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臣弟定不辱使命!

    他沉声道:“皇兄,此事非同小可。若敌真掌握火器之法,必为后患。臣弟愿亲赴工部,加紧改进火器,并调遣禁军进行试用。”

    朱元璋注视着他,缓缓点头:“朕正有此意。不过——”

    他语气一转,声音中带着隐隐担忧,“太子病重,朝中不少人心思不稳。朕知你与他事事相助,但你也须慎行,勿让人以为你有夺嫡之意。”

    朱瀚一怔,旋即拱手肃声道:“皇兄放心,臣弟一生一心向大明,向太子。若有半点私念,天诛地灭。”

    朱元璋注视着他许久,目光渐渐柔和:“朕信你。但世人未必。瀚弟,太子若能康复,是大明之幸;若有不测,朝局或生波澜。到那时,你须稳住天下。”

    朱瀚心头微震,心知皇兄此言非虚。

    朱元璋虽为铁血帝王,却最懂人心之险——而“托孤”二字,已在他言外。

    他沉声道:“臣弟明白。”

    出宫之时,东方微白。朱瀚立于宫门外,望着渐亮的天色,心绪翻腾。

    北地动乱、朝堂波澜、太子病重——局势正一步步逼近临界点。

    “王爷。”徐谦低声道,“此事恐非偶然。草原动乱或有人在背后煽风点火,若我猜得不错,怕是朝中有人暗通外敌,图谋不轨。”

    朱瀚目光一凛:“你是说,有人从京中泄露火器图纸?”

    “若不泄露,敌军怎会突然拥有火铳?”徐谦语气沉重。

    朱瀚沉默片刻,声音冷若寒铁:“传令锦衣卫——彻查工部及火器所之人,凡近期接触火器机密者,一一核查。任何人,哪怕是尚书大人,若有可疑——先拿后审。”

    “是!”

    与此同时,工部内,一名中年官员正神色慌张地收拾东西。

    他名唤魏仁达,工部郎中,原出自江南陆氏门阀。

    因技艺出众,被调入京中,主管铸造细务。

    然而,他面色阴鸷,手中紧紧攥着一块细布,里面似乎包着某种金属片。

    他环顾四周,见无人注意,悄然将那布包藏入袖中。

    可就在他转身之际,一只手轻轻按住了他的肩。

    “魏大人,天未亮,你这是要去哪?”声音平淡,却让人背脊发凉。

    魏仁达猛然回头,面前立着一个身披夜行衣的锦衣卫,胸前绣着金线飞鱼。

    “我……我只是去仓库查看火铳部件是否完备。”魏仁达勉强挤出笑容。

    “哦?”那锦衣卫淡淡一笑,“那为何袖中藏物?”

    魏仁达面色骤变,猛地一掌推开对方,拔腿欲逃。

    可还未迈出三步,寒光一闪,一柄短刀已架在他颈侧。

    “拿下!”

    几名暗卫瞬间上前,将他死死按倒在地。

    那布包滚落在地,散开后露出几枚刻着细密花纹的金属片,正是火器关键部件的模具。

    朱瀚得知消息,立刻赶来。看着那一地金属片,他面无表情,只问:“他供出什么?”

    “启禀王爷,魏仁达招了。他承认将火器图纸暗抄一份,准备交予陆允之。陆允之再转交‘商队’,送往北地。”

    朱瀚眼神一寒,唇角微动:“陆允之……好胆量。”

    “王爷,要不要立刻抓人?”

    朱瀚摇头:“不急。若立刻动他,只怕惊动后头的人。先放长线——我倒要看看,这条线能钓出几条鱼。”

    他转身吩咐:“将魏仁达秘密关押,封口,任何人不得外泄此事。”

    “遵命。”

    数日后,朱标的病情略有好转,能下床短行。

    朱瀚特地前往探望,带去火器成功试制的消息。

    “皇叔,听闻火器已大成,真乃大明幸事。”

    朱标面色仍显苍白,却神情中多了几分生气。

    “嗯。”朱瀚笑道,“你安心静养,这些事有我在,不会出岔。只是——”他语气一顿,低声道,“朝中有人暗动,我已盯上了。”

    朱标目光微变,声音微弱却坚定:“皇叔,小心行事。父皇最忌人心不稳,若朝中误会你专权……那便麻烦了。”

    朱瀚微微颔首:“我懂。但有些事,不做,天下便危。”

    二人相视无言,心意却尽在眼中。

    夜深时分,东宫外的花园寂静无声。

    一名宫女悄悄潜行,怀中藏着一封信,正要走出偏门,却被突然而至的冷光冻结了动作。

    “是谁派你送信?”锦衣卫的声音低冷,似从地底钻出。

    宫女惊恐地跪倒,颤声道:“是……是陆大人让我送……他说……太子殿下病情……须密报给他……”

    “陆允之……呵。”暗卫冷哼一声,取走信件。展开一看,字迹娟秀,却暗藏密码。

    送到朱瀚手中后,徐谦几息便解出——信中所述,竟是关于火器制造与太子病情的详细情报。

    朱瀚将信纸放入烛火中,冷光映入眸底:“看来,该收网了。”

    翌日清晨,朝堂之上。

    朱元璋端坐龙椅,面色肃然。百官列立,文武俱静。

    “陆允之、宋恕,近日你二人多次擅自调阅工部档案,可有此事?”朱元璋冷声问道。

    陆允之脸色骤变,强作镇定:“陛下,臣等只是为审查工部账目,绝无他意。”

    朱元璋冷笑:“审查账目?那为何你门下之人魏仁达偷取火器图纸,欲私送北地?”

    满朝震动,众臣惊骇失色。

    陆允之跪倒在地,声嘶力竭:“陛下冤枉!臣不知此事!”

    朱瀚上前一步,拱手奏道:“陛下,此案证据确凿。魏仁达已亲口招供,并言此举系陆允之暗示。臣等谨呈口供为证。”

    锦衣卫将供状呈上,朱元璋看罢,脸色铁青,冷喝:“来人——拖下,杖责四十,发锦衣卫狱!查清此案背后所有涉事者!”

    “遵旨!”

    陆允之面如死灰,被拖行而出,口中还在喃喃:“是你……是你害我……朱瀚——”

    朱瀚目不斜视,神色淡然。

    朝堂上风声鹤唳。众臣低头噤声,无人敢言。

    夜幕再临。朱元璋在御花园召见朱瀚。月光洒在石阶上,两人并肩而行。

    “瀚弟,这次若非你察觉及时,恐火器之秘已落敌手。朕该谢你。”

    “皇兄言重。臣弟为国为家,理所当然。”

    朱元璋微叹:“只是,朕也看得出,朝中势力蟠根错节,新法触动的,不止是门阀之利,更是旧秩序之根。朕年事渐高,日后大明还得靠你与太子。”

    朱瀚垂目:“臣弟必不负皇兄所托。”

    朱元璋望着那轮清月,沉声道:“朕欲立新军,以火器为主,号‘神机营’。由你暂摄统领,太子康复后再交还。此营须秘密筹建,不可惊动外界。”

    朱瀚心头一震,拱手拜下:“臣弟领命。”

    京城之中,工部的作坊内一片忙碌景象。

    朱瀚亲自坐镇,指挥工匠们改进火器。

    工匠们各司其职,有的打磨火铳的零件,有的调试火药的配比,每个人都全神贯注,不敢有丝毫懈怠。

    朱瀚看着眼前逐渐成型的火器,心中既有期待又有压力。

    这时,徐谦匆匆走来,低声说道:“王爷,禁军已调遣完毕,按照您的要求,挑选的都是身强力壮、反应敏捷的士兵。只是,这火器的操作需要一定的技巧,短时间内能否让这些士兵熟练掌握,还是个问题。”

    朱瀚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无妨。立刻从工部挑选一些技艺精湛的工匠,编入神机营,作为火器教官。让工匠们手把手地教士兵们操作火器,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他们形成战斗力。”

    徐谦点头称是,正要转身去安排,朱瀚又叫住他:“还有,神机营的组建要秘密进行,不可走漏风声。那些心怀不轨之人,说不定正盯着咱们的一举一动。”

    徐谦神色凝重:“王爷放心,我已安排锦衣卫暗中监视,若有可疑之人,立即拿下。”

    在神机营的营地中,新入营的禁军士兵们满脸好奇与兴奋。

    他们看着眼前摆放整齐的火器,眼中闪烁着光芒。

    一名工匠站在前面,拿着火铳,详细地讲解着操作方法:“这火铳啊,首先要装填火药,然后放入铅弹,再瞄准目标,最后扣动扳机。但是要注意,装填火药的时候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否则要么炸膛,要么打不出去……”

    士兵们认真地听着,不时提出一些问题。一名年轻士兵举手问道:“师傅,这火铳的射程有多远啊?”

    工匠笑着回答:“这新型火铳的射程比以前的要远不少,大概能有两百步左右。不过,要想打得准,还得多练习。”

    士兵们听闻,纷纷跃跃欲试。在工匠的指导下,他们开始进行实弹射击训练。一时间,营地中枪声不断,硝烟弥漫。

    朱瀚偶尔会来到营地视察,看着士兵们逐渐熟练的操作,心中稍感欣慰。

    他对身旁的将领说道:“这神机营乃是我大明的秘密武器,一旦成型,必能在战场上发挥巨大作用。你们一定要加紧训练,不可懈怠。”

    将领们齐声应道:“王爷放心,我等定不负所托!”

    一日,朝堂之上,一名大臣突然出列,向朱元璋奏道:“陛下,近日京城中流传一些谣言,说瀚王爷组建神机营,意图不轨,有谋反之心。”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众臣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朱元璋脸色一沉,冷声道:“何人如此大胆,竟敢散布此等谣言?可有证据?”

    那大臣微微一怔,随即硬着头皮说道:“陛下,这只是民间流传,虽无确凿证据,但空穴来风,未必无因。瀚王爷手握重兵,又掌控火器制造,不得不让人心生疑虑啊。”

    朱元璋听闻,脸色稍缓。他看着朱瀚和朱标,缓缓说道:“朕自然相信瀚弟的忠心。但朝堂之中,人心复杂,难免会有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瀚弟,你行事还需谨慎,莫要给人留下把柄。”

    朱瀚点头称是:“皇兄教诲,臣弟铭记于心。”

    那散布谣言的大臣见势不妙,正要悄悄退下,朱元璋却冷声道:“站住!你无端散布谣言,扰乱朝堂,该当何罪?”

    那大臣吓得脸色苍白,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陛下饶命啊!臣……臣也是听信他人之言,并非有意为之。”

    朱元璋冷哼一声:“来人,将此人拖下去,杖责二十,以儆效尤!”

    朱元璋立刻召集朱瀚和众将领商议对策。

    在御书房中,朱元璋面色凝重地说道:“瀚弟,北地战事紧急,你即刻率领神机营前往支援,务必击退敌军,保卫边境安全。”

    朱瀚拱手领命:“皇兄放心,臣弟定不辱使命!”

    朱标也关切地说道:“皇叔,此去北地,凶险万分,您一定要小心行事。若有需要,儿臣虽在病中,也会尽力为皇叔提供支持。”

    朱瀚心中一暖,笑道:“太子放心,臣弟自有分寸。您安心养病,待臣弟凯旋而归。”

    随后,朱瀚点齐神机营人马,带着精良的火器,浩浩荡荡地向北地进发。

    一路上,士兵们士气高昂,他们知道,这一战关乎大明的安危,也关乎他们自己的荣誉。

    当神机营抵达辽东边境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触目惊心。

    原本坚固的城墙多处破损,城外的村庄被烧成一片废墟,百姓们流离失所,哭声震天。

    辽王朱桂见到朱瀚,如同见到救星一般,紧紧握住他的手:“瀚王爷,您可算来了!这鞑靼人和元残部联军来势汹汹,我们边军已经苦苦支撑多日,若不是您及时赶到,这辽东恐怕就要失守了。”

    朱瀚拍了拍朱桂的肩膀:“辽王放心,本王既已到来,定不会让敌军再进一步。你且说说,如今敌军的部署如何?”

    朱桂连忙说道:“敌军在城外二十里处扎营,分为三个阵营,互为犄角之势。他们每日都会派小股部队前来骚扰,企图消耗我们的兵力和物资。”

    朱瀚听闻,沉思片刻后说道:“敌军如此部署,显然是想逐步蚕食我们的防线。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主动出击,打乱他们的阵脚。”

    朱桂有些担忧地说道:“瀚王爷,敌军有火器相助,我们若主动出击,恐怕会吃亏啊。”(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不错,请把《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