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朝堂之腐,亦是战场

    朱瀚微微一笑:“辽王莫要担心,本王带来的神机营,火器更为精良,操作也更为熟练。我们可利用火器的优势,在远处对敌军进行打击,让他们无法靠近。”

    当夜,月黑风高。一小股边军士兵悄悄摸到敌军营地附近,点燃了事先准备好的火把,向敌军营地投掷。

    顿时,敌军营地中一片混乱,喊叫声、马蹄声交织在一起。

    鞑靼首领巴图鲁被惊醒,他披头散发地冲出营帐,大声咆哮道:“怎么回事?是哪个不长眼的敢来骚扰我们!”

    一名士兵慌慌张张地跑来报告:“首领,是大明的边军,他们人数不多,但十分狡滑,我们一时难以捉拿。”

    巴图鲁气得暴跳如雷:“传令下去,全体出动,一定要把这些大明士兵消灭干净!”

    敌军纷纷涌出营帐,向边军士兵追去。

    然而,他们不知道,这正中了朱瀚的计谋。

    当敌军进入神机营的射程范围后,朱瀚一声令下:“开火!”

    顿时,火铳齐发,一颗颗铅弹如雨点般向敌军射去。

    敌军被打得措手不及,纷纷倒地。

    巴图鲁见状,大惊失色:“这是什么武器?怎么如此厉害!”

    脱脱不花也惊恐地喊道:“首领,这是大明的火器,比我们的还要厉害!我们快撤!”

    巴图鲁不甘心地看了看前方,但面对如此猛烈的火力,他也知道无法抵挡,只好下令撤军。

    北风呼啸,天际灰蒙,辽东的大地在寒风中如铁般凝结。

    破败的城墙上,旌旗猎猎,冰雪掩映着血迹。

    朱瀚立于城头,披着玄黑战甲,神情沉稳而冷峻。

    身后,神机营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火铳整齐排列,火绳微燃,空气中弥漫着硝烟与寒意交织的气息。

    “哨探回报,”徐谦快步上前,神色肃然,“敌军昨夜退却二十里,但今晨又在东南方向集结,大约五万之众,正由巴图鲁亲自率领。”

    朱瀚微微一颔首,眸光如刃:“果然不甘心。巴图鲁性情暴烈,却也狡诈,他必知夜袭受挫,意欲凭人数硬压。”

    “王爷,若他们发动全面攻势,我方虽有火器,但人少恐难持久。”

    朱瀚转头望向远方雪原,那是一望无际的白色荒原,如战场前的无声海潮。

    “人数之多,未必能取胜。火器之利,在于先机。今日,便让天下看看,大明新军,如何以千破万。”

    他目光扫过列阵的士卒,声音沉如钟:“传令下去——神机营分三列,前阵持火铳,中阵执连弩,后阵为弩炮。等敌军逼近三十步,火铳先发!弩手准备掩护,谁若退半步,斩!”

    “遵令!”

    号角声凄厉地划破寒空。

    日出未升,雪雾笼罩。鞑靼与元残部联军已压至视线之内,旌旗如黑潮翻涌,战马嘶鸣,战鼓震天。

    巴图鲁高踞马上,眼中闪烁着冷意:“大明那火器虽强,但终不过人造之物!我等以铁骑压之,看他们还如何放火!”

    脱脱不花皱眉劝道:“首领,不可轻敌。那夜所见火铳,威力非凡,若贸然冲锋,恐损我军锐气。”

    “放屁!”巴图鲁怒喝一声,“若惧怕火器,我们还打什么仗?所有骑兵——全军冲锋!用尸山堆尽他们的火!”

    号角骤起,十数骑先冲,随即千军万马滚动而出,如怒涛般扑向大明阵地。

    城头上,火绳燃至尽头。朱瀚高声喝道:“放——!”

    刹那间,雷霆乍响。

    火铳齐鸣,万点火光骤亮,铅弹破空,呼啸着掠过冰雪。

    前排冲锋的鞑靼骑兵如被无形巨锤击中,一排排坠马翻滚,鲜血染红了雪地。

    敌军虽惊,却仍继续前冲。朱瀚再令:“第二阵——齐发!”

    又一轮火光爆起,炮声轰鸣,雪原震颤。

    鞑靼人首阵已乱,战马惊嘶,尸体横陈。

    脱脱不花急呼:“快分散前进,避开火线!”

    巴图鲁却咬牙怒吼:“围城!绕后!给我攻上去!”

    鞑靼骑兵分两翼疾驰,意图从两侧绕过阵地。朱瀚早有防备,手中长枪一挥:“左翼三营,半转,放连弩——射!”

    万弩齐发,箭雨如暴风。鞑靼骑兵惨叫连连,血花在雪中绽开。

    徐谦喝道:“右翼敌军逼近三十步!”

    朱瀚冷声道:“火炮预备!”

    轰——

    三门火炮同时咆哮,炮弹在敌阵中炸裂,泥雪翻飞,碎铁与血肉混杂一片。

    敌军士气彻底崩溃,哀嚎与嘶吼交织成地狱般的合奏。

    片刻后,辽东雪原重归寂静。

    朱瀚缓缓放下手中指挥旗,冷风掠过他的铠甲,带起一阵低沉的金属响。

    “敌军退却三十里。”徐谦上前,语带激动,“王爷,咱们赢了!”

    “赢?”朱瀚神情平淡,“这只是开始。”

    他转头望向远方,目光幽深如渊。

    当夜,营中燃起篝火。士卒们欢声震天,笑谈着今日的胜利。

    朱瀚却独自立在帐外,看着漫天风雪,心中仍有隐隐不安。

    “王爷,属下刚查探完,敌军虽退,却未远遁。他们在二十里外扎营,似有援军。”徐谦低声道。

    朱瀚眉头一皱:“援军?可查明来历?”

    “尚不明,但所持火器形制与西洋铳相似。”

    “西洋铳?”朱瀚的心头一凛。那一瞬间,他脑海中闪过一个名字——葡萄牙。

    “看来,北地之乱背后,有外势之影。”

    徐谦沉声问:“王爷,若真如此,咱们该如何应对?”

    朱瀚缓缓抬起头,眸光中透出坚毅:“既然他们敢来,便让他们见识——何为真正的大明火器。”

    说罢,他转入帐中,展开一卷机密图纸。那是系统奖励的新式武器图——旋膛火铳。

    系统的提示声在他脑海中响起——

    【签到成功,奖励:旋膛火铳制造术(可提升射程与精准度)】

    朱瀚唇角微扬:“正好派上用场。”

    翌日清晨,神机营悄然行动。朱瀚命工匠昼夜赶制旋膛铳,同时派出轻骑侦查敌情。

    三日后,侦骑急返:“王爷,敌军果然增援,人数不下七万,其中西洋人三百余,皆持长铳,威力极大。”

    朱瀚目光冷峻:“好,正合我意。”

    他召集众将:“此战,需速战速决。敌人仰仗西洋铳,不知我军已有新式旋膛火器。今晚埋伏于雪岭之下,待他们夜袭时,一击必歼。”

    “是!”

    敌营中,巴图鲁正与一名金发碧眼的西洋人交谈。

    那人名叫安德烈,是从东海口登陆的西洋商贩,实为雇佣军头目。

    “我已教你们如何装填火药、瞄准射击,”安德烈用生硬的汉语说道,“若此战胜利,你们必须按约定,让我在草原建立商站。”

    巴图鲁冷哼:“只要能赢,我自会信守承诺。”

    安德烈狞笑:“那就看明日,你们的大明王爷,还能否笑得出声。”

    雪岭之上,朱瀚一行静伏。火绳微燃,风声呼啸。

    徐谦低声:“王爷,他们已动。”

    远处,敌军火光闪烁,正分三路缓缓逼近。

    朱瀚拔剑一指:“待其入谷!”

    寒风卷雪,夜色如墨。敌军踏入峡谷之中,忽听山上传来低沉的号角。

    “放火——!”

    瞬息之间,千铳齐发,旋膛火铳爆出刺目的火焰。子弹呼啸穿透夜色,精准击中敌阵前排。

    “轰轰轰!”三门火炮同时点燃,谷中顿成炼狱。

    安德烈惊骇欲绝:“这不可能!他们怎会有旋膛铳!”

    朱瀚策马上前,声音冷厉如霜:“你以为只有你西洋懂火?大明之术,岂能被外夷所夺!”

    他抬手,又是一轮齐射,安德烈身中数弹,仰面倒地。

    巴图鲁见状,彻底慌了。怒吼声中,他挥刀欲突围,却被火光吞噬。

    朱瀚立于高坡,披着未解的战甲,冰霜在他眉角凝成一线。

    他静静望着被焚毁的敌营,心中无喜无怒,只是一种深沉的寂然。

    徐谦上前,拱手道:“王爷,敌军彻底溃败。巴图鲁死于乱军,西洋人安德烈尸身也已确认。”

    朱瀚点了点头,淡声道:“命人收殓阵亡将士,立碑纪功。其余——清查俘虏,务必找到谁与西洋勾连。”

    数日后,凯旋的军队缓缓南归。沿途百姓夹道迎送,感恩声震天。

    可朱瀚心中,却愈发沉重。辽东虽平,但他清楚,这场乱战并非偶发。

    有人在北地引西洋火铳而入,有人散谣朝中生变——这些线索,如蛛丝般牵向京师。

    三日后,京城,奉天殿。

    朱元璋端坐龙椅之上,面色铁青。朝中文武尽皆肃立,殿中气压如山。

    一名御史跪地,高声道:“陛下,臣有奏章。瀚王虽在北地有功,但擅自调兵布阵,越制造炮,甚至在辽东设立工坊,恐有不臣之心!”

    “放肆!”朱标拍案而起,脸色惨白,却声音嘶哑,“皇叔为国死战,救辽东于危,竟被你污蔑?”

    御史却昂首不屈:“太子殿下,忠奸自有天理!辽东之战未奉圣旨,神机营新制火铳出于何处?天下军器,皆该归兵部管辖!若人人可造,岂非祸国?”

    殿中一片喧哗。

    朱元璋缓缓抬手,威势压下满堂喧嚣:“够了。”

    他眯眼看向那御史,语气平淡得可怕:“你说瀚弟擅权,有何凭证?”

    御史冷汗直流,却硬着头皮道:“辽东俘虏中,有人供认西洋火铳是由瀚王改制而得,甚至命人私设工坊,此举——”

    朱元璋抬手一挥,金案震动。

    “来人——将此人打入诏狱,待朕亲审!”

    殿中一片死寂。

    朱标忍着咳嗽,艰难行礼:“父皇明察,皇叔绝无他心。”

    朱元璋缓缓起身,走下龙阶。那一刻,他的声音低沉,却带着无比威严。

    “瀚弟若真欲乱朕之国,还需费心造铳?他若反,满朝还立得几个?”

    众臣俯首,不敢作声。

    御书房。

    烛火摇曳,朱瀚单膝跪地。朱元璋坐于案后,沉默良久。

    “瀚弟,你的功,朕都记得。但你也要记得,大明的权,不容一人独掌。神机营虽属你建,但终要归朝廷节制。”

    朱瀚低头:“臣弟明白。只是北地余党未尽,西洋人已插手。若我等不早作准备,恐有后患。”

    朱元璋眼神深邃,缓缓道:“你说有外夷干政,可有证据?”

    朱瀚将一份俘虏供词呈上,字迹潦草,却清晰写着“红发商人”、“洋铳火药”几个字。

    朱元璋看完,眉头紧锁,久久无语。

    “看来……天下未平。”

    朱瀚抬头,目光坚定:“皇兄,臣弟有一法,可防后患。”

    “哦?”

    “臣弟愿设‘帝国工坊’,由兵部名义统辖,实以神机营为骨干,集中研制新式火器与车铠,亦可兼训新军。此法既能防西洋夺术,又能壮我大明之威。”

    朱元璋沉思半晌,低声道:“此事,你可自行筹办。但不可独掌——太子须参与其中。”

    朱瀚叩首:“遵旨。”

    工坊初设于京郊,名曰“天机营”。由朱标监修,朱瀚掌制。

    厂房夜以继日地运作,铜铁叮当,火花照亮夜空。

    系统提供的蓝图在他脑海中浮现,他暗自指点工匠:“枪管螺旋,精磨至一线之差;铁轮运载,以绞盘代木辘。若能成,此火炮射程当倍增。”

    徐谦在一旁低声:“王爷,若此物成,天下再无人敢犯。”

    朱瀚却摇头:“若我大明真强,便要不止是武力。朝堂之腐,亦是战场。”

    次日,朝堂又起风波。

    刑部尚书上奏:“陛下,京郊工坊耗银万两,铁料不计其数,且军机重地,竟有异图者混入。此事若不慎查,恐为后患。”

    朱元璋眼神一冷:“冯胜。”

    冯胜出列,低声道:“启禀陛下,臣查得有人暗通海商,盗卖军料。此人自称奉命于……瀚王府。”

    殿中气氛骤凝。

    朱标面色苍白:“荒谬!”

    朱瀚缓缓转身,神色平静:“陛下,此事臣弟可查明真相。但愿父皇三日后再夺。”

    朱元璋凝视他片刻,终于道:“好,三日。”

    三日后,朱瀚携卷入宫。“启禀皇兄,贼人已获。”

    他抛下一迭文书,正中印着一枚外洋徽章。

    “此人本为辽东俘虏,被暗中放回,潜入我工坊,盗图售洋。背后主使——乃户部尚书蔡允。”(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不错,请把《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