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惊天大瓜、偷鸡不成蚀把米(上)

    保密局的扩编报告,是东北解放军发动了夏季攻势后,张安平进行了战略预测,在这个基础上才有了扩编报告的产生。

    而事实证明张安平的“预测”,非常之精准!

    在东北,东北解放军发起的夏季攻势,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歼灭了超过八万国军,并收复了城镇42座。

    而东北解放军的夏季攻势的大幕还没有落下的时候,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整体展开了!

    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天险,发起了鲁西南战役,连续激战二十八天,歼灭九个半旅近六万人,而就在国民党军纠集重兵打算围攻的时候,刘邓大军却甩开敌人重兵,跨陇海路、穿黄泛区、连渡多条河流,最终挺进了大别山。

    后又有太岳兵团挺进豫西、华野西兵团挺进豫皖苏,三支大军呈品字形互为犄角,在中原地区开辟了新的解放区。

    而西北战场和山东战场,也在这个阶段发起了攻击,牵制了大量的国民党军,令其无法回援中原。

    这第一波的战略反攻,让在主动进攻中战损惨重的国军,第一次体会到内战战场上兵力捉襟见肘的滋味。

    以至于让人都快要忽略东北战局了——此时的东北解放军,发起了继夏季攻势后的秋季攻势,依然是用时不足两月,却攻克城镇15座,歼敌近七万人!

    将这些信息放入巨大的战略地图上,会给人一种国民党军此时日暮西山的错觉——可这,仅仅是错觉吗?

    面对战场上不断的失败,面对大量精锐部队被成建制成建制的消灭,面对将大量的美式装备“运输”到共军之手的局面,国民政府不得不向美国人继续喊援,要求美国人加大军援力度。

    此时的国民政府,仿佛在向美国人喊:

    实在不行,干脆把你们打整个二战的所有家当都军援给我……

    ……

    1947年的十月,正是国民党军在我军展开了战略反攻后,处处挨大比兜的时候,也是国民党向美国人喊军援喊的正凶的时候。

    而这时候的美国人,也在犹豫着要不要加大军援力度。

    但他们这时候也很茫然,从日本投降以后,太平洋战区的物资,高达九亿美元的物资,作价1.75亿美元移交给了国民政府;

    除此之外,还输送了极其多的装备,一些中国通的美国官员在报告中指出,输送给国民政府的军援,让国民政府武装起了22个全美械军(约60个师),另外还有20个半美械军。

    按照道理来讲,武装了这么多的军队,不至于才一年多不到的时间,竟然被打得哭爹喊娘吧?

    可事实就是这么魔幻——主动进攻大败,丢了百万军队,随后打防守,结果到处都是窟窿,到处都是惨败。

    美国人是真的不能理解。

    从纸面数据来看,真的真的真的没法让人去相信啊。

    有没有可能是国民政府为了骗美援,故意夸大损失?

    因此,美国人没有着急加大军援力度,而是让熟悉中国的官员多做一些调查报告——至于国民政府要求加大援助的事,就先……缓一缓。

    他们打算等集齐了大量的报告、进行分析后再做研判。

    而就在他们等待的时候,【纽约邮报】这时候向“死寂”的湖面中,投下了一枚原子弹。

    纽约邮报在这个时候,在周日版刊登了一个系列的报导,而这个系列开头的第一个新闻标题名为:

    【从3800万到破亿美元的神秘存款!】

    随着当日纽约邮报的发行,无数看到新闻的美国人都在惊呼:

    这不可能!

    这一篇新闻中,纽约邮报讲了一个“故事”:

    珍珠港事件之际,有人为了不便宜必将进驻上海租界的日本人,赶在日本人做出决定之前谋划了一场起义——说是起义,实则更像是一次“坚壁清野”。

    此人胆大包天,洗劫了上海租界内的所有银行,将所有的货币、黄金,利用武装起义悉数的带走了。

    在正常的故事中,这笔巨额的钱财毁在了日本人的轰炸之中。

    但事实是:

    钱,被这个胆大包天的狂徒,以偷梁换柱的方式调换了,并且分成了两批,一批“秘密”上交国民政府国库,而还有一笔四千万美元,则被秘密送给了那位侍从长。

    以上这些,只不过是这个故事的前奏罢了——真正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1942年4月,美国的一家银行见到了一位神秘的大客户,对方在该银行中存入了一笔巨额的资金,高达3800万美元。

    而后,这笔钱就一直在涨,不是因为利息,而是因为不断有巨额的资金存入这一个账户,而截至目前,这笔钱已经破亿了!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神秘人,特意的追踪了这个账户,发现这个账户的钱全都来自遥远的东方,那个因为战乱而贫穷的国家——神秘人非常的好奇,这个贫穷的国家,为什么会有人拥有这么高的存款?

    于是,他继续调查,终于确定了这个账户中最初的那笔钱来自何方。

    重庆!

    这笔钱,来自重庆。

    而巧合的是,这笔钱最初有四千万,只不过其中的两百万进了一个军火商的账户——买下了该军火商价值五十万的军火,而这批军火,则以募捐的名义,送抵了中国战场。

    值得一提的是,最后这笔价值五十万美元的军火,大约只有八万左右的军火在经过驼峰航线、昆明机场等转送后送到了士兵的手上,而剩余价值四十二万美元的军火,不知所踪。

    此时的美国人,还没有被史密斯专员大规模的教育过,因此对纽约邮报刊登的新闻大多持“这不可能”的态度,认为这纯粹是无稽之谈——不过很多人对那个“狂徒”非常的好奇,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么这个“狂徒”往自己的口袋里,又装了多少钱?

    舆论酝酿了一周以后,纽约邮报新的周日版发布,新的故事又开始了。

    这一期的故事则叫:

    【来自神秘东方的地产大亨!】

    这一个故事比较无趣,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数据,但这些详实数据的背后,却直指一个让人震惊的真相:

    在过去的几年中,来自东方的神秘资金,在美国和巴西,投资了天量的房地产!

    天量!

    按照纽约邮报调查的数据,这个天量的具体金额,在“十亿美元”往上!

    远离战争旋涡的美洲大陆,在战争时期引来了无数避难的富豪,而大量富豪携带巨量资金的涌入,自然会导致房地产的暴涨——但很难想象,一个贫穷的东方神秘大国,竟然能有超过十亿美元的资金进入美国和巴西的房地产市场。

    这……未免太夸张了吧?

    读者们遐想连篇,可纽约邮报的报道却就此为止,因为他们真的再没法搜集其他方面的数据了。

    可纽约时报点燃的这把火,却让美国的其他报纸看到了发行量暴增的秘钥,于是一个个各显神通,开始搞各种数据。

    在这个背景下,【纽约每日新闻】丢出了一个不亚于纽约时报甩出的原子弹。

    【这不叫军援!】

    日销量在200万份以上的纽约每日新闻,出手就是一个王炸。

    这篇报道中,通篇都在讲述美国的军援和中国军队实际到手的军援数量,以五个批次的军援作为“主角”,详细介绍了这五个批次的军援从美国出发后,经历的种种。

    类似于纽约邮报之前报道中,“花两百万”购买五十万军火,实际到手八万美元军火的事情,但有更详实、更可靠的数据支持,甚至详细介绍了国民政府的官员是怎么上下其手的。

    在这篇报道的尾声,作者还用幽默的话写道:

    其实相比于民间的捐款,军援终究是高待遇的——最起码能全须全尾的抵达中国。

    而民间的捐款,可就没这么幸运了。

    一笔高达四亿美元的捐款,四分之三却在人间莫名其妙的“蒸发”——这蒸发款项中,有笔钱成为了壮大3800万存款账户的支流……

    懵了!

    美国人懵了,那些在抗战时期,为了支持国内抗战倾家荡产的华人们懵了。

    这绝对是胡编乱造的,怎么可能这么夸张?

    国民政府贪,肯定是要贪一些,可国家存亡在即,他们的贪怎么会没有底线?

    一定是这些报纸在聚众哗宠!

    美国人自然在关注这些来自民间的报道,面对汹涌的舆论潮,美国人决定查一查到底是报纸在子虚乌有的编造,还是只是夸大其词。

    而通过报纸上的这些线索一查,也惊掉了美国人的下巴。

    特么的,这些报道竟然没有注水,没有夸大其词!

    竟然是真的!!

    原以为几十亿美元的援助是花在了该花的地方,哪怕是打水漂也是有响声的,可财大气粗的美国人没想到人竟然能贪到这一步!

    于是,某人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将FBI调查的报告公布于众:

    38亿美元的援助,被某家族直接私吞7.5亿,而剩余的援助,又会经过一层又一层的鲸吞,真正能落实下去的,十不存一!

    而这,仅仅是一个家族!

    这样的家族,有足足四个之多。

    在这场发布会上,某人最后愤怒的指责这个家族为“窃贼”——同时还愤怒的称,这样的家族有四个,而他们在美的存款、古董等物资,折算下来,大约有……

    二十亿!

    单位:

    美元!

    发布会后,美国人直接暂停了对国民政府的军援——这特么叫军援吗?

    分明是我给你们送钱啊!

    ……

    美国的声音,终究是传到了中国。

    张安平的老脸红的可怕——有些事,他只是轻轻的推了一下,就像他从雪山之顶推下去了一枚石子。

    一些事,是不经他控制的,一些事,同样也是他所不知情的。

    就比方说3800万……

    张安平羞愧欲绝,他没想到人可以贪婪到这种程度,四千万美元,虽然他知道一定会有一部分打水漂,但没想到会有这么多打了水漂。

    这简直是他人生中最最失败的“投资”。

    让他后悔的想撞墙——这笔钱丢进国军之中,也比进入了那个账户的好啊。

    亏他还以为侍从长掌握了这笔钱,终究会用到实处……

    偏偏这样的哑巴亏,他还只能默默的吃掉。

    “接下来,应该是舆论管控吧?”

    张安平露出狞笑,老子的3800万,成你们的存款了是不是?

    那就做好接受我张某人报复的准备吧!

    果不其然,在美国那边闹腾的极凶的时候,“麻烦”找上门来了。

    侍从室直接下令:保密局和党通局进入高度戒严状态,重点监控所有报纸,务必保证所有报纸不会刊登来自美国的“污水新闻”。

    这件事侍从室极其的重视,甚至命令保密局这边暂时停掉别动总队的训练事宜,务必保证所有报纸都不会扩散来自美国的新闻。

    保密局这边,张安平主动请缨,要求牵头成立一个特别委员会,由他直接掌控,务必保证舆论不出意外。

    为此,张安平还特意准备了一份几十页的舆论管控计划——当毛仁凤拿到了张安平的舆论管控计划后,心却不由自主的狂跳起来。

    机会!

    这是一个绝妙的机会!

    一旦在这件事中自己表现的极其亮眼,那么,有没有可能改变侍从长心中对自己的定位?

    要知道到现在为止,他毛仁凤虽然扶正成为了保密局的正局长,可张安平却始终是那位的心尖肉,那位也在不经意的流露过以后保密局一定会是张安平掌权的说辞。

    如果自己在这件事中做的漂亮些,那么,那位有极大的可能改变对自己的定位。

    他毛仁凤,将不再是一个过渡性的局长!

    意识到这个可能性后,毛仁凤决定昧下张安平的这份舆论管控计划书。

    当然,这么做无异于要跟张安平做激烈的碰撞,可一想到最后成果的结果,他觉得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干了!

    毛仁凤咬牙,他跟张安平本就是生死大敌,现在看似度蜜月,但一有机会保证弄死对方,抢他的果子,天经地义!(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不错,请把《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