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林是真不知道这段背景,否则他绝不会一头撞向南墙。他完全可以另辟蹊径,选择其他题材,毕竟可供创作的小说题材多如繁星,为何偏偏死死揪住这一个不放呢?
《三体》的创作进展神速,因为这部小说主要依赖回忆,需要改写的部分极少。高加林独自一人,安静且无人打扰,只需埋头苦写。仅仅一周时间,初稿便已初具雏形。
然而,高加林自己知道,初稿问题也不少。
叶文洁在动荡年代的经历被写得过于虚幻,缺乏真实感,这需要高加林深入接触那些有过类似上山下乡经历的知青,从他们那里获取更详实、更真切的故事素材。
此外,智子展开、宇宙航行、三体问题以及“古筝计划”中的纳米细丝等技术问题,都是高加林的短板。他自己都理解得模模糊糊,更别提详细深入地描绘了。
尽管如此,一本二三十万字的长篇小说,仅用一周多时间便一气呵成,这种惊人的写作速度令人咋舌,高加林自己也忍不住为之自豪。
但如此高强度的写作,身体自然要付出代价。他的腰酸背痛,手腕酸麻,眼睛也干涩得难受。
刘巧珍虽忙于自己的歌唱学习,却一直默默关注着高加林。在丈夫写作时,她不敢打扰,只能将担忧藏在心底。
如今初稿告一段落,她终于忍不住抱怨起来:“加林哥,咱们现在不愁吃不愁穿,家里还有了大彩电。你写作能不能别这么拼命,悠着点,慢慢来不行吗?看看你现在的身体,都成什么样了?”
刘巧珍一边为高加林揉着手腕,一边心疼地嘟囔着。
高加林也知道自己这么做有些不当,但前世养成的习惯,一旦灵感来袭,他便全神贯注,完全顾不上外界的一切,身体更是被抛诸脑后。
他知道自己理亏,只能陪着笑道歉,哄着刘巧珍开心,并举手发誓说以后再也不这样拼命写了。经过一番赔小心哄劝,刘巧珍终于停止了抱怨。
高加林自己清楚,这个誓言并没有那么严肃,因为这是他前世作为写手的通病,早已深深刻在灵魂深处,想改谈何容易!
然而,世事无常,高加林很快便遭遇了写作生涯中的第一次重击。这一击让他心灰意冷,很久都提不起写作的激情。此后,即便再次提笔,也已是物是人非,写作的冲动与激情早已大不如前,更不会像之前那样一周就写出二三十万字。
没想到,他在刘巧珍面前发的这个誓言,竟然就这么无意间坚持了下来。这对他来说,也是始料未及的。
高加林刚刚把《三体》小说的初稿弄了出来,就接到了《当代》杂志社朱主编的电话。
“小高呀,怎么?这几天急坏了吧?”电话一接通,朱主编就在电话那头笑呵呵地问。
其实高加林并不着急。《兰花花》这部小说题材得天独厚,文笔也比《涌泉》更胜一筹,他对自己信心十足,自然没有当初投稿《涌泉》时的忐忑。
但他情商很高,知道要顺着别人说话,于是连忙笑着回应:“可不是嘛,朱大哥,这些日子我吃不好睡不好,心想着稿子怎么也应该寄到了,怎么都没回音呢?难不成是我写得太差,让您为难了?”
“哈哈!”电话那头的朱主编笑了起来,解释道,“小高呀,你可真是小瞧自己了。恰恰相反,这本《兰花花》写得太好了!题材新颖,人物鲜活,文笔也凝练传神。文坛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出彩的妇女形象了。兰花花坚强乐观,温柔且强悍,巾帼不让须眉,形象实在太传神了!”
“嘿嘿!”高加林也笑了,“朱大哥,谢谢您的夸奖。听您这么一说,我心里的石头算是落了地。既然小说没啥大问题,那我什么时候去社里改稿呢?”
“呵呵,”朱主编笑着说,“之所以这么久才给你打电话,是因为这篇小说写得很好,基本没啥要改的地方。一些小疏漏,我已经帮你改好了。小说已经定下来在下一期发表,稿费和样刊很快就会寄给你,你不用再跑一趟了!”
“哎呀,那太好了!”高加林一听不用再跑首都,顿时乐开了花。
去杂志社改稿虽然包吃包住还报销路费,对大部分作家来说是美差,但高加林可受不了坐二十几小时绿皮火车的罪。首都他也去了好几回,该逛的都逛遍了,实在没兴趣再去。
“我就知道你这小子懒得过来,刚娶了漂亮媳妇,日子过得蜜里调油,哪舍得分开呀!”朱主编调侃道。
“哈哈,还是朱大哥了解我!”高加林哈哈大笑。
“行了,你不来也好。在家也别浪费时间,好好构思下一部小说吧!”朱主编的话题基本说完了,最后便习惯性地催稿一句,就准备挂了电话。
但他没想到的是,高加林手头还真有一个刚刚写完的小说初稿。
不过,高加林可没打算现在就说出来。作家和主编向来是“你急我不急”的关系,作家如果太勤快,就会被主编当成待宰的牛羊。长势快的韭菜总是被一波又一波地收割,高加林可不想当那棵韭菜。
于是他笑着回答:“您还别说,我的确在构思下一部小说,已经有一些思路了,大纲也差不多出来了。”
朱主编一听,顿时来了兴趣,电话也就不挂了,他追问道:“哦,实在太好了!能否给我说说你打算写一部什么样的小说?”
高加林于是把《三体》的内容大概描述了一下。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刚说到开头部分,朱主编就忍不住打断了:“小高,不管是作为主编还是作为大哥,我都要劝你一句。科幻小说写不得,就算是写出来也找不到地方刊登。别的不说,我们《当代》杂志社绝对不会刊登科幻小说的。”
朱主编说得斩钉截铁,让高加林感到十分诧异。的确,科幻小说相比传统文学似乎有些“上不了台面”,但也不至于被鄙视到这种程度吧。
高加林惊讶地问:“什么情况?朱大哥,我这本小说虽然带有一些科幻色彩,但主要还是展现大时代冲击下个人命运与整个文明息息相关的宏大主题。我觉得还挺好的。”
朱主编见高加林似乎什么都不明白,语重心长地劝说道:“小高,你还年轻,有些事情你不太清楚。也许再过 10年、20年,科幻小说会有更好的地位。但现在,绝对不行。听大哥一句劝,换个题材吧,写科幻小说是没有前途的。有些事情你可以自己去查一查,查完后你就明白了。”
高加林挂了电话,心中既沮丧又失望。《三体》这样的鸿篇巨制,居然在这个时代如此不受待见,简直让他难以理解。自己辛辛苦苦付出的激情和心血,瞬间化为泡影,让他心灰意冷。
然而,当高加林翻看了一些过往杂志和报纸后,终于明白了朱主编为何如此语重心长地劝他放弃科幻小说。的确,现在这个时代,科幻小说的地位甚至不如武侠小说和儿童文学,根本没有市场,更没有前途。
高加林彻底放弃了,既然大环境如此,自己又何必执着呢?有这闲工夫,不如多写几章《大唐双龙传》。至少写起来不费劲,还能快速赚到钱。(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