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9章 灵谷

    秋霜染黄了院墙外的野菊时,张铁柱在一次进山采冬储草药时,撞进了一片不一样的山谷。

    那天他循着赤血藤的踪迹往山深处走,越往里走越觉得空气清润——不是溪畔的湿凉,是种带着暖意的温润,像初春融雪后渗进泥土的气息。走到一处被巨岩挡住的山坳前,竟听见岩后有潺潺水声,还夹杂着草木抽芽的轻响。他绕开巨岩探头一看,霎时愣在原地。

    山坳里藏着片不大的谷地,谷底汪着一汪碧潭,潭水冒着细碎的白汽,潭边生着从未见过的草——叶片是半透明的绿,叶脉间泛着银光,风一吹,草叶竟像碎玉似的晃。更奇的是空气里的气息,吸一口进肺腑,丹田处的暖意竟自己动了起来,比练半个时辰强身诀还舒畅。

    “这地方……”张铁柱走到潭边蹲下,指尖碰了碰潭水,温温的,不是泉眼的烫,是像捂在怀里的暖。他抬头看谷顶,天只有巴掌大,却有光顺着岩缝漏下来,落在潭面上,碎成一片金鳞。

    直到日头偏西,他才恋恋不舍地往回走,竹篮里特意掐了片银叶草的叶子——得让冰瑶和媚儿也来看看。

    回到院子时,胡媚儿正蹲在竹笼边喂新捡来的小刺猬,冰瑶则在檐下翻晒龙涎草的药粉。见他回来,胡媚儿举着颗野枣跑过来:“铁柱哥,你去哪了?这才回来!冰瑶姐姐说你可能遇到好草药了,特意留了热粥。”

    张铁柱没顾上喝粥,拽着两人往屋里走,把那片银叶草递过去:“你们看这草,再闻闻我身上的气息——我找到个好地方,灵气足得很,比凝气草磨的粉还管用!”

    冰瑶捏起银叶草,指尖刚碰到叶片,眼里就亮了——草叶里竟含着淡淡的灵力,顺着她的指尖往经脉里钻。“这是……灵草?”她抬头看张铁柱,浅眸里满是惊讶,“你在哪找到的?”

    “在山后一个隐谷里,”张铁柱比划着,“里面有暖潭,有灵草,空气里都是灵气,我在那站了会儿,丹田气脉都顺了不少。明天咱们去那修炼,肯定比在家强!”

    胡媚儿听得眼睛发亮,拽着冰瑶的袖子晃:“冰瑶姐姐,咱们明天一早就去!带足干粮和草药,在那待上几天好不好?”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三人就背着竹篓出发了。张铁柱在前头引路,特意记了昨儿做的记号——他在沿途的树干上削了小缺口,还在岔路口摆了块尖石头。胡媚儿背着装干粮的布包,蹦蹦跳跳地跟在后面,时不时弯腰捡颗野果塞进嘴里:“铁柱哥,那谷里真的有暖潭?冬天去是不是能泡澡呀?”

    “说不定能,”张铁柱回头笑,“潭水是温的,就是不知道深不深。你要是想去,等天再冷些,咱们带木盆去。”

    冰瑶走在中间,手里捏着那片银叶草比对沿途的草木——越靠近隐谷,路边的草叶越嫩,连寻常的蒲公英都比别处壮实些。她指尖凝出一缕轻气探进草叶,果然察觉到微弱的灵力:“这里的灵气确实在往那谷里聚,像是有个天然的聚灵阵。”

    走到巨岩后,胡媚儿扒着岩缝往里看,倒吸了口凉气:“哇!真的有潭!那草好亮啊!”

    三人轻手轻脚走进谷里,生怕惊了这处清静。暖潭的水汽混着灵草的清香飘过来,张铁柱往潭边的青石上一坐,舒服得叹了口气:“你们试试,坐下来运运气,比在家练功法省劲。”

    冰瑶依言坐在他旁边,闭上眼睛凝神。刚一吐纳,就觉一股温润的灵气顺着口鼻往里钻,比凝气草的灵力更柔和,顺着经脉往丹田走,连平时总有些滞涩的尾椎气脉都松快了。她悄悄睁开眼,见张铁柱也闭着眼,眉头舒展,嘴角还带着笑,知道他也感受到了。

    胡媚儿没修炼过,却也觉得浑身舒坦。她蹲在灵草边,轻轻碰了碰银亮的叶片:“这草摸着手心暖乎乎的,是不是能当菜吃呀?”

    “别乱碰,”冰瑶轻声道,“灵草有灵,说不定是靠这潭水养着的。咱们就在这修炼,别伤了它们。”

    胡媚儿赶紧缩回手,吐了吐舌头:“知道啦。那我在旁边给你们缝衣裳,不打扰你们。”

    她从布包里拿出针线和布料,在潭边找了块晒得着太阳的石头坐下——是块浅黄的青石,被太阳晒得暖暖的,坐上去像垫了棉絮。她缝的是件厚坎肩,给张铁柱做的,想着等他修炼完穿上能暖和些。

    张铁柱和冰瑶在潭边坐了足有两个时辰。张铁柱只觉丹田的暖意越来越沉,抬手时,拳风里竟带着淡淡的白气——不是冰瑶的寒气,是灵气凝出的雾。他试着往旁边的小石子一拳砸去,没见多大动静,石子却悄无声息地裂成了粉。

    “成了!”他睁眼笑,看向冰瑶。

    冰瑶也刚收功,指尖凝出的冰刃比平时透亮,往潭里一扔,冰刃没化,反倒凝出一朵冰花浮在水面。“这里的灵气能中和寒冰诀的燥气,”她轻声说,“我刚才试着运转高阶功法,竟没觉得气脉疼。”

    胡媚儿举着缝了一半的坎肩跑过来:“铁柱哥,冰瑶姐姐,你们练完啦?快歇歇,我带了蜜枣糕,就着潭水吃正好!”

    三人坐在青石上吃蜜枣糕,暖潭的水汽飘在脸上,灵草的清香绕在鼻尖。胡媚儿靠在张铁柱肩上,指着潭里的冰花笑:“冰瑶姐姐,你这冰花能在暖水里浮着,真厉害!像画里的仙物。”

    冰瑶看着潭里的冰花,又看了看张铁柱:“要是能在这谷里建个小木屋,冬天搬来住就好了。”

    张铁柱眼睛一亮:“这主意好!等回去我就砍木头,找些结实的石板,咱们在潭边搭个木屋,不用太大,能住下咱们仨就行。再在屋前种些灵草,说不定能养得更壮。”

    接下来几天,三人天天往隐谷跑。张铁柱和冰瑶在潭边修炼,胡媚儿要么缝衣裳,要么帮着清理潭边的碎石,还采了些颜色鲜亮的野花,插在带来的陶罐里放在青石上——添了些烟火气,倒更像个家了。

    这天修炼完,张铁柱忽然说:“媚儿,你也试试吐纳?说不定能感受到灵气。”

    胡媚儿眨眨眼:“我也能吗?我没练过功法呀。”

    “试试嘛,”冰瑶拉着她坐在自己旁边,“不用刻意运功,就跟着我呼吸——吸气时想丹田,呼气时放轻松。”

    胡媚儿依言闭上眼睛,跟着冰瑶的节奏呼吸。刚开始只觉得舒服,吸了几口,忽然觉心口暖暖的,像揣了颗小太阳,连指尖都有些发麻。“呀!”她睁眼笑,“我好像感觉到了!暖暖的,在肚子里动!”

    张铁柱凑过来,摸了摸她的额头:“别贪多,你没练过功法,吸太多灵气容易滞在经脉里。”

    胡媚儿点头,却还是偷偷又吸了两口——觉得这灵气比蜜糖还甜。

    从那天起,胡媚儿也跟着学吐纳。她没练过正经功法,却天生对灵气敏感,几天下来,竟能让灵气在指尖聚成个小光点,虽然转瞬就散,也够她高兴半天了。

    “你看你看!”她举着指尖给两人看,小光点在阳光下闪了闪,“是不是很厉害?”

    张铁柱笑着揉她的头发:“厉害!咱们媚儿是天才。”

    冰瑶也笑:“等回去我找本最基础的《引气诀》给你抄下来,照着练,说不定以后也能凝气。”

    这天傍晚,三人准备回去时,胡媚儿忽然指着谷顶:“你们看,那是不是鸟窝?好像有小鸟叫。”

    三人抬头一看,谷顶的岩缝里果然有个草窝,隐约有“啾啾”的叫声。张铁柱想爬上去看看,却被冰瑶拉住——岩壁太陡,又长了不少滑苔。

    “我来,”冰瑶往后退了两步,指尖凝出冰梯,一级级往岩缝伸。她踩着冰梯上去,很快就下来了,怀里竟抱着只掉出窝的小雏鸟——绒毛还没长全,闭着眼睛啾啾叫。

    “它妈妈好像不在,”冰瑶把小雏鸟放在胡媚儿手里,“咱们带回去养吧,等毛长全了再送回来。”

    胡媚儿小心翼翼地托着小雏鸟,赶紧从布包里拿出块软麻布垫着:“给它取个名字叫灵灵吧!在灵谷捡的,沾点灵气。”

    回去的路上,胡媚儿一直托着灵灵,生怕冻着它。张铁柱和冰瑶走在旁边,看着她小心翼翼的样子,都笑了——这隐谷不仅聚灵气,倒也聚了些温情。

    过了半月,张铁柱真的在潭边搭了间小木屋。他砍了最结实的橡树做梁,用石板铺了地面,还在屋顶盖了层厚厚的松针挡雨。冰瑶用寒冰气把木屋的缝隙冻严实,不漏风;胡媚儿则把带来的褥子铺在木板床上,还在窗台上摆了盆从谷里挖的灵草——真像个家了。

    搬去木屋那天,三人带了不少东西:酿好的果酒、熏好的腊肉、炼好的药粉,还有胡媚儿绣了一半的门帘。刚把东西搬进屋,胡媚儿就跑去潭边看灵灵——灵灵的毛长全了,是只灰蓝色的小鸟,正站在潭边的石头上啄水珠玩。

    “灵灵!我们来啦!”胡媚儿拍手笑,灵灵扑棱棱飞过来,落在她肩上。

    张铁柱和冰瑶看着,心里都暖融融的。张铁柱往灶膛里添了柴,准备煮点热粥;冰瑶则拿出《引气诀》的抄本,教胡媚儿认上面的字。

    粥煮好时,夕阳正好顺着谷顶的岩缝照进来,把木屋染成了金红色。三人坐在屋前的青石上喝粥,灵灵站在胡媚儿的肩头,时不时啄口她手里的粥粒。暖潭的水汽飘过来,灵草的清香绕着鼻尖,连风都带着暖意。

    “以后冬天就来这住,”胡媚儿喝着粥说,“不用烧火盆也暖和,还能天天练吐纳。等灵灵会飞了,让它帮咱们叼灵草叶子好不好?”

    冰瑶笑着点头:“好啊。等开春,咱们在木屋周围种些蔬菜,再挖个小灶,就能在这做饭了。”

    张铁柱看着两人,又看了看眼前的暖潭、灵草,还有肩头落着小鸟的胡媚儿,忽然觉得,这隐谷的灵气再足,也不如身边的人气暖。他以前总想着变强,想着能在山里站稳脚跟,现在才知道,有地方修炼,有伴儿说话,有只小鸟陪着,才是真的踏实。

    夜里三人挤在木屋的木板床上。胡媚儿抱着灵灵,靠在张铁柱怀里;冰瑶靠在他肩上,手里还捏着《引气诀》的抄本。谷里很静,只有潭水潺潺响,还有灵草叶子摩擦的轻响。

    “铁柱哥,”胡媚儿轻声说,“明天你教我打拳好不好?冰瑶姐姐教我练气,你教我打架,以后遇到野兽我也能帮你们。”

    张铁柱笑:“好,教你最简单的防身拳,不用使劲,能把野兽吓走就行。”

    冰瑶也轻声说:“等你引气入体了,我教你凝气成丝,能帮着采灵草,还能给灵灵搭窝。”

    胡媚儿点头,往张铁柱怀里缩了缩:“真好。”

    张铁柱闭上眼睛,把两人抱得紧了些。他能感觉到冰瑶的肩很凉,却带着灵气的润;能感觉到胡媚儿的身子很软,带着阳光的暖。两种气息混在一起,比谷里的灵气更让人心安。

    其实练不练得出高深功法,能不能成什么强者,都没那么重要了。

    有这隐谷,有木屋,有灵草,有暖潭,还有怀里的两个人、肩上的小鸟,就够了。

    第二天一早,张铁柱真的教胡媚儿打拳。他站在潭边,一招一式教她——抬手要沉肩,出拳要松腕,不用力,只借气。胡媚儿学得认真,虽然动作还有些软,却记得牢,练了几遍,竟也像模像样。

    冰瑶坐在旁边看,手里剥着野枣,时不时提点一句:“手腕再弯点,别僵着。”

    灵灵站在石头上,啾啾叫着好像在加油。暖潭的水汽裹着三人的身影,阳光洒下来,竟像幅会动的画。

    张铁柱看着胡媚儿认真的侧脸,又看了看冰瑶含笑的眼睛,忽然觉得,这隐谷的灵气之所以暖,或许不是因为潭水,是因为有人陪着——有她们在,再冷的山,再深的谷,都成了家。(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乡村风流傻子神医不错,请把《乡村风流傻子神医》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乡村风流傻子神医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