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重病的消息也同样传到了襄阳,这天上午,关羽护卫刘备来到了襄阳。
时值初夏,天下起小雨,刘表煮了酒和刘备坐在堂前,望着堂外雨丝,刘表感慨道:“五十而知天命,到了我们这个年龄,就能体会到人生如自然,一切都是上天注定,就像堂外的这场小雨,年年岁岁它都会来,也从来不会改变,这就是自然,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争来争去,最后谁都一样,都会化为尘土,没有什么区别。”
刘备苦笑道:“兄长这样一说,我就没法启齿了,今天又是白来。”
刘表呵呵一笑,“无妨,贤弟尽管直言,我感慨归感慨,可既然吃着人间的白米,还是得做世间之事,不可免俗。”
“我听说袁绍已时日不多,兄长知道吗?”
刘表点点头,“我也听说了,最快几个月,最长也就熬半年吧!他一死,几个儿子就要乱套了。”
“兄长,曹操屯重兵于荡阴、繁阳一线,一直没有发动攻势,他就在等袁绍去世,一旦袁绍去世,曹操必然会全力进攻河北,这就是我们的机会啊!南阳郡就在兄长手中,距离许昌不过两三百里,大军几天内就能杀到许昌,如果兄长出兵十万,许昌一战可破,兄长就能把天子请到襄阳,兄长以汉室宗亲的身份一呼百应,必能号令天下,襄阳将成为天下之中心,兄长考虑一下吧!这可是百年难遇的机会啊!”
刘表笑而不语,给刘备斟满一杯温酒道:“曹操是极为谨慎之人,恐怕事情不会像贤弟想的这么简单。”
刘备见刘表没有信心,心中不由大急,他索性心一横,向两边看看无人,低声道:“迎天子来襄阳,兄长若想取而代之,备必支持!”
刘表脸色大变,腾地站起身,后退几步,厉声道:“贤弟想陷我于不义吗?”
刘备连忙躬身道道歉:“小弟肺腑之言,绝无恶意,请兄长勿怪!”
刘表摆摆手,“好吧!这次我就当你是无心之言,请以后不要再提。”
“小弟不会再孟浪!”
两人又喝了几杯酒,刘备便告辞走了。
送走了刘备,刘表开始有点坐立不安,刘备那番话就像捅破了一层窗户纸,一下子把他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秘密暴露出来了。
刘表又何尝不想登上九五之位呢?只是他的想法是等曹操篡位登基,然后他在襄阳继承大汉正统,维护大汉社稷不灭,但他从未想过自己要取代天子成为天下至尊。
但刘备的一番表态,又让刘表忽然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天子立他为皇太叔,然后退位,他就是大汉天子了。
刘表负手望着天空蒙蒙细雨,这一刻,他竟然有些心荡神摇。
就在这时,有侍卫禀报,“启禀主公,蔡将军有急事求见!”
刘表着实不想见到蔡瑁,每次蔡瑁来找他都是劝他立次子为嗣,着实让刘表烦恼万分,这不仅是蔡瑁一个人的态度,而是整个荆州士族集团的施压。
踌躇片刻,刘表还是点了点头,“请他来见我!”
不多时,蔡瑁匆匆走了进来,蔡瑁年约三十六七岁,长得高大威猛,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学识颇高,可谓文武双全,同时家世显赫,荆州八大家族,蔡、黄、邓、蒯、庞、马、杨、向,蔡家排在第一位。
也正是得到蔡家的全力支持,刘表最终才能坐稳了荆州。
目前蔡瑁出任刘表的军师,手握军权,被刘表所倚重,是荆州不折不扣的第二号人物。
虽然蔡瑁一直坚持立次子刘琮为嗣,让刘表十分心烦意乱,但刘表心里也明白,这只是内部矛盾,毕竟刘琮也是他儿子。
蔡瑁走到堂内抱拳行礼,“卑职参见主公!”
刘表不想和他多谈,直奔主题,“军师说有急事,不知是何事?”
“启禀主公,卑职接到探子快报,豫章郡目前正在积极备战,士兵都已停止放假,官府大量从江东采购桐油,但市场上桐油却很难买到,下雉的矿工也突破了万人,豫章郡各地工匠也被集中到南昌县,种种迹象表明,甘宁正在准备一场大战。”
刘表沉思片刻道:“莫非他是想吞并庐江郡?”
“不会是庐江郡,他们已和江东结盟,承诺不会再跨过皖水,如果他们想吞并庐江郡,就不会和江东结盟了,卑职认为他们是想攻打荆州,要么是江夏黄祖,要么就是我们的长沙郡。”
“有道理,黄祖那边有准备吗?”
“黄祖也在备战,他刚刚向我们借粮二十万石,卑职正准备向主公汇报。”
“又要借粮!”
刘表眉头一皱,“上次借了三十万石没还,现在又要借二十万石,我哪有这么多粮食借给他?”
“启禀主公,黄祖也有难度,他要维持四万军队,但税赋不足,他现在是二十税一,武昌郡是三十税一,一旦他再加税,将有会大量人口逃去武昌郡,他现在已经难以维持。”
“那怪谁?我当初怎么劝他的,让他不要修筑却月城,他死活不听,偏要修筑却月城,将多年积累的钱粮都集中在一起,最后全被甘宁抢走,他自己犯下大错,现在却要我来承担后果,这是哪门子道理,告诉黄祖,让他精兵,维持三万军队足够了,他若不听从,我一颗粮食都没有。”
刘表对黄祖很不满,当初黄祖但凡肯听自己一言,不要修建却月城,继续维持西陵县,他就不会败得那么惨,现在却要自己来承担后果,拼命借粮,当自己是冤大头,刘表着实有点忍无可忍了。
“卑职会转告给黄祖,另外我们也要防备甘宁攻打长沙郡,卑职建议向江陵增兵,随时可以增兵。”
“江陵已经有三万军了,还不够吗?”
“卑职建议增加到五万军,另外派二公子前去坐镇,以形成对甘宁的震慑。”
这才是蔡瑁的真实意图,让二公子刘琮渐渐掌握军权,只要军权在手,刘表就算不想立他为嗣,最后也得立他为嗣。
让刘琮坐镇江陵,就是掌控军权的第一步。
刘表虽然有点不太愿意,但考虑到江陵加上长沙郡,兵力已经占到自己总兵力的一半,确实必须由自己儿子坐镇,长子刘琦是负责南阳,那么江陵这边只能由次子坐镇了。
刘表最终还是答应了,“可以,向江陵增兵两万,由二公子坐镇江陵,蔡琰辅佐!”
..........
在返回新野路上,关羽忍不住问道:“兄长劝刘景升北伐,他答应了吗?”
刘备淡淡道:“我开了让他无法拒绝的条件,不出意外,他一定会答应北伐。”
“如果刘景升北伐,兄长觉得有多少把握能成功?”
刘备摇摇头,“有蔡瑁等人的掣肘,我估计刘表出不了太多的兵力,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关羽不解,“既然如此,兄长为何还要劝刘景升北伐?”
刘备叹口气道:“有的事情就算难以成功,我们也必须要做,不去做的话,天下人就会渐渐把我们忘记了,只有做了,天下人才会知道,还有一个刘玄德虽屡战屡败,但依旧在不遗余力地匡扶汉室。”
“兄长深谋远虑,小弟明白了!”
两人加快速度,在三百骑兵的护卫下,纵马向新野县疾奔而去。
====
【9月1日低调上架,恳请书友们继续订阅,支持老高把这本书写完】(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