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三百三十三章 “星光计划”

    “深渊”危机,最终竟成了星火科技一次涅槃重生的契机。全球超过数万名顶尖的技术专家和爱好者参与了这场前所未有的“星光计划”,不仅迅速修复了已知漏洞,更在无数智慧头脑的碰撞下,催生出了星链协议意想不到的进化方向,其安全性和鲁棒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随后发布的星链协议2.0版本中,吴浩引入了一个革命性的核心概念——“科技共生”。每一个接入网络的设备,不再仅仅是终端,而是成为了一个具有边缘计算能力和局部决策权的“细胞”。它们既能独立运作,又能通过星链协议,与其他“细胞”协同感知、计算、进化,形成一个庞大而智慧的“数字生命体”。

    奇妙的景象开始出现:“极光智联”的智能家居系统,开始能与“昆仑集团”的车载系统无缝对接,当你驾车回家途中,车辆会根据实时路况和你的疲惫程度,自动与家居系统联动,调节室内灯光、温度和沐浴热水;“云舟健康”的匿名化医疗数据,在严格保护隐私和获得授权的前提下,为星火科技的AI诊断模型提供了海量的学习样本,使其准确率再次飞跃。甚至连曾经的死对头“星环数码”,也公开宣布其全线新产品将全面兼容星链协议。

    “奥林匹斯联盟”苦心构建的技术和市场壁垒,在这种开放、共生、共赢的生态洪流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和不合时宜,最终在内部巨大的分歧和外部压力下,悄然瓦解。“硅谷巨人”的董事会连夜召开紧急会议,经过激烈辩论,最终投票决定,转而寻求加入星链生态。史密斯在发给吴浩的邮件中,只写了一句话:“You have proved that openness is more powerful than isolation.(你证明了,开放比封闭更有力量。)”

    然而,此刻的吴浩,目光已经投向了更遥远、更广阔的地方。

    在星火科技的年度大会上,没有炫目的灯光舞美,没有夸张的营销话术,吴浩站在简单的舞台中央,向全球发布了名为“方舟计划”的普惠科技方案。目标是利用星链协议和简化版的AI芯片,制造出成本仅为传统智能设备十分之一,却能稳定为发展中国家和偏远地区提供基础教育、远程医疗和紧急通信服务的终端设备。

    当全息投影展示出非洲草原上的孩子们,通过廉价的AR设备,第一次清晰地“触摸”到恐龙化石,观察细胞分裂,与万里之外的老师互动时,台下寂静无声,许多人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光。那些孩子眼中迸发出的好奇与喜悦的光芒,比任何一项参数突破、任何一次股价飙升,都更加动人心魄。

    年会结束后,喧嚣散去,吴浩独自一人来到总部顶楼那个属于他的秘密空间——一个私人天文台。巨大的天文望远镜如同沉默的巨人,指向深邃无垠的夜空。

    陈峰悄然走近,递上一杯氤氲着热气的安神茶,轻声道:“‘观星台’刚传来的确认消息,‘奥林匹斯联盟’……正式解散了。”

    吴浩轻轻“嗯”了一声,目光依然停留在望远镜视野中那一片绚烂的猎户座大星云上,仿佛联盟的瓦解,只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落定。

    “知道为什么,我当年力排众议,执意要在这寸土寸金的总部顶楼,建这个看似毫无商业价值的天文台吗?”他忽然问道,声音平静。

    陈峰捧着温热的茶杯,摇了摇头。

    “小时候,父亲是名中学物理老师,家里不富裕,但他常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带我去郊外的野地看星星。”吴浩的声音很轻,带着回忆的悠远,“他说,人类在宇宙中如此渺小,如同尘埃。但也正因为意识到自身的渺小,我们才发明了语言、文字、科技……才学会了互相照亮,彼此温暖,用微小的光芒,共同对抗浩瀚的黑暗。”

    他调整了一下望远镜的焦距,一颗属于星火科技的人造卫星正平稳地划过天际,其上的太阳能板在月光下反射出微弱而坚定的光。“技术就像这颗卫星,它本身没有温度,没有善恶。但当它传递着母亲的健康数据、承载着孩子的求知渴望、链接着陌生人之间的关怀与援助时,它就拥有了温度。这温度,才是我们所有努力的意义。”

    远处,城市的灯火如同人间星河,绵延至视野尽头。每一盏灯光的背后,都可能连接着星链的网络,都可能有一个正在被科技温暖、被连接、被赋能的生命。

    第二天,吴浩宣布成立“星火基金会”,将公司每年利润的30%投入全球范围的科技普惠、教育公平和可持续发展项目。在成立仪式的演讲中,他没有谈论任何技术参数、市场战略或未来营收,只是讲述了一个关于守护的故事:

    “我母亲手术后的那个夜晚,万籁俱寂,医院的智能监测系统突然报警。不是因为她的生命体征恶化,而是系统通过学习分析全球数千万例类似病例的数据,敏锐地预测到了一种极隐蔽的术后潜在风险。值班医生根据这个预警,及时调整了用药方案,避免了一次可能发生的危机。”他停顿了片刻,目光扫过全场屏息聆听的众人,深沉而真挚,“那天晚上,守在母亲床前的我,才真正明白,我们呕心沥血研发的,从来不是冷冰冰的机器和代码,而是守护生命的哨兵,是传递关怀的信使,是延长希望的火种。这,才是科技应有的样子,也必须是星火科技未来的样子。”

    “方舟计划”如同在平静湖面投下巨石,涟漪荡至全球每个角落。曾经被资本遗忘的角落,如今闪烁着星火科技带来的微光。在撒哈拉边缘的村落,孩子们通过二手平板接触星链教育库;在喜马拉雅山麓,巡医者借助便携终端进行远程会诊。

    但星河之下,总有流沙暗涌。

    吴浩站在顶楼天文台,指尖划过全息星图。代表星链节点的光点已遍布七大洲,甚至开始向近地轨道蔓延。母亲康复后留在瑞士疗养,每日通过加密信道发送的园艺照片,成了他高压生活中难得的慰藉。

    “他们开始用更隐蔽的方式了。”陈峰的声音带着疲惫,将最新监测报告投射在星图旁。数条暗红色的数据流正在侵蚀星链网络,像血管中的毒素缓慢扩散。(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军工科技不错,请把《军工科技》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军工科技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