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蔬菜店开张,罗刹将至

    大娘攥紧钱袋,想到家里喜欢吃蚕豆的小孙子,心疼地倒出一半,再拿上一捆菜心去柜台结账。

    她一脸肉疼地把钱递给春杏。

    两个菜花掉一斤肉钱,是真吃不起。

    李子恩的小厮攥着银子盯着墙上的价钱,钱没带够,搬空不了铺子。

    他思索两秒后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向春杏。

    他把银子往桌上一拍,豪气冲天地说道:“每样给我先来一百斤。”

    春杏指着柜台后面墙上贴着的临时公告说道:“本店蔬菜数量有限,每人每样限购两斤,大批采购请到隔壁登记。”

    “哈?”小厮不解,“店里不是有这么多吗?你直接卖给我就行了。”

    春杏抬高音量摇头:“都卖给你其他人就买不到了,你先去登记,有货第一时间通知。”

    小厮还在迟疑,站在他身后的几个酒楼伙计就已经转身冲进了隔壁美食店。

    等李子恩的小厮过去的时候,他已经排到第七了。

    轮到他的时候蓝溪拿出一份空白契书说道:“大批购买可以享受九九折优惠,一万斤起购,需要支付五成预付款。”

    “冬季蔬菜数量有限第一批只有二十万斤,先到先得,卖完为止。”

    小厮拿着契书,“九九折,这跟不打折有什么区别。”

    蓝溪皮笑肉不笑,“客官也可以选择不要折扣,原价购买。”

    小厮抿唇满脸无语,见已经有熟悉的酒楼掌柜正在签契书,钱买带够,最低一万斤起购的五成预付款他拿不出来。

    思索片刻后转身回到隔壁买上五斤各色蔬菜往家跑。

    得赶紧回去告诉少爷,只有二十万斤,晚一点卖完就完蛋了。

    砰砰敲门声,力气大到像是要把门拆了,“少爷少爷。”

    还没睡醒的李子恩直接被惊醒,差点从床上掉下来。

    “喊什么喊,吓我一跳。”

    他闭着眼睛怒发冲冠道:“进来。”

    小厮用力推开门冲进来,将蔬菜摆在李子恩的面前。

    “少爷,蔬菜是真的,好几家酒楼都在买,宋家的下人说第一批只有二十万斤,不买就没了。”

    李子恩睁开眼拿起面前的蔬菜掰开用鼻子闻。

    新鲜,绝对是刚采摘的。

    声音立刻变大:“你买了吗?”

    小厮苦着脸回答:“少爷,菜价比平常贵三倍,大批采购他们要一万斤才能起购,还要交五成订金,您给的银子不够。”

    李子恩扑腾着拿起架子上的衣服开始穿。

    “你不早说,赶紧去账上支银子,先支一千两。”

    “备马,速度快点。”

    捏着一纸契书的李天崇从门外走进房间,望着慌慌张张的主仆二人怒斥道:“等你们过去黄花菜都凉了。”

    契书啪嗒一声扔在桌上。

    李子恩愣了一瞬,拿起桌上的契书打开。

    白纸黑字订了十万斤,上面写着分三天交货,钱都已经给了。

    他放松地沉下肩膀,“爹,还是你有先见之明。”

    李天崇双手叉腰:“我看你做生意是越做越回去了,赶紧起来,明天菜到了酒楼就要开始卖。”

    “还有运到各个县城酒楼的,上午就要安排好,花大价钱买来的蔬菜,要是被冻坏损失可就大了。”

    李子恩麻溜地穿好衣服朝外走,“爹您放心,我一个时辰内保证安排好。”

    等他安排好车队再去宋家蔬菜店看的时候,里面已经空空如也,就连菜叶子都没剩下一根。

    安静如水墨画的叶府正堂中,叶良玉正坐在椅子上拿着一颗碧绿的芹菜仔细观察。

    刚才福顺运来整整一竹篓新鲜蔬菜送给叶良玉,厨房现在已经在做了。

    “这个天能把菜种出来,当真是神迹。”

    正拿着菜叶子包烤羊肉的秦允谦点头附和,太新鲜了,一口咬下去水分充足。

    “南方冬日气候暖和点的地方能种出菠菜韭菜,可在北方绝对是前所未闻。”

    记忆中得宋今昭武功高强、心思缜密,没想到她不仅在工事上有奇思妙想,而且在农事上也有这样大的本事。

    叶良玉将芹菜放到桌上,“听说铺子里卖价很贵,想必种植成本相当高。”

    京城气候和安阳府差不多,这件事或许有文章可以做。

    若是将此事上报朝廷,将种植方法全国推广,绝对是大功一件。

    可如果这样,宋今昭明年就很难赚到钱了。

    晚上下值回到家,孟鹤川疑惑地用筷子夹起一颗蚕豆,“这是新鲜的豆子?”

    孟老夫人抬着下巴沾沾自喜道:“宋家上午送过来的,说是他们自己种的。”

    “宋大夫回乡前特意叮嘱下人要送点给我尝尝,听说他们家铺子里不到两个时辰菜就给抢光了。”

    孟鹤川将蚕豆放进嘴里咀嚼,一股清香味。

    很嫩,和七八月吃的没什么区别。

    孟府下人陆陆续续又端上三盘菜,全都是用新鲜蔬菜做的。

    “宋家送过来多少?”

    孟夫人回答:“二十几种,每种大概一斤左右的样子。”

    孟鹤川听后大部分心思已经不在饭菜上面。

    入冬后天气越来越冷,近半个月更是三天两头下雪,地上甚至还有雪没化,这些菜是怎么种出来的?

    想到宋今昭如今不在城中,该找谁去问?

    宋家蔬菜店虽然仅仅开张两个时辰就关了门,但名气却像一阵风似的迅速吹到百姓家中。

    同时望而却步的还有不同于一般蔬菜的高价,注定穷苦人家肯定买不起。

    可听到消息的农户开始疑惑起来。

    他们种了一辈子的地,就从来没在冬天种出来菜,这宋家蔬菜店是怎么做到的?

    甚至有人不信邪的也开始播种,结果两个时辰不到种子就给冻死了。

    蔬菜店开张后第三天,正在美食店里整理契书的蓝溪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望着身穿官服进门的孟鹤川,正在展柜后面称卤味的青霜飞快结束手上的活站到了蓝溪的身旁。

    “小人拜见知府大人。”两人跪下行礼,想到大小姐离开时交代的事情,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孟鹤川盯着两人说道:“起来吧。”

    他开口问道:“你们东家不在,现在府里谁做主?”

    青霜抬首看向孟知府:“回大人,大小姐让我们四个商量着来,不知大人有何事?”

    孟鹤川:“蔬菜店里的蔬菜都是当日采摘的,想必你们种菜的地方就在安阳府,本官想去看看。”

    蓝溪躬身应道:“大人聪明绝顶,农场就在城外的庄子上,小人这就带您过去。”

    一行人抵达庄子上后,正忙着带人收菜的福顺赶忙把手洗干净过来迎接。

    “叩见知府大人。”

    进入庄子后没多久,孟鹤川远远瞧见很多拱形淡黄色的庞然大物矗立在田里,看着就像房子一样。

    他好奇地询问福顺:“那是什么?”

    福顺半弯着腰走在旁边,“回大人,那是蔬菜大棚。”

    从来没听说过的名词传入耳中,孟鹤川怀着疑问加快了脚步。

    走近后眯眼仔细查看,“这是油纸做的?”

    福顺颔首:“我家大小姐说油纸透光性、防水性和韧性好,适合用来做蔬菜大棚。”

    打开用木板撑起骨架的小门,里面采收蚕豆的下人正穿着秋天的衣裳埋头苦干。

    三日内二十万斤蔬菜需要全部交货,所有人都在加班加点。

    第一茬蔬菜已经成熟,不赶紧采收不仅会老,还会影响第二茬的成熟时间。

    热气扑面而来,孟鹤川官帽上的冷霜开始融化。

    走进去后发现大棚里有很多的竹子,竹子上面有许多小孔,热气就是从里面发出来的。

    “这是?”

    福顺站在旁边解释道:“回大人,这是烟道。”

    “冬季寒冷,有时就算出太阳棚里的温度也不足以让蔬菜生长,当温度过低时就开始烧炉子,热气顺着竹筒飘进来,温度自然就上去了。”

    孟鹤川新奇地将手放在竹筒上方,温热温热的。

    “这是宋今昭想出来的主意?”

    能造出水车的人果然不简单。

    福顺点头:“庄子上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家大小姐想出来的,她说冬季漫长,不想让土地空着。”

    前前后后将每一个大棚都瞧了个遍,官服里面穿着厚棉衣的孟鹤川已经开始出汗。

    “除了种植大棚蔬菜,你们还养了这么多牲畜?”

    望着木制鸡圈里一排又一排的鸡鸭,下面挡板里全是鸡蛋,像是刚生出来的。

    福顺笑着回应:“美食店每天都需要不少鸡鸭,大小姐说得自己掌握货源,牲畜的粪便还能改良土质给庄稼提供养分,算是一举两得。”

    看完所有后,孟鹤川停下脚步望向福顺。

    “你今日带本官过来看大棚,还将原理一一说明,就不怕本官将方法泄露出去?”

    根据衙役打探到的消息,这些蔬菜的价格和猪肉相当,批量卖给酒楼一万斤要四百两银子。

    第一批总共有二十万斤货,全卖出去一共八千两银子。

    要知道很多蔬菜能收好几茬,也就是说一个冬天,宋今昭能有好几万两银子的进账。

    可要是种植方法被其他人知道,这个聚宝盆可就要砸了。

    福顺将宋今昭早就叮嘱好的话讲出来。

    “不瞒大人,今日带您过来是大小姐回乡前特意叮嘱过的,说是一定让小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天下之大不止有一个安阳府,此种植方法虽成本不低,但若普及,对百姓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福顺说完后看向蓝溪。

    只见对方从怀里拿出一封书信双手递到孟鹤川的面前。

    “这是我家小姐写给大人的信,一应事项都在纸上,大人闲暇时可费心一观。”

    孟鹤川盯着信封上‘知府大人亲启’六个字,想到宋今昭特意安排人送蔬菜到府里,不禁轻笑一声。

    “离开前就写好了信,你家小姐还真是算无遗策。”

    蓝溪低头恭维道:“那是因为小姐知道大人有一颗勤政为民的仁心,只要是为了百姓好,您都会去做。”

    这句话捧得太高,让孟鹤川心里既高兴又下不来台。

    送走孟鹤川之后,福顺凑到蓝溪身边小声问道:“大少爷的信送到叶府了吗?”

    蓝溪颔首:“青霜婶肯定已经去送了。”

    福顺叹气,“小姐也没告诉我们信里写的是什么,好不容易把蔬菜大棚捣鼓出来,多赚点银子多好,可大小姐好像不是这么想的。”

    经历过太多尔虞我诈的蓝溪抬头仰望白茫茫的天空。

    “大棚盖在庄子上,方法本来就瞒不了多长时间,索性投诚卖个好,没必要得罪知府。”

    福顺一屁股坐在牛车的架子上,“等过几年大少爷考上进士当了官,也就没人敢随便欺负我们宋府。”

    蓝溪从前面绕到牛车另一边坐下,嘴上沉默没开口。

    官员上面还有官员,要想不被别人欺负,不做到封侯拜相都办不到。

    没等到回到府衙,孟鹤川在马车上就把信给拆了。

    从信上看宋今昭并没有提什么要求,只说希望他能将种植方法上报朝廷。

    只有皇上下旨,蔬菜大棚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普及到千家万户。

    孟鹤川举起信纸对着被云遮住的太阳看了半天,确定没写其他要求。

    可他总感觉哪里怪怪的,算计半天就为了这事?

    回去后孟鹤川思考了整整一晚上才开始写折子。

    隔天他还派人将福顺带到府衙,让他把蔬菜大棚建造方法和蔬菜种植注意事项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又说了一遍。

    折子用了三天时间才写好。

    可他不知道的是,三天前叶良玉的亲笔书信就已经被送往京城,现在早已经飞驰在路上了。

    阴森隐蔽的深崖山谷中,带着颤音的鸟叫声撕人耳膜,诡异的眼神像是身体里藏着人,令人感到害怕。

    迟迟没等到黄泉鬼回来交任务的索命门门主面露疑惑。

    “都过去这么多天了,四堂主怎么还没回来?”

    按照时间推算,三日前就该回来了才对。

    他朝站在台阶底下的手下吩咐道:“三堂主,你出去打探一下消息。”

    戴着面具的罗刹鬼站出来单膝跪地道:“属下领命。”(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穿成农家长姐后,种田致富养娃娃不错,请把《穿成农家长姐后,种田致富养娃娃》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穿成农家长姐后,种田致富养娃娃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