刻,阳气最盛之时,寻一胆大心细、八字硬朗的男子,将此符深埋于槐树正南三尺之下。符箓入土,可暂时镇压秽物,隔绝其怨气侵袭你家宅院。”
老太太颤抖着接过两张符箓,“好好好,我让我儿子去埋。他八字硬!大师,那……那之后呢?这就没事了吗?”
她还是不放心。
“镇压只是权宜,治标不治本。”
沈月魄抬眼:
“槐树下的骸骨与骨灰坛,必须迁走妥善安葬。
否则天长日久,符箓效力减弱,秽物积聚更深,终成大患。此乃根本解决之道。”(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