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二百一十七节 不负,偷闲

    很快名单就报了上来,区委那边统计之后,张建川把杨文俊添上,当然费用自付,然后统一开具了介绍信,前往市里边民航办事处买票。

    时间敲定,张建川这边也给童娅去了电话,告知了会合时间。

    感觉得到电话另一头童娅的心情似乎一下子就好了很多,充满了对这一趟广州之行的期盼。

    这让本来还有犹豫不决的张建川心中顿时放下了不少。

    最起码能让童娅有一段欢乐的时光,让她暂时忘却家庭事业前途带来的绝望心情也是好的。

    至于说日后,张建川也不知道该如何,只能说走一步看一步,见了面再说了。

    张建川也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好不好,给了对方一段难忘的回忆,但最终对方还是要回到家乡,面对现实中那一切,这会不会更残酷?

    可他就是想要这样做,他觉得这样做可能才会让童娅不至于对未来的生活失去信心,避免自己心中的那种预感发生。

    做了再说,也许就是最好的答案。

    眼见得年关逼近,张建川却觉得自己好像突然轻松了不少。

    这主要还是得益于简玉梅和司忠强的到来。

    简玉梅的到来彻底把公司行政事务这一块给接了过去,自己不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应对来自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检查、考察,同时工商、税务、银行这些方面的对接也都由简玉梅一并承担了,弄得简玉梅都在说这是在鞭打快牛,要求涨工资了。

    吕云升和司忠强二人把整个生产重任扛了起来,而杨德功和高唐配合很默契。

    高唐也跟着杨德功学到了不少东西,一直在张建川面前在为杨德功说好话。

    张建川都没想到,高唐本来是他用来负责财务这一块的,没想到现在却跟着杨德功去搞市场了,而且看样子还搞得相当不错,很有点儿要出师的味道。

    财务这一块,张建川亲自过问,有赵美英在,加上简玉梅一旁“辅佐”,张建川也大略明白了一家企业的财务大致管理模式。

    不过简玉梅也提醒了张建川,该考虑建立一套正规的财务体系了。

    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壮大,财务往来越来越频繁,和银行、税务以及各家原料商、经销商之间的各种往来账目,还有乡工业公司以及区农工商总公司和省农科院这几家股东之间的关系,都需要规范,同时也需要考虑避税问题。

    尤其是现在账目上留存大量资金和许多支付都需要通过现金支付的情况下,就不是一两个财务人员就能应对的了,需要建立起一整套规范的财务人员、体系和制度了。

    对这一点张建川也心知肚明。

    如果公司还是搁在尖山或者东坝,要招募财务人员建立规范体系,还真不好办,但是搬到县城里之后,这就要简便得多。

    张建川也知道简玉梅对这一块很熟悉,所以直接全权委托给了简玉梅来操办,这也让简玉梅心中颇为感动。

    要知道财务体系是一个公司的核心,张建川能主动交给自己来操办,足见对自己的信任,而这也更增强了她对张建川的认可,觉得自己看准的人没错。

    张建川现在就觉得自己是一个甩手掌柜,生产交给吕云升和司忠强,行政交给简玉梅,市场销售和售后叫交给杨德功和高唐,自己反而过得很滋润。

    比如现在自己就可以优哉游哉地来楚汉茶楼和陈霸先下棋了。

    “你说明天就要去广东?乘飞机去?”陈霸先也已经知道现在张建川的“真实身份”了:“这都什么时候了,马上就过年了,你打算在广东呆多久,要在那边过年?”

    虽然饲料行业和建筑行业八杆子打不到,但是民丰饲料公司的名声太大了。

    李默然的这份广告代言直接让民丰饲料公司成为全省名声最大的企业之一,远超五建司这种埋头搞建筑的。

    “怎么可能?就是去办点儿事情,另外区里边各乡镇打算去考察一家养鸡企业,经营模式比较新颖,对于我们这边农村中的养殖业发展有借鉴意义,这和我们公司主业息息相关,所以就一起吧。”

    张建川的话让陈霸先立即就明白了过来,他也是和地方政府打交道多年的老油条了,下边基层这些乡镇企业和乡镇政府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一体,考察学习走到一块儿也很正常。

    笑了笑,陈霸先随口问道:“建川,我现在都有些看不明白你了,你这是干联防出身,连破大案,又当公安员,解决招聘干部身份,怎么看你都该是去走政法条线,只要解决了正式干部身份,穿一身警服当公安再合理不过了,怎么又突然想起来搞企业了?”

    见张建川想要解释,陈霸先摆摆手。

    “嗯,我知道你现在这家企业,搞得风生水起,比你老哥我强得多,但是搞企业起起落落,受制于国家整体经济大气候,这一点我觉得你领悟足够深了,也经常和我探讨,……”

    “上次你就给我念过一句诗,说是唐代罗隐的《筹笔驿》里的,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你还给我解释了一番,说这是用来解读诸葛亮的,也就是说哪怕你有沟通鬼神之力,面对大势不在的情形下,你也一样无能为力,我回去还查了查《全唐诗》,觉得这首诗真挺有意思,……”

    上一次赠棋之后,张建川和陈霸先之间的关系就进入了一种很舒服的状态中。

    偶尔陈霸先会问张建川去不去棋社下棋,时不时张建川也会打电话邀约到棋社小酌,不过二人都从不在安江县里见面。

    下棋的氛围很好,基本上不谈两家的生意,更多的还是探讨国家经济形势走向变化。

    在这一点上,张建川也充分表现出了他的学习领悟能力。

    陈霸先虽然是搞建筑的,但是品味不低,很爱钻研经济形势走势。

    他认为国家兴衰很大程度决定建筑行业的兴衰,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国内基建市场理论上就应该迎来一个大发展时期,但是这几年却总是因为国家政策变化不定,暴起暴落,弄得大家都有点儿无所适从了。

    在公司里边,基本上没有谁能和他探讨这方面的话题,没想到却和一个比自己小二十岁的“战友”有了共同话题,而且争论起来有来有往。

    在下棋上,陈霸先经常占据上风,但是在探讨国家经济形势时,张建川却反过来经常把陈霸先辩得哑口无言。

    所以这楚汉棋社也成为两人忙里偷闲自我放松的最佳方式。

    一个下午,酒和茶,惬意无比,能把一两个星期的疲劳烦躁一扫而空。

    “人定胜天这句话其实更多表达的是一种气势,一种理念,并非说要违反客观规律,顺势而为往往能事半功倍,而逆流而行,则事倍功半,甚至翻船落水,所以认清形势很重要,……”

    “有句话,我也想不起来出自哪里了,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也就是说要看准形势,才能天地皆同力,扶摇直上九万里,……”

    张建川的话让陈霸先乐了:“说你胖,你还就喘上了,你就觉得你的直觉超乎寻常,总能选准风口,看准形势?”

    张建川和他说未来几年基建行业应该是一个稳步上行的态势,但是从长远来看,基建行业至少有二十年到三十年的黄金期。

    这是参考美国二战后1945到1972年的建筑业黄金时期的表现,得出的结论。

    中国的基建领域基础更差,而且地区差异更大,同时中国从改革开放走向世界,产业经济将会迎来一个大发展时期。

    而经济要发展,需要补齐的基础设施领域短板更多,所以这个黄金时期应该更长,规模会更大。

    这一点陈霸先还是基本认可的,但是张建川也提到了在这二三十年里由于基础设施投入巨大必然会带来各个领域的超速发展,甚至某些领域就会出现过热现象,那么调控就不可避免,建筑领域肯定是首当其冲的。

    那你啥时候能判断出过热?

    什么叫过热?

    你怎么判断?

    或者你觉得过热,地方觉得还不够热,中央判断的依据又是什么?

    这些都没有一个定数,所以陈霸先才会调侃张建川,说他就这么自信能把脉住形势?

    “先哥,我没那本事,直觉也是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学习之后再根据掌握的情况来做出一个科学分析判断的,但我觉得我自己的学习领悟能力算是比较强的了,不说过目不忘,但看过读过的东西都大体有一个印象,而且综合起来进行一个归纳总结并得出结论,这一点我觉得我有天赋,……”

    张建川也不清楚自己现在这种状态是天赋还是宿慧。

    总之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加上直觉,很多事情上自己都能先人一步做出判断,而且基本上都是正确的。

    正因为如此,才给了他自身足够底气,可以面对任何人。

    ****

    目标18000!必须冲起来,还有五天就能创造连续一个月每天一万二千字的记录了!兄弟们给点儿刺激!求全订,求追订,求月票!(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沸腾时代不错,请把《沸腾时代》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沸腾时代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