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三个方向

    郑鸿逵是海盗出身,半辈子都在海上讨生活,太了解海上作战的问题所在了。

    别看现在大明联合舰队拥有九十三艘战舰,可在郑鸿逵来看这些军力还达不到彻底压制住巴达维亚的程度。

    荷兰人可不是吃素的,荷兰战舰战斗力凶悍,海上作战经验极其丰富,而且大明是攻,荷兰人是守,从这点来说在巴达维亚的荷兰人占有地理优势,能够调集所有可动用的力量,这场仗打起来,郑鸿逵目前只有六分的把握。

    虽只有六分把握,但依旧还是要打,不仅要打还得打赢才行。为此,在前来广州的路上,郑鸿逵就已经在琢磨这个事了,究竟如何打,什么时候打,他考虑了许多。

    “我打算尽快出兵。”

    “尽快?怎么个尽快法?”王夫之问。

    “今日熊总督告诉我物资准备已差不多了,这两日我会视察一下舰队的情况,假如舰队那边没问题,就准备直接出兵。”

    “这是不是着急了些?”王夫之劝道:“朝廷那边并没要求具体出兵时间,你刚到广州,不如稳妥些更好。何况眼下已是年底,马上就要过年了,再怎么着也等过完年吧?”

    “不!兵贵神速,至于过年,如能打败荷兰人甚至拿下巴达维亚,就在巴达维亚过。假如不成,在海上过年也是一样。”郑鸿逵摇摇头,神色很是平静,他对王夫之解释道:“广州这边绝对不能拖延太久,我们在准备,荷兰人同样也在准备。而农兄去过欧罗巴,当知晓荷兰人在海上的强大,而且我如果没猜错的话,目前巴达维亚的荷兰人已在备战了,假如时间拖的越久,荷兰人聚集的战舰和兵力也就越多,这场仗就更不好打了。”

    “你是说……?”王夫之紧皱眉头,突然想到了什么,目光带着询问。

    郑鸿逵点点头:“正如你猜的那样,荷兰人之所以这么快反应过来,恐怕早就从其他国家那边得知了消息。换句话来说,我大明在广州的一举一动都在对方的眼皮子底下,根本就没什么秘密。假如继续按计划进行,不确定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尽快出兵才是上策!”

    王夫之凝神想了想微微点头,同时轻叹了一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既然日渐兄已做考虑,那么就依你的,不过出兵乃是大事,此事还需上报朝廷才是。”

    “这个而农兄放心,规矩我还是懂的,何况陛下让我领军已给了全权,战机转逝而过,眼下出兵想来荷兰人也不会预料到这么早,正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此外……。”郑鸿逵想了下,对王夫之道:“还有一事需而农兄帮忙。”

    “请说!”

    “在荷兰人的地盘上,有马打蓝、万丹、亚齐和马都拉这些小国,这些国家原本就是我大明藩属,但近百年来因为欧罗巴人的缘故,已脱离了我大明,受荷兰人所控制,此次开战除军事外,还要从这些藩属身上想办法,而农兄是总理衙门的人,总理衙门原本就负责外交事务,如能拉拢这些小国为我大明所用,此战把握就更多了几分。”

    王夫之沉咛片刻点头道:“这件事我知晓怎么做了,这个你放心,外交事务交由我来处置,你负责战事,我们双管齐下,打好这一仗!”

    “好!”郑鸿逵大喜,和王夫之沟通就是爽快,毕竟是多年的老朋友了,有些话不需要说的那么明白对方就明白自己的意思。如果王夫之能把这些小国拉到大明这边来,那么他此战的把握就更大了,到时候荷兰人所控制的地盘上各国联手大明一起发动,荷兰人内忧外患必然无法集中力量和大明作战,只要在海上击败荷兰人的舰队,那么巴达维亚就是囊中之物。

    当夜,郑鸿逵和王夫之聊了整整一晚,翌日时郑鸿逵同熊文灿去巡视舰队,以确定尽快出兵的可能。而王夫之也没闲着,他一方面把郑鸿逵的建议以急信方式送往总理衙门,另一方面开始调集人手先行一步,前往南海联络这些小国,拉拢其站到大明这边。

    几日后,郑鸿逵见准备的差不多,也没按照原本计划在广州继续停留,甚至连即将过年都顾不上,告知熊文灿自己准备提前出兵的决定。

    得知这个消息后,熊文灿虽很是惊讶,可听完了郑鸿逵出兵的理由也表示认可。所谓兵贵神速,海战同样也是这个道理,既然广州这边的联合舰队已经准备妥当,那么的确没有必要再拖延下去了,况且时间过去越久,巴达维亚的荷兰人同样也准备越完善,再加上郑鸿逵作为舰队提督本就有这个权力,他自然不会反对。

    离着过年还有小半个月的时间,联合舰队从广州离开,浩浩荡荡朝着南海而去。

    这次军事行动可以说是大明自郑和下西洋以来最大的一次规模了,虽然之前大明的南洋海军一直在南海巡航,可从未有如此庞大的舰队行动。而且联合舰队的战舰都是具有远洋能力的大型战舰,再加上运兵船和补给船等等,出动的总兵力近两万人,站在甲板上眺望着左右已满帆的战舰,一眼望过去密密麻麻,郑鸿逵心中油然而起一股豪迈。

    联合舰队从广州出发后向南先过澳门,然后沿着海岸线一路南下,抵达琼州海峡后在海口临时休整,接着就穿越海峡进入北部湾,然后继续沿着海岸线南下。

    接下来的一路,西边是安南的地盘,这几年安南已恢复了向大明朝贡的行为,大明也承认安南的合法统治。这一次出兵之前,王夫之已代表总理衙门向安南国发去照会,令其配合大明联合舰队的军事行动。所以安南方面早就做好了准备,以配合大明的军事行动。

    联合舰队行至头顿,在此地继续进行休整,而这一次休整可以说是联合舰队这一路最后的休整了,因为继续南下就要深入南海,并且直抵荷兰人所在的控制区了。

    “大帅,安南官员求见大帅。”郑鸿逵的联合舰队抵达头顿后,郑鸿逵并没有下船,依旧呆在他的旗舰中。

    整支舰队保持着随时出战的状态,对于舰队的补给包括和安南人打交道,郑鸿逵只派出了手下接触而已。

    没想到安南那边倒是知趣,主动前来求见。郑鸿逵想了想问这些安南人要见自己究竟为何事,部下笑着说是给大帅送礼来的,毕竟大帅是上国上将,又是联合舰队提督,抵达属国,属国官员自然要奉承一番,要不大帅怪罪下来,他们可是承受不起。

    “本帅军务在身就不见了,去告诉他们,让他们协助舰队负责好物资补给即可,至于其他不用担忧,只要把这件事做好了,等此战大胜,本帅自会给他们请功!”

    “是……。”部下应声回道,退了出去。

    部下走后,郑鸿逵继续仔细看桌上的海图,凝神思索着接下来的计划。因为他们出兵比较突然,而且这一路南下行动迅速,按照目前情况来看荷兰人恐怕还没得到他们出兵的消息,这对郑鸿逵是极其有利的。

    在头顿的补给主要是淡水和一部分蔬果等物资,以做好开战前最后的准备。所以舰队在头顿停留的时间不会太久,充其量也就两三日时间而已。接下来联合舰队就会直接南下,继续向南就会进入荷兰人的控制范围,等到这个时候,真正的战争才会开始,而具体怎么打,这将是决定此战胜负的关键。

    摆在郑鸿逵面前的有三个攻击方向。

    第一个攻击方向是马六甲海峡,这是遏制东西方海上的要道,原本控制在葡萄牙人的手中,而现在却在荷兰人的手里。

    至于第二个攻击方向是旧港,这里原本是大明的地盘,永乐时期,郑和下西洋在此设置了旧港宣慰司,杀掉了盘踞旧港的陈祖义,皇帝下旨任命了施进卿为宣慰使,自此旧港宣慰司正式成立,施家作为大明宣慰使一直统治这个地方直至正统五年,其辖制地区才被满者伯夷接管。

    之后由于大明放弃了海上,旧港宣慰司渐渐不复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在这里的影响力也日渐减弱。再加上南洋各国之间的征伐,旧港后被亚齐国所占领,等到荷兰人拿下马六甲后,荷兰人派兵击败了亚齐国,从对方手中夺取了旧港,并在此修筑城堡,成为了荷兰人的控制区域。

    至于第三个攻击方向就是巴达维亚了,这里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老巢,也是郑鸿逵此战的最终目的地。

    这三个目标都有利弊,如能拿下马六甲,那么可以直接切断南海荷兰人同西方的海道,控制住南海区域。假如能打下旧港,那么等于把马六甲和巴达维亚的荷兰人拦腰斩断,让其不能首尾相顾。要是直接攻下巴达维亚就更不用说了,荷兰人如失去了巴达维亚,那么在南海的统治彻底动摇,这场仗可以说已赢定了。

    但问题在于现在直接打哪个都不容易,关键在于荷兰人的舰队主力情况。无论攻击这三个目标的任何一个都是要打登陆战,而在没有解决荷兰人的海上力量情况下,轻易发动登陆战的风险是极大的。

    这场仗郑鸿逵心里很清楚,想要赢就先解决掉荷兰人的舰队,只有先打败了对方的舰队才有可能逐一拔掉荷兰人的据点。要不然登陆战进行到一半,荷兰人的舰队突然出现,那么大明联合舰队就要面临海上和陆地两个方向的作战,这对自己来说是极其冒险的行为。(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苟在明末当宗室不错,请把《苟在明末当宗室》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苟在明末当宗室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