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一份差点意思的粉蒸肉】(二合一)

    周沫沫欢欣雀跃,周砚同样打量着手里的这盘粉蒸肉。

    【一份差点意思的粉蒸肉】

    好家伙,连不错都没达到!

    那天在师父的监督下做了二十多份,算是学废了。

    哪里出了问题?

    调料比例没用对?

    还是米粉炒的不对劲?

    光从卖相来看,还不错啊。

    “这粉蒸肉看着好乖哦。”赵嬢嬢进来端菜,看着周砚手里的粉蒸肉夸赞道。

    “看着是多安逸,闻着也香。”赵红负责盛饭,跟着点头。

    “第一回做,估计差点意思。”周砚有点没底气,端着粉蒸肉往外走,等会再认真研究研究,看看是哪一步出了问题。

    众人落座,目光纷纷落在了那份粉蒸肉上。

    新菜,总是让人稀罕。

    特别是周砚做的新菜,总让人惊喜。

    “吃嘛,吃完给我反馈反馈这粉蒸肉的问题。”周砚笑着说道,先给周沫沫夹了一块肉和一块南瓜。

    “谢谢锅锅~”周沫沫说了一声,凑到碗边呼呼吹着热气,然后咬了一小口,眼睛一亮,嚼了嚼咽下,又补了一口,再扒拉一大口米饭,吃的津津有味。

    “肉软软的,粉粉的,好好吃吖~~”周沫沫抬头看着周砚,竖起了大拇指:“锅锅,你真腻害!”

    “那你多吃点哈。”周砚忍不住笑意,小家伙的情绪价值给的满满的,说话比狗系统好听多了。

    “嗯,粉粉糯糯的,咸香麻辣,味道确实好,特别下饭。”赵嬢嬢尝了一块肉,也是连连点头,扒拉了一大口米饭。,“好吃,就是感觉有点咸了。”

    “嗯,是咸了点,不过这样挺下饭的。”老周同志咬了一口肉,扒拉着米饭说道。

    周砚拿起筷子夹起一块粉蒸肉,米粉裹的很均匀,颗粒感看着也不错,咬了一口。

    肉的口感软糯,入口即化,米粉吸饱了肉汁鲜香,颗粒感分明,口感非常鲜糯,完全符合周砚的预期。

    但是……

    味道确实咸了点。

    咸味过于突出,以至于抢了鲜香的风头。

    周砚把嘴里的肉咽下,也忍不住扒拉了一口米饭。

    怎么说呢,口感没问题,味道不差,但确实差点意思。

    因为盐味重了,变成了一道特别下饭的菜。

    调味上出了点问题。

    周砚又吃了一口,细细品味后,基本锁定了问题关键。

    酱油要背锅。

    早上时间紧,临时起意做的粉蒸肉,所以用的调料是厨房现成的。

    调配料汁腌制肉片的时候,应该是酱油放多了。

    他用的咸红酱油应该比他师父用的更咸一点,上色已经够盐味了,再加了半勺普通酱油,问题就出在这。

    说到底,还是过于依赖配方,没有灵活做出调整。

    调整方向两个,要么买跟师傅一样的酱油,然后按他的比例来加,不容易出错。

    要么就是自己重新调味,一点点做尝试,用店里现有的酱油把味道调出来。

    周砚琢磨了一下,还是偏向于后者。

    不能学一道菜,配一个牌子的酱油吧?

    厨房调味品必须要简单,对每一种调料越了解,做菜的效率和调味的水准越高。

    “我觉得挺好吃的,下饭安逸,而且味道特别香,比上回去吃席的还要安逸些。”赵红吃的津津有味。

    “这个南瓜才安逸!好甜哦,又特别软烂,好吃!”李丽华也跟着点头。

    周砚尝了一块南瓜,这季节的磨盘南瓜,放了有一个月,甜的跟加了糖似的,吸饱了油香,一口下去,甜到了心尖上。

    真的好吃!

    “南瓜瓜,我还要~~”周沫沫抬头看着周砚。

    “给你夹。”周砚往她碗里又夹了两块南瓜。

    那么爱吃肉的小家伙,遇上了这南瓜,也完全没有抵抗力啊。

    虽然这份粉蒸肉没达到周砚的预期,但受到了大家的喜欢,连南瓜都不剩半块。

    周砚走到柜台边上,拿出笔记本刷刷写了几行问题反馈,主要集中在调味上,需要对酱油用量进行调整。

    刚反思完,纺织厂的下班铃声响起,也意味着周砚的上班铃响了。

    早上蒸包子的蒸笼,这会蒸着的是咸烧白,香味四溢,引得从工厂大门出来的工人不禁放慢了脚步。

    而热气腾腾的跷脚牛肉大锅,在这寒冬之中,更显诱人。

    随着天气变冷,跷脚牛肉的销量有所提升,这两天又悄悄上调了十碗供应量,都能卖完。

    连着忙碌了两个小时,店里最后一桌客人结了账,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周砚解了围裙从厨房出来,便瞧见一个穿着黑色夹克的年轻人把车停下饭店门口,走进门来,看着周砚微笑开口:“周师傅,我来跟你对接一下周三的晚宴菜单。”

    “好的,这边请坐。”周砚顺手拿了本子,引着林清往一旁已经收拾出来的干净桌子坐下。

    市经委的晚宴,周砚还是非常重视的,不容有失。

    林清是陈主任的秘书,二十出头,浓眉大眼,长相十分周正,坐下后,开门见山道:“这次的晚宴,接待的是有意向来嘉州投资的港商、澳商、外商,以及陪同的领导,市里非常重视,邀请了多位嘉州名厨前来共同操办宴席。

    经过我们的初步筛选和认真考量,希望周师傅能够在当天晚宴上负责雪花鸡淖和卤牛肉这两道菜,规模暂定三桌。”

    周砚略一思索,当即点头:“没问题。”

    林清又道:“为了保证食品安全,我们希望厨师们能够现场制作菜品,不知周师傅在这方面是否有困难?”

    “卤牛肉不行,卤牛肉必须在饭店卤。”周砚摇头,“我没法把我的卤水从饭店带到你们食堂,这不现实。”

    “无法克服?”

    “无法克服。”周砚态度坚决:“无论是中途倾撒,或是因为颠簸导致老卤水变味,都是我承受不起的后果。”

    林清思索片刻,点头道:“好,我会把这个情况反馈,如果需要派人当天来陪同你去采购牛肉,作为监督,不知你是否能够接受。”

    周砚闻言笑了:“那我倒是无所谓,只要你们的同志能接受五点钟到饭店,然后顶着寒风和我们去周村采买牛肉。”

    “五点……”林清愣了一下,旋即在纸上把时间记录下来,“好的,我会把这个情况反馈上去。”

    两人又简单沟通了几句,林清帮同事带了六两牛肉和六两卤猪头肉便回去了。

    “啥子情况,还要派人来监督?”赵嬢嬢疑惑道。

    “正常,这种事情,领导也害怕出问题,重视一些也不为过。”周砚笑了笑,并不在意,林清已经算是会变通的了。

    这任务还挺简单的,一个卤牛肉,一个雪花鸡淖,两个菜,简简单单。

    看来这次的宴席,应该汇聚了嘉州的顶级大厨们,不知道孔派有哪些人会到场,孔庆峰多半在受邀之列。

    挺好,他就当去长长见识,看看真正的高端川菜筵席是怎样的。

    他这菜单上的菜,以下饭菜居多,高端宴席估计不是很看得上。

    雪花鸡淖他没上菜单,倒是被选上了,可见他们确实有了解过他的情况。

    卤牛肉能入选,应该是前两天他们来店里吃过,觉得还不错。

    相比猪头肉和卤肥肠,卤牛肉确实高雅一点,作为一个冷盘还不错,被选上了。

    设宴招待港商、外商,口味上估计会偏向于清淡。

    这类宴席,一般吃的是场面饭。

    真要上几个下饭菜,一群西装革履的商人和领导,端着碗,拌着麻婆豆腐,库库炫饭,那就算是有点失控了。

    当然,这毕竟不是国宴,又在嘉州,也可能会上几个地道的川菜。

    周砚把小本子放回柜台,和赵嬢嬢打了声招呼,推着自行车出门去买蒸笼。

    蒸笼太少,做好的包子没地方放,还得四处倒腾,有些麻烦,不如多买几个蒸笼,这样切换起来也更方便些。

    而且包子只卖早上上班高峰期那一个多小时,出餐效率必须要有保证。

    不然工人上班时间一到,没来得及蒸的包子就砸手里了。

    何二毛还能骑着三轮车把包子拉去其他地方卖,他们连三轮车都没有,根本没地方销。

    “你这生意这么好啊?又买八个蒸笼?”胡天磊帮着周砚把蒸笼绑到自行车后座上,有些咋舌。

    “没办法,就这实力。”周砚笑着摸出钱夹把钱给他。

    胡天磊点头:“是有实力,我都听说了,你这饭店生意比国营饭店还好,要是你周日营业,国营饭店都被你搞垮丝。”

    “这锅我可不背哈,国营饭店跟我不是一个路子的,我就是挨着纺织厂做点小买卖。”周砚连连摆手,骑上车走了,他可不想平白遭国营饭店嫉恨。

    “滑头这方面,跟他师父差不了好多,不愧是师徒。”胡天磊笑了,目送周砚的自行车离去。

    回到饭店,周砚把蒸笼清洗、蒸煮、上油,忙活了两个小时,把八个蒸笼给打整出来。

    “老板,弄这么多蒸笼,明天要做多少包子?”李丽华走过来,看着周砚问道。

    “明天做三百个,尽量保证让想吃包子的客人都能吃得上。”周砚把蒸笼摞好,微笑说道。

    明天周六,干完就可以休息一天。

    周砚已经决定,写个公告,从本周开始,周日不再营业,也不接受预定。

    周一到周六已经够累了,钱是挣不完的,还是要有一天休息日让身心都好好恢复一下,也好腾出时间来处理一些饭店经营之外的事情。

    周砚年轻,哪怕不休息也能撑得住。

    但赵嬢嬢和老周同志他们不年轻了,工作六天,休息一天,能够一定程度的缓解疲劳感。

    这点对于可持续的工作很重要。

    再黑心的资本家,也得给人放周末啊。

    周砚跑了一趟供销社,进门直奔柜台,朝着正在柜台后边织毛衣的售货员问道:“同志,有闹钟吗?”

    “闹钟?”女售货员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女人,抬头看了眼周砚,“有倒是有,你买得起吗?要二十多块钱呢。”

    “什么牌子的?能让我看看吗?”周砚拿出钱夹,微笑问道。

    售货员看了眼钱夹,这才把手里的织了一半的毛秋裤放下,起身从柜台上方拿下来一个盒子,小心拆开,拿出一个圆形的闹钟放在柜台上:“只许看,不许摸啊,这可是钻石牌的闹钟,上海钟厂生产的,二十五块五。”

    周砚看着那巴掌大的圆形闹钟,外边一圈绿色的铁壳,底下有两根支脚,正上方是两个铁铃铛,中间一个小锤子,经典的双铃闹钟。

    表盘上有个老母鸡带着两只小鸡,中间偏上方有一个钻石的标,下边写着上海钟厂的字样。

    柜台前正在挑选东西的客人,纷纷看了过来。

    二十五块钱一个的闹钟,这价格可贵了。

    “这个我要了,不过我得试试它会不会走。”周砚从钱夹里抽出两张大团结,和五块五的零钱放在柜台上,拿起闹钟拧了两圈发条。

    秒针开始一下一下跳动,闹钟也随之发出了咔哒~咔哒~的声响。

    声音很清脆,似乎能感受到齿轮转动的机械感。

    最有意思的还是那老母鸡的脑袋,跟着低头一啄一啄的,活灵活现。

    供销社是没有讲价空间的,周砚也懒得费这个口舌,免得还被售货员打一顿。

    开始卖包子,闹钟就成了刚需,到了时间不起来揉面、发面,今天的包子就做不成了。

    二十五块贵了点,但这闹钟拿在手里冰冰凉凉,沉甸甸的,质感相当不错。

    “行,就要它了。”周砚把闹钟装回盒子里,和售货员说道。

    “你倒是爽快。”售货员有些讶异,拿起柜台上的钱清点了一遍,然后写了收据递给周砚,“好了,你可以拿走了。”

    “谢谢。”周砚揣上发票和闹钟便出门去了。

    “二十五块的闹钟,说买就买,这年轻人好有钱哦。”

    “就是!我一个三角钱的发箍看了三回,都没舍得买。”

    “那不是纺织厂门口的饭店老板周老板吗?他家饭店的生意好得很,卤菜一天卖上百斤,买个闹钟对他来说不算啥子。”

    “个体户这么挣钱啊?骑着自行车,带着手表,揣着皮夹,随手买闹钟!现在真是变天了哦!”

    “不挣钱,能有那么多领导放着官不当要下海吗?种地才是没得出路,等过了年,我都准备跟我表姐去鹏城打工了。”

    供销社里的客人们议论纷纷,言语间满是对周砚的羡慕。

    “锅锅~锅锅~你手里揣了个啥子?”周沫沫在门口荡秋千,看到周砚回来,满是好奇的问道。

    “小鸡啄米闹钟。”周砚抬手亮了一下,推着自行车进了门。

    “啊?什么?”周沫沫也不玩秋千了,小心爬下来,跟着跑进了店里。

    “闹钟。”周砚刚把车停好,见她迈着小短腿屁颠屁颠跑进来,笑着把闹钟放在桌上。

    先前拧了发条,秒表还在继续跳动,小鸡也跟着低头啄米。

    “哇哦!会动的小鸡!”周沫沫爬上凳子,趴到桌边瞧着,满脸惊讶。

    “买了个闹钟?花好多钱啊?”赵嬢嬢跟着凑过来,同样一脸稀奇,“早上这母鸡自己会叫啊?”

    “叫起来啥子动静?”赵红跟着好奇问道。

    乡下可没这稀奇玩意,都是靠左邻右舍家养的大公鸡打鸣起床的,家里能挂个钟表都算不错的了。

    “我调给你们听个响嘛。”周砚拿起盒子,把上边的说明书认真看了一遍,然后把闹钟调到了三分钟后。

    他可是会玩智能机的,摆弄个闹钟简直太简单了,手到擒来。

    叮铃铃~~~

    三分钟到后,清脆的铃声随之响了起来。

    “还真会响!”

    “声音还多清脆,这个小东西真不错!”

    众人满眼欣喜的瞧着那闹钟,眼里除了惊讶,就是稀罕。

    “这小鸡叫的好响啊~~”周沫沫捂住了耳朵,“好腻害!”

    “不晓得时间准不准,看着还是不错的。”老周同志也是左看右看。

    “早点晚点也无所谓,不差那三五分钟的时差,有了这个,老汉你就不用再担心我睡过头了,你只管安心睡你的觉。”周砚把闹铃调开,笑着说道。

    “要得。”老周同志点头,他早起对周砚也确实没啥用处。

    ……

    第二天早上,周砚是被藏在被窝里的闹钟叫醒的。

    铃声有点闷,但附带一定的震动和声音,足以把周砚从睡梦中唤醒。

    并且避免了刺耳的铃声,把他突然惊醒,那太心悸了。

    关掉闹钟,周砚翻身起床,套上衣服,便直接出门下楼。

    早起第二天,身体明显适应多了。

    刷牙,再用冷水洗了一把脸,人立马就清醒了。

    今天准备卖三百个包子,那面粉就得按三百五十个准备,留够五十个失败余量。

    周砚刚把面和好,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周砚快步走到门前,隔着门缝先往外瞧了一眼,这才拉开门栓。

    门外站着的正是章老三,旁边停着一辆三轮车,车上装着七八个猪头,还有一背篼的猪肉。

    “周砚,肉给你送来了,你验收一下。”章老三笑着说道。

    “要得。”周砚从他手里接过手电筒,对着车上的猪头一个个照了过去,品质都符合要求。

    再看背篼里的肉,也都是按照他的要求切分和挑选的,品质大体上都还算不错。

    周砚挑出一块五花肉道:“这块三线太肥了点,特别是这半边,吃了会很腻人,你拿回去给我换一块均匀些的,等会我老汉儿去卖肉回来再顺道带回来嘛。其他都还不错,直接下货嘛。”

    “要得,这边我没注意到,我回去给你重新换一块。”章老三点头应下,开始往店里搬肉。

    周砚对章老三的信任等级提升了,开始让他上门配送鲜肉。(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1984:国宴,你就煮颗白菜?不错,请把《1984:国宴,你就煮颗白菜?》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1984:国宴,你就煮颗白菜?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