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玠寻思一会儿,忽然又击掌道:“对了,我想起来,弘之说过,他还有个哥哥!”
“他二哥已经是奢妹妹的了。”朱家小姐以手扶额道:“而且也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不是不是,我是说他还有个大哥!”朱玠摇头道:“我记得弘之提起他大哥就赞不绝口,想来人品、相貌都不会差。”
“爹……”朱家小姐无语至极,“合着我就非得嫁给苏家不行?”
“老爷你冷静一下。”张夫人也觉得朱玠魔怔了,忙劝解道:“你看上的是弘之这个人,不是他兄弟。”
“哦,也是。”朱玠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头了,摆摆手,尴尬一笑道:“当我啥都没说。”
但跟张夫人以为的不一样,他是突然想到苏录和黄峨九成九成不了,到时候自己不就又有机会了?
~~
这天下课后,苏录从朱璋手里,收到了朱琉的京里来信。
春末夏初,天长了很多,回家路上还亮着呢。他索性便抽出信纸,边走边看起来。
朱琉信上的落款时间是三月底,要比他给家里的信晚些日子,且走的不是驿传加急,而是正常的递传邮路,所以苏录收到的时候已经是四月底了。
当然苏录不挑理。山长能在高中之后,还想着自己,他就已经受宠若惊了……
此时的朱琉显然还不知道他大哥去世的噩耗,依然沉浸在高中的喜悦中,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幸福。
他跟苏录炫耀说,自己已于殿试后八日,通过了馆选,成为一名光荣的庶吉士,接下来要在翰林院坐馆三年了。
朱琉还很欠揍地抱怨说,别的进士登第后,在‘选期未及之时,多以省亲省墓为辞,告假得暂归里。’风光回乡,光宗耀祖去了!
而他们这些‘苦命庶常’,却还得老老实实坐馆三年,等散馆之后才能告假归省。但一想到三鼎甲因为即刻授官,必须要遵守文官任职六年,方得省亲的规定,心里就平衡些了……
“切……”苏录失笑抬头,看看漫天的红霞,他能想象得到,山长写这一段时的嘴脸。
真是‘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啊!
还没完,朱琉又炫耀说,馆选次日,他又在文华殿日讲后,和全体庶常同侪拜见了皇帝陛下。
而且幸得皇帝垂青、王余姚公严选,他与另外几位同侪一道,被定为了日讲展书官!
苏录虽然不知道这展书官是干什么的,但想来能在皇帝面前天天露脸,肯定会抢破头的。
不过既然定人选的是王华王老状元,那自然少不了山长一份儿……
“山长真是否极泰来,天高地阔了。”苏录也真心替朱琉高兴,十几年苦苦坚持,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半年前还蜗居在山沟里教书,半年后已经金殿传胪,到皇帝面前展书了。人生变化之大、际遇之奇,莫过于此了吧?
当然这也说明,确实得上头有人才行。三年前,那几位老大人都还没现在这实力呢。
好在山长给他写信,也不纯是炫耀,还有好消息告诉他——
朱琉告诉苏录,自己已经跟王守仁讲过,想让学生拜他为师的事情了。
王守仁看了朱琉带去的几篇文章,尤其是那篇《过宋论》,便欣然同意了。
朱琉还建议他,最好提前参加明年的童试。朱山长说,以他的文章笔力,再加上朱家的照应,中个生员应该难度不大。
朱山长又细心提醒他,不用太担心童试的大题。童试毕竟只是府县学的入学资格考试。哪怕是院试,大宗师也不会在五经题上难度的,不然就童生那点水平,基本都得抓瞎。
尤其是治《礼记》的人本来就少,只要不出现明显的谬误,基本不会导致落第的。
所以童试还是要靠四书文决胜负,而这正是苏录的强项。另外朱琉提醒苏录,如果决定明年应试,下半年一定要加强朝廷律例、策论时政的学习。
朱琉告诉苏录,虽然这些题目做得好,并不会保证你被录取。但很多读书人因为轻视这些杂项,应试时难免出现纰漏——
就算州县官手下留情取中了你,但所有人的试卷都是公开的,肯定会有人逐字逐句地挑你毛病。一旦发现了问题,到时候大家都难受。
所以必须在细节上做到完美,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朱琉又为他继续规划说,等他中了秀才之后,就立马请长假进京游学,跟着王守仁学上一年半载,说不定还能得到王老状元的指教。
一切顺利的话,下科秋闱便可入场一试了……
看来朱传胪确实比朱山长自信太多,已经把苏录的举人之路,安排得明明白白了!
不过苏录也知道,这不是朱山长过于兴奋,大言炎炎,而是在提醒他,动作一定要快!只要中了举人,接下来一切都好说。
趁着大佬们还在位,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万一拖上个十年八年才中举,就不一定有这份天时地利人和了。
届时大佬们都致仕了,谁也不敢保证,新一批大佬还是自己人。到时候中进士的难度,又会大大增加了。
但大佬们是不可能帮他中举的,大佬们既丢不起那人,也不会关注一个,还没有证明自己的小子……
说一千道一万就是两句话,赶紧中秀才,尽早中举人!
苏录将信纸小心折好,收回信封,看着满天的红霞,心旌激荡间,充满了无限的动力!
山长已经为他铺好了金光大道!他也终于体会了一把,什么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但是山鸡想要变凤凰,光靠托举是远远不够的,打铁还得自身硬!你本身就得是那块料才行!
‘加油吧苏录,不要辜负了山长的厚望,排除一切杂念,冲!冲!冲!’他攥紧了拳头,使劲给自己打气。
“哥。”却听远远一声呼唤,把苏录唤回神来。
“公子,是小姐。”小鱼儿轻声道。
“看到了。”苏录点点头,笑着朝远处一顶女轿挥挥手。
小田田从轿子上下来,跟随轿的丫鬟和轿夫道了谢,便欢快地朝苏录跑过来。
今天是双日,她按例去黄峨家学习。原本都是苏有才负责接送的,但后来黄峨说,这样苏大叔太辛苦,就由她派人把小田田送回家。
苏有才推脱不得,而且二郎酒行已经开业了,下午确实也很难抽身去接孩子,便不好意思地接受了黄姑娘的好意。
“哥,你放学了。”跟着黄峨学习之后,何田田开朗了好多,说话都透着欢快。
“哈哈是呀,田田放学了。”苏录高兴地笑道:“今天怎么这么晚?被先生留堂了吗?”
“才没有。人家学得很认真的,黄姐姐都夸我聪明呢。”田田笑得很甜,两颗小虎牙都露出来了。
“那当然,也不看看是谁的妹妹。”苏录大笑道。
“今天是因为下课后,姐姐教我们绣了会儿香囊,所以才晚了些。”小田田又认真地跟苏录解释道。
“哦,快端午了呢。”苏录恍然道:“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这年月,端午节前绣香囊是颇为盛行的习俗。尤其在他们大西南,夏季蚊虫滋生、疫病多发,香囊中填充的芳香药材,具有驱虫避瘟的功效。
因此女孩子们会在端午节前精心绣制一些香囊,不仅自己佩戴,也送给家人朋友表达关爱。
苏录便饶有兴趣问道:“那你学会了吗?”
“哪有那么快?”小田田笑道:“今天刚学着裁剪,还没学怎么绣呢。”
“好,那等你绣好了给我瞧瞧。”苏录笑着点点头。
“好呢。”小田田点点头,又从斜跨的书包里摸出个书袋,递给苏录道:“喏。”
“多谢妹子。”苏录脸上的笑容更真挚了,接过来直接收入袖中,也不交给小鱼儿了。
“三哥客气呢。”小田田也笑眯眯道。
~~
兄妹俩到家时,一家人已经围坐桌前,就等他俩回来开饭了。
田总管依然如故,风雨无阻,终于让苏有才三人习惯了他的存在。
他微笑着伺候苏录兄妹洗好手,又给两人舀上汤,这才轻声禀报道:“今天收到大老爷来信,请公子端午节回去一趟。”
“哦?”苏录问道:“什么事?”
“具体小人也不太清楚,不过有大老爷的亲笔信,小人已经压在公子书桌上了。”田总管轻声道。
“好。”苏录点点头。
“应该的。”田总管笑道:“公子定下哪天回去,告诉小人一声,小人提前把船安排好。”
“有劳田叔了。”苏录应道。
“那小人先告退了,先生太太公子小姐慢用。”田总管便适时告退。
“好好,辛苦田总管了。”苏有才忙客气相送道。
回来后,他对苏录感慨道:“这田总管真是太够意思了。不光把咱家人照顾得舒舒服服,还帮着卖了整整两万斤酒!”
“是吗,原来他不是田总管,而是田螺姑娘啊。”苏录不禁笑道。
“真的。”老板娘也点头道:“酒行刚开张,我们在泸州两眼一抹黑,这一上来全靠田总管介绍主顾。”
“万事开头难,只要牵上线,之后就让你小叔跑就足够了。”苏有才笑道:“他现在满身干劲,都不用我们俩出去跑了。”
“是啊,所以真是太感谢田总管了。我们给他准备了两百两银子的谢礼,他高低不要,都跟我们急了。”老板娘叹气道:“你说他到底图个啥啊?”
ps.又是将近12点写完的……后两章还没检查……(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