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2章 他行,我也行(第二更,求订阅)

    有时候,人生总是充斥着各种意外。

    如果是换成三年前,田磊绝对不相信自己有一天会穿越边境,来到另一个国家。

    当然他更不相信自己有一天能够读大学。毕竟他的出身决定了所有的一切。

    现在置身于新安大学的校门前,田磊仍然觉得这一切似乎有些太过奇幻了。

    有时候人生就是如此的奇幻,你永远都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来。

    有时候意外和明天会一同到来。

    “……当然你们还可以现在就申请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如果通过测试的话就可以参加大学联考。”

    “进入大学后,大学会向你们提供奖学金,奖学金可以覆盖你们的学费,住宿费以及生活费……”

    “为了更好的发展,你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

    在留置营地里,那些志愿者们传递的信息让田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刚来到这里的他们居然还可以考大学。

    不仅如此,还不要学费!

    所有的一切听起来都是如此的神奇,但是这就是事实。

    虽然田磊因为父母的身份受到了影响,但是作为教授的父母却给了他别人无法给予的东西——知识。

    也正因如此,他很轻松的就通过了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并且在联考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而这也让他走进了这所大学的校门。

    国立新安大学!

    看着大门上的校名,田磊的脸上带着傻呵呵的笑容。

    不过只是一个半月。

    一个半月前他还在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那修理地球,而现在他已经走进了这所大学,将成为这所大学里物理系学生。

    “简直就像做梦一样。”

    在走进大学校园的时候,田磊的心里依然闪动着这样的念头。

    直到现在他都记得在他即将从火车离开的前夜,母亲抱着他一边哭泣一边说是他们连累了他。

    成年后,他从没想过自己会有机会上大学。

    但是现在呢?

    “我……也可以读大学了。”

    就在他这么寻思着的时候,他看到了一个女生站在校园入口处。

    是她,是秦岭!

    手提行李包的她站在那里,虽然穿着朴素,但是天生丽质的模样,仍然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只是刚到,可是已经有几个男生朝着她走了过去。

    漂亮的女孩无论在任何地方总能吸引人们的注意。

    “她居然也通过考试了?”

    这让田磊有些意外,毕竟这可是大学啊,是需要考的。

    站在大学的校门前,秦岭的内心同样也是复杂的,双手紧紧的攥着提包提手的她,在心里激动的说道。

    “爸妈,你们看到了吗?我,我上大学了,我真的上大学了……”

    半个月前在营地里,那位林姐姐走到她的面前,在简单的询问之后给她指了一条道路。

    “报考新安大学的音乐系吧,既然你唱歌那么好听,而且从小就学习音乐,人长得又这么漂亮,应该很容易通过考试。”

    就像林姐姐说的一样,她很轻松的就通过了笔试以及专业课考试。

    现在呢?

    她终于可以读大学了。

    对于19岁的她来说,这一切是她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

    “你好,同学,请问您是来报道的新生吗?”

    顺着声音看去,秦岭里看到了说话的男生——男生穿着白色的衬衫,黑色的长裤,留着三七分的发型。

    看起来干爽利落。

    她露出笑容点头说道。

    “是的,我是音乐系的新生……”

    在她露出笑容的时候,就像是一道光照进了所有人的心里,男生们甚至看呆了……

    在这所学校之中有很多人都和他们身份相仿,他们都是来自各地,通过种种渠道来到这里。

    因为读过高中而且在读书的时候认真的学习了,所以,他们通过了学业测试,而这也让他们能够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而不仅仅只是在那些工厂中作为廉价劳动力付出自己的汗水,

    也正因如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新安反而集中了更多的人才,因为初来乍到的人们,面对着可以读大学的机会,又怎么可能会错过呢?

    也正得益于此,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这里的经济发展是迅速的,不仅靠着海外投资建立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而且还一点点从有到无的建立了一些技术型的产业。

    有时候,身处内陆并不一定是完全都是坏处。

    而这些来自各地的人们,不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而且还提供了智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令人羡慕的,别说是周边各国了,甚至就连同东非驻新安的大使馆,也是极其羡慕的。

    “官方统计过,二十年前,这里的人口60万,十年前446万人,当然,这包括他们把200万掸邦土著也纳入了统计范围,现在他们的人口800万,其中,40%是20岁以下的年轻人,这一批年青人不仅是身体好的,而且大都接受过初中或者以上的教育,他们之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有机会读大学的。”

    卢玉扬看着窗外的街道,对身旁的参赞汤姆说道:

    “所以,他们开设了几所大学,从SEA等地雇佣教授,源源不断的生源,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智力基础,而源源不断的移民,又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转身看着汤姆,卢玉扬感叹道:

    “所以,他们的经济增涨速度很快,人均GDP都已经接近900美元了,很快,就会突破1000美元。”

    “是的,大使先生,充足的劳动力、充足的智力资源,这正是他们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有时候发展就是如此简单,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他们承接了许多sEA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业转移。

    而之所以能够承接产业转移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有充足的劳动力。

    “学习?”

    卢玉扬有些无奈的说道:

    “我们怎么学习呢?别说是智力移民,就是普通的移民,也只有不到10%的人愿意到我们那边,甚至还是在我们的劝说下,毕竟那里可是非洲,至于智力移民……”

    其实,东非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并不缺少劳动力,那里还有好几百万黑人呢!

    但那可是黑人……相比于黑人,东非的谷物公司更倾向于从这里引进移民,而且内罗毕也不反对,毕竟,在内罗毕高层看来,南非也许就是东非的未来,他们同样也需要做好准备,所以东非一直在引进移民,欧洲移民要引进,亚洲移民同样也是。

    毕竟,人们更愿意和文明人打交道。

    他的眉头皱了皱,长叹道:

    “不等他们大学毕业的时候,企业就已经向他们伸出橄榄枝了,要知道,现在这里的工厂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如果选择出国的话,他们可以去暹罗,去大马,那里的环境更好,更成熟,东非……并不是他们的首选。”

    对于大使的看法,汤姆在表示赞同之后,又说道:

    “大使先生,你说的很对,但是我们可以注意到一点,就是新安的大学规模是有限的,他们吸纳的智力资源也是有限的,在那些人中,还有很多人是有能力上大学的,如果,我是说,如果我们在这里办一所我们的大学,或者,我们扩大内罗毕的大学,从这里引进学生呢?”

    听着汤姆的建议,卢玉扬说道:

    “我们都知道,这并不现实,因他们基本上都不会英语,内罗毕大学是英语的。”

    “大使,我们需要的人才,无论他们说什么样的语言,在我们无法从欧洲得到充足的智力移民的情况下,我认为这也是一个有利的补充,如果内罗毕不行,我们就在这里办大学,两年制的大专或者三年制的本科,只需两到三年的时间,我们就可以获得几千名理工科的人才,有了他们,我们的石化工厂、钢铁工厂等现代化的工厂,也就有了基本的人才基础。”

    听着汤姆的建议,卢玉扬的那双蓝色的眼睛中闪过一缕精光,他想到内罗毕的指示——要求他尽可能的吸引智力移民,以满足未来工厂企业的建设需要,想到这,他便点了点头,说道:

    “这倒是可以试试,这里的有现成的教授,我们只需要建一所学校就行,不过,开办大学,是需要资金的。”

    “我们可以向谷物公司提出请求,请他们资助,同时,我想陛下肯定也愿意资助,当然,这个决定,还需要陛下的同意。”

    安德鲁王子当然不会拒绝了,事实上,在去年的石油危机爆发后,他就已经有了在内罗比扩建大学的想法,只不过受限于生源等方面的问题,一直没有成行而已,所以,当他接到从新安大使馆发来的密电时,不仅在第一时间就同意了,同时,还由个人资助了100万英镑,用于创建大学。

    “我的建议是大学应该是合办的,大专生,第一学年以及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在新安就读,但第四学期需要在内罗毕就读,至于本科生的前两学年可以在新安分校,第三学年,应该在内罗毕大学,大学应该是以内罗毕大学的名义在当地开办分校……”

    不得不说,安德鲁虽然年青,但是他在考虑一些问题时候,仍然是非常周道的,他这样的安排,就直接避免了被薅羊毛的可能了——毕竟,那些学生拿毕业证的时候,已经到了东非,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当然只能留在东非了。

    然后为东非的建设添砖添瓦。

    不过,安德鲁并没有忘记另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教授!这个就需要从sEA那里解决了。

    毕竟,语言是个大问题!(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回到过去做财阀不错,请把《回到过去做财阀》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回到过去做财阀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