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键政

    苏川没有花费太多时间思考,前前后后不超过十秒钟,因为宁桂一开口他就觉得剧情熟悉,这不就是明初四大案之一的南北榜案吗?

    不过仔细想想,还是有区别的。

    当年南北榜案发生时,朱元璋可是真下了狠手,杀得人头滚滚。

    涉事的主考官虽说因为年老免了死罪,却也被发配到了西北,参与复核考卷的官员直接被处以凌迟极刑,其他涉案人员要么流放要么严惩,原先录取的“南榜”状元更是被车最后裂,其余榜上的南方举人也全部被罢免。

    对比之下,宁桂的政治手腕明显不如老朱,远远不如老朱手狠心黑,面对差不多的问题,居然就这么听之任之,不了了之。。

    本来也是,老朱可是开局一个碗,从讨饭做到开国皇帝的狠人,哪怕是写小说也没有几个作者敢写和老朱争皇位的,要写也是给老朱打工,当儿子孙子,真不是宁桂可以比的,还得练练。

    “你笑什么?”宁桂发现苏川满脸笑容。

    苏川回过神,抬眼瞥了宁桂一眼,收敛了笑意,语气里多了几分认真:“陛下就没有发现,这件事里藏着的关键问题吗?”

    “有话直说,不要装神弄鬼。”宁桂不满地皱起眉,她现在可是苦恼中。

    苏川组织了一下语言,缓缓开口:“一次科举没有录取北方学子,可能是巧合。无论如何,长此以往,每次上榜的都是南方学子,绝对会加深南北之间的割裂。时间久了,北方士子寒心,说不定会动摇国家根本。”

    “说重点。”宁桂打断了苏川,没好气说,“这些我都知道,也很清楚这事影响不好,我要的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北方学子的成绩就是不如南方,真要按分数录取,他们就是上不了榜,总不能让我徇私舞弊吧?”

    “若是能解决国家根本问题,徇私舞弊又如何?”在苏川看来,比起南北割裂的隐患,些许“变通”根本不算事。

    “如果你只能给我这种破罐子破摔的意见,那你也别指望我会把依附着你修为的剑给你。”宁桂揉了揉额头,指尖按压着眉心,语气里满是失望,“我果然不该对你抱太大期望。”

    “有,有的有的,有办法的!”苏川一听“剑”立刻急了。

    他定了定神,组织好语言,放缓语速说道:“你们不是也清楚,北方前些年遭了战乱,文化遭受了极大摧残吗?只要朝廷肯下力气发展北方,在各州府建学校、普及文化教育……假以时日,北方学子绝对不会比南方学子差。”

    “说了等于白说。”宁桂撑泄气说,“破坏容易,重建难。文化教育这种事,几年时间根本看不到半点效果,就算花几十年,能不能成都是未知数。朝廷等不起,北方士子更等不起。”

    “我刚才说的是治本之策,从根上解决问题。”苏川赶紧补充,“现在说的是治标之法,给治本争取时间和条件……我们可以把科举榜单分成北榜和南榜,让北方学子跟北方学子比,南方学子跟南方学子比。”

    苏川一边说,一边在回忆。他记得南北榜案发生在明初,而南北分榜制度直到明仁宗时才正式定下规矩,等到明宣宗时期得以推行,到了清朝更是直接改成了分省录取,并影响至今。

    抄答案就是快啊,苏川侃侃而谈,不带停的。

    宁桂原来慵懒地躺在罗汉床上,此时坐了起来,双眼越来越亮,突然又蹙起眉头,说道:“可这样对南方学子太不公平。他们明明拥有更高的文化,就因为生活在南方,因为名额限制落榜,这难免寒了人心。”

    “北方学子就不委屈吗?他们不是笨,也不是不努力,只是缺少学习环境,明明有天赋,却输在起跑线上。”苏川耸了耸肩膀,“没有办法的,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公平。”

    “陛下啊。”他叹了一口气,“你现在是大虞皇帝,做事不能只看对不对,更要看要不要。科举从来不是单纯的选才,更是稳定朝堂、笼络天下人心的一种手段,得讲政治。”

    “通过南北分榜,通过配额制确保各地区均有人才被录取,既能平衡地域利益,又能笼络人心,维护统治根基,何乐而不为?”苏川轻轻点了点头,“不过说实话,南北分榜也会导致老乡关系越演越烈,拉帮结派,最后就是党争了。”

    苏川也是来了兴致。

    人人都喜欢阴谋论,他也不例外,继续说道:“对,科举考试肯定会进行糊名和誊抄,最重要的是陛下参与了阅卷,说明考试是没有问题,看似只是南北读书环境造成的,但也不是没有舞弊的可能。”

    “南北各有所长,一旦主考官对文风有所偏好,在题目上故意偏向于某个方向,也有可能会对录取结果造成巨大影响的。”

    “这就是说,这一件事看似巧合,还是不能排除没有人从中作梗。”苏川分析道,“我不在朝廷,不知道都有哪些官员,只是合理怀疑,陛下的官员里有坏人。”

    “而且在我看来,陛下一开始就做错了。”苏川刚刚说完,暗自懊悔,他怎么直接指出宁桂的错处了,对方肯定会不舒服,然而话已出口,也没法收回,只能硬着头皮继续。

    “当初发现南北录取差异大时,你就不该不了了之,就应该痛下杀手。不管那些考官有没有舞弊,为了稳住朝局,总得有人站出来牺牲,为了政治必须有人牺牲。”苏川在某些方面很佩服老朱。

    “不,我不觉得我做错了。”宁桂这一次却没有认同苏川,她语气坚定,没有半分犹豫,“如果那些考官真的徇私舞弊,我不介意用他们的人头平息风波。可是他们只是按规章阅卷,我不会为了政治需要,随便牺牲无辜之人。”

    “你太仁慈了。”苏川忍住没有说,把“你不适合当皇帝”这句话硬生生咽了回去。

    “我就是那样的人,从一开始到现在,从来没变过。”宁桂迎上苏川的目光,语气里没有丝毫退让。

    苏川抬头看了宁桂一眼,忽然明白过来,对方为什么有那多人追随,很大部分原因不就是,她不会随便抛弃追随她的人吗?这是她最动人的地方。

    苏川轻轻舒了口气,准备结束这个话题,说道:“过去的事情过去了,接下来采用南北分榜,甚至是分省录取制,最大限度保证制度上的公平,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文教建设,增进了南北士子之间的相互交流……那么大一个国家,没有那么容易分崩离析。”

    苏川表现了一番过后,稍微有些飘了,说道:“陛下还有什么朝堂方面的问题,不妨也说说,或许我可以给给意见。”

    接下来宁桂就听到一大堆她从来没有听过的言论。

    “君主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万稳万当,不如一默,任何一句话,你不说出来便是那句话的主人,你说了出来,便是那句话的奴隶。”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下事坏就坏在这里。”

    “任何人答应你的事都不算数,只有自己能做主的才算数。”

    “有些事看起来不足半两,放上秤就是千斤也打不住。”

    “政不由己出,都交给下面的人去办、去争。做对了,你便认可。做错了,责任永远是下面的。”

    “以正治国,以奇治兵,以无事取天下……治国以正,就是要光明正大,不能搞歪门邪道。而治兵要奇,则要求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人君者,隆礼遵贤而王,重法爱民则霸,好色多诈则危,权谋倾覆幽暗则亡……以德治国是王道之路,以法治国是霸道之途,而权术立国则是最糟糕的一种治国方案。”

    这一番键政说得苏川通体舒畅,停下喘口气,突然发现宁桂和符筠竹正在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他。

    “我说得有什么问题吗?”苏川心中咯噔了一下。

    他那些政治理论来自地球,在这个拥有神通法术的世界恐怕会有些水土不服,比如说那些大能是拥有一人成军的能力的,那些泥腿子想要造反几乎没有可能,“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一句话就不太适用,庆幸不管是谁都有修行可能,平民甚至奴隶中也有可能出天才,不至于永无出头之力。

    “没问题。”宁桂收回目光,“我就是没有想到你还懂治国……你不是只会打打杀杀吗?”

    “谁告诉你我只会打打杀杀?”苏川反问,模拟经营游戏他也是玩过不少的,当过皇帝,当过市长,甚至是动物园长。

    “不要和我说那么多,只要告诉我去哪里,然后打谁就可以了。”宁桂眯了眯眼睛。

    符筠竹笑道:“我不知道我是谁,我也不知道我在哪,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我知道,接下来我要大开杀戒!”

    “干得出那种事情的人……”宁桂吐槽,“你还不是只会打打杀杀?”(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她们都来报仇了不错,请把《她们都来报仇了》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她们都来报仇了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