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五章 宋辽盟成

    大宋应天府风云骤起,随着京畿东路巡察使刘泽宁的到来,应天府和辖下州县的官员们都行动起来了。

    这是一场关乎仕途前程甚至身家性命的考验,无论官员们当初对监察府如何轻蔑,如何不放在心上,但不可否认的是,如今的监察府,已对大宋各地官员产生了极大的震慑。

    现在没人敢无视监察府的存在,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一旦被监察官员揪出了不法事,他们是真会被治罪的。

    而且监察府几乎超脱于朝堂之外,他们从不讲官场的人情世故,只以旁观者的身份,用淡漠且审视的眼神,冷冷地注视着官场众生,惩恶扬善。

    赵孝骞整顿天下吏治的目的,正在以一种润如无声的方式,悄悄的渗进地方民间,深植于每一名官员的心里。

    汴京,延福宫。

    宫里的后苑有一片池塘,池塘占地面积很大,几乎已经算是一个小小的湖泊了。

    这片池塘是延福宫新建之时便存在的,大宋的历代帝王崇文抑武,而历代帝王本身也在向文人看齐,博览群书研读经义就不说了,就连生活习惯上也效法文人雅士,总之就是各种雅。

    皇宫后苑的这片池塘就是风雅的产物。

    池塘里一直种有荷花莲藕,每到夏天,帝王们便在池塘里泛一叶小舟,舟上置酒水,然后便开始作诗赋词。

    历代皇帝们的文化水平还是很拿得出手的,不可能写“一戳一蹦跶”这样粗鄙的诗句。

    当然,也足够雅,这片池塘给帝王们提供了多少作诗的灵感不可考,但在装逼扮雅这方面,池塘居功甚伟。

    赵孝骞此刻也在池塘边,他不作诗,他只研究池塘。

    由于多年来种植荷花莲藕,池塘里的淤泥很厚,夏天闻着一股子泥土的腥臭味,到了冬天,池塘水面结了冰,冰层之厚,足够成年男子走在冰面上。

    有意思的是,冰面下的水和淤泥或许有保暖作用,隔着冰面居然能看到里面的鱼儿游来游去。

    看到这些鱼儿,赵孝骞可就不困了。

    走在足以承载成年男子体重的冰面上,赵孝骞手里拿着个小凿子,正屁股朝天趴在冰面上,一下又一下地凿着冰面。

    池塘边,郑春和急得来回踱步,不停跺脚,狄莹袅袅等众女也是一脸心惊胆战,纷纷掩着小嘴儿惊惶地看着赵孝骞,想出声大喊又怕惊了他,弄裂了冰面。

    唯有赵昊一脸兴奋,站在池塘边活蹦乱跳,几番试探后,趁人不备,刷地一下往冰面上窜,试图跟亲爹一起体验玩冰打滑溜的快乐。

    结果小小的人儿刚窜出去,却被眼疾手快的袅袅揪住,人已被拎在半空中,不停扑腾着小短腿,袅袅二话不说朝他的小屁股上狠狠抽了一巴掌,赵昊瘪了瘪嘴,哇哇大哭起来。

    袅袅不理会他的哭声,狠狠瞪了他一眼,转身扔给身后战战兢兢的宫女。

    “看好他,不准他往冰面上窜。”袅袅淡然吩咐道。

    狄莹也扭头瞥了赵昊一眼,嘴角一扯:“该!一个大的不省心也就罢了,又来一个小的添乱,就该揍。”

    说着狄莹往池塘边走了两步,小心翼翼生怕惊到赵孝骞的语气。

    “官人,官人……冰面上怪冷的,您要不要回来暖和一下?官人想做什么,吩咐宫人去做便是。”

    旁边的郑春和也急得满头大汗,低声劝道:“官家,皇后娘娘所言甚是,官家是万乘之尊,天下共主,岂可轻身犯险……”

    话没说完,赵孝骞却头也不回地挥了挥手,眼睛专注地盯着冰面上被自己凿开的碗大的窟窿,道:“都闭嘴,别吓跑了朕的鱼儿!”

    池塘边的众人顿时不敢言语了,一个个担心地注视着他。

    冰面被凿开,赵孝骞取过早已准备好的不到两尺长的小钓竿,鱼钩挂上饵料,放入水中。

    冬天的鱼儿约莫是饿极了,居然意外地十分容易上钩,鱼钩刚入水,几乎只有几个呼吸的时间,便见钓竿猛地向下一沉。

    赵孝骞眼疾手快提竿,一条约莫两斤重的鲤鱼被钓起,在冰面上死不瞑目地使劲扑腾挣扎。

    赵孝骞不由大喜,一边取下鱼嘴上的鱼钩,一边朝池塘边的众人大乐:“看见了吗?朕早说过,朕钓鱼的技术是没有问题的,当初汴河边钓不上鱼,是因为……它们不给朕面子。”

    “皇宫是朕的地盘,看得出,它们很给面子了。”

    池塘边的狄莹等人扯了扯嘴角,努力做一个不扫兴的妻子。

    “官人,鱼儿已经钓上了,官人回来吧?轻一点,慢一点,走到妾身这儿来……”狄莹小心翼翼地轻唤。

    赵孝骞嗤笑:“这才哪儿到哪儿,待朕再钓几条上来,今晚咱们吃全鱼宴,蒸的煮的煎的,统统来一遍……对了,给小乙家也送几条去。”

    岸边的赵昊刚挨过揍,扯着嗓子干嚎了几声后,立马已忘了,看着亲爹钓上来的鱼儿,赵昊一双清澈的大眼顿时又变得兴奋起来,被宫女抱在怀里也不安分,激动起手刨脚蹬,迫不及待想上前与亲爹互动。

    赵孝骞也发现了岸边激动的儿子,所有旁观的人里,唯有儿子最给面子,提供的情绪价值最到位,赵孝骞也高兴起来,不禁投桃报李朝儿子招手。

    “丧彪,过来与爹一起钓鱼!”

    话音刚落,狄莹和袅袅异口同声厉喝:“不准去!”

    这时狄莹也不想忍了,指着池塘中央冰面上的赵孝骞,柳眉倒竖怒道:“官人,你!你也回来,马上!”

    赵孝骞一怔,眼睛眯了起来,声音嘶哑:“女人,你在玩火……”

    “官人,你在玩冰……快回来,妾身肚子里可怀着你的孩子,你想让他出生后见不到亲爹吗?”狄莹怒道。

    赵孝骞看了看狄莹隆起的小腹,又看了看魂萦梦绕的冰窟窿里游来游去的鱼儿,半晌,终于咬了咬牙。

    “其实池塘里的水也才半人高,就算朕落水也淹不死……罢了,今日给你个面子。”

    赵孝骞一脸悻悻,意犹未尽地走回了池塘岸边。

    双脚刚踏上岸,狄莹便冲过来,狠狠捶了他一记。

    “没见过哪个皇帝如此不靠谱,竟然轻身犯险,不要命了?池塘里的水淹不死人,但这隆冬天里落了水,若是着凉也要命!官人简直胡闹。”

    赵孝骞被捶得胸口痛,下意识想要还手,不过见到狄莹隆起的肚皮,顿时息了念头。

    “朕不跟大肚婆计较!”

    郑春和在一旁苦口婆心地劝道:“官家,可不敢再犯险了啊,您是万乘之尊,更是大宋历代帝王里最英明的圣君,身系天下苍生,岂可立于危墙之下……”

    赵孝骞乐了,指了指郑春和,对狄莹笑道:“同样是劝说,看看人家老郑,说得多委婉动听,听着舒服。”

    狄莹白了他一眼:“妾身就学不会委婉,只会动手揍你。”

    赵孝骞咧了咧嘴:“罢了,你挟大肚以令天子,朕还能怎么办?”

    袅袅凑上来,见赵孝骞刚才趴在冰面上,双手已冻得通红,不由心疼地握住他的手,道:“官人还是快回福宁殿暖和一下身子吧。”

    正说着话,一名宫人匆匆赶来,躬身道:“禀官家,使臣苏辙遣人八百里急奏,苏辙在辽国上京已说动了辽主耶律延禧,约定两国联军西进,共灭西夏,灭国之后,西夏疆域人口与财产,宋辽分食之。”

    赵孝骞不正经的神情立马认真起来,眼中闪过一丝喜色。

    “子由先生果然不负朕望,干得漂亮!”

    “传旨枢密院许将安焘,还有章惇和蔡京,对了,还有种建中,都来福宁殿议事。”

    见赵孝骞有重大国事要处理,狄莹也不敢再作,立马告退,领着袅袅和赵昊离去。

    赵孝骞见赵昊被袅袅抱在怀里,一脸不甘愿地挣扎,于是朝他挥了挥手。

    “下次爹带你钓鱼!”

    赵昊转嗔为喜:“好,钓鱼鱼!”

    狄莹和袅袅却同时回头,狠狠瞪了他一眼,然后异口同声喝道:“不准近水!”

    …………

    福宁殿内。

    许将安焘,章惇蔡京,以及种建中五人静静地站在殿内,朝赵孝骞见礼。

    赵孝骞穿着黄色的便服,很随意地朝众人摆了摆手,道:“不必多礼,都坐下,咱直接聊正事。”

    众人落座后,赵孝骞拿出苏辙送来的奏疏,传示众人。

    众人分别阅览之后,纷纷露出喜色。

    “子由先生事成矣!”许将喜道。

    种建中起身抱拳,沉声道:“既然宋辽已决定联军,臣请旨,即日点兵,准备西征。”

    赵孝骞笑道:“不急,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不把这些事情搞定,大军将士一路啃草皮去西北?”

    说着赵孝骞望向章惇,道:“子厚先生,粮草军械等事宜,准备得如何了?”

    章惇沉声道:“今秋的赋粮已经陆路和漕运到了汴京,还有少部分径自运往太原府和延安府,以备大军屯粮,共计二十万石,可支应灭夏之战的前期所用。”

    蔡京也道:“兵部,火器监和军械监也备妥了燧发枪,刀枪,甲胄,战马等,足够六万大军将士所用。”(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世子稳重点不错,请把《世子稳重点》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世子稳重点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