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章 我们推举大明担任两圣地监护!

    吴王府里,不断有人离开。朱文奎和道衍和尚站在门口,和大家告别。

    等客人离开得差不多了,杰士卡队长也从府里走了出来,上来就问道:“大师父,您上次吩咐邀请的客人,这几天都来了一趟了。还需要喊其他人么?”

    “不用了,这些就够了。”道衍和尚回答。

    “其实主要是想招待那几个天方教的代表。”朱文奎告诉他:“早之前,他们来这边的时候,台吉就给我说过,让我们好好招待他们。现在正好把事情一起谈妥。”

    “为什么我们王府要招待天方教代表?”杰士卡队长还是有些奇怪:“罗马人天天和天方教打交道,南方的行省还有不少天方教信徒,他们去和人家谈判,还可以理解。我们这边,就完全没有关系了吧?波西米亚也没几个这种人啊。”

    “不是为了我们王府。这个事儿也是给别人帮忙的。”朱文奎告诉他:“之前康兄弟开会的时候,没喊你们军队那边的人来参加,所以你可能还不太清楚吧。”

    “埃及的马穆鲁克政权,不止有军事和政治职能。在天方教世界,他们也有宗教上的义务——当然,也有对应的权力。”

    “在萨拉丁的时候,埃及就通过远征,得到了阿拉伯半岛西部地区的宗主权。他因此开始使用‘两圣地的监护人’这样的头衔。后来占领了耶路撒冷之后,三座圣城就全部处于阿尤布王朝的统治下了。”

    “马穆鲁克王朝继承了之前的疆域,而且还有进一步的扩张。所以,他们始终宣称对几座圣城的监护权。虽然因为统治松散,这几个地方实际上都处于自治状态,但还是一直在坚持这个称号,以此行使宗教权力,对其他地区施加影响。”

    “古话说,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在这边也是一样的么。”道衍和尚点点头:“需要坚持这些,才是一个正常朝廷的反应啊。”

    “是的。而且,和其他名号一样,除了名头本身,这种称号也有一些对应的形式和礼仪。”朱文奎说:“比如,麦加的天房,使用一种叫‘基斯瓦’的黑色绸布覆盖,每年需要进行更换。据说,阿尤布王朝末期的女统治者舍哲尔·杜尔,为了弥补自己的身份导致的合法性缺失,设法获取了这个布料的专供权。从此之后,每年都要派商队去麦加,把基斯瓦带过去。历代马穆鲁克统治者,也在履行这个职能。”

    “地中海这边,也有几个丝绸生产中心,其中之一就在亚历山大,因此供应起来就比较方便。但现在,大秦占领了沿海的丝绸产地,马穆鲁克政权风雨飘摇,眼看着是要完蛋了。所以,现在的问题是,谁来继任这个圣地监护人的位置?”

    “罗马人不行么?”杰士卡队长问:“耶路撒冷实际上也被罗马人控制了。加上这两处圣地,罗马才是新的统治者吧?”

    “理论上是这样,但很多人还是不能接受。”朱文奎摊摊手:“主要是,之前也没有拜上帝教国家,去当天方教教监的事情。大家可能还是思想转不过来……”

    “不过这个位置,总不能一直空着。别的不说,每年的朝觐仪式都还要举行呢,下次的丝绸,到底谁来给?不管是亚历山大的哈里发,还是掌管圣地事务的谢里夫,都一早就意识到了问题。决战刚结束的时候,就派了使者来询问了。”

    “那他们准备怎么办?”杰士卡队长有些好奇。

    “汗廷其实不想管这些事情,康兄弟倒是想插手,但王师父他们都觉得,现在就去管有些操之过急,至少得等这一阶段的事情结束之后再说。”朱文奎回答:“罗马的敌人很多,一圈都是,因此一直在试图少惹麻烦。之前,军团都路过耶路撒冷了,也没有要求把那里直接纳入管辖。红海对岸的两圣地,应该也是差不多的。”

    “哎?原来他们还不想要啊。”杰士卡队长意外地说:“我以为就是谦虚下呢。”

    “自己没准备好的话,这种地方就成了烫手山芋了。”道衍和尚说:“他们最近要搞的那个国教会议,我感觉就有点意思,能看出来是在解决这个问题了。不过,现在确实不是所有事情都一股脑推进的时候。一下牵扯太多,也确实容易坏事。”

    “所以,他们商量到现在,决定推举一位在宗教和世俗方面,都有足够声望,能被所有人接受的人选,担任新的监护人。”

    “是谁啊?”杰士卡队长连忙问。

    “我爹。”朱文奎有些哭笑不得地说。

    “啊?”杰士卡队长一时都反应不过来了:“他也不是天方教的人士吧?”

    “是不是天方教,目前已经不是最大的问题了。按开罗那边,当地教士们的说法,首先是赶紧把人选确定下来,防止那些完全不能接受的人选,也跑来宣称。”朱文奎回答。

    “现在,和两圣地近一点的大国,一共就两个。其中一个是罗马,另一个,则是刚刚打败札剌亦儿王朝、占领巴格达的黑羊王朝。”

    “你还记得我们南征的时候,会议上说的,要大家提防的风险么?其中一个,就是他们这伙人。在我们行动期间,他们很可能打出宗教名义,对侧后的耶路撒冷下手,或者向南派出分遣队,前往两圣地。好在沙哈鲁那边帮忙牵制,他们内部也没完成消化,因此只是喊个口号,并没有实际行动起来,骚扰我们。”

    “黑羊王朝至少是个天方教政权吧,对天方教圣地来说,他们来保护,不是更好么?”杰士卡队长问。

    “问题就在这里。”朱文奎说:“他们确实是天方教政权——但是是什叶派的。”

    “呃……”

    “天方教内部,有不少恩怨情仇,比拜上帝教这里都劲爆多了。”朱文奎摇摇头:“具体情况很复杂,总之就是——哪怕罗马实际上是异教政权,但控制那里之后,其实也不会做什么。出于政治目的,还会给当地额外的保护。但是,如果是名义上的教友打进来,就不好说了。”

    “之前圣地遭受的最严重的破坏,可都是教友造成的。那会儿还只是单纯的内战呢。现在要是让阿里追随者又打回来了,乐子可就大了……”

    “康兄弟给我说过,他们这边并不是找不到可以出来接这个活的盟邦君主。比如那位梅尔特姆姑娘,就有好几个亲戚,都是附属于罗马的小邦国君,可以来承担这个任务。但是,她那些土库曼亲戚,也都是什叶派。而人家埃及那边,已经明确给出了共识,哪怕不得已让给尔萨追随者,也不能放阿里追随者进来。这些想法,就只能放弃了。”

    “不过,道衍师父给大家建议说,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那么找不相邻的,其实也可以。他们不会直接干涉当地的局势,也不会影响原本这种半自治的状态。所以,大家就觉得,其实也是个挺好的主意。”

    “他们想要的就是这种状态啊。”道衍和尚也帮着解释道:“目前,远一些但是有联系的大国,可选的大致有三个。理论上,最合适的,按理说是帖木儿汗国。但当地人也不怎么喜欢他们,可能是当年被老皇叔打出心理阴影了。现在沙哈鲁也没有向西开拓的意愿,不想管这边的事情,所以,就排除掉了。”

    “剩下两个,就是元明两家。他们至少都不是异端,也不是打了许多年仗的拜上帝教。虽然没有任何宗教方面的加成,也不是相同信仰,但相比上面这一群,已经好接受多了。不过既然找个异域有威望的人,当然要找一个最大的。所以,我们很快就说服大家,就找大明得了。”

    “呃,我一开始觉得这个结果挺荒诞的,但这么分析下来,还挺有道理的?”杰士卡队长也被他俩搞晕了。

    “其实本来设想的是爷爷。大家觉得,他才是最合适的。不过那边离得太远了,请示一圈都得好久,总不能擅自做主,答应下来。”朱文奎说道:“所以,我们这边就先帮忙接下来,之后再慢慢说。”

    “吴王现在也不在啊。他们急不急?要不要等他来批复,再说后面的事情?”杰士卡队长问。

    “哦,这倒是无所谓。”朱文奎摆摆手:“这边我就可以自己做主,答应下来了。”

    “啊……”

    杰士卡队长总觉得,这样是不是又有点不尊重吴王了。不过他俩看起来主意已定,那应该也没什么问题。所以,他点点头,就拿起名册,准备离开。

    这时,唐赛儿从街角转了出来,一边朝这儿挥手,一边喊道:“奎哥!你妹妹来找你了。”

    “啊?她不是跟着我娘去拜访可敦了么?这都能自己跑出来?”朱文奎瞬间就觉得头大:“这家伙怎么一点都不听话……”

    “不是那个妹妹。”唐赛儿说着,把一个年幼小女孩牵了出来:“这好像又是一个。你家的家臣,把她从法国带过来了。”

    “啊?我爹又干了什么?”朱文奎一下觉得头更大了。

    “他说,当年你们寄宿在人家家里,还把女儿交给她家人照顾,所以作为回报,就也认了她家新生的闺女当干女儿,让他们把孩子养大一点,就送到他这里上学。”唐赛儿告诉他:“现在人家孩子能独立生活了,她家人就找到那边的官吏,把孩子送过来了。”

    “我本来要去找吴王的,但大家都找不到他!”小女孩看起来也有备而来,给他解释道:“齐伯伯说,让我们先来这里,找世子哥哥!我就过来了!”

    “哦,这样啊。”朱文奎松了口气:“那你是?”

    “我是栋雷米村的让娜,让娜·达尔克。”小女孩大声回答。

    “又一个让娜,天哪……”朱文奎感慨了起来。(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不错,请把《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