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7【人太多赶紧跑路】

    陈贵良初三从老祖祖那里回家,初四就有一大帮城里亲戚下来。

    都是爷爷那边的亲戚。

    其中一位堂姑的二婚丈夫,还是某盐厂的三把手。

    龙都也别名盐都,遍地产盐,盐厂数量极多。现在全部处于亏损状态,主要是政策原因,换谁来当厂长都一个样。

    这位堂姑父,又带来一个当官儿的,龙都市高新区的招商主任。

    别看龙都很穷,人家还真有高新区。

    而且1990年筹办、1992年获批,是全川第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比蓉城和山城都更早!

    当时山城还属于川省管辖。

    “陈老板你好,我叫孙跃进,这次是以私人身份来拜年。”这位招商主任,热情的跟陈贵良握手。

    来干啥?

    招商引资呗!

    堂姑父叫于建国,他笑着说:“孙主任跟我是老朋友了。这次听说我要来走亲戚,他也要跟过来,说想看一下新农村建设成果。”

    这位堂姑父,陈贵良接触不多。

    他跟堂姑都属于二婚,拢共才结婚六七年。期间只来过乡下两趟,颇有些神龙见首不见尾。

    在陈贵良的另一段人生里,他刚刚毕业的时候,父母害怕他找不到工作。还悄悄托这位堂姑父,把陈贵良弄进本地日报工作。

    堂姑父答应了,但陈贵良却没有回来,自己在大城市应聘进报社。

    陈贵良掏裤兜打算递烟,孙主任连忙抢先一步,双手捧着香烟送到陈贵良面前。

    陈贵良刚刚接下,孙主任又掏出打火机。

    “孙主任,你这么热情,我都不敢抽这根烟了。”陈贵良哭笑不得。

    孙跃进笑着说:“尽管抽,我不提任何要求,也不会硬拉着你投资建设家乡。当然,陈老板如果有合适的项目,其实也可以落户在我们高新区。”

    于建国在旁边介绍情况:“去年一月份,国家整顿盲目建设,全国很多高新区都裁掉了。我们龙都的高新区却保留下来,而且还扩大了托管面积。”

    陈贵良心想:漏网之鱼。

    这里的高新区成立十多年,唯一亮眼的操作,就是90年代跟骗子合作,整出轰动全国的借壳上市。附带要求,是让那骗子建软件产业园。

    骗子也确实建了,但只存在于文件上。

    不怪本地领导容易受骗,当时那骗子已经名满全国,甚至在魔都修建了软件园和软件培训学校。要不是这里有企业可以借壳上市,人家都懒得跑过来骗一遭。

    这几年的高新区,虽然吸引不来企业落户,但却在轰轰烈烈搞房地产。

    不过他们也知道做正事儿,靠房地产收入进行投资,正在建设一个工业园区。

    问题是,谁愿意来投资建厂啊?

    工业园区搞出来,也就一些本地小企业,因为税收优惠搬进去。

    孙跃进说:“我们在市郊搞了个工业园,拆迁工作都做完了。今年就开始平整土地,税收三免两减半。陈老板如果有兴趣,改天可以去看看。”

    根本不用看,七八年以后,等高速路通车,那里才稍微有点起色。确实吸引来一些外地工厂搬迁。

    高速路修通之前,傻子才过来投资。

    陈贵良敷衍道:“那我有时间再去看看。”

    孙跃进打蛇上棍:“这个春节陈老板有时间吗?”

    “没有,还要赶着回京城。”陈贵良直接拒绝。

    孙跃进脸上笑容不变,继续跟陈贵良瞎聊。能拉来投资属于意外之喜,拉不来投资认识一个大老板也不错。

    其他城里亲戚,不时有人走过来,笑容满面说着些恭维话。

    陈贵良只是笑。

    刚刚过来的那位姑婆,陈贵良有一次记忆深刻。

    姑婆过年给堂弟陈贵荣10块钱压岁钱,恰巧被陈贵良撞见了。姑婆觉得面子上过不去,于是也给陈贵良压岁钱。但只给了五毛钱。

    陈贵良拿着钱喜滋滋回家,被老妈得知情况,拉着他把钱还给姑婆。姑婆没收,老妈直接把钱扔地上。

    当时陈贵良哇哇大哭,哭得非常伤心,因为五毛钱对他而言也是巨款。

    很多事情,他能记一辈子。

    当然,也没必要翻脸。老爸现在就很享受城里亲戚的恭维,就当是让老爸高兴高兴。

    吃了午饭,于建国和孙跃进拉着他去钓鱼。

    陈贵良欣然同意,反正鱼塘是小舅承包的,给小舅创收搞点钱也不错。

    钓了小半天,孙主任终于要走。

    走之前又讲工业园区的便利,希望陈贵良今后可以考虑一下。

    陈贵良干脆直接说:“现在全市靠河的土地都退耕还林了,有一小半被集体改种田麻竹。一到夏天,竹笋多得吃不完。如果哪天高速公路修通,我可以搞个厂子做竹笋加工,到时候让我爸去当厂长。”

    孙主任一听“高速公路”四个字,脸上的笑容变得有些无奈。

    他到处去拉投资,结果老板们都问有没有高速公路。

    “陈老板快人快语,那我就不再打扰了,”孙跃进说,“等哪天开始修高速路,我第一时间通知陈老板。”

    陈贵良握手道:“孙主任慢走。”

    次日上午,村支书又带着镇上的领导来拜年。

    陈贵良只能热情接待,吃过午饭赶紧闪人,让杨硕开车过来一起去接边关月。

    再不走,指不定还有谁来拜年。

    边关月的外公外婆,提着大包小包下楼。全是本地土特产,以吃的东西居多,宿舍里那些家伙有福了。

    “不回去跟奶奶告别吗?”边关月问。

    陈贵良说:“明年再来,我快被拜年的烦死了。现在如果回村,估计又有哪个亲戚上门。我爸那人好面子,让他在家慢慢接待。”

    边关月道:“你家里人都挺有趣的。你爸妈穿的衣服,还有你妈那个发型,让我想起80年代的老港片。”

    “我挺佩服他们,那些衣服都不知从哪儿买来的。一般人还真买不到。”陈贵良吐槽说。

    边关月听得直笑,又问:“奶奶以前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吧?”

    陈贵良摇头:“算不上。奶奶的父亲是私盐贩子,拉起一个船队专门贩私盐。船队也全都是小渔船改的,听说还是股份制团伙。他们属于小打小闹,负责把盐运去泸市,卖给那里真正的盐枭。顺便再运些东西回来卖。”

    这种私盐小团伙,抗战期间不止一两个。

    沿海产盐地沦陷,龙都市的盐要供给七个省,催生出大量的私盐小团体。

    被小鬼子轰炸得也厉害,飞机看到盐井的天车就炸。

    冯玉祥跑来号召抗日献金,被炸出火气的龙都百姓,一次性就捐款1.2亿法币。而那八年时间,全国抗日总捐款也才13亿法币。

    此外,还捐献飞机120架、黄金1100两、白银不知几何,另捐献大量食盐支援前线。

    老祖祖的金银首饰,就是那时候捐出去的。

    两人聊了一阵,杨硕开车进入市区,驶过冯玉祥手书、刻在河岸岩壁的“还我河山”。

    出了市区,开上省道,轿车开始剧烈颠簸。

    全是绕山公路。

    陈贵良和边关月颠着颠着,就靠在一起睡着了,只剩杨硕还在苦逼的开着车。

    杨硕今年回家也挺风光,还有亲戚上门介绍对象。

    在京城大公司工作嘛。

    换成以前,他肯定去相亲,现在却有些看不上。他的梦想,是娶一个京城本地姑娘。

    半路上,陈贵良的短信铃声响个不停。

    陈贵良看了一眼,回复两条就把手机揣回去。

    陶雪发来的。

    陈贵良以前太傻了,认为两个女人可以和平共处。吃一堑长一智,现在坚决不让她们碰面,甚至都不当着一方跟另一方打电话发短信。

    边关月也醒了,猜到是陶雪,无奈说道:“你回消息吧,我继续睡会儿。”

    陶雪:“在杭城过年好无聊啊。我哥也真是的,做了大老板就嘚瑟,把我爸妈接去杭城的新房子过年。”

    陈贵良:“你爸妈肯定高兴,儿子有出息嘛。”

    陶雪:“他们确实高兴,前两天还去游了西湖。”

    陈贵良:“哈哈,等他们回老家,在杭城过年的事情,能跟亲戚朋友吹一整年。”

    陶雪:“我哥还想把爸妈接去杭城定居。我爸妈死活不同意,说吃不惯那里的菜,就跟没有放盐一样。”

    陈贵良:“没办法,我们这里产盐,那不得使劲的放?一来二去全是重口味。”

    两人一直短信聊着。

    边关月坐在旁边装睡,睡着睡着感觉很不爽,隔着裤子拧陈贵良的大腿。

    拧完以后继续睡。

    陈贵良被拧了还挺高兴,边关月知道发泄就好,他怕边关月总是憋在心里。

    开车到蓉城,把车子还给边家,三人坐着飞机到京城。

    杨硕回他的出租屋,迫不及待打开电脑网聊。

    这家伙目前在网恋,一个京城郊区姑娘,海内网同城搜索认识的。已经线下见过面,双方都觉得还不错。

    如果再过几年,这门婚事恐怕够呛,姑娘家的近郊房子一拆……

    陈贵良和边关月则去他们俩的房子。

    一到屋里,边关月就拿出外婆塞的香肠、腊肉之类。

    “别,我过年吃这些都快吐了,今天炒两盘蔬菜就可以。”陈贵良连忙制止。

    边关月笑道:“那我们一起去菜市场买菜。”

    她很享受一起买菜的过程。

    牵着手买菜回来,陈贵良要去厨房做菜,边关月把他推出去说:“我知道你做的菜更好吃,但你也要给我机会再练练。去看电视等着吧。”

    陈贵良笑了笑。

    边关月在享受做家庭主妇的乐趣呢。

    跟过家家似的。

    陈贵良回到客厅坐着,没有打开电视机,而是给上市负责人吕智辉发短信:“我回京城了。”

    吕智辉立即打来电话:“初期尽调与规划,大概还要半个月才能完成,因为涉及到好几家公司。接下来一段时间,会计师团队每周要来公司驻场三四天。交表前两三个月,会一直守在公司。”

    吕智辉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团队,年前就已经入驻公司,春节期间也一直在忙。大年初一,甚至有人飞去魔都和杭城。

    陈贵良还专门联系了北大,从给交流人员准备的宿舍里,拨一些给会计师们做临时住处。

    陈贵良说:“辛苦了。我回公司以后,给每人发个红包。”

    吕智辉笑道:“团队里那几个美国佬,可不懂红包是啥意思。如果被当成小费,不知道有没有人要生气。”

    “你就说跟圣诞节放在袜子里的礼物差不多。”陈贵良道。

    吕智辉哈哈大笑:“这主意不错,陈总就是他们的圣诞老人。”

    筹备上市的进度不错,目前没有发现大问题。

    ——

    (很多人和事都是真的,包括老祖祖。我妈那边的不方便写。从小就听我舅舅说,他和江姐一个祠堂的,论辈分他该称江姐为姑婆。就是红岩里那个。)(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启人生不错,请把《重启人生》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启人生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