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马达加斯加之战(中)

    拉马罗松·安德里安贾卡是伊梅里纳王国的名将,他所在的土堡其实在马达加斯加当地人看来是一座土城。

    为了修建这座土城拉娜瓦洛娜一世动用了上万人,足足用了三年时间才完工。

    修建这座土城的目的就是为了对抗欧洲人的火炮,在之前和英法的战斗中伊梅里纳王国见识到了火炮的威力。

    哪怕是最强壮的勇士拿着盾牌也无法阻挡炮弹伤害他们的将军,所以拉娜瓦洛娜一世不计代价地完成了这座土城。

    拉马罗松·安德里安贾卡本人对其也是相当有信心,并且曾经多次让英法俘虏使用大炮对其进行轰击测试。

    英法带来的火炮并不能有效击穿墙体,哪怕薄弱部位被击穿也只是留下一个小洞,而且修补起来并不费力。

    拉马罗松·安德里安贾卡命令俘虏反复测试土城强度,直到他们毫无办法之后才将其斩首或是丢入矿场。

    于是乎他便放心大胆地带着自己的王牌躲进了土城,然而他所不知道的是之前那些英国人和法国人带来的大多都是2磅炮和3磅炮。

    这些火炮本来就不是用来攻城的,所以对墙体的伤害有限。

    其实这也不能怪英法,奥地利帝国的步兵炮完成之前打土著的时候也喜欢带小炮,毕竟土著国家通常交通环境都很差,而且通常都是土墙和木篱笆根本毫无用武之地。

    真带着几门重炮遇到沟沟坎坎都是问题,万一落在大陷坑中就只能当场报废。

    重炮对于后勤和机动性来说都是灾难,所以奥地利帝国通常会使用步兵炮+火箭弹的组合。

    这一次考虑到可能会进攻伊梅里纳王国的首都,由于对其的情报十分有限,为了以防万一远征军带上了超重型攻城火箭。

    超重型攻城火箭近百公斤的载药量,威力完全不是英法那些2磅炮、3磅炮能碰瓷的。

    (通常来说这个时代的火箭载药量不会超过20公斤,因为再重就会影响射程,如果真弄个两三百公斤的火箭多半飞不起来或者只能飞行几十米。

    这是材料学和火药技术不行,在此时几乎无解。

    载药量超过20公斤就会被定义为超重型火箭,一百公斤重的超重型攻城火箭的射程只有800米左右。)

    这些超重型攻城火箭虽然没法像普通火箭一样动不动打出3-4公里的射程,更没有办法快速发射,甚至还需要搭设发射架。

    但对付眼前的土著足够了,这些超重型攻城火箭几乎在一瞬间就摧毁了伊梅里纳王国精心设计的土堡。

    拉马罗松·安德里安贾卡和他的精锐部队在被土堡掩埋的同时就宣判了伊梅里纳王国的失败,虽然此时战场上还有将近一万多名土著战士,但在失去了指挥官的情况下只能各自为战。

    本来这些土著战士还能在自己头人的率领下坚持一会儿,但此次战斗奥地利帝国还投入了狙击手部队。

    受过专业训练的狙击手们无情地点杀着那些衣着华贵的部族头领,很快就彻底瓦解了土著们的士气。

    伊梅里纳王国的军队由于通讯和训练,以及纪律性的缺乏,只能靠衣着华丽的服饰来分辨指挥官。

    然而这也为奥地利帝国的狙击手们提供了靶子,由于从未遭遇过狙击战,所以土著部落的头领们一个个都站的笔直,直到他们周围的同伴一个接一个地倒下。

    这些部族头领其实大多数也是慑于拉娜瓦洛娜一世的淫威,并没有多少真心为其作战,至于对伊梅里纳王国的概念就更加浅薄了。

    民族?抱歉,整个岛上有十几个民族,上百个部落。

    大家真不熟。

    后方所谓的预备队早就在之前的袭击中被炸的七荤八素,再看到夺路狂奔的人群,军队的士气十分自然地瓦解了。

    即便是有人想要抵抗也会被溃兵冲散,然后在重整旗鼓之前被尾随而至的奥地利军队彻底消灭。

    没有指挥的战场一片混乱,到处是喊杀声,惨叫声,在侦查气球的指挥下天空中的火箭拖着长长的尾炎砸向土著的后方如同末日。

    战场、丛林、村庄到处是一片火海,对于土著来说犹如噩梦一般。

    不过也并非所有的土著都在逃跑,拉马罗松·安德里安贾卡其实早就定下了后手,他最信赖的副将正带着一支部队按计划袭击港口。

    按照拉马罗松·安德里安贾卡的设想,当前线战事陷入焦灼,那么港口的陷落将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他眼中欧洲人的战斗意志极为脆弱,只要处于劣势就很容易投降,所以他才定下了这个两面包抄的计划。

    试想一下,当大批土著从港口方向杀来之时,正因久攻不下想要撤退的奥地利帝国军会是何等绝望。

    届时拉马罗松·安德里安贾卡必将会再次取得一次辉煌的胜利,但很可惜开战的第一时间他就注定了是一个失败者。

    负责袭击港口的拉齐米塞洛将军率领的部队刚杀到半路就被打崩了士气,虽然士兵的伤亡率连5%都不到,但跑在最前方的几位勇士被依次撂倒之后便没人再敢向前了。

    拉齐米塞洛自己也死在了冲锋的路上,最终这一战伊梅里纳王国损失超过8000人,马哈赞加省的防御基本被瓦解,三位主将全部战死,下属尉官战死无数。

    (当时马达加斯加岛的基础作战单位就是由尉官统领,一般手下掌控50-300人不等。)

    不过奥地利帝国一方也不是太好受,由于投入作战过于匆忙,骑兵成了正面战场的主力。

    骑兵的目标太大,哪怕土著们都是在乱放枪也难免会有死伤。

    地形也不太适合骑兵的发挥,600名骑兵一次就伤亡了一半。

    但骑兵们也确实救下了一批俘虏,总算是没有白费力气。弗里德里希大公亲自探望了这些俘虏,俘虏们的精神状态都不太好,并且骨瘦如柴,几乎人人带伤。

    很显然他们经受了长期的折磨和饥饿。

    不过阿尔弗雷德主教并不在其中,至于俾斯麦的死活根本没人在乎,威廉四世不在乎,奥地利方面更不在乎。

    此时的俾斯麦还没有什么知名度,即便有些特立独行也只会被同行的奥地利士兵当成是普鲁士王国的野蛮作风。

    但至少可以确定一点俾斯麦并不在这批幸存的俘虏之中,弗里德里希不太明白弗兰茨为什么会在意一个普鲁士外交官的生死。(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不错,请把《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