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判断明军肯定没憋着好,也许在自己回去的路上已设下埋伏等着自己往里面钻呢。
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先不说皮岛的明军必然会出动,别忘了明军还有强大的水师在。之前锦州之围的时候不就是因为明军出动水师渡海北击,在辽东腹地搅的翻天覆地,这才迫使皇太极最终无奈放弃了锦州撤兵么?
眼下明军绝对会故伎重演,所以多尔衮在撤离平壤之后回师的一路上极其小心,为安全起见他特意改变了行程,没有走凤城——本溪这条直接回盛京的路,而是从北部绕行建州卫再折返向西返回盛京。
前脚刚离开朝鲜,后脚多尔衮就遇上了从盛京匆忙赶来的使者。在看完布木布泰派人送来的提醒信件后,多尔衮更坚定了明军一定会在自己归途上设伏的想法。
在改变回师路线的同时,多尔衮特意派了一支小股部队按照之前的回师路线前进,这样的做法是为了迷惑明军,以防备明军发现自己改变行程的可能。此外,多尔衮也是打算用这个方式来印证自己的判断,看看明军是否真的会在自己回师路上设伏。
当几日消息传来,这只偏师还真碰上了一股明军,双方交战后偏师损失了上百人,剩余者依仗战马的机动性好不容易才逃脱。由此可见多尔衮和范文程的判断是对的,明军的确做出了这样的安排,等着自己自投网罗呢。
听到消息后,多尔衮彻底放下心来,同时心中有着几分得意。在他看来,明军的一举一动都在自己的预判之中,明军虽比之前强了不少,可强的也是有限,而那位永明皇帝的确比崇祯皇帝能干,但真正的能力也就是这样了。
现在明军的企图和谋划都被自己预料判断,并做出了对应,那么接下来的仗就好打了。只要等自己抵达盛京,以自己手中八旗的精锐主力再加调用大清的战争潜力,在盘山的明军不足为惧。
等解决了盘山明军后,自己再领兵救援科尔沁,两部合并后打退察哈尔的蒙古人和明军,顺势攻进察哈尔再一次掌控蒙古各部,就能彻底扭转之前的战况。
多尔衮的算盘打得啪啪响,可他万万没料到很快当头一棒就砸了下来。就他以为自己已绕开了明军的阻拦,在接下来回师的路上不再会有问题的时候,刚刚走到建州卫以北靠近古勒寨的时候,一支骑兵部队突然出现,直接打了多尔衮一个措手不及。
这支军队从哪里来的,多尔衮根本就没搞明白,仿佛从天而降一般突然就冒了出来。就在多尔衮的大军准备渡过苏子河的时候突然从后方出现,还没等多尔衮后军反应过来,对方的骑兵就万箭齐发,并从两边掩杀过来。
多尔衮的后军仓促应战,好不容易才稳住阵脚。等准备发动反击的时候,这支骑兵却刚一接触就转身就跑了,丢下了一地的狼藉和几十个受伤未死的八旗兵在地上翻滚嚎叫外,瞬间就没了人影。
“王爷!”
多尔衮铁青着脸,死死盯着手下的副将,这位副将就是后军的将领,刚才一战打的就是他所属部队。
那副将一副狼狈的模样,身上还带着伤,跪在多尔衮面前道:“奴才该死,奴才没能拦住那些人……。”
“啪”的一声响,多尔衮抬手狠狠一鞭子就抽了下去,喝问道:“本王问的不是这个,本王问你来的可是明军?”
副将吃痛却不敢避,生生挨了这一下,忍着疼痛回答道:“回王爷,奴才刚同对方交了手,以奴才所见那些人弓马娴熟决非明军。”
“不是明军是何人?”
“奴才……奴才觉得这些人应该是索伦人……。”
“博穆博果尔的人?”多尔衮顿时一愣,急忙追问:“可留下了对方骑兵?”
“有!”副将连忙说刚才交战虽自己这边损失不小,但也侥幸留下了对方一人,不过是死人不是活口。
听完副将的话,多尔衮毫不迟疑让副将带他去看看。片刻后一具尸体就摆在了多尔衮的面前,多尔衮也顾不上其他,直接上前细看,对方是被弓箭射中受伤后坠马而亡,身上穿着的是明军的盔甲,从打扮上来看同明军并没两样,不过这不代表对方就是明军,这点多尔衮心里明白,因为大清的八旗所装备的同样也是明军的制式盔甲,仅仅在细节上略有变化而已。
多尔衮不说话,先摘掉了对方的头盔,然后伸手捏着尸体的脸庞仔细打量着,尤其还特意扳开对方的口牙细看。接着又让人脱去了尸体的盔甲细看对方里面的穿着,还有手脚等部位。
等仔细查验看完后,多尔衮的脸色阴沉到了极点,副将说的没错,这些人的确不是明军,从对方的面貌特征、发型和身体细节各方面可以判断,这些人分明就是久居在辽东的蛮子,而又从他们的作战方式和熟悉弓马的程度来分析,是索伦部的可能性极大。
“博穆博果尔!”多尔衮咬牙切齿,如果博穆博果尔现在站在自己面前的话,他恨不能直接生吞了对方。索伦部一直都是大清的心腹大患,早在皇太极时候大清就一直在打压索伦部,并把他们从之前的地方一直向北驱离,远远赶到了奴儿干地区。
就算这样还没有满足,索伦部骁勇善战可是出了名的,皇太极不仅要打压索伦部,更有收复索伦部吞并其入八旗的想法。可惜索伦部的首领博穆博果尔是一个顽固份子,情愿带着族人远遁,并和大清多次交战就不肯屈服。
为了解决索伦部,皇太极几次派兵北征,最近的一次就是派豪格征伐索伦部了。而那一次北征索伦部豪格一开始占据了上风,打得索伦部节节后退,原本按照战况豪格拿下索伦部的可能性不小,可偏偏那时候皇太极突然驾崩了。
因为皇太极的驾崩,豪格为了争夺皇位丢下还没解决的索伦部直接领兵返回,接下来就是大清的皇位争夺,最终又以豪格丢掉皇位福临登基为结果。而那次北征索伦部也闹了个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而之后,大清一直忙于内部,没能顾及北方的索伦部。就这样大清上下几乎把索伦部给忘记了,但多尔衮却没忘记,如果不是豪格反叛的缘故,他必须先解决豪格问题并平定朝鲜,要不然以多尔衮的想法恐怕已着手对索伦部用兵,和当年皇太极一样彻底解决索伦部问题了。
可谁想到还没等多尔衮出手,北方的索伦部就在现在这个时候冒了出来。虽然进攻后方的索伦部人数并不多,仅仅只有几千人而已,相比多尔衮的大军根本不是对手。
可问题在于这些索伦人摆着一副不同八旗拼命而是不断骚扰和偷袭的战术,如果是在平时多尔衮根本不怕对方,只要稳住阵脚调动兵力对其反击,甚至布下战术包抄对方围而歼之,索伦人再能打也不是八旗精锐的对手。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多尔衮急于返回盛京,哪里有时间和这些索伦人纠缠?一旦被对方缠住了,就算最终胜了对多尔衮来说也失去了时间。
时间不等人,盘山的明军依旧在进攻,盘山随时会被明军突破,一旦丢了盘山盛京的门户就大开了。盛京那边的八旗数量不足,在拥有强大火器的明军面前想守住盛京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多尔衮必须尽快赶回盛京才行,哪里有时间和这些索伦人折腾?
想了想,多尔衮下达命令,让主力继续渡河,后军严阵以待以防索伦人再偷袭。同时派出了大量斥候查明索伦人的踪迹,以做好防范。
在接下来的两日中,索伦人多次向多尔衮的部队发起了偷袭,每次都是打一下就跑,虽说多尔衮的部队有了防范后损失并不大,并且还在反击中留下了几十个索伦人,可这样的仗实在难受的很,光挨打不能追击,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八旗自建立到现在什么时候打过这样窝囊的仗?
不过多尔衮根本顾不上这些,抓紧时间渡河,等部队全部渡河后他率领主力直接朝着西边而去,一路往盛京赶。
可仅仅两天时间,当多尔衮抵达萨尔浒的时候,那些索伦人又一次冒了出来。这一次索伦人不仅只是偷袭这么简单了,索伦人分成了两部,一部从侧翼直插多尔衮大军的中段,另一部居然依仗马力绕到了多尔衮的前面,趁多尔衮的军队应付中部索伦人的进攻同时冲了出来,一头就撞到了多尔衮的前军。
这一仗多尔衮吃亏不小,他没想到索伦人会改变战术和自己来真的。要知道索伦人虽然能打,可索伦人的人数并不多,经历多年的战争,整个索伦三部能战之兵只有三千多人,可这一次索伦人几乎把所有的兵力全拉了出来,三千索伦部再加上他们装备了精良的明军盔甲和弓箭、刀剑等等,其战斗力不言而喻。
一仗下来,多尔衮居然损失了六百多人,这六百多人中光八旗精锐就占了大半。而索伦部那边虽也有损失,却不过仅仅三百余人而已,一比二的战损,足以证明索伦人的能征善战。
看着这个损失,多尔衮脸色铁青,他没想到索伦人这样拼命,难道他们就不怕激怒自己同八旗拼一个你死我活么?和自己的大军相比,整个索伦三部才多少人?这样的牺牲值得么?(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