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时,李隆裕正在房中熟读文书,一微会儿过后,门外响起沉稳的脚步声。
李枭推开房门,缓缓的走在李隆裕的身前,轻拍着他的肩膀,:“裕儿!”
李隆裕这才回过神来,他急忙站起身子,恭敬的朝着父王鞠躬行礼,“儿臣不知父王来临,方有冒犯之罪,还请父王谅解!”
李枭再次拍着他的肩膀,含微一笑:“不要紧,你念书也辛苦了,今日父王来是有要事要告诉你!”
李隆裕微微点头,而后恭敬的为父王盛了一碗茶,并扶之座下。
“父王您此次前来,是为南恒降我大夏一事吗?”李隆裕熟问道。
顿时,李枭欣然的露出了甜笑:“知我者,裕儿也。”
“父王这是哪里的话,儿臣身为你的儿子,自然要想办法为父王排忧解难!”李隆裕微低着头,谦虚回道。
“裕儿有心了,其实裕儿这些年来寡人一直没有机会帮你找到一个门当户对的正室,心里都很着急,现在你已芳龄二八,寡人是时候要为你的终身大事付出行动了!”李枭怀着严肃神情,认真说道。
“父王……”李隆裕叹着气,心里总感恍惚恍惚的。
李枭及时伸出手势,“你不次如此,毕竟这是父王的责任,这次恒朝投降于大夏,那大恒天子赵奕势必会派遣公主前来和亲以表诚意,所以寡人想让你迎娶恒朝公主,毕竟这一来可以解决你的终身大事,二来也可以使你在朝廷的地位更加稳固,如何?”
“父王这是哪里话,您能为儿臣找来一个这么好的妻子,儿臣心里感激的来不及呢?”
李枭再次露出甜笑,轻拍着他的肩膀:“有裕儿这句话,父王心里就知足了。你好好准备准备吧,父王还有别的事情,就先走了!”
“儿臣恭送父王。”
说罢,李枭便再次踏着稳的脚步,缓缓离去……
三日后,李建国早朝。
“启禀朝皇,有恒朝使臣在殿外求见!”高阳端举折奏道。
片刻,李建国呈现出激动的脸色,他连忙挥着龙袖:“快萱!”
“宣,恒朝使臣觐见!”
说罢,侍卫们带着恒朝使臣缓缓的行入殿内,他恭敬的行下君臣之礼:“恒朝使臣扣见至渊朝皇,愿朝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快快平身!”
“谢朝皇!”使臣缓起身子,捧起手中的书信,“启禀夏皇,这乃我朝天子所写的亲笔书信,还请夏皇一目!”
“快快呈上来!”
说罢,太监接过书信,恭敬的递于李建国的手中,李建国急忙拆开书信,仔细一阅,很快,脸上便布满了甜蜜的笑容,“诸位爱卿,恒朝天子是想派遣公主前来和亲,以固两朝友好。既然恒朝如此有诚意,我大夏又怎能怠慢呢?所以顺还请问诸位爱卿,你们觉得有哪位迎娶恒朝公主最为合适!”
此时,李枭自然是站了出来,“启禀朝皇,迎娶他朝公主乃是天下之事,然朝皇四子都尚且在年幼之中,无法迎娶恒朝公主,所以微臣恳请朝皇让微臣的裕儿迎娶恒朝公主为妻!”说罢,李枭双膝跪地,以表诚心。
这下李建国可心慌了,急忙叫上一旁的太监:“去,速速把顺的皇叔扶起!”
太监扶住李枭的身子,面容苦涩的说道:“皇相令快起来吧,快起来吧!”
李枭这才站起身子,随后闻道:“皇叔这是何话,你我自是一家人又何须客气,况且裕皇兄至今尚未娶妻,现在不就由一门好的亲事摆在眼前吗?”
“谢朝皇!”说罢,只见李建国将怀着和蔼的笑容将目光转向使臣,“恒朝使臣,一路奔波想必也是累了,你先回偏殿休息,顺答应恒朝天子同意迎娶恒朝公主为妻,除此之外,顺还会以贵礼回赠,以示两朝交好!”
数月之后,消息已送至恒朝京城。
“启禀朝皇,夏天子以已同意迎娶我朝公主一事,此乃大恒之福,百姓之福呀!”
赵奕亮起双眼,欣慰甜笑:“如此甚好,顺这大恒终于有着落了!”
片刻之后,只见侍卫们搬来好几箱豪华贵重的箱子,整齐的放在朝廷之上:“启禀朝皇,夏天子说这些贺礼乃是他的一点心意,还请朝皇笑纳!”
注视着夏天子的一片城心,赵奕的眼里不经裹起了泪水,虽并为流出,可语气却是那样的含嘘:“夏虽远甚于恒,可天子之贤,非圣人所比也!”说罢,赵奕哽咽一气,抬头将目光面向群臣:“诸位夏强于恒,其天子都能有如此诚心,顺贵在为恒朝天子又岂能怠慢了这场和亲之事,固顺决意选我大恒最贤明,最端庄,最聪慧的昭贤公主出嫁和亲!”
回至大夏,李建国夫妇正在宫中谈聊。
“此次迎娶恒朝的公主虽是李枭的儿子,但他能同意和亲一事,也算是减免了两朝百姓战乱之苦!”
高阳雁馨微微点头,并露出甜笑,随后握起李建国的双手:“建国,馨儿觉得安详和乾阳都已年满六岁,也是时候送去学堂读书了!!”
“说的没错,顺是该送他们去学堂了,顺这就让人召他们前来!”
刚说完,门外便响起了二位孩子的吵闹声,与太监的相劝的苦涩声。
李建国很是惊奇,刚站起身子便只见杨中前来:“启禀朝皇那位小皇子一边吵一边说要见您,奴才怎么劝也劝不听!”
“快让他们进来!”
太监刚退,只见二位皇子互相拉扯着对方的衣服,吵闹着进入殿内。
“你们这样成了体统,快给顺停下!”
这时,二位皇子才彼此,恭敬跪地:“儿臣父皇,母后!”
此时,高阳可谓是一脸色,只见她叹下一气:“阳儿,详儿,按理说你们都已经到了读书的年纪,可你们怎么就还这么不懂事呢!”
二位小皇子急忙摇着头,苦苦解释:“不是因为,是因为……”
“因为什么?”李建国严肃而问。
“是因为,皇兄(皇弟)他嘲笑我!”说罢,二位皇子轻哼一气,咬着嘴皮,有力的指向彼此。
面对孩子的奇葩举动,高阳雁馨也只是冷冷一笑:“你们二位,一个说皇兄嘲笑皇弟,二另一个又说皇弟嘲笑皇兄,可真有意思呀!”
“母后,儿臣只是觉得看见详弟一天到晚都在房里念书很是无趣,本来儿臣是想让详儿与我一同去靶场玩射箭的,可没想到他竟然骂我一天到晚不务学业,竟然还嘲笑自己皇兄是一没脑子的莽夫,母后你说详儿他这么不懂事,该不该打!”
“阳儿你既然会射箭?”高阳雁馨闻后很是惊讶。
听闻着李乾阳的辩解,李安详自然也不甘示弱:“哪有你说的这么好听,分明就是你先嘲笑我是一个没脑子的书呆子,我不忍不住了,才回骂你的!”
李乾阳直瞪着皇弟,一脸不服之样:“我是皇兄,我就是觉得你做的不对,想教育你几句都不行吗?”
李安详也没有丝毫退步之意,继续辩解着:“皇兄怎么了,你身为皇兄还来打扰我念书,甚至还嘲笑我,我就不相信这天下还有你这样当哥哥的!”
“你们都先别吵了!”李建国用着和蔼的语气,随后牵起二位皇子,语重心长的说道:“阳儿,详儿其实你们做的都很不错,只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罢了!”
一旁的高阳雁馨也语重心长的道出言来,“父皇说的也是母后想说的,你们既然兄弟就应该和睦相处在生活之中学习彼此的长处从而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可如果只知道一味的吵闹那将来又如何成长呢?”
说完,二位皇子顿时惭愧的低下头去:“父皇,母后,对不起!”
李建国温柔的将二位皇子楼在怀中,“父皇不是说了吗?父皇并没有怪你们的意思,况且父皇见你们小小年纪就能有如此做为,父皇心里高兴都还不来不及呢?”
“母后方才和父皇其实就谈论让你们二位兄弟去学堂一事!”
“是啊,你们也到了去学堂的年纪!倒是详儿你这么小的年纪就开始主动学习父皇还真是没想到,顺今日就派人送几本上好的经典文书给你,如何呀?”
“儿臣多谢父皇!”
一旁的李乾阳眼看就要惭愧的低下头去,李建国将目光投向于他:“阳儿也不错呀,你同样也是小小年纪也能只学练箭,将来也定能成为难的武才,从今日起顺就命李文举在闲暇之时来靶场教你练习射箭,不会让你失望的!”
“详儿日后去学堂念书的时候,母后希望你能多多帮助自己的皇兄,阳儿也是一样你身为皇兄日后就应该担起保护皇弟的责任。明白吗?”
“儿臣明白了。”二位皇子,乖乖躬下身子,乖乖受服!
说完,李建国立马立马站起身子,用着严肃的语气:“来人,传顺口谕,顺之三子李乾阳资质过人,亦封武王,顺之四子李安详贤德聪慧,亦封文王,钦此!”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