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锁死词牌名!

    “遥远”的大安宫里。

    被天幕戏谑过的李渊脸色如墨般阴沉,好一个孝顺的儿子,让老爹被迫成为太上皇是吧!

    “太丢脸了!”

    李渊气得在大殿上直跳脚,明明是儿子干得丢人事,可他怎么也倍感面上羞惭!

    儿子成为了千古一帝,让大唐再次伟大。

    他作为父亲,对于这种望子成龙的事情也感到欣慰。

    可失去两个嫡子的疼痛就是换取一子成龙、大唐成盛的代价。

    他已经快要忘记了......武德九年的那一天的那个玄武门......

    本来退休后的李渊选择性的忽视掉了过去的伤疤。

    他成日无事,在这大安宫里说是养老,实则摆烂。

    原本天幕出现后,他就沉迷于天幕追剧了,觉得比宫人跳舞还要有趣。

    现在,李渊冷静后,回想起自己看过的天幕视频。

    跟随着后世人的脑回路去思考后。

    脑子里也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都说孝顺是儿女对长辈最好的报答,既然这小子这样孝顺他老爹了。

    我也不能没有示意对吧?

    常言道:长兄如父,长姐如母。

    既然你这个逆子想当长兄,那老爹就给你再造一些弟弟妹妹吧!

    思绪至此,李渊的脑海里已经补充完了画面了:

    李二被一群比自己儿子还要小的弟弟妹妹围绕着的场景,简直不要太爽!

    什么是饱暖思淫欲?

    朕这叫为李家开枝散叶,懂不懂?!

    李渊的嘴角止不住的上扬,此刻再也不觉得宫人的身姿不艳了。

    “美人......”

    说干就干!

    ......

    明朝

    “幸好后世的这些调侃还在能接受的范围内。”朱棣轻轻的拍抚心房,安慰自己道。

    要是上面全是阴阳话,那才叫受不住。

    就像此前天幕后人的弹幕一样:

    玄武门不是一天李建成的。

    太阴阳人了。

    “不对!”

    给老爹逆天续命四年好像也不是什么好话!

    【“霍去病:800就800,直击匈奴老巢!

    张辽:800就800,威震逍遥津!

    李世民:800就800,玄武门对掏!

    朱棣:800就800,奉天靖难!

    我:800就800,要看学生证!”】

    【“贞观年间不讲武德,永乐年间必讲洪武!”】

    大唐

    李世民:神特么贞观不讲武德啊!

    武德之隆莫如我贞观,懂不懂!

    行了,跟你们这群后人说你们也不懂。

    “不过学生证是干什么用的?怎么这么多后人跟着喊加一?”

    李世民看着那条长评后跟的加一,陷入了沉默。

    无论霍去病还是张辽,都用八百人建立了极大的武功。

    他和明朝的永乐皇帝,也实现了用八百人逆袭为正统的故事。

    这个八百人怎么看都是玄乎的数字。

    后人说他也能用八百成事?

    还有那么多人跟随.......

    “嘶~”

    究竟是后人猖狂,还是后人如龙?

    【“朱棣虽然没活儿,但是能把自己老爹整活啊!”】

    【“李老二:我爹是自愿的

    朱老四:我爹是假死的”】

    【“封太上皇的有不少,但能给老爹增加阳寿的千百年来只有朱棣!”】

    奉天殿

    “呵!我家老四本事就是大!”

    “上能洪武三十五年当皇帝,下能用方腊年号做正统!”

    “欲盖弥彰,掩耳盗铃,弄巧成拙,自欺欺人......”

    朱棣:“爹,你怎么满嘴顺口溜。”

    “嘿!”

    “犟嘴!”

    朱元璋乐了,朱老四自从被天幕曝光当了永乐大帝后是一天比一天皮痒了。

    清朝康熙年间

    爱新觉罗·玄烨望着天幕上的画面沉思许久。

    他对汉人的历史了如指掌,史书上记载的盛世和大治的时期更是熟读于心,自然那些所谓的明君圣主的故事也有研读。

    唐太宗自己都说过要“以史为鉴”。

    所以他深刻的明白了一个道理: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可以避免很多已经发生过的错误!

    朕刚登基时就明白要吸取前人经验了,可是为什么朕立二皇子为太子,并且无条件的信任,宠爱的无以复加。

    比那前明的朱元璋有过之而无不及。

    更是要所有儿子对胤礽以君礼对待。

    不就是知道皇位的顺利传承对王朝的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吗?

    可是,为什么,偏偏就......

    “明明朕都已经吸取了教训,为什么历史的经验不管用了呢?”

    朕是真的不想做李渊,不想当李世民啊......

    “唐朝的开国皇帝不是李世民吗?天幕不说我都快忘了玄武门之变了。”

    “嗨!我一直以为李世民打了天下后学刘邦给老子封的太上皇呢!”

    “英雄所见略同!”

    “李渊当太上皇挺好的呀!无愁无苦又生了好多孩子。”

    “那不是武则天的经验包吗?”

    “明朝的太宗皇帝就是比唐朝的强!”

    “就是就是!那么多皇帝都找寻不到的长生,让永乐皇帝做到了,逆天续命哈哈哈!”

    各时空的古人们在天幕下议论纷纷,有的跟着调侃,有的惊奇,也有人一本正经的写着笔记想要汲取经验。

    「真·锁死词牌名的封神之作」

    「谁的更胜一筹?」

    画面上陡然一转,遒劲抑扬的话音落下,各朝的诗人词人们看到这句话后一瞬间全都坐不住了。

    封神之作?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究竟是谁敢这般猖狂自认作品封神!

    尤其是宋朝的文人们,更是打起了十分的精神关注着天幕,词牌名他们可太熟了。

    能被后人那种挑剔的眼光看中成封神之作,含金量得多大啊!

    文人尤看重名,没有什么名声是在天幕上被认可赞誉显得高大的了。

    不少读书人低低的呢喃着,封神封神,不知道自己的作品能不能上榜封神呢?

    「第一首」

    「词牌名:虞美人」

    「锁死者:李煜」(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天幕:都亡国之君了还有说法?不错,请把《天幕:都亡国之君了还有说法?》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天幕:都亡国之君了还有说法?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