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谁都别想走

    “事情有点复杂了。”

    卜清芳拎着文件走进办公室,同李学武汇报道:“李白晖的家属来了,堵了纪监的门讨要说法。”

    “要什么说法?”李学武抬起头,态度稍显严肃地讲道:“按照李主任以及相关领导的要求,案件已经交给保卫处来调查处理了。”

    “在没有进一步得出结论的时候,他们想要什么说法?”

    他放下手里的钢笔,问道:“纪监的同志没有处理吗?”

    “周泽川不在,带队出任务去了,副处长吕长海在应付。”

    卜清芳看得出李学武对相关的工作不是很满意,解释道:“综合管理部接到保卫的通知便组织了相关的人员对此情况进行接洽……”

    “我还是那句话。”不等卜清芳把话说完,李学武便皱起了眉头强调道:“一切都要等保卫处的调查结果,以此为基础进行处理。”

    这是对卜清芳的工作表达意见了,是不赞成她主动处理的。

    综合管理部是整个机关的大管家,包括所有部门职能之外的意见处理,同时也承担接待来访工作。

    也就是说,在没有舆情处理机制的情况下,相关信访工作都是由综合管理部来负责接洽处理。

    综合管理部会按照实际情况将情况反馈到相关部门并进行监督。

    后续处理的情况也一并会有综合管理部牵头形成报告递交领导审阅。

    所以看得出来,综合管理部在职权上有着绝对的关联性。

    但这一次,卜清芳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就与李学武的意见相左。

    “不要一出问题就妥协。”李学武当然理解综合管理部的情况。

    他摆了摆手,示意卜清芳在对面坐下,舒缓了语气讲道:“这个案子的情况比较特殊,需要慎重处理。”

    “我也是这么想的。”卜清芳倒是没有太过在意李学武的语气,她是副的,李学武是正的,如此谈话很正常。

    这会儿坐下后,她主动解释道:“李白晖的家属在大门口摆花圈哭丧,保卫处这边就很被动。”

    “这是有人在指点他们呢。”

    李学武推了推面前的文件,靠坐在了椅子上,面色很是不屑地讲道:“可越是如此,越说明这个李白晖有实际问题。”

    “我的想法是不能激化矛盾。”卜清芳继续解释道:“如果能安排他们坐下来好好谈,也许就有处理相关矛盾的途径和可能了。”

    “没有这种可能——”

    李学武很是坚定地晃了晃食指,提醒她道:“这一次京城火车站已经查实了李白晖的相关问题,对方摆明了车马,集团一定会严肃处理他。”

    “当然了,他自己也感受到了这种紧张的气氛,选择了畏罪自杀。”

    他下巴微微抬起,示意了领导办公室的方向,轻声讲道:“李主任和谷副主任都很生气。”

    “我能理解。”卜清芳点点头,说道:“家属来的很多。”

    “强硬一点。”李学武很不客气地讲道:“告诉纪监,充分保留进一步追查李白晖相关财产问题的意见,如果家属有过分的举动,请保卫处严格按照治安管理办法执行。”

    他坐直了身子,端起茶杯讲道:“我就不信他们还能上了天。”

    “是不是太强硬了?”

    卜清芳还是没有处理这一类紧急情况的经验和信心。

    李学武喝了一口热茶,微微摇头,讲道:“他们不是来为李白晖找回公道的,因为他们知道李白晖没有公道可以讲。”

    “那他们是——”卜清芳只一瞬间便明白了,“色厉内荏?”

    “还能是什么。”李学武眼睛一耷拉,放下茶杯讲道:“心虚而已,与其说来机关讨要说法,倒不如说他们想要试探集团的态度。”

    “不能助长这种歪风邪气。”

    他态度坚定地对卜清芳强调道:“综合管理部不是面团,谁都能来怼股一下子。”

    “再一个,保卫处没有拿出调查结果,谁都不能表态,否则领导就被动了。”

    “明白了,下来我就安排。”

    卜清芳点点头,看着李学武试探着问道:“李白晖的问题会不会有所牵扯?”

    “不清楚,保卫处还在调查。”

    李学武微微摇头,看了她一眼,讲道:“你也知道,我现在基本不过问保卫处的工作,有问题也是层层上报。”

    就算他知道,也不会在办公室里明确地讲给卜清芳,谁来了都一样。

    就像他刚刚说的那样,在事实调查清楚之前,轻易表态只会让情况更加被动。

    无论是李学武还是综合管理部,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能超过这一条红线。

    卜清芳想来问李学武这个问题,也是想试探领导的态度,好有个防备。

    综合管理部在应对舆情的时候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每一次经历都是学习的经验。

    卜清芳这个人是比较有上进心,对工作认真负责,从她在宣传部门工作多年就能看得出来。

    不要讲现在上面重视宣传工作,宣传干部的地位就水涨船高。

    在任何时期,组织对宣传工作的重视程度都是一以贯之的。

    能被领导信任掌控当时的大处室,宣传喉舌,可见其能力水平之高。

    李学武提议由其担任副秘书长职务,也是集团领导对其能力、资历的认可。

    放她在这个位置,是信任她有能力帮助李学武支撑起综合管理部的工作。

    同时也是作为后备干部进行培养和锻炼的,她自己也很清楚。

    在组织机构变革前期,一些大处室的负责人平调前往各分公司、分厂担任一把手,是非常时期,行创业之事。

    越是到后期,分支机构稳定以后,再没有机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也就是说,表面上看卜清芳失去的不仅仅是进步的机遇,还有奋斗的时间。

    不用多说,三年以后,处室负责人再想去分支机构担任一把手就没有可能。

    唯独大部室副职或者正职才有可能担任各重量级分公司或者分厂一把手。

    卜清芳在副秘书长的位置上熬三年,就随时都有机会外放重要分公司一把手职务。

    你要问这有什么区别,区别还是有的。

    分公司一把手很少有机会调回集团,因为这意味着职级和职务都将进入到集团领导层面。

    卜清芳走了一条反其道而行之的道路,在集团组织变化的时候留在机关里工作。

    外放平稳过渡后,有很大机会调回集团,担任领导职务。

    她为什么要等这么久,宁愿放弃外放的机遇,也要等领导给她一条路。

    在外放以前,她必须努力表现,争取在副秘书长的位置上做出更多的贡献。

    她的压力真的很大,非常大。

    首先,担任综合管理部经理职务,就有了具体的责任和业务。

    说秘书长是集团的大管家,那她就是机关的大管家。

    其次,她是集团的副秘书长,是辅助李学武的第一责任人。

    李学武的去向不少人都已经知道,明年年初,她便会以副秘书长的身份承担更多责任和管理工作。

    李学武的工作重心会转移到钢城,秘书长的身份更像是一种集团领导的象征意义。

    也就是说,她不是秘书长,但干的却是秘书长的工作,至少是大多数。

    最后,李学武在担任秘书长的这段时间,工作和表现集团里有目共睹。

    一旦工作有所变动,考验她的时候就到了,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她积极表现,李学武是很愿意帮助她,支持她的,但不能操之过急。

    目前,他还是要帮卜清芳把好脉,尤其是这段时间,尤为关键。

    上面的风吹下来要引导好,不能乱吹,下面的风反馈上来就更不能乱。

    “要注意集团机关的舆论动向和思想动态,不能听风就是雨。”

    李学武提醒她道:“综合管理部有维护机关正常工作秩序的责任和义务。”

    “首先在内部就不能出现矛盾和讨论,必须坚持工作原则。”

    他点了点办公桌,强调道:“除非有领导做出工作指示,否则一律按照规矩办。”

    “你现在就去纪监,将我的态度同他们讲清楚,该怎么办案就怎么办,不要有包袱。”

    李学武挪开手边的茶杯,找出文件看了起来,嘴里讲道:“这些人来机关讨要说法,正说明他们有问题,让纪监往下查。”

    “先查亲属关系,再查资金往来,李白晖无论是畏罪自杀,还是有其他原因,都不能成为他逃脱罪名的理由的手段。”

    “好,我知道了。”

    卜清芳站起身,轻声讲道:“我这边犹豫,怕纪监那边有问题。”

    “您是知道的——”她手按在桌子上敲了敲,隐晦地提醒道:“李白晖应该不会是最后一个,他的死一旦有问题,那我们处理起来会更加的麻烦和困难。”

    “先稳定局面再说,出了事有个高的顶着呢。”李学武指了指头顶,随后点点头说道:“李白晖是不是最后一个咱们管不住。”

    “我明白了,这就去办。”

    卜清芳了然了,李学武准备坐山观虎斗,笼子已经打开了,不死几个他不满意。

    ——

    “秘书长,您忙着呢。”

    周瑶敲开了办公室门走了进来,语气与刚刚离开不久的卜清芳有些相似。

    李学武好笑又无奈地抬起头,看着她问道:“调查结果出来了?”

    调离保卫组,说不过问保卫工作,并不代表他没有资格听取保卫处的汇报。

    他的职责范围是组织和协调集团所有部门,这里可没有强调只限制在机关。

    综合管理部才是集团机关的组织和协调负责部门,秘书长可是集团领导。

    不过有工作和情况也犯不上是周瑶来向他汇报工作,王小琴忙,于德才也忙吗?

    他不知道于德才忙不忙,但他知道于德才很聪明,真不想沾染这份因果。

    看周瑶是李学武一手提拔教导出来的,不是师生,可也有提携之情。

    所以,让周瑶来汇报工作,更直接,更不得罪人,他是把心眼子用在这了。

    上一次周泽川去找他“通气”,他也是才发觉,自己隐隐成了李学武和董文学留在保卫部门的一根钉子。

    周泽川都能找到他,如果其他人想要同董文学和李学武较量,是不是也可以先瞄准了他,用做试探。

    自觉得风险太高,于德才表现的愈发低调,尤其是在工作上。

    看着周瑶进屋,李学武的脑子里一下子便想到了这些。

    他在保卫组工作的时候,人家就说他是红星厂之狐,没想到他走了,身后教出来一堆保卫处之狐。

    如果说他是保卫处之虎,那说这些人狐假虎威可就真贴切了。

    “领导,没打扰您工作吧。”

    周瑶多有眼力见的,有些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来到办公桌前面坐下。

    李学武看了一眼她手里的文件材料,点点头,说道:“清芳同志刚从我这离开。”

    “我听说了,李白晖的家属来了对吧。”周瑶态度变化的很快,进入工作状态的速度也很快,认真地汇报道:“刚刚纪监那边来电话,我回来的时候正赶上。”

    “纪监说对方的情绪很激动,我已经安排值班人员过去处理了。”

    “嗯,这些都是小问题。”

    李学武抬手点了点她手里的文件,示意着问道:“查出点什么来没有?”

    “是,基本上已经能确定是自杀。”

    周瑶很认真地汇报道:“我们给所有与他接触过的调查员做了笔录和问询。”

    “同时,我们也走访调查了他们各自的工作情况,以及李白晖的工作情况。”

    她将文件摊开,一份一份地递给李学武,嘴里介绍道:“结合法医给出的结论,他是在凌晨两点到三点这段时间,利用裤腿勒住自己的脖子造成窒息死亡的。”

    “我们询问了纪监办案人员,他们严格按照留置程序,去掉了李白晖的皮带和鞋带,没想到还是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没有鞋带和皮带就不能自杀了?”

    李学武眼眉耷拉着说道:“出现这种情况,就说明留置程序还是有问题的。”

    “一个小时的空档期,竟然让留置人员独处,保卫处办案都要安排两个人值守的。”

    他很不满意地翻看了手里的笔录和案件调查报告,眉头不由得已经皱起来了。

    周瑶并没有接这个话茬,因为她只是保卫处的干部,管不到纪监的工作。

    秘书长说有问题,那是站在他的角度考虑,也有权利说这个话。

    “我们搜查了李白晖的办公室,因为纪监已经有所行动,所以基本没什么收获。”

    她将所有的文件提交以后,坐在那看着李学武,说道:“法医没有发现其他死亡原因,也没有获取到其他有伤证明,所以……”

    所以纪监在执行留置的过程并没有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经验和制度。

    就连看卷宗的李学武都没想到,这个李白晖会如此的坚决,他哪来的决心。

    杀过人的读者都知道,窒息死亡是一个特别恐怖的过程,考验的绝对不止身体和生理上的痛苦,心理压力和痛苦更恐怖。

    李白晖,三十九岁,在红星厂工作多年,一直在调度处工作。

    李学武对他几乎没有印象或者了解,他与调度处的接触只有原来的处长。

    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说自杀就自杀了,他的背后到底背负着怎样的压力。

    要说这个年纪的副科长,进步之路无望,在有些人的影响下,利用职务之便为个人谋其利益和好处还是有这个思想可能的。

    但再严重的罪行也不至于自杀吧。

    哪怕是枪毙的罪行,你看有几个敢自杀的,他们宁愿捱到最后吃那颗枪子。

    “领导,线索断了。”

    周瑶看李学武眉头紧皱,正在思考,虽然不忍打扰,可还是提醒了一句。

    别人可能理解不了李学武的这一系列布局,但周瑶跟他的关系毕竟更亲近一些。

    对他的做事方法和风格有所了解,顺藤摸瓜也能掌握一些情况。

    更何况李学武在她这里也没有隐瞒情绪,她结合目前机关里的生态环境,不难猜出李学武要做什么。

    就要离开京城,离开集团,前往千里之外的钢城任职,总要留下点什么。

    关于成绩和功劳,李学武留下的已经够多了,现在更应该留下威慑力。

    免得山中无老虎,猴子是霸王。

    李学武没有什么反应,他知道周瑶担心的问题,无非是线索断了,纪监会不会就此结案,不会再往下查了。

    这怎么可能呢,周泽川现在是骑虎难下,不把这个案子调查清楚,他自己的乌纱帽也难保,查清楚了反而有一线生机。

    所以说,查与不查,都由不得他,这个案子他是不查也得查,还得拼命查。

    李学武算计人哪有失手的时候。

    或者说,他在布下天罗地网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给人留下可以逃离的生门。

    他拿起电话,叫了王露过来,手里整理好了文件,对周瑶讲道:“不管他,做好你手里的工作就行,这个怎么查,等领导意见。”

    这个时候王露走了进来,同回头看她的周瑶点点头,道:“秘书长,您叫我。”

    “纪监的案子保卫处已经有了调查结果,你整理一下提交给谷副主任和李主任。”

    “好的,我这就去办。”

    王露习惯性地接过文件,看了一下文件后,又定住了脚步,看向李学武轻声询问道:“您不属意见吗?”

    “看领导的意见。”

    李学武回答的很是随意,但王露知道,这才是他的本意。

    或者说,这件事就应该先听领导的意见,秘书长的意见并不重要。

    太正常了,有些问题和事情并不具备业务性,或者说需要走正常的审批程序。

    能从周瑶的手里提交到他这里,就代表了这个问题的特殊性。

    李学武作为曾经管理过保卫组和纪监处的负责人,轻易是不会表态的。

    这件事已经由谷副主任和李主任做主,那他就更不会提供意见了。

    王露也没有再问,拿着文件便出去了。

    “手头上没有其他的事情了吧?”

    李学武见周瑶起身,抬起头看了她,道:“我跟金陵那边联系了一下,你和顾延考虑一下,是不是最近过去一趟。”

    “呃——好,我联系他。”

    这还是李学武第一次在办公室里同她谈及私事,周瑶颇有些不习惯。

    应了一声过后,耳朵有些发红地出了门。

    看着她的背影,李学武微笑着摇了摇头,拿起电话要了出去。

    “帮我接贸易管理中心。”

    ——

    “如果整体引进NSU Ro 80,我觉得还是不合适。”

    夏中全主持了车研所的新项目研讨会,叫了不少科研所的相关单位技术人员。

    当然了,他也想到请李学武过来听一听。

    只要是红星钢铁集团搞设计和科研的都知道,你可以请示秘书长的学历,但绝对不能忽视了秘书长的意见。

    他说的话,做的画,有的时候看起来很幼稚,可仔细想想,你不一定做得到。

    做到到也不一定想得到。

    思维能力超前,设计视角独特,远超时代,这是很多设计人员在同秘书长相处沟通过后的共识。

    最先提出搞汽车工业的,就是秘书长。

    第一台吉普车,第一台摩托车,都有秘书长的设计思路做参考意见。

    事实证明,按照秘书长的意思,相关产品的设计和功能得到了市场的考验和喜欢。

    所以看李学武坐在夏中全总工的旁边听他们讲技术,讲设计,没有人觉得违和。

    当然了,李学武确实不懂设计,不懂技术,但经过自学还是能听得懂一部分的。

    要感谢上官琪老师,感谢他自己的不懈努力,所以这领导当的一点都不怵头。

    换一个集团领导坐在这里,都不敢说比李学武更懂技术,更懂设计。

    不然李怀德为何敢放心安排他去管理辽东工业,那可是纯纯的集团生产基地啊。

    让一个保卫干事出身的干部去管生产,说出来要笑掉大牙的。

    但事实如何,包括工业系统和合作单位在内,有哪个人敢说李学武不懂工业管理。

    开玩笑呢嘛不是。

    “我的意见是需要什么拿什么。”车辆工程师丁老举起手里的铅笔强调道:“我们必须承认,双子座存在一定的设计限制。”

    “同时,我们也很期待NSU Ro 80搭载的转子发动机和真空离合器四驱技术。”

    他看向夏中全的同时,也关注着秘书长李学武的表情变化,因为他知道对方听得懂。

    李学武确实听得懂,因为要学习NSU Ro 80搞轿车研究的想法还是他提出的。

    研讨会嘛,会场的声音大一点很正常,丁老虽然是科研所的老同志了,可年轻同志在技术和设计思维上一点都不“尊老”。

    这屋里坐着一些年轻的设计师,听丁老说完以后,很快便有人站出来进行了反驳。

    同样的,坐在会议桌上的研究员又对年轻设计师的想法进行了评价和反驳。

    搞设计的就是这样,不能搞技术盲目崇拜,更能搞一言堂,那样会出现重大问题的。

    李学武在汽车工业立项之初,同生产和设计部门合作的时候就关注到了这一点。

    所以会场上就跟赶集似的,你说完我说,我说完他说,各讲各的道理。

    夏中全在完成抛砖引玉的工作以后,就是组织人手收集各方意见进行比较。

    同时,他也要对各方的意见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地同车研所所长王志进行询问。

    科研所会议室墙上还挂着李学武请李怀德写的一副字:“实事求是”,可谓是有点超前了,但绝对符合目前的科研环境。

    不要在意这幅字,李学武坑老李多少次了,老李早就服了气了。

    因为有的时候他都不知道李学武是怎么坑的他,或者说没有任何防备的可能。

    你就说,李学武过来请他写这幅字有什么问题,啊?

    谁能想到会有什么问题。

    换做你是老李,你能防备他什么?

    难道李学武说的话一个字都不信,他让做的事一件都不能做,坚决不动摇?

    无解,老李现在就是硬扛。

    反正李学武也没有要弄死他的意思,这个位置还是需要他来顶上的。

    换任何一个人上去,都不符合李学武的利益。

    所以在津门两人没有谈妥也没关系,大不了不进行相关的合作就好。

    要说闹掰了,那是不可能的,李怀德都不知道自己屁股底下有多少雷是李学武放的,万一闹掰了,他得先上天。

    所以,李学武坐在这里听讨论会,是很有气势,也很有影响力的。

    他说要做的事,尤其是态度很认真的,李怀德宁愿遭受其他人的反对也要做。

    倒不是怀疑这么做有没有可能成功,而是怕李学武撂挑子,以前的事都完蛋了。

    但他也有信心,因为只要是李学武明确请示能做的,就没有出过失误。

    这一点其他集团领导也注意到了,虽然说起来很玄,可事实就是如此。

    搞的集团管委会也很复杂,有的时候大家还要看秘书长的态度做事。

    李学武要求做的事没有出过问题,李学武坚决反对的事一定要出问题。

    这特么就很无解了。

    你敢拼实力,保证李学武反对的事情不出问题?

    谁敢这么说啊,谁有这种工作的执行力啊,真揪着一件事,其他工作要不要了。

    所以,李学武要求科研所实事求是,没有一个领导来这里放屁,说要搞其他事情。

    其实说起来,实事求是什么时候不能讲?

    做工作难道不应该实事求是吗?

    问题出在调子上,上面定的调子,下面总有人想要乱弹琴。

    李怀德信任李学武,就等于给调子加了个保险,他笃定李学武弹的琴调子一定对。

    经过吉普车和摩托车,以及双子座汽车的发展研究,集团经过开会讨论,决定上马轿车工业,开启廉价三厢轿车的研究序幕。

    你要问双子座轿车都研究出来了,三厢轿车不就是多个屁股嘛,有什么难的。

    嗯——这里面的差别大了。

    双子座轿车在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算微型吉普车,因为它的底盘技术和动力系统都来自于羚羊吉普,只是外观看不出来。

    把羚羊吉普车捏成两厢轿车进行减配和调整,就是双子座。

    当然了,双子座的一些技术和特点还是同羚羊汽车有所不同的。

    这一次立项研究的三厢轿车更有所不同。

    这是完全基于轿车平台从零开始搭建研究系统,同时定义新的轿车设计语言。

    也就是说,未来红星厂研发中级轿车和高级轿车,都是以目前这个项目为起点。

    双子座有借鉴的价值,但完全不具备模仿和改造的意义。

    会议讨论了三个多小时,李学武看很多老教授吵的面红耳赤,体力不支,赶紧给夏中全示意,要么开饭,要么开席。

    一上午讨论下来,车没研究出来,再特么送走几个老教授,可真是热闹子了。

    你看这些老教授头发丝都是灰白的了,平时一副超然务外,不为世间困苦所动的模样,真涉及到了专业领域,他们敢跳脚拍桌子。

    华山派长老说峨眉派都是娘娘腔,武当派长老说少林寺都是秃驴,就是这个效果。

    李学武不怕别的,就怕再吵下去,这些比较激动的老教授们就要去楼下约架了。

    真有这个架势,指鼻子骂娘的没有,但攻击对方一些设计没脑子的话已经出来了。

    夏中全本来还想继续看热闹的,见如此情况,也是赶紧给秘书招手上茶上饭。

    这还是他定的调子呢,今天这个会议要是不讨论出个结果,谁都别想出门。

    他已经给联合医院打过招呼了,救护车就在楼下停着,除非有人死了,否则别想站着走出这间会议室。

    李学武真是第一次听见有这么开会的,夏中全给他说,这样的会议开了十几次了。

    他反正是烦躁了,不想再继续开下去了,无休止的讨论和研究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李学武今天来了,不仅仅是听意见听汇报,也是来拍板做决定的。

    说起来真是好笑,夏中全搞了一辈子设计工作,到头来连手底下科研人员的意见都无法做到统一,竟然求着一个高中毕业生来做决定。

    没错,李学武大学没毕业,可不就是高中毕业生嘛。

    他的大学文凭在遇到良师益友上官琪以前,真不好意思往外说,心里都发虚。

    “趁着大家吃饭的工夫,我讲几句啊。”

    夏中全真没想着亏待了这些研究人员,上来的饭盒可都是硬菜。

    也许是上午讨论的太过于激烈,大家都饿的够呛,这会儿也顾不上吵架了,一个个筷子抡的飞起,不甘心错过最后一块红烧肉。

    嗯,刚刚还说自己的想法价值一百万,现在却觉得身边的同志吃多一块红烧肉。

    看起来啼笑皆非,可实际上跟那位喊出朋友背叛我,我抬手给他一百万,然后下来因为饭盒里没有鹅腿跟人打架的讲师不同。

    李学武觉得这些科研工作者都是可爱的人,在如此贫穷的生活环境里,在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研究愿意绽放自己的光热。

    以他们的才学,去国外工作,轻松就能享受到令人羡慕的生活。

    所以夏中全可以跟他们搞这一套当玩笑,李学武却是认真对待的。

    看着大家吃的香,他笑着讲道:“我先说几件喜事,大家借着下饭吃,特别香。”

    “呵呵呵——”

    听见他如此玩笑,有年轻人已经捧着饭盒笑出了声,秘书长总是如此幽默。

    (周泽川:???)

    “第一件喜事。”李学武听着他们的笑声讲道:“特种车辆制备厂持续发力,这个月完成生产任务交付了6台鸿途客车。”

    “嗯,鸿途确实有前途。”

    丁教授放下筷子喝了一口热茶,点点头说道:“上个月我去特车调研,工位上的技术人员手里真的有功夫呢,很可以的。”

    “练出来了。”夏中全微笑着附和道:“联合学校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决定同特车合作,把车辆工程实习任务放在特车。”

    “嗯,这是应该的,很磨练人。”

    丁教授拿起筷子夹了一粒花生米放进嘴里咀嚼着说道:“要练技术,还得是手工。”

    “我都想起我第一次摸车床的时候了。”

    “现在让您回去上车床,您不一定有小年轻技术好喽。”

    夏中全笑着点了点他,比划着说道:“在钢城机加工厂里,人家现在都是高科技,手里点控数控车床,不需要手动了。”

    “我倒是欣慰看到这一点。”

    丁教授抬手点了点他,认真地说道:“以前培养一名工人要三年,五年,十年,现在只需要一年、两年,这是好事情啊。”

    “正因为有了更好的加工设备,才有了这第二件喜事。”

    李学武等到了话茬赶紧接过来,否则真让这些人聊下去,天黑也说不完第二件事了。

    “销售总公司传来的消息,双子座小型轿车打通了国外的销售渠道,反响很好。”

    他点头笑着讲道:“经销商把双子座汽车出口到了港城、馹本、难韩以及东南亚等地,市场表现非常好。”

    “好事,生产线要三班倒了。”

    夏中全笑着说道:“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种幸福,对于工人来说也是一样。”

    “能听到这些喜事,我想接下来讨论三厢轿车的项目就简单一些了。”

    李学武继续讲道:“我始终坚信,汽车工业会成为红星钢铁集团的经济支柱。”

    “同样的,我也始终认为秉持着人民需要的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为人民造车,将是我们车研所和集团奋斗的目标。”

    他点了点会议桌,强调道:“在座的诸位也都是抱着这个信念来到这里,并为共同的目标为之努力,为之奉献的。”

    “关于到底要不要完全引进NSU Ro 80轿车,以及引进那些技术,我不做评判,因为我不是专业技术和设计人员。”

    李学武总结道:“我想诸位也明白,在设计稿上,这台车应该有的定位不会错。”

    “它是我们集团汽车工业的奠基石,也是三厢轿车发展的起点。”

    “这个起点不需要它太完美,太高级,只要给我们一个思考的方向,发展的思路,那它就值得我们去实验和做设计。”

    他看了一眼夏中全,而后又扫了在场所有人一眼,道:“如果我是设计师,我一定先把它的定位标注清楚,然后确定尺寸和所需要的功能,然后想想自己都有什么技术。”

    “这些都想的差不多了,我再想想自己都需要哪些技术,如果要引进技术,会不会造成浪费,有没有相关的技术自己能做。”

    他将一台羚羊汽车模型摆在了面前,指着相关的部位讲道:“以前发动机造不出来,我们只能做整备和修复,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发动机制造厂,还有了换代产品。”

    “以前这台车就是威利斯的复刻品,现在我们赋予了它新的设计语言。”

    “这些都是进步,都是改变。”

    李学武将模型往前推了推,讲道:“如果我能把NSU Ro 80全车引进回来,那诸位前期的讨论和研究是不是就浪费了?”

    “躺在诸位设计稿上的内容是不是就要作废了?”

    他看向众人问道:“谁能跟我说,保证不会思维固定,不会抄袭这台车的设计思路,保证以后会有自己的设计思路?”

    “不可能的,抄袭会偷走你们最宝贵的设计天赋和灵感。”

    李学武摊了摊手,讲道:“昨天综合管理部跟我讲,东风船务在营城船舶订购的第二艘一万五千吨集装箱货船完成了交付。”

    “大家可能都从厂报上看到了,东风甲-B,很威风的名字,是吧。”

    他笑了笑,继续讲道:“营城造船厂的设计人员可没有跟我讲,去哪里引进一条船来给他们做参考和学习。”

    “哈哈哈——”

    会场的气氛突然放松了很多,大家吃饱了饭,却没有了继续吵架的兴趣。

    这场研讨会终于有了它本来的样子。

    而在会议上,经过大家的讨论,这台三厢轿车也在李学武的笔记本上有了雏形。

    PS:明天启程回家,母亲和爱人带着孩子直接飞东北,我先去天津拿车,然后开回去。

    所以明天从苏州到天津的火车上能写就更新,写不了也不会断更。

    不过后天开车回家一定会很累,就不写了,毕竟要开9个多小时,望谅解。

    等我回家以后好好更新。(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四合院之饮食男女不错,请把《四合院之饮食男女》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四合院之饮食男女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