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烽火照西京,铁马破川陕

    当人在遭受了从未经历过的打击之时,他们会陷入一种巨大的恐惧之中。

    这种恐惧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理智的堤岸,会让人的精神遭受重创,彻底陷入崩溃。

    就像西班牙人第一次将火器带到美洲之时,当印加帝国的士兵第一次看到。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与刺目的火光,浓白的硝烟从神秘的金属管中喷涌而出,空气中瞬间弥漫开刺鼻的硫磺气味。

    他们亲眼目睹远处的同伴应声倒下,伤口汩汩涌出鲜血。

    而夺去生命的却并非他们熟知的箭矢或矛枪,而是一颗看不见的、携带着死亡气息的微小弹丸。

    他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未知的事物让他们恐惧不已,也导致了他们的崩溃。

    顺军的军兵,比起印加的士兵,了解的更多。

    他们知道什么火铳,什么是火炮。

    然而,他们毕生积累的战争经验,却无法承载眼前这场钢铁风暴的万钧之力。

    当七百余门火炮同时轰鸣之时。

    当震耳欲聋的炮鸣声压倒了一切喧嚣。

    当无数炮弹划破长空时汇成的、持续不断的尖利呼啸时。

    当无数的炮弹呼啸而来,造成大量的毁伤之际。

    感受到灼热的气浪与死亡的碎片从身边呼啸掠过。

    这种毁灭的密度与效率,超出了他们想象的边界。

    在这天罚般的轰击下,他们身上的英勇,行伍间的纪律都显得苍白无力。

    曾经高昂的战意,如同被暴雨浇灭的篝火,迅速的从他们身上消散。

    士气,不可逆转的向着绝望的谷底急速滑落。

    孟塬镇一战,顺军主力尚未短兵相接,便在这前所未有的炮火洗礼中,彻底崩溃了。

    靖南军调集而来的七百余门火炮,彻底的摧垮了顺军的战斗意志。

    哪怕是这七百余门火炮,所能倾泻的炮弹密度,远不如一战之时一个炮兵团炮击。

    但是在这个时代,七百余门野战炮彻底排开同时开火,已经足够击垮这个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了。

    这个时代的军队,从未经受过如此猛烈的炮击,也没有躲在深挖的战壕之中。

    他们列着紧密的军阵,排布在原野之上,戍卫在营垒之间。

    顺军的崩溃,更大的原因,更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他们已经没有了任何的胜算。

    最先逃窜的是和硕特汗国的蒙古骑军。

    他们的战斗意志本身就不高昂,他们本来也只不过是为了优越的生活加入到顺军的阵营之中,他们从来都不效忠于李自成。

    而后便是羌族各部的兵马。

    他们原本也不过是因为想要扩张势力,才选择了和李自成结盟。

    但是局势越发的恶化,在战场之上顺军不断的溃败。

    靖南军的勇悍让他们恐惧。

    当和硕特汗国的骑军逃走之后,羌族各部的兵马也开始了逃窜。

    再之后,便是顺军之中那些被强征入伍的各地百姓,那些被迫归降的九边明军……

    兵败,如山倒。

    到了最后,溃败逃亡的人越来越多。

    李自成哪怕是竭力的控制,但是终究还是没有办法逆转局势,甚至险些被溃兵冲散。

    最终,李自成只能选择带着麾下还能控制的兵马踏上了逃亡的道路。

    十四万顺军的崩溃,只在旦夕之间。

    胡知义收到的消息远比身处孟塬镇核心战场的李定国更为迅速。

    当观测哨的军兵快马加鞭驰入大营,带着急促的喘息禀报顺军已现全线溃败之象时

    胡知义没有任何的迟疑,当机立断,命令各师的骑军当即出击。

    眼下孟塬镇外的顺军主力溃败速度,虽然远远早于胡知义的预估。

    各师的骑兵早已经完成了集结,他们的本来的任务便是在孟塬镇顺军阵线崩溃之际立即发动追击。

    因此当胡知义的军令传至,在第二防线待命的三万余名靖南军骑兵立即闻令而动。

    令旗挥动之处,铁骑洪流应声而起。

    无数马蹄踏过塬坡的平缓处,卷起漫天黄尘,如同铁灰色的潮水漫过刚刚经历血战的战场。

    后方溃败的顺军队伍中,大多数都是惊慌失措的步卒。

    他们丢盔弃甲,狼狈的奔逃。

    战马的奔腾之势远非人力可及,转眼间,骑兵的前锋已然逼近溃军的后队。

    靖南军铁骑如狂风般掠过战场,马蹄所过之处,卷起了无数细碎的雪泥。

    孟塬镇之战,李自成集结了所有的能战之兵,却在交战不过短短的两日之间败亡。

    正面战场,顺军败逃,胡知义遂挥师北进,进攻赵家渡。

    姜镶奉命渡河而击,两相夹击,赵家渡顺军大败。

    顺军主将刘体纯亡于阵中。

    靖南军斩杀顺军三千七百余人,余众顺军皆降。

    崇祯十六年,十一月初七。

    处于韩城的顺军制将军祁总管闻听李自成兵败,心神大乱。

    诸镇恐慌,营中军兵慌乱之下,逃散大半。

    祁总管无奈之下,递交降表请求归附。

    王辅臣受降表,尽收北上之顺军。

    同日。

    孟塬镇大战两日之后,三万余名靖南军骑军在陈鸣、陈永福两将的带领下,星夜兼程追击顺军溃兵。

    将士们马不停蹄,一路疾驰两百四十里,至黄昏时分,终于抵达西安城下。

    西安城内此时已经乱作一团,火光冲天,城中似乎并不宁静,似乎正在交战。

    城墙之上,不见顺军的玄黑色的旌旗,反而是出现了许多面红旗。

    守城军兵见靖南军的骑军抵达,竟主动打开城门,请求靖南军入城平叛。

    陈鸣、陈永福两人谨慎,为防有诈,派遣军兵先行接管城门,而后又派遣部份兵马进入西安城中。

    才知道李自成从孟塬镇一路逃窜,逃至西安,他没有丝毫的犹豫,带领兵马进入城中,直奔国库,带走了不少的金银,而后带领兵马便往西继续逃窜。

    让原本不少被迫归降的明军旧将心中萌生异志。

    这些将领暗中联合,企图围杀李自成,然而计划提前暴露。

    李自成惊怒之下,率先动手,只是这个李自成并没有平叛的想法,在带领大部分的兵马杀出围困之后,便直接往西而去,没有纠缠。

    但此时西安城中仍然有些许顺军的兵马在负隅顽抗。

    西安城中发难的一众明军旧将共同推举的主将,正是罗桂忠。

    罗桂忠的名字,很多人并不知道。

    但是陈鸣恰恰是知道的人。

    准确来说,只要是跟随着在汉中镇待的老人都知道罗桂忠的名字。

    罗桂忠原是西安前卫的指挥佥事,陈望最早在淳化之时,朝廷便是派遣罗桂忠领兵前来支援。

    罗桂忠靠着淳化的战功的分润,后面晋升为了西安前卫的指挥使,和他们搭上了线。

    当初陈望在汉中,整顿军器局时,缺乏工匠。

    也是走了罗桂忠的路子,买来了不少的工匠。

    罗桂忠借着和陈望的关系,战功的分润,一路晋升到了陕西都指挥使司的都指挥使。

    罗桂忠和陈望之间一直都有联系,关系也是十分的不错。

    李自成攻陷西安,明军败的太快。

    罗桂忠也陷在了西安,最后在李自成破城之后,罗桂忠投降。

    因为在陕西卫军之中颇有威望,罗桂忠又是主动投效,所以李自成留下了罗桂忠,任其为制将军。

    情报司后面联络上了罗桂忠,将其发展为内线。

    不过罗桂忠和姜瓖一样,并没有多少的实权,也没有能够节制任何的兵马。

    直到顺军惨败于孟塬镇的消息传来之后。

    一切都改变了。

    罗桂忠因为威望的原因被一众明军旧将推上了前台,在西安城内发动起义。

    双方就此在西安城忠爆发激战。

    在西安城内的情报司缇骑的协助之下,李自成逃出城后,罗桂忠也指挥军队勉强控制了大半个西安城。

    陈鸣、陈永福两人在和情报司的缇骑接触之后,得到了确切的消息之后。

    这才带领兵马重新接管了西安,派兵协助清剿城中的残兵。

    随后在得知了李自成没有留在西安的消息。

    陈鸣、陈永福两人在经过了短暂的商议之后,将西安城的城防重新交给了罗桂忠,再度领兵向西追击。

    十一月九日。

    陈鸣、陈永福两人领兵一路追击,追上了正在逃亡的李自成残部。

    李自成短尾求生,使谷可成领兵殿后拦截,双方爆发激战。

    陈永福阵斩谷可成,杀散其麾下的兵马,但是却又失去了李自成的踪迹。

    十一月十日。

    当李自成领兵抵达宝鸡之时,却是惊恐的发现,此时的宝鸡已经易主。

    左光先在初八日时,领兵攻破大散关,随后进军凤翔府宝鸡,初九日宝鸡府顺军守军开城投降。

    左光先也发现了正在逃亡的李自成。但是左光先并不知道孟塬镇的战局,误以为这是顺军派来增援凤翔府的部队,因此最开始只是谨慎的选择了闭城固守,并未主动出击。

    直至双方前哨稍有接触,左光先才从对方仓皇的行迹和涣散的队形中察觉异样。

    发现顺军的这支部队,更像是在狼狈逃亡。

    左光先在反应过来后,虽然立即派遣兵马出城拦截。

    然而,李自成抓住了这稍纵即逝的时机,在与左光先部队发生短暂接触后,根本不敢恋战,立刻率领核心部队绕城而过,继续向西亡命奔逃。

    随后不久,陈鸣与陈永福便率领风尘仆仆的追兵抵达宝鸡。

    得知李自成再度西逃,二人心中焦急,仅在宝鸡进行了短暂的休整,补充了些许至关重要的粮草辎重,便决意继续追击。

    左光先深知机不可失,当即将能够调动前方部队的兵符交予陈鸣,使其得以节制自己先前派出的追击骑军,统一号令,合力追剿。

    此后直至十一月十七日。

    一场跨越州府的漫长追逐在陇西大地上演。

    陈鸣与陈永福率军一路紧咬李自成残部,穿过了凤翔府,深入巩昌府西部,最终在巩昌府与临洮府交界处的漳县,再度追上了穷途末路的李自成。

    连番的追击,军兵不断的掉队,哪怕是经历了数次补给,最终跟上陈鸣和陈永福两人的靖南军骑兵已经不足一万五千人,余众都因为各种的原因停留在了沿途。

    不过李自成的处境更加的凄惨。

    他逃离孟塬镇到西安之时,收拢之后还跟着他的骑军有大概三四万人。

    西安动乱,仓皇出逃时,跟随他的部队已锐减至一万五千骑。

    宝鸡遭遇左光先拦截,一番冲突后又离散四五千骑。

    此后一路被靖南军不断追击、骚扰,又有四五千骑或死、或散、或降。

    最终在漳县被陈鸣与陈永福追上之际,李自成的麾下仅剩下不到五千余骑。

    追兵已至眼前,退路几近全无。

    李自成自知已无路可逃,被迫无奈之下,于漳县城北集结所有残兵,决意返身做最后一搏,企图凭借绝地反击杀出一条生路。

    混战之中,陈永福用箭射中李自成左目,李自成因此坠马。

    随从老营拼死遮挡之下,才最终抢回了李自成。

    但主将重伤坠马,使得顺军残部本就低落的士气彻底崩溃。

    战局也彻底倒向靖南军,陈鸣、陈永福趁势挥军猛攻,大败顺军。

    李自成麾下兵马死伤殆尽,最终仅余不足百骑残兵。

    仅余百骑,跟随着李自成逃入了临洮府和巩昌府中间的首阳山中。

    就此失去了李自成的踪迹。

    陈鸣和陈永福数次派遣兵马进行搜山,但是最终都无果而返,只能把守各处要道,谨防其脱逃出山。

    不过。

    无论李自成是生是死。

    都已经是对于如今大局起不到任何的影响。

    在陈鸣和陈永福一路追击李自成的时候。

    胡知义已经是率领大军光复了西安。

    闻听孟塬镇大败,陕西各省一众州县皆是传檄而定,毫无抵抗。

    而在四川,也已经传来了捷报。

    马祥麟于德阳的绵竹,也就是三国时期邓艾大破诸葛瞻的地点,率部大破刘宗敏所率领的四川顺军主力。

    顺军大溃,川西众土司闻听马祥麟兵临成都,尽皆慑服,俱递表文,声称永为大明之臣属。

    旬月之间。

    陕西、四川两省,俱以光复。(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风起明末不错,请把《风起明末》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风起明末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