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牢记本站域名
“”,或者在百度搜索:三联文学网】第十一卷第一章:这个冬天雪还没下光播撒大地,道路向远方延伸,飘在夜幕中的几朵云的耀眼!
无尽的苍穹下,是巍峨的北京城。冬夜中的城市,宁静安详又带着淡淡的傲慢。
现在是崇祯十五年十一月十五,.在干冷干冷的空气中,远远就可以闻到一股香煎肉饼的味道,让夜归的旅人,在看见城墙的第一时间,就感受到一种温暖和亲切。
北京的肉饼圆圆的,厚厚的,所以又被称为门丁肉饼,馅料是猪肉大葱,烫面做皮儿,葵花籽油生煎,铸铁饼铛焖熟,吃的时候,再配上一碗用剩余面粉熬制的糊涂汤,真是人间美味!
接近年关了,北京城的居民为了保暖,通常会减少活动,一家人守在红红的炉火前,由女主人烙几个门丁肉饼,一人一个,从开始准备到最后伴着面糊糊吃进肚子里,刚好是一个晚上的时间,等带着饱腹的暖意钻进被窝时,幸福的一天结束了,再睁开眼,明媚的阳光已经是明天的了。
满京城都在烙肉饼的习俗,是洪承畴搞出来的。洪承畴是苦出身,小时候最向往的就是春节,因为只有这时候才可以吃到肉馅的饺子,一年中唯一的一次可以吃到肉的机会。
如今洪承畴是内阁大员了,整个国策的决定与实施,老洪起码拥有15%的影响力。
更何况洪承畴分管的还是刑部。因此洪承畴很变态的出台了一条政策:只有在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这段日子里,国民才有吃饺子的权力。
超越这个时间段的,都属于非法,罚银,呃。世界上很多经典化、文本化地世俗法都非常可笑,而洪承畴这条法令的可笑程度,可以说是位列前三的。
吃饺子您老都管,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但政治的美妙也正在于此,因为这是国家法制化的前奏。
古有商鞅变法,只要把一根木头从东门扛到西门,就赏500金,可笑吗?
还成,一般可笑!但却非常值得人敬佩。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通过一种民间游戏的方式。
竖立起法典的崇高地位,两千年前的创意,扩散到世界各地。约克郡有一条法律:午夜十二点后,格林迪洛(水中妖怪)才可以浮出水面!
表面上看,这条法令无聊透顶,但如果知道背后的善意,人们理当脱帽致敬!
午夜游野泳,很容易溺水。为了避免类似的悲剧发生,政府只好大肆宣扬封建迷信:午夜是妖怪地世界,大半夜的。
可千万别去水边溜达。同时西方有万圣节的习俗,大半夜的。如果有人装神弄鬼,很容易吓死人。
因此这条法律也限制了恶作剧的发生,胆敢在深夜扮鬼吓人,杀之无罪。
不过据说,还有另外一层歧视性深意,吉普赛小偷很多,英伦三岛的吉普赛人,又都是行船流浪,因此,当午夜盗窃案发生后。
人们就可以将吉普赛人同妖怪联系在一起了!但不管怎么说吧,饺子禁令从提出来,到行文施行,只经过了短短五天的时间。
从饺子禁令到门丁肉饼的流行,也只经过了短短的五天时间。人民的智慧是无穷地,皇帝的执政是儿戏地。
我们儿戏的皇帝。大明崇祯皇帝小朱阁下,此时此刻,正在午门的城楼上用望远镜观察天体。
“要变天啦!”
“呃,万岁爷此话怎么讲?”年轻的皇帝,并没有急于回答杨春的问题。
他注目于夜幕下的北京城,半晌无语!这个时代的夜晚,即便是北京城,也并非***通明。
除了星星点点的红灯笼外,几乎没有什么人工光源,这倒有一个好处,非常利于天文观察。
眼见皇上有些发呆,杨春赶紧轻声提醒。
“万岁爷,寒夜风冷,龙体还要保重啊!”
“呵呵,杨春啊!你也来看看,西北方向,是不是有团雨云?”
“遵旨!”杨春半鞠躬之后,连忙凑到跟前,伸着脖子瞎看。因为望远镜可以转向,眼见皇上和太监总管都望着西北方向,四周的锦衣卫士,也都忍不住跟着扭头观瞧。
美丽的夜空,奇绝瑰丽。
“皇上,小地看到了。”
“呣,依朕的计算,明天卯时左右,北京城将迎来一场小雪!”
“啊呦,瑞雪兆丰年,万岁爷为了天下苍生,深夜祈祷,终换来瑞雪甘霖,小的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呵呵,你这说的不是挺好地嘛!”小朱领情的接受了这个马屁,随后背着手来到碟垛处,
“杨春,饺子禁令发下去之后,民议如何?”
“…”对于正常的国民来说,任何一条国策地出台,都应该有人出面质疑,哪怕是没事儿找事儿,也要保证不同的声音存在于同一个房间内。
更何况如此无厘头的饺子禁令。但这次的反对声音,其实并不大!这倒是跟洪承畴和小朱的初衷有些背离,他们原本是希望借用这样搞笑的世俗法,来唤起百姓参政议政的热情,然而事实上,忍耐力超强并富有奉献精神的中华百姓,又一次放弃了他们应有的权力。
不过也好,如果这样的法令都可以坚决贯彻,那么其他的法律一旦出台,被遵守执行的程度,也将是令人满意的,前提是…宽善之法!
但嘴上不说,不代表心中的鄙夷,国家目前的很多法律,都是这种情况,只是其中有一条国策,却获得了百分百的支持…过节费制度!
逢年过节,国家出钱买一些米面肉蛋,分发下去,不论是小科员还是小市民,都可以乐呵呵的用竹篓把年货抱回家,这种精神上的满足感是难以想象的。
累。并快乐着。而且花销也不是很多!一年一次,这个成本国家还负担的起!
正因为有了过节费制度,京城市民又发明了门丁肉饼,因此大家都比较好地执行了禁令。
“…百姓们还说,只有过年的饺子,吃起来才有节庆的味道,况且门丁肉饼的美味,也足够朵颐!只不过,北方多煎,南方喜蒸罢了!”
“嗯。”小朱沉吟一下,他很愿意听杨春的汇报,杨春这个人很聪明,口才好,而且人际关系也好,可以说在礼妃系统内,唯有杨春跟外界的关系最好,因此,曹化淳退休之后,内廷的二号人物。
就换成了杨春。东厂提督、司礼监提督王承恩仍然在职。但司礼监掌印、尚宝监提督、锦衣卫都指挥使杨春的实权更多一些!
并且杨春还是孙诚的干舅舅,孙诚又是皇帝的连襟。这么一论,杨春跟皇帝还有亲戚关系。
“杨春啊!明天下朝后,你先去找洪承畴,就说朕说地,饺子禁令,已经骇人听闻,鞭炮禁令,万万不可提出。”
“”
“好,唉!虽然此等法令,可以令行禁止。然则朕的其余国策呢?”
“万岁,您是天子,天子行旨,难道也不行吗?”
“当然不行。细民没有论法的权限,国策又怎么能施惠于天下?”—
“小的不明白!”
“算啦,这个道理朕也说不清的。来,咱们再看看,今天要把月晕画完整喽!”
“…”大半夜不睡觉,站在城楼上看天文,这位皇帝看来是很闲暇啊!但其实不然!
首先,他和洪承畴刻意出台奇怪的法令,其实是在走依法治国的道路,任何法令即便再不合理,如果是法律了,任何人都要忠实执行,这是法制的第一步。
显然他们是达到了,但这种达到,却是建立在皇权的基础上,也就是说,不是老百姓接受了这个法,而是老百姓不敢反对这个法。
那么百官呢?百官其实在做着妥协,这次百官让步,无非是希望在其他的地方获得回报。
回报地代价,就是继续保留皇商制度。因此,现在的情况与其说是法制,不如说是表面上地强权。
其次,小朱最近也不愿意回后宫歇息,因为选妃陈圆圆的事件,他跟老婆们的关系降到了历史最冰点。
皇后、礼贵妃、淑慧贵妃、德、贤、和、安四嫔,都与他保持了距离。
孤枕难眠的滋味,是很难熬的,小朱只好从科学探索上排解寂寞了。这里还有一个小小的私心,小朱一直想在历史上留下一些名声,除了皇帝主业之外,他很想在副业上冒个尖。
但很可惜的是,生活在明代,是所有不学无术的人的悲哀,因为各方面的科学技术,此时都已经出现了苗头,很多方面地知识,小朱甚至还没有宋应星、周胤他们清楚。
万般无奈之下,他选择了绘画星云图,又是他专项,又确实少有人做。
于是小朱开始了绘制星相的工作。
“差不多了,杨春啊,收拾收拾吧。今晚到这了!”
“遵旨!”杨春并没有动,只是背后的左手一捏剑指,不用回头看,就准确的点在了俩个小太监地头上,那俩小太监连忙上前收拾。
“皇上,听邮政司的快马传讯,梅道嘉的公子梅信喻,将于三天后到京!”
“奇怪,他们梅家地名字为何都这么古怪?”
“回禀万岁,他们梅家历来的长子长孙,都要这么起名字,为的是要讥讽李梦阳及其后人!”
“呵呵,也罢,对了,怎么听说,梅道嘉很不愿意当皇商啊!”
“啊呦!”杨春一愣,他心中起了几分怒意,跟皇上汇报民间警讯的,素来应该是锦衣卫的职责,怎么会有人敢跟锦衣卫作对?
但杨春很有城府,心中忿怒,面上却更加谦和!
“回万岁,并非是梅道嘉胆敢冒犯天颜,实在是这位梅先生的身子不灵光…”梅道嘉,今年51岁,体胖,易汗!
习惯动作是拿着手帕汗,最愿意做的事情是嘴巴不停的吃东西。这样地人当然比较懒惰。
而且只有不会照顾自己的人,才会胖者愈胖,瘦者愈瘦!他连自己都不会照顾,又怎么能照顾好国家特别看重的酒类国策?
因此,他极力希望自己的长子,能够代替他成为酒类皇商。因为梅信喻是族中酒量最好的男丁!
那么疑问又出来了,酒类专营倒还好说,但以酒精麻痹北极熊的国策,难道真的那么重要吗?
能真的奏效吗?回答是否定的,这样的一厢情愿地计划。并不具备太多的可操作性。
但国家目前亟待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商业侵占的国策,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徐光启遗嘱中,提出利用经济优势来永远的制约蒙古人的发展,以永绝后患。
老徐的主要凭借,就是赶毡机和搓呢机,自蒙古牧民手中平价收购羊毛羊绒,然后运回国内,在国家的监控下,生产出毛毡和呢绒料。
再以平价返销回去,这样就等于通过经济命脉的把控。控制了蒙古的王公贵族,久而久之,经济依赖性一旦建立,边事定矣!
但问题地关键是,现在这个时代的机械性能,还不足以保证毛毡和呢绒料地质量,花纹呆板,手感差劲,还又硬又厚,当‘地毯’铺都觉得掉价。
因此销售情况异常差劲!这个时候。小朱才忽然领悟,为什么苏格兰高地短裙都是格子图案!
因为这样的图案相对东方的花卉飞鸟,要来的简单一些。蒙古人喜欢的图案,更多是宗教图案。
什么金刚杵、宝莲座等等,国内的工人已经尽力了,但编纺出来的效果依旧很不好。
蒙古人根本不愿意购买。一旦经济战失败。国家面临的难题是非常大的,羊毛羊绒你还收购不收购?
收购,没有销路,库存越积压越多,完全是国家在贴钱的情况下,能保证十年,保证不了二十年。
蒙古地乱子并没有实际解决。不收购?当初,你们汉家天子可是拍着胸脯说要收购绒毛的,现在倒好,不买了?
那我们养的这些羊可怎么办?这还了得!在进退维谷的情况下,小朱和次辅郑三俊商议后,决定借着这次‘梅家赐酒’地时机,让梅信喻去俄罗斯那边摸摸情况,俄罗斯人的传统花纹是鸢尾花,这样的花纹相对来说简单一些,如果准备返销地呢绒可以外销的话,国家的资本就能循环起来,这可是大好事儿。
梅家赐酒的概念是这样的,梅家这半年来,酿造了500的鸡尾酒原料酒,即便不进行勾兑操作,只卖原料酒也足够完成既定计划了。
所以郑三俊提出,以天子赐酒的名义,把这五百坛佳酿送给俄罗斯的皇族们,先让他们尝尝味道,好喝不好喝单论,关键是要勾出他们的酒虫来。
等到培养出消费群体了,再进行互市交易。交易本身是不准备赚钱的,只要北极熊能整天沉浸在酒精中,这就够了。
其他的什么都好说。郑三俊算得上梅道嘉的义兄,老郑又身为内阁次辅,于公于私,这样的政策都是非常绝妙的。
就这样,百般扭捏不愿意担当酒类皇商的梅家,如今被国家寄予了双重的渴望:‘毛毡呢绒经济政策’的顺利开展,‘酒精废敌政治考量’的能否实现!
责任重大啊!
“杨春,你说,如果朕赏梅家锦衣卫世袭百户的身份如何?”瞧瞧,为了国策的顺利开展,皇帝甚至要巴结梅家了。
杨春当然不会同意:“回禀万岁,皇商已经是天大的赏赐了,再赏世袭封荫,恐怕会被天下人非议,以小的看,不如进梅信喻为北海省采莲城互市长官,一个小小的八品职位,不伤大雅,又算一份功名,还可以官吏的身份,随时由遣。可谓一箭双雕!”
“嗯,也罢,梅家人的本事究竟如何,谁也不知道,一开始的赏赐不可过厚。但正使之职务,务必得给他了。”
“吾皇圣明,自来出使藩国,当一正二副,文武搭配,既然梅家是做俄罗斯生意的,便让李定国和白文选担任副使,一同出使俄罗斯吧!”
“哈哈,”小朱高兴的一乐。
“李定国、白文选的武功,闻名北海,由他们出任梅信喻的助手,却是够气派了。好,就照你说地办,你替朕写个内旨,明天上午,朕就跟内阁的人商议一下!”
“遵旨!”暂时解决掉梅信喻的问题,小朱又头疼的想到了史可法和马世奇!
这俩宝贝都在北京呢,史可法带来了2多新近中榜的学子。一同面圣。
这些学子的职务安排,是非常耗费精力的,度碟堪合的纸张都不够用了。
马世奇则带来了一份图纸,他要把上海建设成为划时代的海上雄关,这预算一下子就上去了,这两天小朱正头疼这事儿呢。
国家现在的粮食危机倒不是很大,红白薯地栽培和推广,已经整整十六年了,以大明整个决策层为班底的努力,如果还出现粮食危机。
那岂不是太说不过去了?最关键的是,红白薯确实是耐寒、耐旱、高产的粮食作物。
国家最近又打下了多处新省。不论是辽东沃土,还是青海湖周边地带,包括天山伊犁一带的塞外江南,这都是土地肥沃的高产农业区,红白薯的收成,有将近六成的比例,都是要销往内陆省份的,因此尽管天灾依旧,但粮食危机,早已经不是问题了。
少去了赈济饥民的支出。国家地财政便富裕了很多,但要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马世奇修建上海港地费用,超支又确实太甚。
因此这才是令人心烦的事情。并且,因为选妃事件,史可法、马世奇都被言官弹劾了。
田怀和定王慈炯,反倒没有什么人攻击!
“唉!”一想到南京城刚刚落幕的选妃风波,小朱的心里又烦闷了许多,外朝那么多滥事儿,回家老婆那里又甩脸子,这种情况下,他要能睡得着,他就不是人了。
“皇上,已经是二更天了,您还是歇息吧!”
“嗯,也罢,回去吧。对了,温先生最近可好?”
“唉,还是老样子,听闻说,费力昨日还是给温先生放血了!”
“什么?”小朱吓得一哆嗦,他现在的事情太多,这届内阁又属于创意不多的守成之才,因此他才忽然想起了素来以鬼灵精怪著称的温体仁。
不过老温最近身体不是很好,按照费力的解释,就是高血压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
因此费力一直想给温体仁放血,他的理论是放血之后,血压降低,再配合中医地调养药品,不日即可痊愈!
但在小朱亲自过问下,放血疗法一直没有实际操作。时至今日,小朱听到杨春的禀告后,心中一阵颤动,按他的逻辑分析,底下人敢抗旨放血,就证明温体仁的身体确实到了崩溃地边缘。
“万岁放心,费力放血是温阁老要求的,并且确实见效,放血当日,温阁老的头就不痛了。再服下一些汤剂,据说昨夜还整整睡4时辰呢!”
“呣!”小朱心中顿了顿,难道什么时代,采取什么样医疗手段?如此粗犷地治疗手段,难道真的是这个时代的需求?
但小朱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
“明天午后,朕要亲自探望温先生,他血压过高,不能总放血!”
“遵旨!”君臣二人一边聊着,一边各骑一匹骟马,在紫禁城里溜溜达达的望乾清宫走,沿途举着宫灯的侍卫,很有次序的鞠躬行礼,马蹄声在空旷的宫墙内,产生阵阵的回响!
宫里太大,走了好一会儿,才到达乾清宫。但刚刚下马,就听见寂静的深夜内,忽然传来一阵凄婉的歌声,词调都听不真亮,但其中悲戚的情感成分,却一听就听出来了。
这可是冬夜,又是人很少的紫禁城,飘飘荡荡的歌声,成功的营造出鬼魅的气氛,听得人头皮直发麻!
但没人敢说话,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唱歌的是谁!小朱站定在乾清宫的门外,负手聆听了一会儿,然后垂头丧气的回到寝殿,直等到脱光了衣服上床,歌声才渐渐停止,似乎唱歌的人倦了,睡去了。
小朱这才叹了口气,
“杨春啊!这么多年了,怎么绯儿的兄长就这么难找?”
“呃,回万岁,其实贤嫔娘娘的兄长下落,锦衣卫这边还是有眉目的,只不过此人品格下流,人才龌龊,而且早前曾因为以贤嫔娘娘兄长的名义,去招摇撞骗,被应天府尹陈大人抓起来了,一直关在南京刑部狱中,已经两年多了,是以,锦衣卫这边也不敢确认!”
“混账!他们东林人也太过分了,此人品行是好是坏,这都是朕的家事!什么时候轮到东林陈洪范替朕决定了?”
“是,是!”杨春不敢答话,但在心中却也不以为然,因为绯儿的为人很不错,宫里的人都有一种很过分的希望:贤嫔这么好的一位娘娘,怎么能有那么恶劣的哥哥?
当年几两银子就把绯儿给卖了,这多亏是卖到了宫里,要是当初被妓家或者乐坊给买了去,这辈子不是就毁了吗?
如今又是一个欺诈成性的无赖!这样的兄长,不认也罢!这个想法原也不错,宫里人是不想认这门亲戚,东林人是害怕再出来一个田家外戚,这才一直隐瞒不报。
但今时不同往日喽,小朱因为陈圆圆得罪了老婆们,其中伤害最大的,恰恰是绯儿。
别人倒还好,尤其阿萝,毕竟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了,又一手导演了选妃风波,所以打击不是很大!
但绯儿就不一样了,绯儿外刚内柔,又刚刚生下一对龙凤胎,身体和精神都很脆弱的情况下,居然遇到这样的事情,因此,绯儿患上了产后抑郁症,刚才那段瘆人的夜半歌声,就是绯儿哼唱的。
因此,为了挽救善良、坚强、可爱的绯儿,小朱现在必须找到绯儿的哥哥。
借用亲情来帮助绯儿走出心理的阴霾!但东林党人的胆子,确实太大了,居然连这种事都敢自作主张,因为这样的人,只要别让他出现在北京城,平时再派人严密看管,也就是了。
何必为了稳妥起见,而关押在大牢之内呢?这毕竟是皇亲,关起来不报告,这是什么性质的事情?
可见,世界的变革,正在悄然来到。小朱在寂静的冬夜,似乎听到了滚滚的雷声!
跳至!~!【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三联文学网】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