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5【云计算中心选在蓉城】

    2008年的所谓云技术,主要是搞虚拟化和分布式计算,真正的云计算还在概念普及和初步实践阶段。

    “你有什么具体的想法?”陈贵良问。

    董千秋说:“把我们的云计算中心建在蓉城。”

    陈贵良问:“那里政策更好?”

    董千秋说:“中科曙光联合蓉城市政府,宣布总投资3.5个亿,打造全国最大的云计算中心。一期工程已经在建设了。”

    “蓉城对这个技术非常重视,只要我们过去搞云计算,有中央到地方的一大堆优惠政策等着。比如西部大开发扶持政策、产业园税收优惠政策、震后产业恢复扶持政策、地方云计算鼓励政策……”

    “而且那里工资、土地成本更低,还能跟川大、电子科大合作……”

    陈贵良说:“你把详细计划设计好,改天我们一起去蓉城洽谈。对了,项目负责人你有看好的吗?”

    董千秋道:“周瑞平。咱们北大的师兄,已经三十多岁了,两年前加入的游科。”

    “这个人我知道,从联想挖过来的嘛。”陈贵良点头。

    董千秋继续说:“周瑞平的经营和管理能力很强,但技术上还有一点欠缺。技术这一块,我觉得许世伟很合适。”

    陈贵良对这人没有啥印象:“他不是我们公司的吧?”

    董千秋详细解释说:“许世伟是WPS的首席架构师。还是金山实验室的创建者之一,主导金山的分布式储存技术开发。我打算挖他过来。”

    陈贵良笑道:“这个时候去金山挖人,倒是非常好的机会。”

    金山自从雷布斯辞职以后,这两年可谓每况愈下,大量人才被其他公司挖走,还有不少人辞职了自主创业。

    就算董千秋不去挖许世伟,此人明年也会被盛大挖走,并担任盛大创新院的云技术研发负责人。

    陈贵良和董千秋继续商量,了解到云计算中心的各种需求,很快就确定了两个备选地址。

    他也懒得再查了,直接给边劲松打电话,询问高新区管委会的联系方式。

    边劲松在高新区做过地产项目,当即把管委会领导的手机号给他。

    “张主任你好,我是陈贵良。”

    “你好,你好。陈总可是咱们巴蜀知名企业家啊,没想到能接到陈总的电话,咱们高新区特别欢迎陈总来做客。”

    张主任的嗅觉非常灵敏,态度瞬间变得极为热情,已经意识到陈贵良想投资做项目。

    陈贵良说:“是这样的,我想在蓉城搞一个云计算中心。”

    云计算中心?

    那可是高新技术里面的高新技术。

    去年都还没几个人知道那玩意儿,但今年IBM在京城创建云计算中心,立即就引发全国相关人士关注。

    尤其是蓉城,反应特别快速,已经有全国最大的云计算项目落地。

    张主任连忙保证说:“只要陈总的云计算中心来我们高新区,所有程序一路绿灯,能给的优惠政策全部给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出现任何的麻烦,陈总都可以直接来找我。”

    陈贵良道:“我是很相信高新区领导的,但那边没多少地皮了吧?我还有一个备选方案,是把云计算中心建在双流。”

    “双流不行,那里除了随便拿地,地价便宜之外还有什么优势?”

    张主任生怕陈贵良跑掉,踩了双流几句,又讲述高新区的优势:“我们高新区这边,优势可多得很。政策支持力度大、产业聚集程度高、配套服务非常完备。尤其是电网容量、稳定性、双回路供电等保障优于其他区域。这里还是通信枢纽,能轻松接入多地运营商的高速光纤网络,提供充足的核心出口带宽,确保云计算服务的网络质量。还有人才和创新环境……”

    张主任前不久才参与中科曙光的云计算中心项目,他对这一块非常了解,如数家珍的说了一大堆。

    陈贵良听完,基本决定选择高新区。

    一个官员如此熟悉云计算,说明那里的政策环境是真好,地价稍贵反而属于可以忽略的因素。

    陈贵良道:“地皮方面……”

    张主任道:“我尽量协调,能批多少就弄多少。拆迁什么的,陈总不必担心,我们高新区负责搞定!”

    “行,我过几天带人过去考察一下。”陈贵良没有立即答应,而是说要先去考察。

    张主任说:“随时恭候陈总大驾光临。”

    挂断电话,陈贵良开始处理公司事务。

    他在美国待了一个月,有不少积压文件需要他签字。

    在游科处理完事情,又上楼去字节,继续刷刷刷签字。

    “包括新浪财经频道、《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希望能够对陈总进行专访。采访你对经济危机的看法。”胡秘书在陈贵良签文件时说。

    陈贵良问道:“他们采访我干嘛?”

    胡月霞说:“你跟林教授那篇预测经济危机的论文,已经被业内人士拿出来讨论了。你是论文二作,而且林教授还在论文末尾,特别指出是你提供的灵感。他们现在采访不到林教授,所以一窝蜂的跑来找你。”

    陈贵良扫了一眼专访邀请名单:“只接受《每日经济新闻》专访,其他的全部推掉。我过段时间要去蓉城考察,告诉他们不用来京采访,等我去蓉城时正好办了。”

    邀请他的媒体太多,不可能全都答应,但关系好的又不便拒绝。

    比如《每日经济新闻》,那是《西华都市报》的姊妹单位。这个报系的刊物,从来不说陈贵良坏话,还经常把陈贵良往死里吹捧。

    至于《21世纪经济报道》,属于南方系旗下刊物,他们跑来专访邀约倒是挺出人预料。

    奥运会已经结束,南方系忽然变得正常许多。

    他们不再频繁写那种文章,而是专注于揭露,试图恢复此前的媒体形象。

    目前已经出了许多调查结果,包括校内网、海内网在内,互联网上的热度就一直没降下去过。

    杨教授就是拿着央视的光盘和图书,来反驳社会舆论的质疑,并忽悠更多家长把孩子送过去。

    还有一位陶教授,被誉为“中国反网瘾第一人”。

    他也在怒喷杨教授,顺便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他反对暴力戒除网瘾,倡导整体素质教育,以教育和感化为主,教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来戒除网瘾。

    理念值得鼓励,但陶教授的名声也很差,因为他一直妖魔化网络游戏,而且还多次直接跟游戏玩家对线。

    陶教授还有一句名言广为流传:女玩家没资格做母亲!

    不过最有意思的是,陶教授后来跑去为一款游戏做代言,还担任该游戏的首席品鉴师……

    没办法,游戏公司给得太多了。

    但陶教授也有道理可讲,他代言的游戏叫《亮剑2》。他说自己品鉴玩过这款游戏,是抗日题材的,内容很健康,而且免费运营不用花钱,非常符合他对健康游戏的定义。

    对于陈贵良而言,他更想知道那破游戏的宣传策划是谁做的。简直就是营销鬼才,居然请一个妖魔化网游的戒网专家来代言。

    处理完两家公司挤压的事务,陈贵良下午又跑去北大坐坐。

    他虽然继续读大五,但学分已经修足了,只需要一篇论文就可以毕业。

    “朱院长,这是给您从美国带回来的小礼物。”陈贵良拿出一支包装精美的钢笔。

    朱院长说:“少来腐蚀我!”

    陈贵良笑道:“我又不求你办事,这属于师生间的情谊。”

    “那我得求你办事了,”朱院长说道,“你开学典礼都不参加,什么时候有空,回来给元培学院的学弟学妹们演讲一下?”

    陈贵良说:“可以,挑个时间吧。”

    朱院长道:“那我安排了啊。”

    北大现在越来越喜欢请名人校友搞噱头了。

    今年校庆请来李彦鸿,开学典礼又请来俞敏红。

    从朱院长这里离开,陈贵良又去拜见他的两位毕业论文辅导老师。还各送上一份小礼物。

    接下来,就是去图书馆查论文资料。

    毕业论文早点写完早点了事。

    晚上回家吃饭,又是边关月喊的外卖。

    边大美女这段时间忙着备考研究生,经常忘了做饭,偏偏她又不愿请煮饭的阿姨,只每周请来钟点工打扫大房子。

    两人吃过晚饭,抱在一起看了会儿电视,边关月就又跑去学习了。

    用她的话来说,已经拜访了导师,如果笔试不过关太丢人。

    陈贵良整理了一会儿今天搜集的论文资料,便登录自己的社交账号随便瞅瞅,结果一大堆粉丝让他评价阎教授被掌掴事件。

    就是一位姓阎的清史专家,在百家讲坛可劲儿吹清朝皇帝,签名售书时被人当众扇巴掌。

    陈贵良见自己的评论区太热闹,于是回复一句:“我不了解清朝历史。对此不便评价。”

    他现在发言非常谨慎,一方面是作为网站经营者不便发言,一方面是不想再给人当枪使。

    真以为掌掴阎教授那位是出于义愤?

    人家是卖汉服的,而且是瞎改的影视风汉服。

    被拘留几天无所谓,名气一下子就有了,汉服销量也迅速提升。

    浏览一阵消息,陈贵良问边关月:“还不睡觉?”

    边关月说:“快了,你先睡吧。”

    陈贵良没有再催,回到卧室独守空房。(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启人生不错,请把《重启人生》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启人生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